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MGL2通过α螺旋结构及正电荷特性,静电结合细菌带负电的膜表面,插入磷脂层形成孔隙。杀菌曲线显示其最小抑菌浓度下杀灭99%细菌。膜完整性实验表明,处理组PI染色率显著升高,LDH外泄量达0.01 mmol/L。SEM与TEM观察显示细胞膜凹陷、起皱及孔隙形成,膜通透性增加导致钾离子、磷、ATP、核酸和蛋白质大量外流,直接破坏能量代谢与遗传物质稳定性。
PNMGL2以浓度依赖性抑制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被膜,降低细菌在食品加工表面的附着能力及耐药性。其机制可能与干扰群体感应系统或胞外聚合物合成相关,具体路径需进一步验证。
溶血实验显示,即使4 MIC浓度下PNMGL2未引发红细胞溶血,表明其对哺乳动物细胞毒性低。这一特性源于其特异性靶向细菌膜结构,避免与真核细胞膜相互作用,为其作为食品防腐剂提供安全性保障。
PNMGL2通过膜损伤与抗生物被膜双重机制高效抑菌,且天然来源减少了化学防腐剂耐药性问题。未来需结合组学技术从分子水平明确其与膜蛋白或脂质的互作靶点;同时需评估其在乳制品、肉制品等复杂基质中的抑菌稳定性及对食品感官品质的影响,推动其产业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