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胆盐水解酶活性乳酸菌的筛选及其酶活性影响因素研究

刘孝芳1,迟珺曦1,雷文平1,2,刘成国1,2*

1(湖南农业大学 食品科技学院,湖南 长沙,410128) 2(食品科学与生物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农业大学),湖南 长沙,410128)

摘 要 为了筛选出具有高胆盐水解酶活性的乳酸菌,以生鲜牛奶为样品,利用传统分离技术分离乳酸菌,并通过牛津杯法选出具有高胆盐水解酶活性的乳酸菌,进而采用16S rDNA测序技术对筛选菌株进行鉴定。同时,研究pH、紫外照射时间、温度、培养基盐浓度和培养基糖浓度对所筛选菌株胆盐水解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分离出2株具有高胆盐水解酶活性的植物乳杆菌,为菌株N1和N12,胆盐水解酶高活性的最适pH为7、最适温度为59 ℃。菌株N1最适糖质量分数与最适盐质量分数分别为10%和7%,菌株N12最适糖质量分数与最适盐质量分数分别为5%和4%。植物乳杆菌N1和N12具有高胆盐水解酶活性,具有降解人体血清胆固醇的潜力,可应用于降胆固醇产品的开发。

关键词 胆盐水解酶活性;乳酸菌;甘氨酸

在日常膳食中,人们会因过量摄入食物而导致血清中胆固醇含量异常,进而增大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1]。乳酸菌具有降胆固醇的功能特性[2-4],其中乳酸菌所产的胆盐水解酶(bile salt hydrolase, BSH)在降解机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5]。BSH能水解胃肠道中的结合态胆盐(甘氨胆酸盐),将其转变成氨基酸和游离态胆酸,游离态胆酸能与胆固醇共同沉淀,以粪便的形式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血清中的胆固醇含量[6]。此现象亦称“共沉淀现象”[7],是目前较认可的降解机制[8-9]

本试验对产BSH的乳酸菌进行筛选与鉴定,以BSH酶解甘胆酸钠后的甘氨酸生成量作为BSH活性判定指标,旨在研究产BSH的乳酸菌在不同条件下产BSH酶的活性及氨基酸生成量的变化规律,为进一步优化BSH水解反应条件和深入探讨乳酸菌降解胆固醇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鲜牛奶,湖南省畜牧场牛奶贮藏罐;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WCFS1),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实验室提供。

1.1.1 试剂

MRS肉汤固(液)体培养基,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牛胆酸钠,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甘胆酸钠,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脱脂奶粉,澳优乳业股份有限公司;CaCO3、NaOH、HCl、NaCl、葡萄糖、柠檬酸、柠檬酸三钠、甘油、茚三酮、乙醇、甘氨酸、三氯乙酸(分析纯试剂),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革兰氏染色液,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茚三酮显色液:12.5 mL 10 g/L茚三酮柠檬酸溶液(称取0.5 g茚三酮溶解于50 mL pH 5 0.5 mol/L柠檬酸盐缓冲液中)+32.5 mL体积分数30%甘油+5 mL 0.5 mol/L柠檬酸盐缓冲液

1.2 仪器与设备

HX-20G恒温金属浴锅,上海泸析实业有限公司;HH-601超级恒温水浴,常州市万丰仪器制造有限公司;Bante920 pH计,上海般特仪器制造有限公司;XW-80A漩涡混匀仪,海门市其林贝尔仪器制造有限公司;1510全波长酶标仪,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TG16-WS台式高速离心机,湖南湘仪实验室仪器开发有限公司;BH-2光学显微镜,日本Olympus公司。

1.3 实验方法

1.3.1 乳酸菌的分离与纯化

取25 mL牛奶置于盛有225 mL无菌生理盐水的锥形瓶中(瓶中预置适量的无菌玻璃珠),充分混匀得10-1的样品匀液,再稀释成10-2、10-3、10-4的样品。分别吸取稀释液0.1 mL于含10 g/L CaCO3的MRS固体培养基平板上,涂布分离,37 ℃下培养24~48 h[10]。乳酸菌代谢产生的乳酸可溶解CaCO3,在培养基上形成透明的溶钙圈[11],挑取有明显溶钙圈,且革兰氏染色为阳性的菌落,于MRS固体培养基上3代划线纯化后,编号并保存备用。

1.3.2 产胆盐水解酶菌株的筛选

依据乳酸菌降胆固醇的机理[7]:乳酸菌产生的BSH使胆盐共轭活性增强,将结合态胆盐水解为游离态胆酸,游离态胆酸与胆固醇共同沉淀。若菌株能够产BSH,则菌落在含胆盐培养基中形成乳白色沉淀圈。

将分离纯化得到的乳酸菌接种于MRS液体培养基中活化2代,参照王玉文等[12]的牛津杯法将菌悬液接种至含3 g/L牛磺胆盐的MRS固体培养基上,接种量为0.15 mL,37 ℃培养72 h后,观察菌落周围是否出现乳白色沉淀圈。挑取沉淀,于蒸馏水中完全溶解,旋涡振荡后滴加茚三酮显色液,溶液变蓝紫色则初步确认存在胆盐水解酶[13]

植物乳杆菌WCFS1含4个胆盐水解酶活性基因[14],具有高胆盐水解酶活性,因此以WCFS1作为阳性对照菌株,在筛选及不同条件下BSH的活性测定的试验中作参比对照。

1.3.3 菌株N1、N12的细胞形态观察及分子生物学鉴定

对N1和N12进行革兰氏染色,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参照吴诗敏等[15]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将液体培养基中的菌株纯化得到PCR产物,随即送至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进行测序并构建系统发育树。

1.3.4 不同条件下胆盐水解酶的活性测定

BSH是一类由肠道微生物合成的胞内酶,能水解结合型胆盐从而增强菌体对胆盐毒性的抵御能力,延长菌体在肠道中的生存时间[16]。BSH特异性识别底物甘胆酸钠,将其水解生成甘氨酸,试验中以测定甘氨酸的生成量为判定BSH水解活性的指标。甘氨酸与茚三酮作用生成蓝紫色物质[17],记录其在570 nm处的吸光值。

1.3.4.1 酶活力的测定及标准曲线的绘制

参照姜金康[18]测定酶活力的部分方法作修改。将培养24 h的发酵液、空白组加入体积分数15%三氯乙酸,添加量为体积分数为30%,混匀静置15 min,8 000 r/min离心10 min,吸取1 mL上清液,加入0.5 mL茚三酮显色液,旋涡振荡,密封沸水浴15 min,迅速冰浴3 min,再加入0.5 mL体积分数95%的乙醇,混匀静置5 min后测定在570 nm处的吸光度。

配制1 mmol/L甘氨酸标准溶液,准确吸取上述溶液0、200、400、600、800、1 000 μL至离心管中,用蒸馏水补足体积为1 mL,再分别加入0.5 mL显色液,旋涡振荡后密封沸水浴15 min,迅速冰浴冷却3 min,加入0.5 mL体积分数95%的乙醇混匀,静置5 min,在570 nm下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甘氨酸标准溶液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1.3.4.2 pH对胆盐水解酶活性的影响

制备7组不同pH的脱脂牛奶培养基(含3 g/L甘氨胆酸钠的12%脱脂牛奶),用1 mol/L HCl和1 mol/L NaOH将每组培养基pH调节至1.0、3.0、5.0、7.0、9.0、11.0、13.0,N1、N12、WCFS1活化2代后,以10%接种于上述培养基中。每组设置空白对照,于37 ℃培养24 h,测定胆盐水解酶的活性。

1.3.4.3 紫外照射时间对胆盐水解酶活性的影响

N1、N12、WCFS1活化2代后,以10%接种于脱脂牛奶培养基(含3 g/L甘氨胆酸钠的体积分数12%脱脂牛奶)中,并分为7组。紫外光(30 W)照射上述培养基0、5、10、15、20、25、30 min,每组设置空白对照,于37 ℃培养24 h,测定胆盐水解酶活性。

1.3.4.4 温度对胆盐水解酶活性的影响

活化2代后的N1、N12、WCFS1以10%接种于脱脂牛奶培养基(含3 g/L甘氨胆酸钠的12%脱脂牛奶)中,制备5组实验组于26、37、48、59、70℃下处理30 min,每组设置空白对照,于37 ℃培养24 h,测定胆盐水解酶活性。

1.3.4.5 糖浓度对胆盐水解酶活性的影响

制备7组不同葡萄糖浓度的脱脂牛奶培养基(含3 g/L甘氨胆酸钠的12%脱脂牛奶),葡萄糖添加量为:1%、5%、10%、15%、20%、25%、30%。N1、N12、WCFS1活化2代后,以10%接种于以上7组中。每组设置空白对照,于37 ℃培养24 h,测定胆盐水解酶活性。

1.3.4.6 盐浓度胆盐水解酶活性的影响

制备7组脱脂牛奶培养基(含3 g/L甘氨胆酸钠的12%脱脂牛奶),NaCl添加量为:1%、4%、7%、10%、13%、16%、19%,N1、N12、WCFS1活化2代后,以10%接种于上述培养基中。每组设置空白对照,于37 ℃培养24 h,测定胆盐水解酶活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乳酸菌分离与纯化的结果

从湖南省畜牧场牛奶中分离得到27株乳酸菌,分离纯化后按照挑选顺序编号为N1~N27,用40%甘油于-20 ℃冷冻保藏。

2.2 产胆盐水解酶菌株的筛选

27株乳酸菌中仅有2株产BSH,为菌株N1和N12。图1是3株菌(包含阳性对照菌WCFS1)在含牛磺胆盐的培养基上呈现的乳白色沉淀圈,且3株菌刮下的沉淀溶于蒸馏水后滴加茚三酮显色剂,均呈蓝紫色。

图1 沉淀圈现象

Fig.1 Sediment circle phenomenon

2.3 菌株N1、N12的细胞形态观察与分子生物学鉴定

由图2可知,菌株N1、N12细胞均成杆状或圆柱形,菌体有平直状、弯曲状,细胞两端呈弧状,单生、成对、成链排列,无芽孢,革兰氏染色结果为阳性。因此,初步判定2株菌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

图2 菌株N1和N12的细胞形态

Fig.2 Cell morphology of strain N1 and N12

经测序获得菌株N1、N12的16S rRNA 基因序列,基因序列大小分别为1 449、1 437 bp。测序结果通过BLAST序列对比后,构建菌种系统发育树,如图3所示。N1、N12与L.plantarum MG5204、L.plantarum TSGB1272聚于一支。因此,菌株N1和N12为植物乳杆菌(L.plantarum),结合菌株细胞形态的观察而进一步确认2株菌均为植物乳杆菌(L.plantarum)。

图3 基于16S rDNA基因序列菌株N1和N12的系统发育树

Fig.3 Phylogenetic tree of strain N1 and N12 based on 16S rDNA gene sequences

2.4 不同条件下胆盐水解酶的活性测定

2.4.1 甘氨酸标准曲线的绘制

甘氨酸含量测定标准曲线方程为y=2.685 5x-0.497 5,R2=0.999 2,其中x代表甘氨酸浓度,y代表在570 nm下的吸光值。

2.4.2 pH对胆盐水解酶活性的影响

为了探究pH对BSH活性影响,本试验对N1和N12的BSH酶解后的生成物含量(甘氨酸)进行分析,结果如图4所示。

图4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Fig.4 Effect of pH on enzyme activity

3株菌(N1、N12和WCFS1)培养上清液中的甘氨酸含量随着pH值的上升,先增加后减少,则胆盐水解酶的活性随pH值的增加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N1、N12和WCFS1的酶活性变化趋势符合,均在pH为7.0时,其酶活性最强,当pH超过7.0时,酶活性受到抑制作用。同时,pH对胆盐水解酶活性有极显著影响(P<0.01),分析以上现象,在培养环境过酸、过碱时,会导致BSH化学变性而引起空间结构的改变,可能影响与底物结合的活性位点,导致水解效率降低。

2.4.3 紫外照射时间对胆盐水解酶活性的影响

菌株经不同紫外照射时间处理后的BSH活性变化趋势如图5所示。

图5 紫外照射时间对酶活性影响

Fig.5 Effect of UV irradiation time on enzyme activity

紫外照射时间与上清液甘氨酸浓度不成线性关系,随时间的延长,甘氨酸浓度波动无规律。N12与WCFS1经一定时间的紫外照射后,其水解生成的甘氨酸浓度较低,均低于在相同处理条件下N1的甘氨酸生成量,因此猜测N1菌株对紫外的耐性比N12、WCFS1强。由此现象可知,3株菌在紫外照射30 min内,其酶活性紊乱不定,水解生成的甘氨酸浓度呈波动变化,无法判断此条件对酶活力是否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或抑制作用。

2.4.4 温度对胆盐水解酶活性的影响

菌株经不同温度处理后的BSH活性变化趋势如图6所示。

图6 温度对酶活性影响

Fig.6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enzyme activity

N1、N12和WCFS1的酶活性随短时温度处理的度数增加,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变化趋势,3株菌均在59 ℃下处理30 min后,其水解生成的甘氨酸浓度最大,胆盐水解酶活性最强,耐热性能良好,但在70 ℃下处理30 min后,菌种几乎失活无法经过后期培养产生胆盐水解酶,且结果显示温度处理对胆盐水解酶活性有极显著影响(P<0.01)。此项试验意在探究短时温度处理能否起到激活酶活性的作用,分析此现象,菌种均在试验温度下处理30 min后于37 ℃培养24 h,并未在试验温度下直接培养24 h,因此猜测酶的空间结构并未全部破坏,短时间的高热处理,甚至可能使酶在保证原有活性的基础上暴露更多的酶活性位点,以提高酶水解能力。

2.4.5 葡萄糖浓度对胆盐水解酶活性的影响

菌株在不同糖浓度环境下培养后,其BSH活性变化趋势如图7所示。

图7 葡萄糖添加量对酶活性影响

Fig.7 Effect of glucose addition on enzyme activity

葡萄糖作为培养基中的重要碳源,碳源直接影响菌体的生长与代谢及水解酶的合成与作用。添加量过少,菌体生长缓慢导致水解酶合成量受限,添加量过多产生阻遏作用,抑制水解酶的合成。结果显示,随葡萄糖浓度的逐增,3株菌生成的甘氨酸先增后减,N12在葡萄糖重量百分比浓度为5%时,酶活性已达峰值,而N1与WCFS1峰值在浓度增至10%才出现峰值,N12糖浓度的耐受力弱于N1。当浓度由10%增至15%时,酶活性骤减,此后再增大糖浓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甚微。根据统计,糖添加量对BSH活性有极显著影响(P<0.01),其葡萄糖质量百分比浓度在5~10%范围内,BSH持有较高酶活力。

2.4.6 NaCl浓度胆盐水解酶活性的影响

菌株在不同盐浓度环境下培养后,其BSH活性变化趋势如图8所示。

图8 NaCl添加量对酶活性影响

Fig.8 Effect of sodium chloride addition on enzyme activity

NaCl可调节细胞内外渗透压,在等渗环境下菌株正常生长,高渗环境下菌株失水抑制其生长。结果显示,甘氨酸浓度随NaCl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N12在NaCl质量分数为4%时,酶活力最强,此后活力骤减再趋于平稳,N1的耐盐能力强于N12,当质量分数增至7%时,酶活力最强,NaCl质量在7%~13%,酶活性骤减。根据统计,盐添加量对BSH活性有极显著影响(P<0.01)。

3 讨论与结论

本研究从生鲜牛奶中共计分离乳酸菌27株,其中产胆盐水解酶的乳酸菌共计2株,分别为N1、N12。通过细胞形态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技术,N1与N12被鉴定为植物乳杆菌(L.plantaruma)。N1、N12与植物乳杆菌Lp529[18]的BSH活性相比,后者较强,但N1、N12的BSH活性又强于植物乳杆菌KLDS6.0330[19]

根据单因素多水平试验,0~30 min的紫外照射处理对BSH活性影响甚微,不构成变化规律。但pH、温度、糖盐添加量对BSH活性有极显著影响,从而确定了N1、N12保持BSH高活性的最适pH为7,最适温度为59 ℃。其中N1的最适糖添加量为10%,最适盐添加量7%。N12对糖、盐的耐受力不及N1,其最适糖质量百分数为5%,最适盐质量百分数为4%。这与李婷婷等[20]研究的屎肠球菌90-1的胆盐水解酶的最适反应温度(37 ℃)与最适反应pH(6.0)均不一致,可能因为李婷婷的试验中仅仅在单因素条件下处理30 min,并未继续培养24 h,导致出现的菌种水解活性差异性较大,以及菌种之间的差异性导致结果不同。惠明等[21]研究发现BSH活性与还原糖的消耗速率有关,酶活性与消耗速率呈正相关,因此本试验中确定了菌株N1、N12最适的糖质量百分比浓度。要将此类乳酸菌开发应用于食品工业中并发挥良好降解胆固醇能力,食盐乃为食品工艺中最重要的调味品,其添加量过大对乳酸菌的抑制明显[22],添加量过小影响食品风味与质构,因此确定了N1、N12的最佳盐质量百分比浓度,为后续的投入生产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不同的培养条件对乳酸菌降解胆固醇的效率影响显著[23],对菌株N1和N12的培养条件等进行深入研究,为2株菌后续应用工业化生产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JAMES W, ANDERSON, STANLEY E, et al.Effect of fermented milk(Yogurt)containing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L1 on serum cholesterol in hypercholesterolemic human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Nutrition, 1999,18(1):43-50.

[2] 付永岩,赵悦含,王毅超,等.降胆固醇乳酸菌的益生特性及其作用机理[J].中国乳品工业,2019,47(7):23-27.

[3] 李尧,张羽竹,张利,等.分离自传统自然发酵食品中降胆固醇乳酸菌的筛选与评价[J].中国食品学报,2019,19(6):212-222.

[4] 范颖,陈思涵,党芳芳,等.一株降胆固醇乳酸菌的筛选及其在模拟消化环境活性的研究[J].中国乳品工业,2018,46(9):4-7.

[5] 董改香,张勇刚.具有胆盐水解酶活性乳酸菌体内降胆固醇功效机理的研究[J].甘肃畜牧兽医,2018,48(4):68-71.

[6] 王继超.胆盐水解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的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3.

[7] KLAVER F A, VAN DER MEER R.The assumed assimilation of cholesterol by Lactobacilli and Bifidobacterium bifidum is due to their bile salt-deconjugating activity[J].Appl.Environ.Microbiol, 1993, 59(4): 1 120-1 124.

[8] 任大勇,曲天铭,杨柳,等.东北传统发酵食品中降胆固醇乳酸菌的筛选及降解机制研究[J].食品科学:1-12[2019-12-04].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2206.TS.20190329.1349.002.html.

[9] 田建军,张开屏,李权威,等.乳酸菌调控胆固醇代谢的物质基础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19,40(19):334-339.

[10] 武昌俊,戴陈伟,李舜,等.一株安徽本地泡菜中产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与鉴定[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9,30(7):112-120.

[11] 胡虹,杜迅,张秀江,等.液体发酵饲料植物乳杆菌诱变育种的研究[J].河南科学,2019,37(4):570-574.

[12] 王玉文,刘慧,李平兰,等.产胆盐水解酶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胆固醇机理的初步研究[J].食品科学,2006(10):215-218.

[13] 欧伶, 俞建瑛, 金新根.应用生物化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1:74-87.

[14] LAMBERT J M, BONGERS R S, VOS W M, et al.Functional analysis of four bile salt hydrolase and penicillin acylase family members in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WCFS1[J].Appl Environ Microbiol, 2008, 74(15): 4 719-4 726.

[15] 吴诗敏,雷文平,周辉,等.南山牧场牛乳中具有抑菌活性乳酸菌的筛选及鉴定[J].中国酿造,2019,38(5):108-112.

[16] 毕洁.胆盐水解酶提高乳酸菌胆盐耐受能力的酶学与生理学机制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16.

[17] 汤慧勤,姚晓敏,徐一涵,等.产胆盐水解酶植物乳杆菌降胆固醇作用的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18,36(4):35-40.

[18] 姜金康.乳杆菌属胆汁盐水解酶的活性多样性、底物特异性及相关基因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8.

[19] 刘静,王瑾,秦雪梅,等.具有胆固醇去除能力和胆盐水解酶活性的乳酸菌的体外筛选[J].食品科技,2011,36(5):18-22.

[20] 李婷婷,张洋,林超,等.降胆固醇优良菌株的筛选及其胆盐水解酶特性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2,33(24):191-194.

[21] 惠明,刘勇,张红星,等.产胆盐水解酶BSH乳酸菌的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J].中国食品学报,2011,11(1):214-221.

[22] 李奕佳.芥菜的清洁发酵工艺及产品开发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7.

[23] 蒲博,张驰翔,王周,等.乳酸菌降胆固醇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酿造,2014,33(7):5-9.

Screening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with high bile salt hydrolase activity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LIU Xiaofang1,CHI Junxi1, LEI Wenping1,2, LIU Chengguo1,2*

1(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28, China) 2(Hunan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Food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28,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screen lactic acid bacteria(LAB)with high bile salt hydrolase(BSH)activity, fresh milk was used as the sample and LAB were isolated by traditional techniques.LAB with high BSH activity was screened by Oxford Cup method, then 16S rDNA sequencing was used to identify the strains.The effects of pH, UV exposure, temperature, and salt and sugar content in the medium on BSH activity of the strains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wo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strains with high BSH activity were isolated, named N1 and N12, the optimal pH and temperature for BSH activity is 7.0 and 59 ℃, respectively.The optimum mass fraction of sugar and salt for N1 were 10% and 7%, respectively, and those for N12 were 5% and 4%, respectively.N1 and N12 have the potential to degrade serum cholesterol due to high BSH activity, and can be us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olesterol-lowering products.

Key words bile salt hydrolase activity; lactic acid bacteria; glycine

DOI:10.13995/j.cnki.11-1802/ts.023155

引用格式:刘孝芳,迟珺曦,雷文平,等.高胆盐水解酶活性乳酸菌的筛选及其酶活性影响因素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20,46(7):63-68.LIU Xiaofang,CHI Junxi, LEI Wenping, et al.Screening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with high bile salt hydrolase activity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J].Food and Fermentation Industries,2020,46(7):63-68.

第一作者:本科生(刘成国教授为通讯作者,E-mail:lcgwei@126.com)

收稿日期:2019-12-19,改回日期:202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