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一流特色学科和一流课程双重建设背景下《食品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实践

姜淑娟1,李淋1,赵培2,唐越1,3,张思敏1,3, 秦宁波1,3,杜明1,3*

1(大连工业大学 食品学院,辽宁 大连,116034)2(天津商业大学 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天津,300134)3(国家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辽宁 大连,116034)

摘 要 食品专业人才的专业素养与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对食品安全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传统的《食品分析》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基于大连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一流特色学科和一流课程建设,课程团队对《食品分析》课程积极进行教学创新改革的探索与实践,重新准确定位课程目标,探索了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施路径,创新教学方法,建立了多元化过程性课程考核体系和目标达成度评价体系,并持续进行改进。实践表明,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驱动法和融入思政教育的教学改革,贯穿以考促学的过程性考核评价体系,激发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和潜能,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专业素养得到提高。为食品专业其他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食品分析;教学方法;思政教育;教学实践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因此,中国高校必须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担任好 “立德树人”的社会使命[1]。“课程思政”是充分运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德育功能,精炼专业课中所涉及的思政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动化,在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融入理想信念等精神指引,以达到德育的目的,在提高学生思想素质、建立良好学风环境及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均具有长远意义[2-3]。食品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因此,食品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与道德水平对我国食品安全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这就要求高校的食品专业教学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忠诚教育与专业知识融为一体,培养出尊重生命健康、高度诚信自律的食品专业人才[4]

大连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始建于1958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食品工程系之一,2010年被评为“辽宁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在2013年辽宁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评价中排列第1位;2013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专业;2014年获批“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特色学科”和“辽宁省普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建设专业”;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

《食品分析》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必修专业课,是研究食品各类组成成分的检测方法及其理论,进而评定食品品质的一门检验性学科。该课程是食品专业学生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因此,《食品分析》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重要的核心专业课程。2020年和2021年《食品分析》课程(原名《食品理化检验》)先后获批大连工业大学一流本科课程和辽宁省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在一流特色学科和一流课程建设双重背景下,课程团队积极进行教学创新改革的探索实践,以适应一流特色学科发展的需要。

1 《食品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食品分析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不可分的综合性学科,以往的传统课程教学存在以下问题:(1)传统的教学方式中理论板块教学方法陈旧,以教师与教材为中心,学生对于大部分知识点的学习方式仍停留在死记硬背的被动学习阶段,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主动思考的意识和探索精神不足;(2)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设置内容和时间安排上不协调,出现实践课开展与理论课学习内容重点脱节和时间滞后,学生不思考照搬讲义做实验等诸多问题,导致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实际专业问题能力弱;(3)以往的专业课教学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于学生的专业认同感、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不够;(4)综合能力培养不足,学生对食品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等综合能力不足。综上所述,学生只停留在知识点的掌握上,没有真正内化为系统的专业能力。

针对上述问题,《食品分析》课程团队积极进行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扭转死记硬背的被动学习方式为真正理解掌握知识的主动学习模式,切实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保障食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高质量实现。

2 《食品分析》课程教学建设

2.1 课程目标的准确定位

大连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以培养在食品相关领域从事设计/开发、研究检验、项目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和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团队对食品分析课程进行了重新梳理和准确定位,主要包括知识探究、能力建设、态度养成、价值引领4个方面。根据《食品分析》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与专业毕业要求关联中的地位,将课程目标分解,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食品分析》课程目标
Fig.1 Teaching objectives of Food Analysis course

2.2 教师角色重塑,增强课程思政教育意识和能力

教师是课堂教学实践的主导者,以德施教是教师的基本准则[5]。根据课程目标修订,《食品分析》课程教学团队积极进行角色重塑,由专业知识 “讲授者”转型为学生成才的“引领者”。教学团队将“政治素质过硬、积极向上、爱岗敬业、教育理念先进、教学能力强、专业实践丰富”作为团队成员每年考核的首要标准。团队积极通过多种方式深入学习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共同提高政治文化素养和人格魅力,增强育德意识和能力。课程团队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切实把立德树人作为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把高尚的道德情操通过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渗透到学生思想中,做好学生的榜样示范[6]

教学团队推崇“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并重,既做好课程教学工作,又持续进行课程专业领域科研探索实践,加强“产学研”结合。团队教师将科研中取得的成果、方法和经验进一步反哺到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意识,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同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忠诚教育与专业知识融为一体,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等思想品质,科学地将专业知识的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融合[7]

2.3 深度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建立思政案例资源库

食品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对食品专业人才良好综合素质的培养意义深远。根据课程培养目标修订课程教学大纲,通过对教学大纲进行全盘考虑,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认真梳理。教学团队开展共同备课,除了大纲要求所讲授知识点外,还强调知识点讲授的广度,将食品分析课程知识进行外延,挖掘思政元素,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融入课程内容中[8]。坚持紧贴时代前沿的原则,深入挖掘具有代表性的思政元素,建设课程思政案例资源库[9]

图2是课程思政元素的一个简例。例如在绪论章节,在食品分析技术发展现状内容的备课时,收集有关我国食品分析技术和检测标准与法律法规发展完善方面的案例,来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还将食品分析知识与人文结合,让学生了解食品检验知识是如何推动食品工业发展进步。注重知识的应用性、时代性和前沿性,通过剖析当代食品安全事件、食品开发实例使学生了解食品分析检验知识在食品工业和人们生活的实际应用,例如讲蛋白质含量测定时,引入我国食品各级标准制定要求、特殊人群膳食配方中营养组分设计等正面案例,以及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等反面案例,着重培养学生诚信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精神和良好社会责任感。

图2 《食品分析》课程思政元素的简例
Fig.2 An simple exampl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of Food Analysis course

2.4 课程教学体系设计和组织实施

以学生为中心,基于认知规律,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融合,合理构建“学—练—践”教学体系有机链。利用多媒体进行线下案例互动式理论教学,融合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和集中/分散相结合的食品企业实习模式,培养学生深度分析、大胆质疑、主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专业素养。

(1)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实现课程思政的情感教育。抓住课堂讲授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主阵地,充分运用案例教学法,从食品行业科研、生产和生活中选择典型实际案例,进行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互动式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设计样例如图3所示,将课堂学习从校内向校外延伸,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切实做好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明确课程思政教育的关键点与方式,实现课程思政教学规范化管理。依靠互联网与新媒体技术,充分发挥互联网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课程融入时政新闻、思政小案例等学习素材,实现课程思政教育中的资源互享与拓展[10],树立学生专业使命感、培养学生高度的责任心[11]

图3 《食品分析》课堂教学设计样例
Fig.3 Example for classroom teaching design of Food Analysis

(2)紧扣实验任务提升专业能力和素养。每章节理论学习后,及时进行相应内容的实验任务训练,以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教学设计样例如图4所示。以食品中防腐剂成分的分析检验为例,学生可根据兴趣自选乳制品、谷物食品、调味品等食品,自主设计分析方案讨论,开展完成分析检测,强调学生注重实验的严谨性、规范性、真实性和安全性。引导学生将分析结果与国家标准和文献资料比较,正确评价和报告结果。在方案设计和分析检测过程中,注重将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科学求真的职业素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等思政元素贯穿于实践教学全过程[12]。引导学生学会科学理性看待食品添加剂,并将按照我国添加剂标准要求正确规范使用添加剂的理念真正内化为职业素养。

图4 实验环节教学设计样例
Fig.4 Example for the teaching design of the experimental activity

2.5 课程考核与教学评价

(1)以考促学,形成过程性考核体系。建立以课堂讨论、课程任务、章节测验和期末考试组成的多元化过程性考核方案[13],课程成绩评定组成如图5所示。在测验和考试环节,进行教考分离改革,根据各章知识特点、课程目标对应、学时占比等综合考虑,分别建立了作业题库、测验题库、期末考试题库。通过全方位、多元化、过程性考核,实现以考促学,引导培养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分析归纳和总结反思等学习方法,扭转学生以往的考试前对知识点突击式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转变为在学习过程中真正理解掌握知识、课程能力和专业素养,实现学生学习态度、方式和能力的统一。

图5 课程成绩考核体系
Fig.5 Evaluation system of course performance

(2)建立科学有效的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体系。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是专业工程认证的核心内涵之一[14]。每一项课程培养目标的达成结果会反馈与之对应的每部分教学活动的质量优劣,这些信息也为课程体系进行持续改进提供了直接依据[15]。可见,课程达成度评价对于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毕业要求达成情况,采取合理措施完善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实现课程的持续改进具有重要意义[16]

为了有效评价《食品分析》课程建设和实施效果,建立课程达成度评价体系。首先建立了课程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关联矩阵,识别课程内容对毕业能力素质要求的贡献。表1将《食品分析》课程的具体目标分解对应到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的毕业要求,能够直接识别本课程目标与本专业毕业要求的关联度,以及课程对毕业要求的贡献点和贡献程度。根据评价体系评估课程运行效果,识别出教学薄弱环节。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改善教学方法、完善教学体系,建立一个持续改进的《食品分析》课程体系,从而保证教学目标的高质量实现。

3 《食品分析》课程教学改革初步效果

《食品分析》课程教学改革在2021年已完整运行,改革效果已显现。

(1)课程成绩是一个重要体现方面。教学改革前2020年课程成绩平均分为68.2分、优良率为17.2%;教学改革实施后2021年成绩平均分为73.0分、优良率为33.9%,不及格率也有所下降。2021年实施教学改革后,课程成绩是通过课堂讨论、课程任务、章节考核测验和期末考试等多元化过程性考核体系评定。因此,2021年课程成绩是学生掌握食品分析知识和能力水平的综合体现,课程成绩大幅度提高,表明学生掌握课程知识和能力水平进步较大。在2021年实施教学改革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下,学生只靠背知识点只能取得基本及格水平的分数,无法取得良好成绩,所以,《食品分析》课程成绩进步也反映出学生在教学改革实施后对课程学习的用心和用时投入增加。

表1 《食品分析》课程目标对专业毕业要求的支撑及贡献程度
Table 1 Support and contribution degree of Food Analysis course objectives to professional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课程目标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应毕业要求指标点具体内容课程目标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的权重掌握程度1毕业要求2指标点2.3学习掌握食品成分分析检测基础理论知识,掌握食品分析的一般程序和方法,能够进行分析评价食品品质相关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个人专业素养、职业道德培养和社会责任感HL2

续表1

课程目标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应毕业要求指标点具体内容课程目标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的权重掌握程度2毕业要求6指标点6.1通过课程学习,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选择与使用恰当的分析技术、恰当地选择、使用检测仪器,对食品原料、产品等进行检测,对食品品质变化等食品工程问题进行预测和模拟,在此过程理解相关现代分析工具的局限性LL53毕业要求4指标点 4.3通过课程学习,掌握食品中水分、酸度、矿物质、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维生素、添加剂等成分的检验理论和方法,学习了解国家最新的国家标准方法和国际公认的技术手段,能够如实评价食品工程复杂问题,并理解食品工程背后应承担的责任ML34毕业要求5指标点5.1通过课程学习,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食品成分进行定量研究,能够正确选择分析方法、分析测定、科学分析结果,并通过信息综合获得有效结论LL4

注:课程对各项毕业要求的支撑强度分别用“H(高)、M(中)、L(弱) ”表示,H>80%,M>50%,L>30%。布鲁姆斯标准:L1 认知;L2 理解;L3 应用;L4 分析;L5 综合;L6 评判

(2)教师评学和学生评教方面。大部分学生纷纷表示,通过《食品分析》课程学习,喜欢这个有趣又有用的专业课程,表现越来越多的学生在课堂和课后愿意主动钻研探讨课程知识和具体应用问题。这也进一步反映出改革后的课程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可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潜能。在教学沟通中,大多数学生反馈在《食品分析》课程中不仅理解掌握了课程专业知识,真正提升了学以致用的专业能力,更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已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科学求真的职业素养内化为思维和行动习惯。《食品分析》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表明,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设计和融入思政教育的教学改革,贯穿以考促学的过程性考核评价体系,有利于课程教学目标的高质量实现。

参考文献

[1] 王璐.食品标准与法规“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探索[J].轻工科技, 2020,36(12):182-183.

[2] 苗建萍.“三分式”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路径探讨[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 18(3):9-11.

[3] 郑贝君.浅析高校思政教育的长远意义[J].中国校外教育,2013(7):30.

[4] 赵颖.我国食品行业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现状及对策[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6,41(1):10-12;21.

[5] 余华,张崟,刘达玉,等.课程思政背景下食品专业课教师的角色转型及重塑[J].农产品加工, 2020, 515(21):132-134;137.

[6] 何天雄. “课程思政”视阈下高校教师育德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 31(6):54-60.

[7] 雷萌萌, 赵莉君, 崔文明, 等.基于课程思政充分发挥食品专业课程育德功能[J].河南农业, 2020(27):20-22.

[8] 梅强. 以点引线以线带面:高校两类全覆盖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 2018(9):20-22;59.

[9] 杨文秀, 张占柱.轻化工程专业“染料剖析”课程教学改革[J].轻工科技, 2020, 36(6):191-192.

[10] 陶青. 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合流:反思、批判与重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8, 28(13):47-50.

[11] 梁鹏,张华丹, 林贤明.《食品工艺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 46(16):290-295.

[12] 赵武奇, 高贵田, 张清安, 等.“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J].现代面粉工业, 2021, 35(1):36-40.

[13] 姜淑娟, 芦明春, 张彧, 等.食品理化检验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 2015, 12(6):135;137.

[14] 王宏伟, 杨晓娟, 刘兴丽, 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食品添加剂”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J].农产品加工, 2020(6):103-106.

[15] 倪莉, 王群, 张雯, 等.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导向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多维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福建轻纺, 2017(6):35-38.

[16]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秘书处.工程教育工作指南2018 版[B].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Food Analysis under dual construction of provincial first-class characteristic discipline and first-class curriculum

JIANG Shujuan1, LI Lin1, ZHAO Pei2, TANG Yue1,3, ZHANG Simin1,3, QIN Ningbo1,3, DU Ming1,3*

1(Schoo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al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alian 116034, China)2(College of Biotechnology and Food Science, 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Tianjin 300134, China)3(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Seafood, Dalian 116034, China)

ABSTRACT The professional and moral quality of food professionals is crucial to food safet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of Food Analysis course can no longer meet the needs of talent training objectives in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Based on first-class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nd first-class course construction, we have explored the teaching innovation reform in Food Analysis course, accurately positioned curriculum objectives, explored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education, innovative teaching methods, established diversified process course evaluation system and scientific evaluation course system by target achievement degree method. Practices showed that the student-centered task-driven method and the teaching reform integrated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s well as the process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system, which has significantly stimulated students’ interest and potential in professional course learning, and students’ curriculum ability and professional quality in analyzing and solving problems have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is also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teaching reform of other related courses in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Key words Food Analysis; teaching metho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ducational practices

DOI:10.13995/j.cnki.11-1802/ts.032725

引用格式:姜淑娟,李淋,赵培,等.省一流特色学科和一流课程双重建设背景下《食品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实践[J].食品与发酵工业,2022,48(23):360-364.JIANG Shujuan, LI Lin, ZHAO Pei, et al.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Food Analysis under dual construction of provincial first-class characteristic discipline and first-class curriculum[J].Food and Fermentation Industries,2022,48(23):360-364.

第一作者:博士,副教授(杜明教授为通信作者,E-mail:duming121@163.com)

基金项目:大连工业大学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重点项目(JGLX2021173);2021 年辽宁省一流本科课程(食品理化检验);大连工业大学社科联项目(GDSKLZD202114);天津市教育工委2021年思政课新媒体建设常设课题(SZKZX2021150)

收稿日期:2022-06-20,改回日期:2022-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