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艺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梁鹏1,张华丹1,林贤明2*

1(福建农林大学 食品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350002)2(福建农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350002)

摘 要 为加强工科类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的思想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该研究结合“大思政”理念和格局,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课程《食品工艺学》为例,系统地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探索实现课程思政目标的有效教学路径。研究内容主要围绕《食品工艺学》的课程目标,寻求课程实现教书育人的路径,达成更好的教学效果,实现价值引领、知识教育、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同时,也为其他专业类核心课程的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课程思政;食品工艺学;教学质量;教学方法;重构与实践

1 《食品工艺学》的课程育人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除了思想政治课程之外,“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0年工作要点第五点关于“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指出:充分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深入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促进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实现价值引领、知识教育、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2]。“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育教学理念,把“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知识,能在知识传授中实现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领。“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发挥好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能更为“隐性”而有效地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乎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既是全社会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也是关系和谐稳定的重大政治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各地各部门着力推进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解决影响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推动国内食品安全形势不断好转。

众所周知,食品工业也是中国第一大制造业,《食品工艺学》课程作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主干核心课,对树立专业学生正确的职业道德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至关重要,同时,课程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通过发展“专业课程教育”与“思政教育”结合的培养模式,将是食品类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实现途径,为此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提升本科教学质量,解决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就显得尤为重要[3]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工艺学》课程内容基于传统课程《果蔬加工工艺学》延伸而来,历经30多年的发展,于2015年立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精品资源共享课”,2016年立项校级在线开放课程,2017年立项省级在线开放课程,2019年认定省级在线开放课程,并立项省级精品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培育);被福建省高教联盟推荐申报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同时,该课程也是学院首批三门“课程思政示范课”之一。课程前期建设基础为落实“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奠定了扎实的工作基础,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践途径,也为其他类课程改革提供了建设样板[4]

2 《食品工艺学》课程特色

《食品工艺学》课程是高等院校食品类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实现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的专业主干课程,其主要内容是研究食品加工的原料、食品加工与保藏理论、加工工艺及工艺技术参数、产品质量控制。该门课程为学生奠定了食品生产中的相关理论知识基础,达到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的目的。

《食品工艺学》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理论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从事食品生产和管理的专业技能[5]。该课程涉及学科门类广泛,系统性、交叉性和综合性突出,内容庞大,理论知识点繁琐枯燥[6]。依据教材内容和大纲执行是传统的课程体系设计的主要模式,因此很容易忽略以学生学习产出为导向的教学原则。采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课程教学改革,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完善其考核方式、增加互动实践环节等方式是非常必要且可行的[7]

通过课程学习,旨在学生具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能够结合国家政策、社会发展潮流、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利用专业知识,开发和创新食品加工手段,生产出符合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食品,带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专业知识传授与课程实践中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使大学生成为符合社会时代发展的优秀新青年[8]

3 《食品工艺学》“课程思政”实现路径

3.1 凸显课程的“思政育人”目标

为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深入贯彻高校教学改革措施,落实以学生“学习产出”为导向的工程教育认证理念,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回归教学办学教书育人的本质,而加强专业课程教育培养效果,成为支撑人才培养目标重要途径。《食品工艺学》课程作为食品类专业核心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工程知识、问题/分析、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研究以及终身学习”等核心能力,多方位支撑工程认证标准要求。为此,多年来课程教学团队对课程教学体系进行了新的设计与实践,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创意思维等作出了新贡献。

图1为《食品工艺学》课程目标设置。其中一级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对食品工艺的分析能力、设计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是贯穿整个职业生涯的,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重要途径。系统学习和掌握食品保藏和加工的基本原理、方法,并能正确运用食品加工技术原理,分析、解决食品加工中的主要问题。掌握食品生产、流通和销售过程中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及其控制方法,深入了解食品原辅材料的性质对加工过程产生的影响,特别是某些特殊成分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明确有关食品生产中主要工艺条件和方法的选择依据,进一步掌握工艺理论及其应用。

图1 《食品工艺学》课程目标设置

Fig.1 Goal setting of Food Technology course

3.2 多元融合提高“课程思政”的内在动力

如图2所示,该课程充分利用爱课程中国MOOC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图2 《食品工艺学》混合式教学模式

Fig.2 Mixed teaching mode of Food Technology

线下主要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方法,以知识点为核心,举一反三,引领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项目式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团队协作和沟通表达的能力[9]。此外,教学团队邀请食品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包括罐头技术人员、饮料生产技术人员莅临课堂,实际观摩教学,并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给予答疑,实现“学、信、用”的课程思政育人功能。课程团队之间开展交叉授课,实现共同备课,共同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形成符合课程教学培养目标的育人体系,旨在使教学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

3.3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根据教育部工程专业认证理念,要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学习产出为导向,教学要持续改进的机制。该课程每一讲都制定了相应的教学目标,如表1所示。在讲授第4章食品罐藏与杀菌时,教师从预期教学效果、评价或标准出发,根据教学目标确定学生需要做出哪些表现,进而通过使用教材、PPT课件等教学工具来设置课堂活动[10],同时教师需要不断反思和分析如何让学生完成预期学习任务、如何实现对学生目标能力的锻炼、如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等问题[11]。相比传统的教学设计,课程思政背景下的教学设计更加强调学生的学习效果。

表1 第四章 课程思政视角下“食品罐藏与杀菌”教学设计

Table 1 Chapter IV reverse thinking design of "food canning and steril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教学目标教学活动教学评价核心目标二级目标完全理解并长期记忆理解并运用于实践分析能力解决能力设计能力创新能力罐藏容器装罐与注液排气与密封杀菌与冷却罐藏容器的腐蚀各类罐头工艺线上+线下学习混合式学习教学团队教学企业专家讲学食品案例分析期刊资料学习实验实践教学线上学习思维导图工艺分析线上考核线下考核单元小测作业讨论期末考试翻转课堂实验作品专家点评教师点评平时小测期末考核学生互评综合讨论三级目标能够熟悉和了解新罐头工艺开发意识食品罐头综合应用意识PPT制作和演讲水平罐头新技术前沿知识组织和沟通能力案例教学新品展示小组讨论教师与专家指导其他教学过程教师观察记录实验员观察记录

3.4 贯彻三维一体的教学理念

《食品工艺学》主要从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3个层面展开课程教学工作。如图3所示,基于“三个教学目标”一一对应,实现“能力建设”“知识探究”与“思政素养”的三维一体的教学理念[12]。核心目标主要从学生“能力建设”为主;二级目标为教学目标,主要从学生应知应会角度出发,教学内容主要以教学大纲为主;教学三级目标为“思政素养”的培养,通过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元素,以期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个人专业素养、职业道德培养和社会责任感,达成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

图3 三个层面—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学习意识模式图

Fig.3 Three levels—training students′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learning consciousness pattern

4 课程思政元素设计与融入

4.1 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设计

《食品工艺学》充分挖掘食品产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食品工艺学》教学中,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创新型接班人[13]

表2为“思政元素”融入课程知识点的设计表。根据每一章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通过课程教研组集体备课、讨论并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方案中,制定对应的课程思政教学策略和与此课程思政融入教学效果。如讲授第一章绪论时,介绍《汉书·郦食其传》中记载的“民以食为天”,说明食物与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反映食品行业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需求与经济社会和谐稳定的民生行业。接着,参考历年《中国食品工业统计年鉴》、新闻媒介等文件和报道,梳理国家在食品工业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历史。然后,阐明随着自然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不同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交叉,不断助推食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当下食品工业已经从传统的食品工业发展成为现代食品工业,伴随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与时俱进,呈现出食品工业规模大、门类齐全、技术先进、产品丰富,越来越注重食品的营养价值、个性化、方便化、享受性等属性。最后,课堂上开展随机分组讨论食品工业未来发展趋势,每组派代表发表组内讨论形成的观点,达到学生积极互动、师生共鸣的预期教学效果。课堂上通过案例教学提升学生对专业学习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如学院教师服务食品加工副产物高值化利用、传统水产品加工技术转型升级、制定地方标准、服务福建省食品工业发展等,集合相关食品案例提升学生的专业自豪感。

表2 《食品工艺学》课程思政元素教学融入设计表

Table 2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volved in Food Technology

序号授课要点思政映射与融入点授课形式与教学方法预期成效1第一章绪论1.国内外食品工业发展现状;2.我国食品工业发展历史与未来;3.福建省食品工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4.食品工业发展与民生之间的密切联系;5.未来食品发展趋势与国家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食品工业发展报告新闻媒介课堂讨论1.食品工业是第一大制造业;2.我国食品工业悠久的发展历史;3.未来食品的发展趋势,与学生产生共鸣;4.树立自信感、幸福感和认同感;5.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服务乡村振兴战略;6.增强学生们对未来职业发展的信心与决心;7.实现德育,塑造品格,厚植爱国主义精神;8.服务地方经济,践行使命担当;9.激发同学们能够为国家学习、为民族学习的热情和动力。2第二章食品干制1.传统文化:北魏时期贾思勰《齐民要术》、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关于干制食品的记载;2.干制品质量与控制;3.新技术进展与趋势。课堂讨论视频资源1.感受中华民族的智慧、力量;2.学会基于“理论-实践-理论”模式,深刻认识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3.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3第三章食品冷冻1.冷冻食品的安全性;2.冷冻新工艺;3.原料与工艺的适应性。课堂讨论视频资源1.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2.科学是把双刃剑,要发挥科技的力量改善民生;3.基于课程理论知识,能够设计相关工艺,解决食品品质的保持。4第四章罐头食品1.罐头最初的诞生;2.我国罐头工业现状;3.罐头产业为食品经济发展的贡献;4.罐头的核心工艺要点:密封和真空;5.罐头食品使用防腐剂等谣言。人物介绍案例分析1.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力争卓越的精神;2.要谦虚谨慎,要求真务实;3.勿信谣言,更不能传播谣言,要用科学的态度看待和解决问题;4.科学问题的解决最终目的是要落地,成果要实现实际转化;5.科技的发展是为了推动人类生活的进步。5第五章食品的腌制与烟熏1.腌制与烟熏食品发展历史;2.腌制与烟熏食品安全问题;3.新型技术的发现与应用。课堂讨论新闻媒介1.挖掘传统食品文化,传递真善美;2.熟悉我国悠久的腌制与烟熏食品历史;3.挖掘腌制与烟熏背后的科学问题;4.开发新型绿色技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5.科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更好的服务社会。6第六章饮料加工工艺1.食品添加剂等标准法规;2.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3.饮料新产品开发现状与趋势。案例分析标准解读1.敢于求新、求变,具备创新精神;2.掌握饮料中食品添加剂使用的准则;3.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4.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过硬的专业;5.树立爱岗敬业、精益求精、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6.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终生发展的核心理念。

4.2 重视教学方式的隐性,润物无声

通过活跃课堂教学氛围,适时融入“课程思政”教育,教师在《食品工艺学》课堂上可采取情境教学和实物教学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展示相关的食品,如本课程中内容涉及到的罐头、饮料、蜜饯等食品,借此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及积极性,强化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带动学生进入工艺实验过程,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带动学生讨论并展开深入研究,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热情[14]

另外通过微信群、QQ交流群等课后交流方式,可以把课堂上的专业延伸至课堂外,学生们课堂之外进行交流讨论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扎实,教师作为群管理者可以起到正面引导作用,教会学生正确看待食品行业的传闻与发展,学会以批判的眼光看待食品领域出现的问题[15]。最后,强调学生主观能动作用,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活学活用为翻转课堂模式[16],需要制定比较严格的评分考核条例,积极调动整个组的组员充分参与,学生备课期间经常介入引导,学生课后积极点评引导[17],使学生授课活动得以事半功倍,也使学生在备课授课中反转角色,自己成为承担课堂的主角,效果良好[18-19]

5 课程改革成效与反思

学院现已构建了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体系,以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任课教师作为该“课程思政”建设人,既是教书育人实施的主体,也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责任人。结合课程具体特点,专任教师团队构建了适应课程思政实施的路径与策略,落实专业课程隐性育人功能,对课堂教学融入课程思政的改革成效进行了调查[20],得反馈意见总结如表3所示。综合分析可见,通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学生能从课堂上汲取到更多隐性的能量。譬如,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对专业课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掌握课堂知识等都得到了提升;此外,还开拓了课程外的知识领域、培养了专业道德感职业观等,使得传统教学方式和意义发生了一些改变,让课程真正成为了“课程思政”实践的主渠道,教师也能够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

表3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成效调查情况

Table 3 Investigation situ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reform

学生学习体会与收获1任课老师在教授课程知识的同时,积极传播正能量,训练我们的创新思维,培养我们的创新意识,使我们受益匪浅。2教学内容也十分生动有趣,很容易激起同学们的学习欲,有助于对创新思维、创新意识的培养。3开拓思维还可以锻炼自己创新能力,与课堂融合,提高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4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不仅加强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沟通,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总之,将这种教学模式应用到我们的专业核心课《食品工艺学》中,师生均有很大的收获。5更为紧密地参与到学习中,更好地掌握了课堂知识。同时不拘泥于课本,开拓了更多领域和创新精神,更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6学习了这门课程,让我更加了解食品的加工工艺及其原理。课堂上每个同学都有演讲的机会,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发现食品的奥妙。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老师是引路人,更多的需要我们自己去探索,发明新产品、新工艺。7能够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查阅需要的资料以及知识的整合而获得了更深层次的学习,老师也有了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交流,并且给学生传播了很多正能量。8课堂上不仅能学到丰富的专业知识,老师适当的发散知识,更是令同学们受益匪浅,深入浅出地了解了当今食品工艺的发展现状和对未来的展望,激发了同学们对食品行业的创新思维和责任感。9老师通过举例说明企业新产品开发以及加工工艺,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同时不明白的地方也可以得到老师的指导。10不仅锻炼了我们的创新思维和意识,也让我能够从容地去讲解课堂知识。《食品工艺学》这门课重在培养复合型人才。学习好这门课更加有利于我们对新产品的开发与应用。11老师的教学风格深受大家喜欢,传授知识的同时一些正能量的观点和人生哲理也教授给大家。学习最重要的是应用,通过老师的创新教学方式,大家学习到了很多知识。

6 结论

以“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理念为抓手,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不断推进《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出能够适应新时代的教学模式。本研究系统地优化了现有课程内容的育人体系,完善了相应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模式,坚持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认证理念,化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旨在提升学生自身的个人修养与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的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 2016-12-9(1).

[2]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印发《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20年工作要点》的通知(教高司函[2020]1号)[EB/OL].www.chd.cn./-upload/article/files/3c/04/4bdooecb49ff9c34939fa6a75b7a/2738654d-65dc-40ec-bc27-58bd6e36cd66.pdf.2020-02-20.

[3] 何云峰, 吉列丽, 张青青. 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能力:“课程思政”的新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9, 39(18): 37-39.

[4] 袁松鹤, 刘选. 中国大学MOOC实践现状及共有问题-来自中国大学MOOC实践报告[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4(4): 3-12;22.

[5] 毛伟杰, 邵海艳, 李秀娟, 等. 《食品工艺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9(5): 194-195.

[6] 吴丽萍, 吴永祥, 楚文靖, 等. PBL-案例互融教学理念在食品工艺学课程中的应用[J]. 现代农业科技, 2019(18): 245-247.

[7] 李晓文, 王发祥, 蒋雪薇, 等. 以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引导"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J]. 广东化工, 2018, 45(10): 248-249.

[8] 刘清生. 新时代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理性审视[J]. 江苏高教, 2018(12): 91-93.

[9] 李文婧. 基于翻转课堂的综合布线课程改革实践研究[J].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10): 58-59.

[10] 陈新民. 应用型本科的课程改革: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J]. 中国大学教学, 2011(7): 27-30.

[11] 林健. 新工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和课程建设[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20(1): 1-13;24.

[12] 陶青. 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合流:反思、批判与重建[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8(13): 47-50.

[13] 梅强. 以点引线,以线带面-高校两类全覆盖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 2018(9): 20-22;59.

[14] 刘振天. 高校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切忌重"课"轻"程"[J]. 中国高等教育, 2017(17): 49-52.

[15] 刘亚平, 王愈, 石建春. "食品包装学"课程思政融合教育探索实践[J]. 农产品加工, 2019(19): 110-112;115.

[16] 陈臣, 黄轲, 于海燕,等. 基于课程思政视野下的《现代食品发酵技术》教学改革研究[J]. 轻工科技, 2019, 35(11): 196-198.

[17] 杨国英. 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探析-为新课程改革塑造高素质教师[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 4(10): 117-119.

[18] 高燕. 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与解决路径[J]. 中国高等教育, 2017(Z3): 11-14.

[19] 陶丽, 李子建. 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专业身份的理解与建构-基于师生互动的视角[J]. 教师教育研究, 2018, 30(3): 79-85.

[20] 梁纯雪, 眭依凡. 课程体系重构:基于增强思政理论课针对性和亲和力的调查和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18(11): 63-70;77.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of "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n Food Technology

LIANG Peng1,ZHANG Huadan1,LIN Xianming2*

1(College of Food Science,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Fuzhou 350002, China)2(College of Marxism,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Fuzhou 350002, China)

ABSTRACT To strengthe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literacy and professional ethics of the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s, and improve the effect of classroom teaching, this work combined the concept and pattern of "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ok the core course of "food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excavate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of the course systematically, and explored the effective teaching path to achie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objectives of the course. The research content mainly focuses on the curriculum goal of food technology, seeking the path to achieve teaching and education, achieving better teaching effect, and realizing the organic unity of value guidance, knowledge education and ability training.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form of other professional core courses.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rriculum; Food Technology; teaching quality; teaching method; re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DOI:10.13995/j.cnki.11-1802/ts.023760

引用格式:梁鹏,张华丹,林贤明.《食品工艺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20,46(16):290-295.LIANG Peng,ZHANG Huadan,LIN Xianming.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of "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in Food Technology[J].Food and Fermentation Industries,2020,46(16):290-295.

第一作者:博士,副教授(林贤明副教授为通讯作者,E-mail:vividkitty@sina.com)

基金项目:2019年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课程思政”视域下教师育人能力模式研究;福建农林大学优秀“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程思政视角下《食品工艺学》课程体系的重构与实践(SZ1119032)

收稿日期:2020-02-25,改回日期:2020-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