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研究报告
    陈梦, 武腾飞, 王晓建, 郑学玲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3, 49(16): 168-173.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032741
    该研究通过选用国内大型小麦粉加工企业生产的,且目前销售较为广泛的8种小麦颗粒粉,与一种普通小麦粉进行比较,对小麦颗粒粉的粒度、基本理化特性、糊化特性、面团发酵特性及馒头的制作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普通小麦粉相比,颗粒粉粒度大,灰分低、损伤淀粉含量低;发酵特性较好;制作的馒头比容大、硬度小,比较绵软、不黏口。综上所述,同普通小麦粉相比,颗粒小麦粉馒头加工品质较优。因此,在馒头用小麦粉制粉时可以适当改变磨粉工艺,控制磨粉强度,减少研磨次数,减少损伤淀粉含量,提高小麦粉的使用价值,可以将颗粒粉应用到新型馒头粉的开发上。
  • 综述与专题评论
    肖云, 李暄, 刘丹彤, 周胜利, 何静, 董华, 周万祥, 王敏, 郑宇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3, 49(9): 334-339.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034450
    料酒是烹饪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之一,具有去腥除膻、调味增香的效果。文章重点从料酒的发展历史以及去腥除膻和调味增香机理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肉类和水产品中的腥味物质主要是由于自身代谢与环境来源微生物作用产生,如脂肪酸、三甲胺、甲硫醇、吲哚和杂环含氮化合物等多种腥、臭味物质。料酒中除乙醇外,还含有丰富的醇、氨基酸、有机酸、酯类等风味物质,以及来源于香辛料的醚类、酮类、烯类等,这些风味物质在烹饪过程中能够掩蔽腥味物质或与腥味物质发生反应从而达到去腥除膻效果。同时,在烹饪过程中这些风味物质会发生酯化反应、美拉德反应等形成芳香类物质或鲜味成分,并与菜品本身的独特风味融合,达到和味增香的烹饪效果。
  • 综述与专题评论
    何凯锋, 陈秀金, 臧鹏, 董海胜, 张梦莹, 李兆周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3, 49(10): 299-305.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032622
    辐照杀菌作为一种高效的“冷”杀菌技术,能有效杀灭食品中的绝大多数有害微生物,最大限度地保持食品原有的品质,保障食品安全,故辐照杀菌将会成为延长食品保质期和保障食品品质的重要技术之一。因此,该文介绍了辐照杀菌的原理和特点,总结了辐照杀菌对食品品质、营养成分的影响及控制措施,并提出了辐照杀菌技术在食品行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 研究报告
    俞卓杭, 唐鑫, 张秋香, 崔树茂, 毛丙永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3, 49(19): 83-89.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034997
    该文采用大鼠胃动力障碍模型,研究了菊苣、陈皮、鸡内金、山楂和余甘子等5种药食同源食物的促胃动力效果,主要测定了胃排空率、胃酸、蛋白酶、胃液、血清饥饿素、胃泌素、酪氨基酶受体基因(c-kit)和干细胞因子的转录水平等指标,观察胃窦组织切片。结果发现菊苣、山楂和余甘子能显著提高胃排空速率(P<0.05),菊苣和陈皮显著降低胃游离酸的浓度和排出速率(P<0.05),山楂显著提高胃蛋白酶活性和排出量(P<0.05),鸡内金显著提高了胃蛋白酶排出速率和胃液量(P<0.05)。另外,菊苣、山楂显著提高血清饥饿素含量(P<0.05),余甘子显著提高血清胃泌素含量(P<0.05),菊苣对胃底腺层有修复作用并能显著上调c-kit的转录水平。综上,菊苣、山楂和余甘子对胃动力的促进效果较好,具有开发成促消化食品的潜力。
  • 研究报告
    杨峰, 胡承刚, 严玲, 李先芝, 陈彦和, 胡杨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3, 49(14): 214-220.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032379
    近些年来,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健康,对保健产品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保健酒作为一类保健产品,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与此同时,大多数消费者对一些保健酒的功效缺乏准确的了解。为迎合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增加消费者对保健酒的认识,引导其健康合理地消费,同时促进保健酒高质量发展,该研究以追风八珍酒为对象,研究追风八珍酒中的微量成分,并对其功效进行剖析,为追风八珍酒功能提供科学依据,以期增加消费者对保健酒的了解,并科学合理地消费。
  • 研究报告
    胡苑, 施文正, 卢瑛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3, 49(9): 244-251.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031462
    为了改善罗非鱼腥味,以废弃咖啡渣为原材料,分别探究咖啡渣粉末及其提取液对罗非鱼的脱腥效果。通过GC-MS对咖啡渣粉末处理后的罗非鱼体表挥发性化合物分析发现,处理后的罗非鱼体表腥味强度降低,体表中12种与腥味有关的气味活性成分含量下降74.09%,而回收的咖啡渣粉末中腥味化合物增加,结合扫描电镜分析,认为咖啡渣粉末借助吸附作用实现了体表脱腥。结合感官评定和GC-MS分析咖啡渣提取液对冷藏罗非鱼肉风味的影响,发现咖啡渣提取液处理组中腥味化合物的累积速度得到有效控制,相较于对照组,整体风味更佳。采用HPLC分析发现,咖啡渣提取液中含有丰富的绿原酸,且根据脂肪氧化酶活性的下降和咖啡渣提取液处理组中硫代巴比妥酸值的增速减缓,说明咖啡渣提取液对冷藏鱼肉的风味改良主要在于抑制了脂肪氧化酶活性,延缓鱼肉脂肪氧化。
  • 综述与专题评论
    祝贝贝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3, 49(10): 343-350.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033193
    白芨作为传统药食同源植物,具有生肌、止血的功效,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研究表明,白芨多糖是其主要的功能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止血、免疫调节、胃肠黏膜保护等功能,这些生物活性与白芨多糖化学结构密切相关。白芨多糖化学结构是其生物活性的基础,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单糖组成、分子质量、糖苷键连接方式、空间构象以及白芨多糖提取和分离纯化方法等,都会造成多糖结构上的差异。该文综述了白芨多糖的提取、纯化、结构特征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并阐明白芨多糖结构和生物活性之间的构效关系,以进一步推进白芨多糖在功能性食品和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
  • 分析与检测
    陈玉婷, 傅曼琴, 吴继军, 余元善, 温靖, 徐玉娟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3, 49(10): 251-258.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031844
    为了解茶枝柑果实在不同生长期的理化性状及其活性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以不同生长时期(2021.7.20—2021.12.20)茶枝柑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茶枝柑果皮、果渣、果汁中主要黄酮化合物、果汁中有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结果表明,从7月份到12月份,茶枝柑果实的单果重、果汁pH值、果皮率、糖酸比以及可溶性固形物均逐步增加,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降低;果汁柠檬酸含量显著下降,从46.53 mg/mL下降至9.84 mg/mL;果糖、葡萄糖含量无显著变化,而蔗糖含量则增加了97.15 mg/mL;不同部位的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依次为果皮>果渣>果汁,果皮总酚的含量从0.33 mg GAE/g DW下降至0.14 mg GAE/g DW,橙皮苷、橘皮素、甜橙黄酮、川陈皮素4种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均显著下降;果皮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值均显著下降,下降率分别为31.13%、49.27%。该研究明确了茶枝柑果实不同生长时期的果实品质特性,为茶枝柑果实的综合加工利用奠定基础。
  • 研究报告
    赵益梅, 王新, 唐佳代, 王雪秋, 王芙蓉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3, 49(13): 108-113.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033550
    以河北产区‘赤霞珠'葡萄所酿葡萄酒为样本,分析不同橡木片处理的葡萄酒酚类物质和抗氧化能力的差异及相关性。对样本理化指标、酚类物质和抗氧化能力的分析结果表明,经橡木片处理的葡萄酒理化指标变化明显,色度、色调和酚类物质含量均增加。陈酿过程中,所有样本的总花色苷含量呈下降趋势,且在90 d时较显著。橡木片处理葡萄酒的ABTS阳离子自由基和·OH的清除力均较强,在陈酿60和90 d时,法国重度烘烤橡木片处理的葡萄酒·OH的清除力均最强,分别为44.0%和44.6%。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与·OH的清除力呈显著正相关(P<0.05),对抗氧化能力贡献较大的3个指标依次为总酚、总类黄酮和总单宁。经综合评价,美国重度烘烤橡木片处理的葡萄酒的得分最高,认为其综合品质最佳。
  • 研究报告
    陈敏, 尹明雨, 赵一梦, 王锡昌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3, 49(14): 242-249.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033208
    探究甜叶菊提取物对脂质代谢、氧化应激和肠道微生态的影响。选取健康昆明鼠,构建脂代谢紊乱模型,分析其血脂、氧化应激及其肠道菌群变化。甜叶菊提取物显著降低了血脂(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游离脂肪酸)含量,显著提高了血清中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和谷胱甘肽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GSH-Px)]水平,降低了丙二醛含量。病理组织切片显示,甜叶菊提取物显著改善了肝脏和结肠组织的损伤。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提取物提高了肠道拟杆菌水平,降低了厚壁菌水平。甜叶菊提取物能够调节脂质代谢,维持氧化应激平衡,抑制肝脏脂质堆积,同时具有益生元活性。
  • 综述与专题评论
    何鑫怡, 周子艺, 陈媛媛, 赵吉春, 李富华, 明建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3, 49(10): 285-292.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032334
    麦角硫因(ergothioneine, EGT)是食用菌最具代表性的生物活性成分之一。除了广泛存在于食用菌子实体,还可以由多种微生物,包括放线菌、真菌、某些酵母菌和古细菌通过需氧或厌氧途径合成。EGT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提高免疫等多种生理活性。在食品工业中,基于其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抗脂质过氧化能力,EGT还表现出了良好的护色效果和食品保藏功能。论文综述了EGT的来源、生物活性和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旨在为EGT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 综述与专题评论
    李天赐, 杨趁仙, 刘昆仑, 陈复生, 李艳, 陈毅保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3, 49(9): 365-372.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032113
    水酶法作为一种“高效、环保、安全”提取植物油的方法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文章综述了水酶法提油过程中酶制剂的选择,并且对水酶法与其他辅助技术的联用进行了总结。同时,分析了水酶法对植物油脂品质的影响,总结了水酶法提取植物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研究报告
    李辣梅, 王瑞, 余江平, 雷霁卿, 马超, 李江阔, 吴素芳, 陆祥柳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3, 49(16): 131-138.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033461
    由真菌引起的果实侵染病害造成猕猴桃产业的巨大损失。为探究贵州省主栽品种“贵长”“红阳”猕猴桃采后低温贮藏过程中的真菌群落多样性,该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不同产区猕猴桃真菌群落的组成,并结合花期、幼果期、采收期的降雨量,对采后贮藏侵染病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子囊菌门(Ascomycota)是优势菌门,葡萄孢属(Botrytis)、镰刀菌属(Fusarium)、间座壳属(Diaporthe)是主要优势属。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结果显示,贵州省“贵长”“红阳”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较为相似。结合当地气象条件,推测贵州猕猴桃真菌多样性与降雨量有关,降雨量与猕猴桃果实真菌多样性成反比,与猕猴桃果实贮藏腐烂致病真菌的相对丰度成正比。当降雨量较大时,会提高果实侵染病害发生几率。该研究在贵州猕猴桃侵染病害防控、采后保鲜等领域提供理论依据。
  • 综述与专题评论
    赵凇民, 李颖畅, 董高缘, 崔方超, 檀茜倩, 励建荣, 俞张富, 沈荣虎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3, 49(13): 357-362.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032835
    萝卜硫素是一种异硫氰酸酯类化合物,又称莱菔硫烷,是硫代葡萄糖苷在内源芥子酶作用下水解产生,广泛存在于十字花科蔬菜中。萝卜硫素具有多种功效,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萝卜硫素具有抗菌功能,通过影响菌体核酸和蛋白质合成等方式抑制细菌生长;萝卜硫素通过参与相应的NF-κB信号通路来减轻或抑制炎症;同时,萝卜硫素是蔬菜中抗癌效果最好、效力最强的天然活性物质,它对乳腺癌、肝癌、结肠癌等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该文综述了萝卜硫素的抑菌、抗氧化、抗炎症、抗癌等功能,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介绍,探讨了其研究前景,为萝卜硫素的应用与科学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 研究报告
    何梦妮, 彭政, 张娟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3, 49(16): 26-34.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035713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单位的皮肤炎症,青少年患病率可达85%,它的发病与痤疮丙酸杆菌的定植有关。获取能够高效拮抗痤疮丙酸杆菌的微生物,丰富痤疮丙酸杆菌拮抗菌的资源库。采用琼脂扩散法从酸菜中筛选出对痤疮丙酸杆菌具有较强抑菌活性的菌株。通过菌落形态、生化鉴定和16S rDNA序列比对进行菌株鉴定。从培养基优化及发酵条件优化两方面提升拮抗菌的抑菌活性。采用体外安全评价方法评估拮抗菌的安全性。筛选得到一株能高效拮抗痤疮丙酸杆菌的菌株HA2,初步鉴定为海恩西芽孢杆菌 (Bacillus haynesii)。通过优化菌株HA2的发酵条件,将过膜发酵上清液抑菌圈的直径从38 mm提升至53 mm。根据四环素效价曲线换算,效价从20 308.6 U提升至112 927.6 U,提升5.56倍。经体外安全评价,初步判断菌株HA2为安全菌株。海恩西芽孢杆菌HA2是一株能高效拮抗痤疮丙酸杆菌,且成功通过体外安全评价的菌株,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 研究报告
    党文谦, 刘玫, 武小楠, 马豪, 孙乐, 李洁, 郑学玲, 李利民, 刘翀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3, 49(14): 118-125.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032118
    该研究选用3种不同质量等级面粉,以酵母作发酵剂,探究冻藏过程对预炸型和直炸型速冻油条含油量、比容、质构、感官评价等的影响。经冻融处理后,2种速冻预制油条硬度、咀嚼性增加,弹性、回复性减少,比容减少,感官评价值下降。与预炸型速冻油条相比,直炸型速冻油条含油量更低,比容较大,油条硬度偏大,感官评价值略微下降。蛋白含量较高、湿面筋含量高的面粉有助于油条质构特性和感官评价的提升。灰分含量较低、高精度面粉制作的油条倾向于低含油量。直炸型速冻油条能较大程度减少油条含油量。该研究利用干酵母发酵,减少了炸制次数,开发出含油量更低的速冻油条,为速冻油条制品生产提供思路。
  • 研究报告
    耿阳, 赵晓梅, 谭玉鹏, 樊丁宇, 李斌斌, 马生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3, 49(9): 269-275.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031042
    为选择‘京沧1号’枣果实适宜长期贮藏的采收成熟度,以不同成熟度(初红、半红、全红)‘京沧1号’枣为试材,对比其果实品质特性,探究在(0±1) ℃贮藏条件下果实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除可滴定酸外,不同采收成熟度‘京沧1号’枣各项品质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其果实品质及抗氧化能力均不断下降。贮藏期末,果实硬度、抗坏血酸含量、总酚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DPPH自由基和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均表现为初红>半红>全红;失重率为初红>全红>半红;横纵径减失率、L*值、固酸比为半红>全红>初红;a*值、b*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类黄酮含量为全红>半红>初红。除此之外,全红果实在贮藏14 d后出现软化、酒化现象,商品性下降,而初红果实却能够保持良好贮藏性和商品性。综上所述,选择初红期成熟度的‘京沧1号’枣用于长期贮藏销售可以保持较好的外观和营养品质。
  • 研究报告
    王斌雅, 肖婉玲, 刘春环, 梅杰, 张许昌, 赵炳天, 杨成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3, 49(10): 1-8.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034617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I-converting enzyme,ACE)在血压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食源蛋白中筛选具有ACE抑制活性的多肽已经成为研究热点。螺旋藻作为最早被食用的藻类,目前其蛋白质含量在藻类食物中最高,因此该研究利用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胰蛋白酶、胃蛋白酶水解螺旋藻蛋白制备ACE抑制肽。首先,通过水解度、DPPH清除率、ACE抑制率筛选得到最佳水解酶为碱性蛋白酶。联合肽组学与计算模拟发现水解组分中2条新型ACE抑制肽分别为His-Ile-Ile-Ala-Arg-Pro-His(HIIARPH,IC50=461.5 μmol/L)和Leu-Arg-Leu-Lys-Glu(LRLKE,IC50=155.8 μmol/L),其酶抑制动力学表现形式为非竞争抑制模式。进一步采用分子对接分析其非竞争性抑制的分子机制,发现HIIARPH和LRLKE与ACE的S1、S2口袋形成氢键发挥抑制作用,此外,LRLKE能与S3口袋以及Zn2+结合,表现出更佳的抑制活性。最后,评价了HIIARPH和LRLKE的稳定性和细胞毒性。其中,LRLKE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在酸性和弱碱性条件下都能保持较高的活性。HIIARPH和LRLKE在≤1 mmol/L时对HUVEC细胞无明显毒性。综上,该研究提供了一种快速筛选ACE抑制肽的方法,为开发螺旋藻源降血压肽提供理论参考。
  • 研究报告
    肖婉玲, 王斌雅, 刘春环, 梅杰, 张许昌, 赵炳天, 杨成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3, 49(10): 170-176.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034918
    该研究旨在探究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lauryl sulfate, SLS)胁迫对益生菌外用功效的影响。通过比较自由基清除率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筛选具有高抗氧化活性的益生菌,将筛选出的黏膜乳杆菌用1 mmol/L SLS胁迫培养,代谢组学分析差异代谢物判断潜在功效并在细胞内进行进一步功效验证及体外毒理学安全性评估。通过代谢组学分析,鉴定出192种差异代谢物,并发现包括泛酸、甲基补骨脂黄酮等抗氧化应激相关产物在SLS胁迫的黏膜乳杆菌XWL溶胞物(LM+)中含量明显大于未胁迫样品(LM)(P<0.001)。且证实了LM+对HaCaT细胞毒性和对SLS诱导产生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清除效果优于LM。鸡胚绒毛尿囊膜试验与Ames试验证明两种溶胞物在体积分数40%以下无刺激性和致突变性。综上,黏膜乳杆菌 XWL在SLS胁迫下会分泌更多益生物质来应对胁迫环境,从而加强对SLS导致的HaCaT细胞损伤的针对性保护作用,该研究为益生菌的功效提升提供思路。
  • 研究报告
    张芝琳, 陈耀, 朱丽英, 刘伟, 江凌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3, 49(13): 1-8.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034310
    D-塔格糖是一种稀有的具有特殊保健功能的天然食品甜味剂。目前,以D-半乳糖为底物,基于异构化途径的D-塔格糖生物合成受到基本的热力学平衡限制,底物转化率较低;而基于氧化还原途径,可通过热力学耦合辅因子避免不必要的逆反应,具有更高的理论转化率;但现有氧化还原途径中关键酶醛糖还原酶底物谱广,对D-半乳糖底物特异性低,是制约此合成工艺发展的瓶颈。该研究以Scheffersomyces stipitis CBS 6054来源木糖还原酶(xylose reductase,XR)SsXR为模板,基于氨基酸同源性分析,从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中筛选出11个同源序列,并分别对其进行同源建模和分子对接,以D-半乳糖与蛋白分子的结合自由能、作用位点处氨基酸距离为主,结合底物在蛋白口袋中的深度及契合程度等要素筛选到对D-半乳糖特异性最佳的Spathaspora gorwiae来源SgXR。将SsXR和SgXR分别引入大肠杆菌中异源表达并进行酶学性质研究。结果显示,二者均为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氢(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 hydrogen,NADPH)偏好,SgXR对D-半乳糖的底物亲和力是SsXR的4倍,其Km值与kcat分别为SsXR的1/4与1.11倍;进一步引入来源Rhizobium legumenosarum的半乳糖醇脱氢酶RlGDH,以10 g/L D-半乳糖为底物,发酵48 h,含有SgXR的重组菌D-塔格糖产量达到5.47 g/L,是SsXR的1.23倍,且对D-半乳糖转化率为54.7%,高于大多数基于异构化途径的报道。该研究为基于氧化还原途径的D-塔格糖高效生物合成工艺开发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