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已经形成了系统完整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1],深刻而又系统地阐释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重要问题。2016年12月7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和思想政治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因此,如何将专业教育特别是工科类专业与思政教育有效结合,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专业教育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2014年,上海高校最早尝试探索解决专业课与思政理论课之间的孤岛现象,由此引出“课程思政”概念[3]。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对“课程思政”提出明确要求。2018年,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充分肯定了课程思政的阶段性成效,指出“加强课程思政、专业思政十分重要,要提升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制度层面来认识”[4]。“专业思政”概念被首次正式提出,标志着课程思政由此走向进一步深化,对各专业的思政体系设计提出了更加科学性、系统性和整体性的要求。
课程是专业的基本组成单位,课程建设以专业建设为重要依托。课程思政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从微观层面基本实现了将相关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有效发挥了任课教师在课堂中的直接育人功能[5]。目前,各高校在“课程思政”的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但仍存在不平衡和不充分等问题,如课程思政全覆盖的理念尚未深入人心,思政目标和成效不够明晰,同一专业内课程思政建设重复和碎片化等[6]。“专业思政”的提出将课程思政从微观层面延伸至中观层面[7],成为课程思政优化、深化和拓展的必然路径。
专业思政之于课程思政为包含关系,是将课程思政成果连点成线、连线成面的一体化设计与实施思政育人工程(图1)。各专业应充分厘清专业学科特征,构建具有鲜明育人导向的核心价值体系[8]。并以此为引领,将思政目标嵌入专业与课程目标中,落实到五育并举的毕业要求中,构建理论与实践、专业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完善的课程体系,实现每一门课程从目标到考核的全过程设计中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9],并通过国家、企业及学生等多个层面对专业的评价及时调整培养目标,形成持续改进有效闭环。同时,专业思政挖掘并搭建共同的思政资源平台[7],既能丰富课程思政元素,也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案例范式。
图1 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一体化设计与实施导图
Fig.1 Integrated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 “Maj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我国的食品产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食品产业已然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但是,目前我国食品行业仍面临着食品安全多方面的风险和压力。要避免恶性食安问题的出现,一方面取决于食品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科技创新,另一方面更取决于该行业从业资格、标准制定以及自觉自律的要求[5]。其中,培养德才兼备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是关键,需要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三管齐下。
我国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于2001年由教育部批准增设,2002年9月正式招生。截至目前全国有250余所院校设置了该专业,发展迅速[10]。浙江工业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于2010年起招生,致力于培养具备食品质量与安全领域基本知识,富有创新意识、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及人文素养,能从事食品安全科学研究、生产管理、品质控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教育教学及安全管理等方面工作,能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复合型高素质专门人才[11]。相较于其他工科专业,该专业涉及知识面更广,更加直接影响人民生产生活和社会稳定,对于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有更高的要求。在最新公布的第五轮学科评估方案中,人才培养一级指标被提到了首位,并增设思政教育二级指标,考察思政教育的特色做法和主要成效。以上趋势和特点决定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开展思政教育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专业涉及3个主干学科,包括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及相关实践课程,共约60余门课程。以上课程共同支撑起专业,乃至学科的育人内涵,但目前各门课程思政之间仍存在发力不均、方向不齐、作用不深等问题,亟待开展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耦合育人,并应尝试探索学科思政,这也是学科、专业、课程协同建设的应有之义和高素质食安人才培养的内在需求[6]。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核心课程涉及道德伦理、法律法规、工程技术、生命安全与健康等方面,可挖掘可融入教学的课程思政元素非常多。自课程思政提出及推动实施以来,各高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相关课程思政建设不断加强,教师意识不断觉醒,经验成果不断积累。如冮洁等[12]在《食品营养学》课程中,通过对民族饮食文化的普及讲解,激发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爱国情怀。梁鹏等[13]在《食品工艺学》课程中,在介绍我国腌制食品史的同时,挖掘背后安全问题,引导学生开发新型绿色技术,更好地服务社会。张晓华等[14]在《食品工程原理》课程中,讲到能量守恒时,引发学生对人生能量守恒的思考,树立接续奋斗的人生观。毛碧飞等[15]在《食品生物技术》课程中,以“人造肉”为案例引导学生了解细胞培养应用前景,增强从事食品行业的自豪感。这些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映射设计合理,令人深受启发。但是,由于教师个人能力和对思政教育敏感度的差异,课程间思政元素的挖掘深度与广度仍存在较大不平衡。因此,如何通过专业顶层设计,指明思政元素的挖掘方向,建立专业共享思政元素库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以下简称《纲要》),从战略意义、指导思想、建设内容等8个方面,形成了全面覆盖、层次递进、保障有力的体系性建设意见。在“建设内容”上,《纲要》要求: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同时,《纲要》提出了5项重点落实内容: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开展宪法法治教育;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9]。《纲要》的出台为精准有效挖掘思政元素,建设专业思政资源平台指明了方向。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思政元素的挖掘,即可从《纲要》提出的5大内容入手,并细分类目,以专业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整合已有的课程思政建设成果,建立专业思政元素共享资源库。各专业课程教师可结合本课程目标在资源库中寻找有效资源,启迪思维,在既有基础上对元素库进行补充、拓展和更新,并定期进行论证。
3.3.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思政元素挖掘收集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1)系统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在各大重要会议中有关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等论述,如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16];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提出“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关系全国13亿多人‘舌尖上的安全’,关系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等[17]。(2)关注收集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基层考察时有关食品质量与安全的指示,如2014年1月在内蒙古考察大型乳制品企业时强调“食品企业要生产出高质量的放心食品,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18];2017年1月在河北张家口考察婴儿乳品生产企业时强调“食品安全关系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坚持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切实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19]。(3)溯源厘清重大国家战略中与食品安全相关的专有名词,如“健康中国”“食品安全战略”“四个最严”“中国饭碗”“蓝色粮仓”等。(4)学习领会食品领域出台的重大政策与文件,如《“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新冠肺炎防治营养膳食指导》等。该类要素的挖掘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政治敏感性,积极关注时事新闻,以此引导学生增强专业使命感,激发科技报国热情,开展中国梦教育。
3.3.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国家、社会、个人这3个层面组成,思政元素的挖掘亦可通过这3个层面展开。(1)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查阅采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食品工业年鉴》中统计数据、食品工业发展的历史与未来等,说明食品工业在国际贸易、国民经济和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地位。(2)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通过各类新闻、中央电视台“315晚会”、中国法学会每年发布的“食品安全法治十大事件”等渠道分类收集各类社会热点食品安全事件,从诚信危机引发伦理反思,强化社会责任教育。(3)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寻找挖掘可起到示范教育作用且与专业知识相关的典型事迹,用真实人物和案例感染学生,激励作为。如袁隆平院士扎根田野,为国为民奉献;全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先进个人吴新亚不辞辛苦奋战一线等。该类要素的挖掘要求教师更加主动了解食品行业产业发展中的成果与问题,用心发现身边的优秀人物的闪光点,以此引导学生从国家所需、社会所需、人民所需中去寻找和创造个人价值。
3.3.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与食品相关的思政元素非常丰富,主要可针对古籍古典、手艺工艺、民风民俗等3方面挖掘思政元素。(1)古籍古典。在历朝历代都有留下关于农耕食作用药等书籍,值得骄傲,如北魏时期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共92篇,其中涉及饮食烹饪的内容有25篇;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早有记载关于干制食品的要领等。(2)手艺工艺。古时为更好将食物防腐保鲜、增加风味,充满智慧地发明了许多传统工艺与制品,如各类豆制品、腌制食品、各类酱料等,驰名中外,源远流长。(3)民风民俗。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健康饮食的风俗,如二十四节气有对应的时令饮食,有助于顺应气候、协调肺腑;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佳节中的饮食文化在千年流传中的演变与革新等。该类要素的挖掘要求教师博览群书,提升人文素养,积极思考食品前沿科学与传统食品的融合创新,以此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力量,提升爱国热情和学习动力。
3.3.4 宪法法治教育
在食品安全治理中,法治是底线,道德是高地。可从这2方面挖掘相关思政元素。(1)法律法规。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非常多,涉及工业、农业、管理、生产、流通等诸多领域,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农业法》《产品质量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条例,法律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每一个公民都必须严格遵守,违法必究。(2)伦理道德。法治思维需要超前,但在法律未及之处仍需要用道德约束行为,当下有许多领域尚未形成立法共识,但受到各界广泛争论的食品安全问题,如转基因食品、基因技术应用的伦理底线、过度广告宣传、食品添加剂度量等问题,都值得关注和研究。该类要素的挖掘要求教师对相关领域的法律法规有一定的掌握,关注食品安全事件及新技术进展,并具备必要的科学分析能力,以此强化并坚定学生的法制观念和道德责任意识。
3.3.5 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
食品安全人才是当下社会的急需人才之一,但也存在着高层次就业机会偏少、职业理想不坚定,甚至道德沦陷等问题,挖掘这方面的思政元素可从正反两方面进行。(1)正面引导。职业理想来自于对产业行业的信心,如食品安全和健康中国国策的重要地位、食品产业的快速发展、疫情常态化背景下食品企业的逆风翻盘、优秀食品校友的成功创业史等。(2)反面警示。当下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往往不是技术瓶颈,而是道德与诚信弱化,如大家熟知的三聚氰胺事件、苏丹红事件、“食品美容”黑科技等。该类要素的挖掘要求教师自身对本专业高度热爱,有较强的唯物辩证能力和共情能力,引导学生明是非、知敬畏,坚定职业理想恪守职业道德,见贤思齐做行业精英。
丰富的思政元素资源好比一把“盐”,需要一点一滴地渗透进专业课堂的“汤”里,实现两者水乳交融,润物无声。不同课程类型、不同教师风格、不同知识点需要不同的融入方式。
4.1.1 直接引用
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外先贤、重要政策文件的观点及相关统计、行业分析报表等数据等可原汁原味表述或展示,直接明了向学生阐释该行业、该课程或知识点的重要性,证明食品安全行业工作人员在食品加工、食品安全、食品营销乃至国民健康等各个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爱国热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专业认同建立生涯意识。可在课程绪论部分或介绍行业背景时应用。
4.1.2 案例渗透
案例渗透是工科专业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最常用的融入方式。当下关注度较高的关于食品质量与安全方面的事件或热点问题等思政元素都可以作为教学过程中相关知识点教学案例[20]。引导学生基于正确立场运用辩证思维、战略思维、法治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历史思维分析食品科学领域的热点问题、数据、社会现象等,并提出自己观点,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内容,从而推动爱国情怀、社会责任等理念的升华,提升职业素养。例如,在《食品添加剂》课程中,分析十大添加剂犯罪案件要素;在《食品安全学》课程中,举例分析新冠疫情中与食品安全相关因素与抗疫成效。
4.1.3 分析模拟
通过分析该课程在食品行业领域所起的作用和关联性,将课程内容知识点、岗位职责和工作责任等思政内容有效融合,通过工作场景介绍、分析数据报表、模拟工作岗位等方式,强化学生爱岗敬业、专注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精神,同时可鼓励学生在开发新食源及运用现代智能技术手段方面进行探索,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激发爱国情怀。例如,在《食品质量管理学》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某企业当下存在的实际问题,制定相应的管理体系。
4.1.4 实验实践
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全面职业精神,专业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按团队进行实验、工厂实习、社会实践与调研等产学研实践实习,鼓励学生主动策划积极开展公益志愿服务活动。例如《食品标准与法规》《食品化学》《食品包装与营销学》《食品营养与卫生学》等课程,均可开展形式丰富的调研与实践活动,让学生既可以投身社会学以致用,又可以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专业内各课程的知识点可通过在思政元素库中提取相关元素,选择合适的融入方式,映射至育人目标中,最终设计完成该课程的思政元素融入表。所有课程思政成果共同指向专业核心价值体系和专业培养目标,形成“思政课+课程思政+专业思政”的一体化思政教育格局。表1为以《食品添加剂》课程为例设计的思政元素融入表(部分)。
浙江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一直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扎实构建三全育人格局。以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为试点,通过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的一体化设计与实施,全面修订了教学大纲,建设专业思政元素库,编制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表,将育人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和各环节之中。
表1 《食品添加剂》思政元素融入表(部分)
Table 1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volved in Food Additives (part)
章节知识点思政元素融入方式育人目标概论早期应用《神农本草》《齐民要术》等史书应用记载:北魏提取食用色素、南宋利用亚硝酸盐着色等3),5)案例渗透带领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智慧,立志为社会进步与发展贡献力量毒理分析食品添加剂监管存在漏洞,举例添加剂犯罪事件(三聚氰胺奶粉、苏丹红辣椒等)4),5)案例渗透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增强法治、诚信意识与职业道德法规管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舌尖上的安全”重要指示1)相关法规和标准颁布实施情况4)直接引用强化食品人的法治观念和责任意识防腐篇防腐剂一切变化都是从量变到质变,人生亦如此2)案例渗透教育学生要从善向好,防止腐化堕落抗氧化剂实验验证不同因素对抗氧化剂效果的影响2)实验实践引导学生重视全面发展,最大程度发挥个人效能,报效祖国调色护色篇色素应用观看李子柒视频,举例中国传统食品中的天然色素应用3),2)案例渗透传播中华优秀传统,增加民族自豪感,鼓励学生在传承中创新色素分类学生分组讨论合成色素和天然色素优缺点2)分析模拟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结构改良篇乳化剂国际前沿最新的纳米乳液技术1),5)案例渗透引导学生了解世情国情,科学研究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激发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增稠剂让学生品尝西湖老酸奶,分享感官3)分析模拟地方特色食品,增强民族荣誉感和文化自信调味增香篇酸味剂学生课前采集近20年内可乐饮料消费量数据1)实验实践启发学生做有用的科研,要从人民的真实需求出发,学以致用甜味剂列举甜味剂在糖尿病患者中应用1),2)案例渗透科学研究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用知识帮助特殊需求群体营养强化篇营养强化剂从《新冠肺炎防治营养膳食指导》展开,看我国疫情防控成效1),2)直接引用面对重大困难,中国人民团结勇敢,众志成城,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辅助加工篇酶制剂中共地下党员利用淀粉酶显色原理传递重要情报1)3)案例渗透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增强学生对党的政治认同,引导学生在新时代有新作为
注: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4)宪法法治教育;5)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
为了了解试点成效,本文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17、18、19级本科年级学生开展了问卷调研,学生对于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反馈如图2所示。仅5名同学表示这样的做法浪费时间,而约70%的学生认为能更好帮助理解专业知识,对于自身全面素质和专业认同感是有帮助的。同时,教师通过专业思政对专业思政目标有了更加明晰的理解,一些原本晦涩枯燥的课堂生动性明显提高,学生抬头率、到课率也有了显著提升。师生之间不仅仅是知识传递的关系,有了更多元的指导与教育,关系也更为融洽。
图2 学生对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反馈
Fig.2 Students’ feedback on th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to professional courses
近年来,通过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的不断推进,育人成效逐渐显现。我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就业率连续3年保持在97%以上,专业对口率高,继续深造率逐年增长,已超过50%。学生在各类社团、文体、科技等活动中表现更加活跃,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各类食品创新竞赛中屡获佳绩,“食安卫士”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坚持10年进社区传播食品安全知识,多次获得省级、校级优秀社会实践团队和个人荣誉,被社会及主流媒体广泛关注和报道,在提高学生能力素质的同时,也增加了专业的美誉度和社会认可度。浙江省教育评估院发布的毕业生质量调查报告也显示,该专业2个满意度位居全校前列。
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思政教育的开展必须遵循思政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并在“三个规律”中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三者融合。任何课程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所以我们需要在“挖掘”上下功夫,在“融入”上下功夫,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润物无声地融入到各门课程之中,实现两者同向同行、同频共振。
[1] 孙春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奋力开创新时代教育工作新局面[N].求是,2018,9.
[2]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2016-12-08)[2020-01-15].http://www.moe.edu.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612/t20161208_291306.html
[3] 单洁,卢光跃,田巧娣.基于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研究与探索[J].高教学刊,2021(5):189-192.
[4] 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高等教育,2018(Z3):4-10.
[5] 刘琦,刘书来,郑增建.OBE理念下从课程思政到专业思政路径探索——以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为例[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9(3):318-323.
[6] 闫长斌,郭院成.推进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耦合育人:认识、策略与着力点[J].中国大学教育,2020(10):35-41.
[7] 韩宪洲.深化“课程思政”建设需要着力把握的几个关键问题[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7(2):1-6;15.
[8] 李春旺,范宝祥,田沛哲.“专业思政”的内涵、体系构建与实践[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9,33(4):1-6.
[9]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教高〔2020〕号)[EB/OL].(2020-05-28)[2020-06-20].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10] 于修烛,张建新.基于不同需求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设置调研比较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9(3):87-92.
[11] 励建荣,邓少平,顾振宇,等.对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学模式的思考和实践[A].食品安全监督与法制建设国际研讨会暨第二届中国食品研究生论坛论文集(上)[C].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2005:4.
[12] 冮洁,陈晨,姜爱丽,等.《食品营养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J].食品与发酵工业,2021,47(6):1-8.
[13] 梁鹏,张华丹,林贤明.《食品工艺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20,46(16):290-295.
[14] 张晓华,冯紫艳,王永辉,等.课程思政在《食品工程原理》教学过程中的实践与探索[J].广东化工,2020,47(13):233-234.
[15] 毛碧飞,张炳聪.创新创业背景下《食品生物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J].食品与发酵工业,2021.DOI:10.13995/j.cnki.11-1802/ts.026530
[16] 李斌.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N].人民日报,2018-01-12(7).
[17] 习近平.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强调 从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入手 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N].人民日报,2016-12-22(1).
[18] 习近平春节前夕赴内蒙古调研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 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新春祝福[N].人民日报,2014-01-30(1).
[19] 习近平春节前夕赴河北张家口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 祝伟大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祝各族人民更加幸福安康[N].经济日报,2017-01-25(1).
[20] 陈龙,陈亚蓝,姜兴旭,等.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思政改革途径探究[J].农产品加工,2020(10):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