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辅助微波半干法制备氧化淀粉

张庆1,张帅1,邓利玲1,3,吴春美1,钟耕1,2*

1(西南大学 食品科学学院,重庆,400715) 2(重庆市特色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400715)3(重庆市生物技术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重庆,401121)

将真空处理应用于玉米淀粉的氧化改性中,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采用微波半干法工艺,研究了催化剂用量、加水量、微波反应温度、真空处理时间等因素对黏度的影响,并将其与未真空氧化淀粉黏度进行比较;用红外光谱、偏光十字和扫描电镜对淀粉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同样条件下,真空氧化淀粉粘度明显低于未真空氧化淀粉;在过氧化氢用量10%(以淀粉干基计,V/m),催化剂用量0.013 6%(以淀粉干基计,质量分数),加水量34%(以淀粉干基计,质量分数),微波反应温度60 ℃,真空处理时间20 s,微波反应时间6 min时制得真空氧化淀粉粘度为11.8 mPa·s,羧基含量为0.556%;相同条件下,未真空的氧化淀粉黏度为21.8 mPa·s,羧基含量为0.414%。因此,真空协助微波法用于淀粉氧化制备,具有快速、节能、减排、降耗的效果;结构表征结果表明氧化反应主要发生在淀粉颗粒的无定型区。

关键词 氧化淀粉;真空处理;过氧化氢;微波半干法;黏度

DOI:10.13995/j.cnki.11-1802/ts.016718

第一作者:硕士研究生(钟耕教授为通讯作者,E-mail:zhongdg@126.com)。

基金项目:重庆市社会民生项目(cstc2015shmszx1064)

收稿日期:2018-01-06,改回日期:2018-02-08

引用格式张庆,张帅,邓利玲,等.真空辅助微波半干法制备氧化淀粉[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8,44(11):259-265.

ZHANG Qing, ZHANG Shuai, DENG Li-ling,et al.The semidry preparation of oxidized starch using microwave irradiation with vacuum-assisted method[J].Food and Fermentation Industries,2018,44(11):259-265.

氧化淀粉是变性淀粉的主要品种之一,是淀粉与氧化剂在一定温度、pH等条件下作用所得产品,因其流动性好、糊液稳定性高、黏度低、成膜性好等被广泛用于造纸工业中的涂料黏合剂和表面施胶剂,纺织工业的上浆剂及食品工业的添加剂等产品中[1]

目前,制备氧化淀粉常用的氧化剂有高碘酸盐、重铬酸盐、次氯酸盐、高锰酸盐和过氧化氢等[2]。其中,过氧化氢成本低廉,绿色环保,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3]。工艺上,湿法工艺产生废水多,对环境污染大[4];而干法、半干法工艺用水量少,流程短,能耗低,已被广泛用于氧化淀粉制备中[5-9]

并且加入一个价格低廉的过渡金属作为催化剂,可以促进反应进行[10];在我国,许多学者选用0.02%~0.2%硫酸铜为催化剂[4,11-12]。但是,含金属催化剂的应用会产生废水,造成环境污染,同时难以从产品中除去。所以,应当降低金属催化剂用量[2,13]。同时,氧化时通常需要加热,微波因其加热效率高、穿透能力强、均匀性强、对环境无害等优点,已作为一种新型能源广泛用于变性淀粉制备中[6]。此外,MAACHE等[14]研究表明瞬时控制压降处理会引起淀粉结构和物理化学特性变化,BAHRANI等[15]发现真空处理过的玉米淀粉颗粒结构变得脆弱。然而,真空辅助微波法用于氧化淀粉制备未见报道。

本试验根据前人的研究,从快速、节能、减排及降耗考虑,以玉米淀粉为原料,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加入少量催化剂(低于0.02%),引入真空处理辅助微波半干法制备氧化淀粉,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氧化条件,为环境友好制备变性淀粉提供理论与实际应用的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原料与试剂

玉米淀粉(水分含量13.66%),金平云鹏生物淀粉糖业有限责任公司;体积分数30%的过氧化氢(分析纯),成都市科龙化工试剂厂;CuSO4·5H2O(分析纯),重庆吉元化学有限公司;HCl(分析纯),成都市科龙化工试剂厂;NaOH(分析纯),成都市科龙化工试剂厂。

1.2 仪器与设备

DZ600/2S型真空包装机,上海人民包装股份有限公司;MAS-Ⅱ型微波快速制样系统,上海新仪化学科技有限公司;DHG-9070A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齐欣科学仪器有限公司;YB-750A型多功能粉碎机,浙江永康市速锋工贸有限公司;NDJ-5S 型旋转黏度计,上海越平仪器有限公司;Spectrum 100红外光谱仪,美国Perkin Elmer公司;Olympus BX43生物显微镜,日本奥林巴斯公司;S-4800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日本日立公司。

1.3 试验方法

1.3.1 氧化淀粉的制备

真空氧化淀粉的制备:参照李芳良[6]的方法并适当改进,向混合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淀粉,边搅拌边依次加入适量的过氧化氢、去离子水、硫酸铜,充分搅拌待混合均匀后,倒入聚乙烯袋中于真空包装机抽真空一定时间。然后将其破空并送入微波反应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一定时间。最后用质量分数10%亚硫酸钠溶液终止反应,经洗涤、烘干、粉碎得样品。

未真空氧化淀粉的制备:参照真空氧化淀粉制备方法,但不进行真空处理。比较其与真空氧化淀粉性能及结构的差异。

1.3.2 黏度测定

称取一定量的样品于150 mL烧杯内,加水配成质量浓度10%的淀粉乳,沸水中糊化30 min,并不断搅拌。待淀粉糊冷却到常温(25 ℃)后,测定其粘度(1号转子,12 r/min)。

1.3.3 氧化淀粉制备单因素试验

本试验主要考察过氧化氢用量、加水量、硫酸铜用量、真空处理时间、微波反应温度、微波反应时间对淀粉黏度的影响,试验以方法1.3.1制备氧化淀粉,以方法1.3.2测定其黏度,以黏度作为评价指标。

1.3.3.1 过氧化氢用量对黏度的影响

固定加水量30%(以淀粉干基计,下同),硫酸铜用量0.013 6%,50 ℃下微波反应6 min,分别在真空处理10 s和未真空处理下考察过氧化氢用量为4%、6%、8%、10%、12%时氧化淀粉黏度的变化。

1.3.3.2 加水量对黏度的影响

固定过氧化氢用量10%,硫酸铜用量0.013 6%,50 ℃下微波反应6 min,分别在真空处理10 s和未真空处理下考察加水量为22%、26%、30%、34%、38%时对氧化淀粉黏度的影响。

1.3.3.3 催化剂用量对黏度的影响

固定过氧化氢用量10%,加水量34%,50 ℃下微波反应6 min,分别在真空处理10 s和未真空处理下考察硫酸铜用量为0.010 4%、0.012 0%、0.013 6%、0.015 2%、0.016 8%时对氧化淀粉黏度的影响。

1.3.3.4 反应温度对黏度的影响

固定过氧化氢用量10%,加水量34%,硫酸铜用量0.013 6%,微波反应6 min,分别在真空处理10 s和未真空处理下考察反应温度为30、40、50、60、70 ℃时对氧化淀粉黏度的影响。

1.3.3.5 反应时间对黏度的影响

固定过氧化氢用量10%,加水量34%,硫酸铜用量0.013 6%,50 ℃下微波反应,分别在真空处理10 s和未真空处理下考察反应时间为3、4、5、6、7 min时氧化淀粉黏度的变化。

1.3.3.6 真空时间对黏度的影响

固定过氧化氢用量10%,加水量34%,硫酸铜用量0.013 6%,50 ℃下微波反应6 min,考察真空处理0、10、20、30、40 s时对氧化淀粉黏度的影响。

1.4 羧基含量的测定

采用淀粉糊滴定法[15],称取5.0 g样品于150 mL烧杯中,加入25 mL 0.1 mol/L的HCl溶液,样品在30 min内不断被摇动搅拌,过滤后用去离子水洗至无氯离子为止。将样品转移到500 mL烧杯中,加入300 mL去离子水,加热煮沸5~7 min,趁热以酚酞作指示剂,用0.1 mol/L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到终点,其消耗的体积为V1

空白样:将原淀粉置于500 mL的烧杯中,加入300 mL蒸馏水糊化,用NaOH标准溶液趁热滴定至酚酞变色,消耗的体积为V2。按下式计算羧基含量:

(1)

式中:Y,羧基含量,%;c,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m,淀粉样品质量,g。

1.5 氧化淀粉结构表征

红外光谱分析:采用KBr压片法,以空气为对照,在400~4 000 cm-1区间扫描。

偏光十字:使用生物显微镜在偏振光镜下测定淀粉粒子的偏光十字,以去离子水作分散剂。

扫描电镜分析:用导电胶将干燥样品粘在样品台上,离子溅射金膜后用扫描电镜观察并拍照。

2 结果与分析

2.1 氧化淀粉制备单因素试验

2.1.1 过氧化氢用量对黏度的影响

过氧化氢用量对黏度的影响如图1所示,随着过氧化氢用量增加,氧化淀粉的黏度降低;当过氧化氢含量超过10%,黏度变化趋于平缓;且真空氧化淀粉黏度明显低于未真空氧化淀粉。这是因为过氧化氢用量增加,淀粉分子周围可利用的过氧化氢分子增多,因而淀粉氧化程度增大[5];而真空处理可能导致淀粉颗粒膨胀,结构更脆碎,过氧化氢更容易与淀粉接触,从而增加反应速率,增大氧化程度,使其黏度明显低于未真空氧化淀粉的黏度[16]。因此,过氧化氢较佳用量为10%。

图1 过氧化氢用量对氧化淀粉黏度的影响
Fig.1 The effect of hydrogen peroxide dosage on viscosity of oxidized starch

2.1.2 加水量对黏度的影响

图2是加水量对黏度的影响情况,当水量从22%增加到30%时,氧化淀粉黏度急剧降低;当水量超过30%,黏度降幅变缓;且真空氧化淀粉黏度明显低于未真空氧化淀粉,最低为未真空氧化淀粉黏度的1/2。这是因为水量过少,反应试剂不易在淀粉中扩散渗透;水量增加,反应试剂渗透能力增强,淀粉颗粒充分膨胀,氧化程度增大,从而黏度降低。但是,水量过多会降低试剂浓度,使反应速率降低,加速淀粉糊化,使反应体系发黏,导致黏度降幅变缓[17]。而真空处理可能导致淀粉颗粒膨胀,使反应试剂更易在淀粉中扩散渗透,从而增大淀粉氧化程度,使其黏度明显低于未真空氧化淀粉的黏度。因此,加水量以34%为宜。

图2 加水量对氧化淀粉黏度的影响
Fig.2 The effect of water addition on viscosity of oxidized
starch

2.1.3 催化剂用量对黏度的影响

图3是硫酸铜用量对黏度的影响情况。氧化淀粉黏度随硫酸铜用量的增加而降低;当硫酸铜用量超过0.013 6%,黏度逐渐增大。一是铜离子与氧化剂反应生成羟基自由基,增强氧化反应;二是铜离子能破坏淀粉颗粒结构,使氧化剂更好地与淀粉分子接触,改善氧化效果[18]。但是硫酸铜用量过多,由于氧化淀粉对铜离子有一定的络合作用,核心离子被禁锢,催化效果下降,因而黏度增大[19]。此外,相同硫酸铜用量下,真空氧化淀粉黏度低于未真空氧化淀粉,如硫酸铜用量为0.008 8%时,真空氧化淀粉的黏度为210 mPa·s,与未真空氧化淀粉的黏度319.8 mPa·s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因此,真空处理可能破坏了淀粉颗粒结构,从而提高淀粉氧化程度。故选择硫酸铜用量在0.013 6%为宜。

图3 硫酸铜用量对氧化淀粉黏度的影响
Fig.3 The effect of copper sulfate dosage on viscosity of oxidized starch

2.1.4 反应温度对黏度的影响

反应温度对黏度的影响如图4所示。

图4 反应温度对氧化淀粉黏度的影响
Fig.4 The effect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on viscosity of oxidized starch

反应温度增加,氧化淀粉黏度随之降低,当温度高于60 ℃时,黏度升高。这是因为温度升高,满足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同时淀粉颗粒膨胀程度增加,氧化剂更易渗透到膨胀淀粉颗粒中,反应速率加快,从而氧化程度提高,黏度降低。但是,温度过高,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加快,浓度降低,氧化程度降低,因而黏度增加[20]。在相同温度下,真空氧化淀粉黏度低于未真空氧化淀粉;且随着温度的增加,相同温度变化下真空氧化淀粉黏度降幅高于未真空氧化淀粉,如当温度从40 ℃升到50 ℃时,真空氧化淀粉黏度由127.5 mPa·s降到53 mPa·s,下降了58%;未真空氧化淀粉由201 mPa·s降到114.8 mPa·s,下降了43%。可能是因为真空处理使淀粉结构疏松,易于氧化剂渗透,故黏度降低显著。同时,温度过高会引起淀粉糊化。所以,选择温度在60 ℃为宜。

2.1.5 反应时间对黏度的影响

反应时间对黏度的影响如图5所示,反应时间不足6 min,黏度随反应时间延长而迅速降低,反应时间继续增加,黏度降低变缓;6 min以后,黏度降低趋势平缓;且真空氧化淀粉黏度明显低于未真空氧化淀粉。这是因为反应前期氧化剂浓度较高,氧化容易,随着反应的进行,氧化剂被消耗,没有足够的氧化剂参与反应,降解和氧化反应逐渐停止导致反应效率降低[21]。故最佳的反应时间为6 min。

图5 反应时间对氧化淀粉黏度的影响
Fig.5 The effect of reaction time on viscosity of oxidized starch

2.1.6 真空处理时间对黏度的影响

图6为真空处理时间对黏度的影响情况,未真空处理时氧化淀粉黏度为82.5 mPa·s;当真空处理10 s时,黏度大大降低,为51.8 mPa·s;随着真空处理时间的增加,黏度继续降低;30 s后,黏度减势趋缓,这可能是是因为真空处理时,淀粉颗粒内部的压力高于外部压力,导致淀粉颗粒膨胀,结构变脆,处理时间长,颗粒膨胀更严重[16],氧化剂分子更易与淀粉颗粒反应。

图6 真空处理时间对氧化淀粉黏度的影响
Fig.6 The effect of vacuum treatment time on viscosity of oxidized starch

2.2 正交试验

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固定过氧化氢用量为10%,反应时间为6 min,设计催化剂用量、加水量、反应温度、真空处理时间进行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见表1),采用L9(34) 正交表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试验结果及分析见表2。

表1 L9(34)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
Table 1 Orthogonal test design table of the L9(34)

水平催化剂用量(A)/%加水量(B)/%反应温度(C)/℃真空处理时间(D)/s10.012 030401020.013 634502030.015 2386030

表2 正交试验结果表
Table 2 Results of orthogonal test

实验序号催化剂用量(A)/%加水量(B)/%反应温度(C)/℃真空处理时间(D)/s黏度/(mPa·s)10.012 030401034.8±1.520.012 034502027.2±0.830.012 038603022.3±1.040.013 630503018.5±0.550.013 634601021.2±1.060.013 638402019.5±0.570.015 230602014.7±0.880.015 234403026.3±0.890.015 238501027.8±1.0K128.122.626.927.9K219.724.924.520.5K322.923.219.422.4极差R8.42.37.57.4

本试验以氧化淀粉黏度为评价指标,黏度越低,淀粉氧化程度越大。由表2中极差分析可知,各因素对黏度的影响大小次序为: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真空处理时间>加水量。由于试验结果最优组合A3B1C3D2K值分析最优组合A2B1C3D2不一致,故分别进行了3次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组合A2B1C3D2制得产品黏度低于组合A3B1C3D2制得产品黏度,因此确定A2B1C3D2为较佳工艺条件,即催化剂用量0.013 6%,加水量30%,反应温度60 ℃,真空处理时间20 s。在此条件下产品黏度为11.8 mPa·s。

2.3 黏度及羧基含量

由于原淀粉10%的淀粉乳太黏稠而未测出其黏度,故测得其2%浓度下黏度。淀粉黏度及羧基含量见表3,真空氧化淀粉黏度11.8 mPa·s显著(p<0.05)低于未真空氧化淀粉21.8 mPa·s;且真空氧化淀粉羧基含量显著(p<0.05)高于未真空氧化淀粉,说明真空氧化反应较未真空氧化反应更剧烈,可能是真空处理导致淀粉颗粒结构变化,使氧化剂分子进入淀粉内部引起淀粉更高程度的解聚,产生更多的羧基,同时引起黏度降低[16]。与已有研究报道相比,氧化效果相当,如彭佳莹等[7]以微波干法制备出黏度(浓度为6%)为4 mPa·s,羧基含量为0.586%的氧化淀粉;王亚龙等[22]以微波湿法制备出黏度(浓度为15%)最低为23.4 mPa·s,羧基含量最高为0.275%的氧化淀粉。

表3 黏度及羧基含量
Table 3 Viscosity and carboxyl content

淀粉样品黏度/(mPa·s)羧基含量/%原淀粉(2%)13.5±2.0b0未真空氧化淀粉(10%)21.8±1.0a0.414±0.016b真空氧化淀粉(10%)11.8±1.5b0.556±0.011a

注:同列字母不同表示差异显著(p<0.05)。

2.4 氧化淀粉黏度与羧基含量的关系

氧化淀粉的黏度是其应用的重要指标,且大小与氧化程度相关。改变试剂用量制得不同羧基含量的真空氧化淀粉,观察羧基含量不同时黏度的变化,结果如图7所示。由图7可知,氧化淀粉黏度随其羧基含量增大而降低。因为在氧化过程中,淀粉分子链被切断,导致淀粉分子质量变小,聚合度降低,溶解度增大,抗剪切力稳定性减弱,从而黏度下降。羧基含量越高,表明淀粉被氧化程度越深,分子降解程度越大,导致黏度越小[23]

图7 氧化淀粉黏度与羧基含量的关系
Fig.7 The effect of carboxyl content on viscosity of oxidized
starch

2.5 氧化淀粉结构表征

2.5.1 红外光谱分析

淀粉被氧化后,其分子上的羟基可转化为羰基和羧基,这些变化可用红外光谱鉴定,如图8所示。原淀粉在3 410.5和2 929 cm-1处的吸收峰分别为—OH和—CH2的伸缩振动特征峰[21];1 645 cm-1的吸收峰是典型的H—O—H的弯曲振动吸收峰;1 151、1 080和1 018 cm-1处吸收峰为C—O—C键的伸缩振动峰[2];1 400~800 cm-1的区域为C—C和C—O键的伸缩振动[24]。与原淀粉相比,真空氧化淀粉和未真空氧化淀粉分别在1 615与1 616 cm-1出现羧基的特征吸收峰[25-26],说明淀粉被成功氧化。

图8 原淀粉、未真空氧化淀粉、真空氧化淀粉的红外光谱图
Fig. 8 FTIR patterns of native, non-vacuum oxidized and vacuum oxidized starches

2.5.2 偏光十字

图9为淀粉的偏光显微镜图,从图9可以看出,玉米淀粉颗粒外观为圆形和多边型。图9-a中玉米原淀粉颗粒的偏光十字明显,叉点位于颗粒中心,呈现垂直十字交叉;未真空氧化淀粉(图9-b)和真空氧化淀粉(图9-c)依然显示出清晰的偏光十字,说明氧化反应没有改变淀粉的晶体结构,反应发生在淀粉的无定型区[27]

a-玉米原淀粉(400×);b-未真空氧化淀粉(400×);c-真空氧化淀粉(400×)
图9 原淀粉、未真空氧化淀粉、真空氧化淀粉的偏光显微镜图
Fig.9 Polarized light micrographs of native, non-vacuum oxidized and vacuum oxidized starches

2.5.3 扫描电镜

淀粉扫描电镜图如图10所示,由图10-a中可以看出玉米原淀粉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多边形,其颗粒分散,棱角光滑,形貌规整,表面光滑;由图10-b和图10-c可以看出氧化淀粉仍为颗粒状,其大小未变,但表面粗糙,且某些颗粒表面出现裂缝,这是由于过氧化氢与淀粉反应,造成淀粉表面损伤,说明氧化反应发生在淀粉表面[28]

a-玉米原淀粉(2000×);b-未真空氧化淀粉(2000×);c-真空氧化淀粉(2000×)
图10 原淀粉、未真空氧化淀粉、真空氧化淀粉的扫描电镜图
Fig.10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images of native,non-vacuum oxidized and vacuum oxidized starches

3 结论

(1)同样条件下,真空处理下氧化淀粉的黏度明显低于未真空条件下氧化淀粉的黏度,表明真空处理可以促进氧化,将其运用到淀粉氧化改性是有效的。同时,微波加热能大大加快反应的进行,反应只需6 min就可制得低黏度氧化淀粉;真空处理辅助微波半干法制备氧化淀粉可以减少催化剂及水用量,同时缩短反应时间,达到快速高效、节能、减排及降耗的目的。

(2)真空处理制备氧化淀粉的优化试验条件为:过氧化氢用量10%,催化剂用量0.0136%,加水量30%,反应温度60 ℃,真空处理时间20 s,微波反应时间为6 min;在此条件下可制得黏度为11.8 mPa·s,羧基含量为0.556%的氧化淀粉;而同等条件下,未真空处理制得氧化淀粉黏度增加,羧基含量降低,分别为21.8 mPa·s,0.414%。

(3)采用红外光谱、偏光十字、电子显微镜对原淀粉、真空氧化淀粉、非真空氧化淀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淀粉被成功氧化,氧化反应发生在淀粉的无定型区。

参考文献

[1] 曹晶晶,杨益琴.TEMPO/NaBr/NaClO体系下氧化淀粉的制备及其结构性能表征[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5(2):88-92.

[2] SHENG Ye,WANG Qiu-hua,XU Xue-chun,et al.Oxidation of cornstarch using oxygen as oxidant without catalyst[J].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1, 44(1):139-144.

[3] 王春艳,钟耕,李大勇.双氧水氧化玉米淀粉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J].粮食与饲料工业,2007(8):26-27.

[4] 李芳良,麻昌爱,韦群兰.室温半干法制备木薯氧化淀粉的研究[J].农产品加工(学刊),2008(1):51-53.

[5] 刘冠军,董海洲,侯汉学,等.干法制备氧化淀粉的工艺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5(11):71-74.

[6] 李芳良,童张法,黄祖强,等.微波干法制备氧化淀粉的研究[J].化工技术与开发,2007(2):13-17.

[7] 彭佳莹,周露,杨椰,等.新型氧化剂微波干法制备氧化淀粉及其性能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2012,27(5):39-43,59.

[8] 文玉萍,覃学江.半干法生产纺织用氧化淀粉工艺探讨[J].化工技术与开发,2014,43(6):37-39.

[9] 孙小凡,朱明霞,高友君.小麦氧化淀粉制备工艺及性质研究[J].食品科技,2012,37(3):175-177,186.

[10] 丁龙龙,张彦华,顾继友,等.高羧基含量氧化淀粉的制备与表征[J].林产化学与工业,2014,34(2):108-112.

[11] 李芳良,童张法,麻昌爱,等.木薯交联氧化淀粉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09,25(2):157-161.

[12] 韦艳枝,黄祖强,胡华宇,等.氧化淀粉的机械活化木薯淀粉干法制备[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4):5 752-5 755.

[13] LUKASIEWICZ M,BEDNARZ S,PTASZEK A.Environmental friendly polysaccharide modification-microwave-assisted oxidation of starch[J].Starch-Stärke,2011,63(5):268-273.

[14] MAACHE-REZZOUG Z,ZARGUILI I,LOISEL C,et al.Structural modifications and thermal transitions of standard maize starch after DIC hydrothermal treatment[J].Carbohydrate Polymers,2008,74(4):802-812.

[15] 丁龙龙,张彦华,顾继友,等.傅里叶变换红外测定氧化淀粉的羧基含量初探[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4,34(2):401-404.

[16] BAHRANI S A, LOISEL C, REZZOUG S A,et al. Role of vacuum steps added before and after steaming treatment of maize starch. Impact on pasting,morphological and rheological properties[J].Carbohydrate Polymers,2012, 89(3):810-820.

[17] 谭义秋,农克良.正交试验法优化马铃薯氧化淀粉制备工艺[J].粮食与油脂,2009(9):16-18.

[18] ABANOWSKA M,BIDZNSKA E,PIETRZYK S,et al.Influence of copper catalyst on the mechanism of carbohydrate radicals generation in oxidized potato starch[J].CarbohydratePolymers,2011,85(4):775-785.

[19] 谭义秋,黄祖强,王茂林,等.机械活化木薯淀粉干法制备氧化淀粉的研究[J].食品科技,2008(6):32-36.

[20] 王丽萍,李祥,师春兰.高羧基含量氧化淀粉的制备[J].食品科技,2015,40(10):206-210.

[21] ZHANG Yu-rong,WANG Xiu-liu,ZHAO Guo-ming,et al.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oxidized starch with high degree of oxidation[J].Carbohydrate Polymers,2012,87(4):2 554-2 562.

[22] 王亚龙,张宏伟.微波湿法氧化淀粉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J].食品科技,2010,35(2):183-186.

[23] 谭义秋.马铃薯氧化淀粉性质及表征[J].粮食与油脂,2011(2):10-12.

[24] TANG Hong-tao,TANG Hong-bo,LI Yang-ping.Synthesis,optimization,characterization and property of oxidized hydroxypropyl mung bean starch[J].Journal of Food Processing and Preservation,2017,41(1):e12 763.

[25] ZHANG Shui-dong,ZHANG Yu-rong,WANG Xiu-li,et al.High carbonyl content oxidized starch prepared by hydrogen peroxide and its thermoplastic application[J].Starch-Stärke, 2009, 61(11): 646-655.

[26] 卢鑫. 氧化蜡质玉米淀粉的制备及性质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商业大学,2015.

[27] KUAKPETOON D, WANG Y J. Locations of hypochlorite oxidation in corn starches varying in amylose content[J].Carbohydrate Research,2008,343(1):90-100.

[28] SANGSEETHONG K, TERMVEJSAYANON N, SRIROTH K. Characterization of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hypochlorite-and peroxide-oxidized cassava starches[J].Carbohydrate Polymers, 2010, 82(2):446-453.

The semidry preparation of oxidized starch using microwave irradiationwith vacuum-assisted method

ZHANG Qing1, ZHANG Shuai1, DENG Li-ling1, 3, WU Chun-mei1, ZHONG Geng1,2*

1(College of Food Science,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2(Chongqing Special Food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Chongqing 400715, China)3(Chongqing Institute of Biotechnology Co.,Ltd,Chongqing 401121, China)

ABSTRACT Vacuum treatment was applied to the oxidative modification of corn starch. With hydrogen peroxide as oxidant and prepared by microwave semidry process, the effects of catalyst dosage, water consumption, reaction temperature, vacuum time and other factors on the viscosity of starch were studied. Non-vacuum oxidized starche was used for comparison. The structure was characteriz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polarized light microscopy,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viscosity of vacuum oxidized starch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non-vacuum one. The viscosity and carboxyl content of vacuum oxidized starch was 11.8 mPa·s and 0.556%, respectively at the conditions of 60 ℃, 20 s vacuum treatment, 6 min microwave reaction; the dosage of hydrogen peroxide, catalyst and water was 10% (based on starch dry basis), 0.013 6% and 34%, respectively. The viscosity and carboxyl content of non-vacuum oxidized starch was 21.8 mPa·s and 0.414%, respectively. Therefore, vacuum-assisted preparation of oxidation of starch has advantages of less time, less energy, reducing emission and consumption.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indicated that starch oxidation reaction occurred mainly in the amorphous regions.

Key words oxidized starch; vacuum treatment; hydrogen peroxide; microwave semidry method; visco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