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 第26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0-08-25
  

  • 全选
    |
  • 于新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0, 26(4): 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0, 26(4): 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凌建亚,李灏,张长铠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0, 26(4): 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报道了浓香乳菇液体发酵的试验结果.研究了7种营养物质对菌丝生长的影响,应用正交试验得到了发酵培养基,确定了摇瓶发酵条件,进行了3L发酵罐培养的初步试验.结果表明,其适宜发酵培养基的组成为麸皮汁4%、土豆汁30%、玉米粉5%、KH2PO40.3%、MgSO40.15%、VB10.05%;适宜的发酵条件是24℃、培养基起始pH4.0、摇瓶装量80mL/300mL三角瓶、接种量10%、大号玻璃珠10个/瓶;产菌丝干重1.95g/100mL左右.
  • 刘吉华,袁生,戴传超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0, 26(4): 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本实验室分离的轮枝霉(Diasporangiumsp.)发酵产生含EPA、AA等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条件,如碳源种类、氮源种类、pH、菌种的接种量和种龄、培养温度、通气量进行了研究,摇瓶发酵结果表明,以玉米粉和葡萄糖混合作为碳源能获得最高的不饱和脂肪酸产量;有机氮源有利于菌丝不饱和脂肪酸的产生;低温有利于菌丝中长链不饱和脂肪酸的产生,发酵接种量宜大;pH对菌丝生物量、EPA和AA的含量均有显著的影响.发酵培养6d后菌丝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到最大值.在初步优化培养条件下,EPA、AA分别达到253.7mg/L和549.8mg/L.
  • 徐雅琴,于泽源,邵铁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0, 26(4): 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草莓红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pH值对草莓红色素的影响明显,在酸性条件下,该色素较稳定;金属离子Na+、Ca2+、Zn2+、Cu2+对色素有增色作用,Al3+对草莓红色素的影响不大,而Fe3则有明显的不良影响;食品中常用的葡萄糖、蔗糖对草莓红色素有一定的降解作用,而Vc、H2O2、Na2SO3则有严重的破坏作用;低浓度的(<1%)防腐剂苯甲酸钠对草莓红色素有增色作用,高浓度(>1%)的则有明显的降解作用.
  • 陈正行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0, 26(4): 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米糠蛋白的碱法提取新工艺进行了研究并获得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工艺不仅蛋白提取率达93.7%,而且所得米糠浓缩蛋白的白度较通常碱法工艺提高1倍,其功能特性接近美国宝利来大豆分离蛋白.
  •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0, 26(4): 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李里特,孙艳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0, 26(4): 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以马铃薯生淀粉生产环糊精的方法.对生淀粉生产过程中的马铃薯、玉米、木薯生淀粉转化做了比较,并对反应条件对转化的影响做了研究.
  • 邵晓芬,王凤玲,邢坚强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0, 26(4): 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了米糠半纤维素和麦麸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1)料液比1:10,60℃浸提3h,米糠水溶性半纤维素提取率1.38%;(2)料液比1:10,0.5mol/L的NaOH25℃浸提3h,米糠碱溶性半纤维素提取率8.86%;(3)0.6%的NaOH,α-淀粉酶加入量0.4%,70℃浸提1.5h,麦麸膳食纤维提取率达66.27%.
  • 李文英,蒋敦斌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0, 26(4): 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电涡流法原理,开发出一种测量密封罐头内部压力或真空度装置.用第1个传感器测量罐头柔性盖与该传感器之间的平均距离,第2个传感器测量盖中心位置与该传感器之间的距离.2个传感器输出电信号之差与内部压力或真空度成比例关系,进而得出罐头内部的压力或真空度.
  • 吴锦铸,余小林,曾洲华,岑显新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0, 26(4): 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测定切分蔬菜加工贮藏过程中营养成分和褐变度的变化以及感官评定,探讨切分蔬菜品质保持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切分蔬菜品质的因素有切分大小、清洗、脱水、包装形式以及保存温度和时间等.
  •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0, 26(4): 3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居乃琥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0, 26(4): 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概要介绍了国际上酶工程研究和酶工程产业的新进展.第二部分着重介绍国内外酶制剂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就加快发展我国酶制剂工业,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 唐传核,彭志英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0, 26(4): 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食物过敏已成为一种社会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综述了目前有关食物过敏研究所取得的进展,包括食物过敏机制、国外对即时性食物过敏的研究动向、食物中的过敏原研究概况、食物中的抗过敏因子、低过敏以及抗过敏食品的开发现状等.
  • 吴锦文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0, 26(4): 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世界食用菌的生产、主要商品化栽培食用菌的分布、世界主要国家蘑菇罐头的产量、进出口贸易、市场行情和发展动态.
  • 朱国洪,彭超英,尹国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0, 26(4): 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简述了食品挤压技术的历史、原理、生产工艺及特点.同时综述了食品挤压技术最新的研究进展:(1)应用领域的日益扩展;(2)新技术的应用和新工艺的改进;(3)数学模型的研究.
  • 罗祎,李东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0, 26(4): 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香菇多糖作为香菇中重要的药用活性成分,其国内外研究概况、免疫药理作用、提取分离纯化步骤及其纯度、含量测定和结构鉴定分析方法等在本文中作了详细介绍.
  •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0, 26(4): 6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刘振民,骆承庠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0, 26(4): 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生物工程技术是当今世界令人瞩目的高新技术.本文主要介绍了生物工程技术在乳品发酵工业中的应用以及乳酸菌生物工程育种的途径,并涉及了发酵剂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前景.
  • 吴肖,刘通讯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0, 26(4): 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阐述了米糠油的特性、营养功能、提取工艺以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为进一步综合利用农副产品提供了有效途径.
  • 李丹,林琳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0, 26(4): 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越桔是一种具有极高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的食品资源.本文综述了越桔的世界生产贸易和加工利用最新进展,并对中国的越桔资源的开发提出了几点建议.
  • 王勇志,赵征,曹小红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0, 26(4): 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γ-癸内酯(GDL)是香料工业由生物技术得到的主要产品.采用生物技术可以通过生物合成、生物转化和生物催化得到GDL.生物合成法通过真苗和酵母在静止期能合成和积累对于细胞生长非必需的作为次生代谢产物的内脂;生物转化法以羟基脂肪酸、非羟基脂肪酸和脂肪酸酯底物,经过微生物体内酶转化成γ-羟基脂肪酸,然后转化成内脂;生物催化法是利用脂肪酶(如DC3.1.1.3)催化脂肪的水解反应、酯化反应和酯交换反应,包括催化羟基脂肪酸形成内酯.
  • 曾新安,高大维,李国基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0, 26(4): 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国内越来越多的进口葡萄原浆浓缩汁,对其总糖、总酸及糖类组成和酸类组成,色度、单宁和总干浸出物等重要指标作出了分析和评价,提出了质量评价参考标准.
  •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0, 26(4): 8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李滢冰,陈昕,黄峥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0, 26(4): 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李子的变质因素,分离及初步鉴定了引起李子变质的微生物,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噻菌灵最低杀菌浓度与山梨酸钾的有效防腐浓度,研究比较了不同保鲜剂单膜、复合膜及涂膜剂浓度、涂膜温度对李子保鲜的影响.实验证明,李于经5%氯化钙和350mg/L噻菌灵水溶液预处理,然后用含2%淀粉+2%单甘酯、6g/L山梨酸钾复合涂膜液于55~60℃温度下涂膜,晾干后贮藏,是一种良好的保存方法.经处理后的李子比未经处理的在室温(24~30℃)下储存期延长了6d,营养成分变化速率减缓,失重率下降了20.75%,好果率为90.9%.
  • 李亚娜,陈宗道,阚建全,李川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0, 26(4): 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红薯粉条的熟包装、微生物检验、调味酱料包制作等实验,总结了红薯粉条熟包装的最佳工艺条件,从而达到了红薯粉条在食用时方便快捷的目的,同时也为红薯粉条的应用展示了广阔的前景.
  • 顾洵,石煌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0, 26(4): 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0, 26(4): 9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0, 26(4): 9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