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办公系统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前目次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各年总目录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文章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下载中心
电子样刊下载
投稿系统操作指南(作者版)
2023年《食品与发酵工业》订购单
隶属关系证明-《食品与发酵工业》与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
  通知公告 更多»  
2024年招聘启事
德国科隆“中欧食品饮料消费与创新论坛” 第二轮会议通知
关于举办首届中欧食品饮料消费与创新论坛的通知
关于组团赴德国参加科隆世界食品博览会Anuga的通知(第一轮通知)
2023年德国科隆世界食品博览会(Anuga)中国发酵食品主题展团参展邀请函
喜报|《食品与发酵工业》成功入选《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1类
  基本信息
主管: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主办: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
           公司
   全国食品与发酵工业信息中心
主编:程池
副主编:姚粟
责任编辑:林红华 要永杰 李欣 李晔
   陈雅薇 李蕊
编辑:王馨甜 孙国笑 郑越
英文编辑:陈雅薇 孙国笑
发行:刘芳
出版周期:半月刊
出版地:北京
ISSN 0253-990X
CN 11-1802/TS
邮发代号:2-331
  注意事项
体例规范
“含量”、“浓度”、“分数”、“比”的规范用法
“摘要”和“结论”的区别
给作者投稿的一些建议
英文文题及摘要写作要求
正确使用表格中的空白—和0
常用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聚合酶外文字符的规范编排
有关微生物名称的一些说明
  微信公众号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食品与发酵工业1999 Vol.25
按期号、起始页码排序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真养产碱杆菌发酵生产聚β-羟基丁酸(PHB)的研究
杨明,李红旗,赵焕铸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3): 1-null.  
摘要63)      收藏
null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8)
2. 变溶菌素发酵条件的优化研究(Ⅱ)
刘同军,张玉臻,徐文琳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3): 5-null.  
摘要72)      收藏
null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8)
3. 酶法改变甘草苷糖醛酸基提高其甜度的研究(Ⅰ)--能水解甘草苷糖醛酸基酶的微生物的选择与产酶的研究
鱼红闪,吴少杰,金凤燮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3): 10-null.  
摘要70)      收藏
null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 AB-8大孔吸附树脂对紫苏色素的吸附性能--pH=3.0时吸附等温线和吸附流出曲线的测定
张晴,陈勇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3): 16-null.  
摘要46)      收藏
null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油脂氧化稳定性的研究
孙曙庆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3): 20-null.  
摘要133)      收藏
null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85)
6. 里氏木霉利用麦糟生产纤维素酶
张礼星,石贵阳,徐柔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3): 23-null.  
摘要70)      收藏
null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9)
7. 白兰地陈酿促进剂的研制
崔宝欣,郝宪孝,李学慧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3): 26-null.  
摘要88)      收藏
null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8)
8. 还原溶出计时电位法测定食品中痕量锰
金米聪,徐亚萍,颜金良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3): 30-null.  
摘要37)      收藏
null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MC法酿造干桃红葡萄酒工艺技术研究
王华,刘树文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3): 33-null.  
摘要63)      收藏
null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5)
10. 高压催陈黄酒的研究
励建荣,傅月华,顾振宇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3): 36-null.  
摘要84)      收藏
null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1. 延长泡菜和酸菜保质期的研究
吴锦铸,余小林,李筱瑜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3): 39-null.  
摘要86)      收藏
null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68)
12. 蛋白饮料中β-胡萝卜素稳定性研究
冼雪芬,何松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3): 43-null.  
摘要69)      收藏
null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3. 微生物产生的类胡萝卜素及其工业化
姜文侯,单志萍,孟妤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3): 46-null.  
摘要63)      收藏
null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65)
14. 香精香料微胶囊化
王璐,许时婴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3): 52-null.  
摘要66)      收藏
null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25)
15. 抗突变保健食品的研究进展
王雅茜,黄鸿志,陈宗道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3): 59-null.  
摘要56)      收藏
null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8)
16. 食品膨化技术及其应用
林勉,芮汉明,刘通讯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3): 65-null.  
摘要54)      收藏
null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42)
17. 从悬钩子叶中提取茶多酚的工艺方法
安保礼,李加毅,黄玉珍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3): 69-null.  
摘要52)      收藏
null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4)
18. 保健型花生奶茶的研制
李应彪,徐小琳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3): 71-null.  
摘要76)      收藏
null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7)
19. 糖水染色樱桃罐头生产新技术
陆新龙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3): 73-null.  
摘要63)      收藏
null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 看九九变化说市场涨落
null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3): 74-null.  
摘要51)      收藏
null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1. 面对压力软饮料不为所动
null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3): 74-null.  
摘要30)      收藏
null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2. 国产奶粉积压严重 启动市场势在必行
null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3): 74-null.  
摘要25)      收藏
null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3. 转移葡萄糖苷酶(transglucosidase E.C.2.4.1.24)生产异麦芽寡糖的研究--产转移葡萄糖苷酶菌株的筛选和诱变选育
陈必成,扈芝香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4): 1-null.  
摘要87)      收藏
筛选和诱变选育了肉桂色曲霉高产转移葡萄糖苷酶突变株32号,其转化底物生成异麦芽寡糖的产量比原株3.479提高了约一倍,达到66%.达到国际专利报道的先进水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2)
24. 酶法改变甘草苷糖醛酸基提高其甜度的研究(Ⅱ)--能水解甘草苷糖醛酸基酶的提纯与酶性质研究
鱼红闪,吴少杰,金凤燮,郭勇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4): 5-null.  
摘要102)      收藏
以酶法改变甘草苷糖醛酸基提高其甜度为目的,对新分离筛选的甘M-2和甘M-6霉菌产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进行了分离提纯和酶学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两株菌产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被60%饱和硫酸铵沉淀较好,经DEAE-Celluose DE52离子交换层析柱梯度洗脱,得到纯酶,提纯倍数分别为10.67和6.15倍,收率分别为33.0%和24.2%,其中甘M-2菌产β-葡萄糖醛酸苷酶只能将甘草苷水解成甘草次酸(GA);甘M-6菌产β-葡萄糖醛酸苷酶水解甘草苷主要变成甜度很高的单葡萄糖醛酸基甘草苷(GAMG);两种酶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都得到电泳单点,其酶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60 000和42 000;酶反应最适pH分别为5.0和6.0,最适温度均为40℃,均在pH4.0~8.0和20~70℃范围内相对稳定.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4)
25. 螺旋藻培养条件研究
李叙凤,王长海,温少红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4): 13-null.  
摘要133)      PDF(pc) (115KB)(162)    收藏
对影响螺旋藻生长的pH值、营养物质、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等因素进行研究.在最适pH值范围和优化配方的碳、氮源浓度及比例以及微量元素与稀土元素含量的条件下,获得了比较理想的培养结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44)
26. 食品工业中固相吸附剂吸附脱色规律的数学表征
李琳,张雁,李冰,郭祀远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4): 18-null.  
摘要89)      PDF(pc) (109KB)(74)    收藏
研究了新生磷酸钙固相吸附剂在模拟工业糖液中对焦糖和葡萄糖碱性降解物的吸附脱色规律.发现,该固相吸附剂对这类色素的吸附特性属于Langmuir型,但其吸附量的大小与第三组分(蔗糖)的存在有一定的关系.论文对第三组分的影响作用进行了机理探讨,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
27. 环境因素对螺旋藻富集硒和锌及生长的影响
黄键,陈必链,吴松刚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4): 23-null.  
摘要117)      PDF(pc) (71KB)(86)    收藏
研究了光照强度、pH、锌盐等3种环境因素对富锌和硒的钝顶螺旋藻生长和富集量的影响,表明光照强度对藻生长和富集量的影响具有同步增长的态势,而锌盐、pH对藻生长和富集量的影响却出现不同步性.根据实验结果,调整培养条件,得到新的培养条件,使藻的生长速度加快,对硒富集量提高20.7%,锌富集量提高25.2%.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5)
28. 平板状食品冻结时间的数值预测
关志强,戴午子,郭兆均,许媛媛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4): 26-null.  
摘要105)      PDF(pc) (101KB)(141)    收藏
采用有限差分法获得平板状食品冻结时间的数值解.对凝固区(两相区)的参数进行处理,使食品在整个冻结过程可以选用统一的差分格式;通过凝固区释放热量的累积效果,判断凝固区界面的移动;对常见的平板状食品的冻结过程进行计算机模拟来预测冻结时间,并通过实验来验证可靠度.结果表明,这种计算方法可以应用在实际生产中.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4)
29. 液体食品的渐进冷冻浓缩
刘凌,宫胁长人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4): 31-null.  
摘要133)      PDF(pc) (96KB)(134)    收藏
渐进冷冻浓缩利用冰层从容器的一端向另一端成长而使液相溶质浓缩.其特征是在系统中只形成单个冰结晶,这样从浓缩液中分离冰晶比常规的冷冻浓缩方法容易的多.渐进冷冻浓缩用于葡萄糖溶液、番茄汁的浓缩取得了较好的浓缩效果.用冰-液相之间的溶质表观分配系数可科学地评价冷冻浓缩效果,并分析比较不同性质溶液的冷冻浓缩特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44)
30. 乳饮料霉菌污染问题探讨
冼雪芬,邓穗儿,刘哲明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4): 35-null.  
摘要112)      PDF(pc) (92KB)(78)    收藏
通过试验,对乳饮料霉菌污染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乳饮料霉菌污染的原因,讨论了不同处理温度和时间对乳饮料的灭菌效果及不同的抑菌剂的抑菌效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
31. 糖化酶稳定性的研究
薛正莲,赵光鳌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4): 38-null.  
摘要132)      PDF(pc) (126KB)(116)    收藏
用大分子亲水性多糖黄原胶,可明显地提高糖化酶的耐热性及储存稳定性.在含有黄原胶、NaCl、甘油的缓冲体系中,糖化酶液于室温放置6个月,其酶活只损失15.2%,而对照的却损失了39.8%.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7)
32. 微生物酶法合成低聚糖的问题与策略
曹劲松,王晓琴,彭志英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4): 41-null.  
摘要153)      PDF(pc) (99KB)(306)    收藏
主要讨论利用微生物酶法合成低聚糖所存在的相关问题及其策略,涉及酶法合成低聚糖的酶源、底物特异性、副反应以及工艺技术等,旨在促进相关研究以增加酶法合成低聚糖的品种、提高底物转化率和产品规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58)
33. 论钙的营养与强化
高宪枫,郑建仙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4): 48-null.  
摘要249)      PDF(pc) (87KB)(369)    收藏
钙是人体中含量最为丰富的矿物元素,但也是人类营养学上最普遍缺乏的元素.在选择钙营养强化剂时,必须充分考虑钙的含量、溶解度、吸收率、口感等钙剂自身因素,以及钙吸收促进剂、产品类型、消费对象等其它客观因素,才能实现安全、高效、经济补钙的目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34. 葡萄酒中的白藜芦醇及其衍生物
陈尚武,马会勤,陈雷,韩雅珊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4): 53-null.  
摘要120)      PDF(pc) (65KB)(144)    收藏
介绍了葡萄酒中有益健康的成分白藜芦醇及其衍生物,对影响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的因素,如:酿造工艺、酿酒葡萄品种、病害侵染、产地等重要因素进行了综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47)
35. 藻类对微量元素的生物富集及其机理探讨
陈小霞,吴振强,梁世中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4): 56-null.  
摘要143)      PDF(pc) (64KB)(172)    收藏
介绍了藻类生物富集微量元素的特点和研究现状,探讨了藻类生物富集的作用机理.藻类对有益微量元素的富集作用大于毒性元素;藻类生物富集微量元素的作用机理主要为生物吸附和主动运输,并以主动运输途径富集的微量元素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60)
36. 双歧杆菌选择计数方法的研究进展
刘兰,曹郁生,黄筱萍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4): 61-null.  
摘要149)      PDF(pc) (48KB)(144)    收藏
综述了近年来双歧杆菌选择计数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国外报道的几种应用效果较好的选择计数培养基,提出了这方面需要进一步开展的工作与想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4)
37. 蛋白肽饮料的醒酒机理和制备工艺的探讨
孙冀平,沈蓓英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4): 64-null.  
摘要156)      PDF(pc) (47KB)(145)    收藏
酒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医学证明,适量饮酒可以舒筋活血,对身体有一定的好处.但是经常过量饮酒,会损害肝、胃、脾等内脏器官,造成胃溃疡、肝硬化等疾病.近年来,许多人已经注意到解酒保健问题,各种解酒药不断问世.现在,一种新的以植物蛋白为原料的天然解酒产品-醒酒肽饮料已问世.本文详细探讨了其解酒的机理和生产工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96)
38. 纤维素酶提高食醋产量的研究
杨玉华,刘德海,王子光,李新杰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4): 67-null.  
摘要92)      PDF(pc) (103KB)(65)    收藏
纤维素酶应用于食醋酿造是采用固体制曲、固态酒精发酵、固态醋酸发酵.原理是:纤维素酶能破坏植物细胞壁,便于淀粉、蛋白质、脂肪类物质的释放,可以加快发酵速度,提高食醋的产量和主料出品率.酶制剂用量每克主料用纤维素酶10~50u,食醋产量和主料出品率可分别较对照提高0.25~1.38kg和5.1%~27.2%.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2)
39. 红曲中红曲霉素含量的测定
程显好,袁建国,侯永勤,孙玲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4): 69-null.  
摘要95)      PDF(pc) (24KB)(83)    收藏
采用薄层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红曲中红曲霉素的含量,方法准确,简便,重现性好,可作为企业对产品质量的控制手段.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0. 政策、法规、标准
null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4): 70-null.  
摘要138)      收藏
null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1. 利用多菌种共发酵技术转化玉米秸秆的研究
陈庆森,刘剑虹,潘建阳,胡志和,阎亚丽,张晓玲,庞广昌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5): 1-null.  
摘要130)      PDF(pc) (138KB)(132)    收藏
较详细研究了高产纤维素酶生产菌长柄木霉TB9702和康宁木霉TB9704的耐氨特性以及混合菌共发酵对天然纤维素材料终产物中菌体蛋白质和纤维素利用率的影响,并建立了混合菌发酵的共生关系.研究表明:高产纤维素酶的菌种(TB9702,TB9704)于pH 5.0,30℃的条件下恒温、恒速摇瓶培养,其对氨的耐受能力分别达到了0.48%、0.33%(以(NH4)2SO4计);而CMC酶活分别为160、210;TB9704的发酵液中表现出较高的FPA活性;蛋白质含量及纤维素利用率分别为14.23%和64.60%.在以氨法处理过的玉米秸秆为底物的TB9704与饲料酵母的混合菌共发酵的正交实验中,优选出2组最佳的共发酵的组合和工艺路线及条件.发酵终产物中粗蛋白(SCP)的含量达到了24.14%,总秸秆纤维的转化率达70%.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2. 螺旋藻的光生物反应器高密度培养
王长海,钟响,鞠宝,郭尽力,林剑,李叙风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5): 7-null.  
摘要136)      PDF(pc) (105KB)(96)    收藏
利用自制的光生物反应器对螺旋藻的生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光照强度和液体循环速度对藻体细胞的生长有极显著的影响,培养温度对生长有显著的影响;通过流加和碳源的供给形式的改变等培养条件和培养工艺的改进使藻体的生长速率、生物量产率和生物量产量分别达到了0.411 /d、32.25 g/m2.d和3.93 g/L的水平, 最大生长速率达到了0.566 /d.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49)
43. 新疆啤酒花重要品种和一个新品种的成分分析及品质评价
赵素华,刘奎钫,刘罡,张凌怡,李燕萍,杨锦宗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5): 11-null.  
摘要123)      PDF(pc) (148KB)(152)    收藏
对新疆啤酒花中最重要的3个品种(青岛大花、麒麟丰绿、余乐比特)及一个新培育的品种阜北-1进行了化学成分及储存性能研究,同时与国外引种的3个优良品种(马可波罗、努革特及札一)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新疆的青岛大花、麒麟丰绿是α-酸含量中低的苦型花,合草酮都占总α-酸的40%以上,酿造品质一般;余乐比特和新品种阜北-1是香型花,合草酮分别占总α-酸的22.70%和30.73%,酿造品质较佳,酒花油有香型花特点;引种的马可波罗和努革特是高α-酸的苦型花,札一是香型花,它们都保持了原花的优良性能;上述7种啤酒花储存100 d后,α-酸损失在8%~14%,故不宜久放,应尽快加工.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
44. 酒精发酵过程中酿酒酵母海藻糖代谢的研究
史戈峰,莫湘筠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5): 15-null.  
摘要145)      PDF(pc) (69KB)(167)    收藏
研究了酿酒酵母在酒精发酵过程中酵母细胞内海藻糖的代谢.结果表明海藻糖的代谢受几种因素如底物浓度、发酵温度以及其他条件的调节与控制.在试验中对酿酒酵母细胞内海藻糖在整个酒精发酵过程中的生物功能作了简要的评价.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5. 同化淀粉酵母的筛选及其生物学性质的研究
赵建国,时彦祎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5): 19-null.  
摘要176)      PDF(pc) (80KB)(62)    收藏
菌株Y9601及Y9801是从4株供试的同化淀粉酵母中挑选出的两株同化淀粉能力强的酵母菌株.在30℃,pH 5.5条件下,采用2%可溶性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摇瓶24 h,酵母数每ml分别达到1.5×108个和9×107个;采用井岗霉素废渣培养基固态发酵24 h,酵母数每g分别达到4.1×109个和2.7×109个.对菌株Y9601及Y9801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菌株Y9601同化淀粉能力强,并对淀粉具有较强的酒精发酵能力,鉴定为酵母属糖化酵母的一个新种;菌株Y9801鉴定为异常汉逊酵母.这两株同化淀粉酵母在40℃都能微弱生长,最适生长温度均为30~34℃,最适生长pH Y9601株为5.0~6.0,Y9801株为3.5~6.0.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
46. 天蓝色链霉菌产蓝色素的摇瓶发酵优化
张和春,王武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5): 23-null.  
摘要139)      PDF(pc) (210KB)(100)    收藏
对天蓝色链霉菌-100产蓝色素进行了摇瓶条件优化,初步确定了促使蓝色素产率提高的合适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经过8d发酵后,蓝色素总色价相对单位可达149.2 U/ml,比未优化前的总色价相对单位109.2 U/ml提高了37%.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5)
47. 发酵猕猴桃汁的研究(Ⅰ)--发酵条件的确定
李剑芳,张灏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5): 28-null.  
摘要100)      收藏
以猕猴桃汁为原料,添加发酵力弱、产香明显的二株酵母菌C.pelliculosa E-36与K.apiculata E-45共同发酵制成发酵果汁饮料.试验了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接种量、菌种配比各重要因素对发酵风味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找到最优发酵条件,即:E-36与E-45二菌比为4∶1,总接种量为5%,发酵温度为27℃,发酵时间为2.5 d.该饮料香味浓郁,风味协调,是一种新型的发酵无醇果汁饮料.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48.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啤酒酵母中甘露糖
张运涛,谷文英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5): 32-null.  
摘要164)      PDF(pc) (180KB)(117)    收藏
建立了紫外分光法直接测定啤酒酵母中甘露糖含量的方法.在280 nm波长下,分别测定甘露糖在90% H2SO4溶液中,加或不加NaCl-H3BO3 , 70℃水浴25 min条件下的OD值,甘露糖含量与ΔOD值呈线性相关.该方法最低检出限为1 μg/ml,相对标准偏差为2.24%,平均回收率为(100±3.64)%.样品测定结果同其他方法无显著差异.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6)
49. 食品风味与酶
刘毅,宁正祥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5): 37-null.  
摘要149)      PDF(pc) (49KB)(148)    收藏
介绍了食品中脂肪、蛋白质、核酸和风味前体在酶的作用下生成风味物质的过程,用于消除食品异味的酶,用来生产风味物质的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0. 新型高效射流搅拌发酵罐的开发和应用
杨瑞,周肇义,蒋述曾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5): 41-null.  
摘要117)      PDF(pc) (145KB)(152)    收藏
射流搅拌发酵罐是在结合我国实际的基础上提出的一条既能有效利用压缩空气的能量以达到增强氧传递速率又能降低能耗的新途径.它造价低廉、经济效益显著,并经过多年工业实践的检验,是一种有推广价值的新型发酵罐.本文全面介绍了这种射流搅拌发酵罐的理论依据、工业实践数据和实验室研究的情况以及进一步优化的方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6)
51. 魔芋葡甘聚糖的结构、食品学性质及保健功能
孙远明,吴青,谌国莲,黄晓钰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5): 47-null.  
摘要90)      收藏
综述了国内外关于魔芋葡甘聚糖的化学结构、食品学性质、保健功能及在食品与医药中的应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2. 功能性食品基料--谷胱甘肽的研究进展
袁尔东,郑建仙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5): 52-null.  
摘要137)      收藏
谷胱甘肽是机体内重要的活性物质,是许多酶反应的辅基,具有清除自由基、解毒等多种生理功能.本文从介绍谷胱甘肽的性质、生理功能入手,详细论述了它的4种生产方法和它在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情况与发展前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3. 毛细管电泳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
杨晓泉,王学兵,张水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5): 58-null.  
摘要156)      PDF(pc) (73KB)(115)    收藏
介绍了毛细管电泳(CE)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食品中无机阳离子、无机阴离子、有机酸、碳水化合物、维生素、脂肪酸、氨基酸、食品添加剂及农药残留等成分的CE分析方法.并就毛细管电泳法的检出下限、线性和精密度,与其它方法作了比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4. 葡萄酒苹果酸-乳酸发酵代谢机理
张春晖,罗耀文,李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5): 64-null.  
摘要142)      PDF(pc) (66KB)(266)    收藏
苹果酸-乳酸发酵(MLF)是葡萄酒中乳酸菌(LAB)进行的细菌降酸过程.伴随着MLF,还生成了双乙酰,乙偶姻等物质,从而影响着MLF后酒的风味.通过对MLF生化机理的研究,提出了MLF是LAB利用胞内苹果酸-乳酸酶(MLE)直接催化苹果酸转变成乳酸的过程.本文还对双乙酰及其衍生物的产生机理、MLF能量代谢和MLE基因工程等方面进行了评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70)
55. 番木瓜系列保健食品的研制
吴青,黄晓钰,吴进展,梁美贞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5): 68-null.  
摘要102)      PDF(pc) (115KB)(99)    收藏
以广州地区产"穗中红"番木瓜为原料,在不添加防腐剂、色素及香精的前提下,采用良好的加工工艺和配方研制出品质优良的低糖果脯、低糖果酱和果肉饮料.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0)
56. 乳清粉与乳粉鉴别方法的研究
罗玉玮,林志斌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5): 71-null.  
摘要102)      PDF(pc) (95KB)(153)    收藏
乳粉与乳清粉在色泽、形状、气味上均很相似,从感官上难以区分.通过试验,摸索出一种鉴别乳粉和乳清粉的方法,并取得良好效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5)
57. 行业发展动向——葡萄酒专题
null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5): 73-null.  
摘要77)      收藏
null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8. 政策、法规
null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5): 75-null.  
摘要59)      收藏
null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9. 政策法规
null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5): 75-null.  
摘要22)      收藏
null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0. 致读者
<食品与发酵工业>编辑部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5): 76-null.  
摘要60)      收藏
null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1. 胡萝卜热泵干燥特性及数学模型的研究
李远志,胡晓静,叶盛英,张文明,范绍凯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6): 1-null.  
摘要143)      PDF(pc) (110KB)(140)    收藏
研究了胡萝卜热泵干燥的特性,通过实验数据建立出胡萝卜热泵干燥水分比与干燥时间关系的数学模型方程,优选出适宜的干燥工艺参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7)
62. 赖氨酸发酵工业化研究--赖氨酸流加发酵中氮源浓度的选择及控制模式
尹洪波,堵国成,陈坚,伦世仪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6): 5-null.  
摘要108)      收藏
以黄色短杆菌(Brevibacterium flavum)WSH L1为产生菌,研究确定了2.5 L罐赖氨酸流加发酵中氮源浓度的初始值及过程控制模式.首先分析了不同初始有机氮源浓度对赖氨酸流加发酵过程菌体生长、产物积累以及微生物稳定性的影响,并得到适宜的初始有机氮源浓度为20g/L;在流加糖液中添加10g/L的有机氮源使发酵产酸和产物对耗糖转化率分别达到109.0g/L和38.5%.在分析pH值反馈控制铵离子浓度时的发酵液硫酸铵浓度变化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葡萄糖浓度反馈控制铵离子浓度的基质流加模式.对铵离子浓度采取复合反馈控制方式后,发酵64 h,赖氨酸盐酸盐浓度和产物对葡萄糖的转化率分别达到119.0 g/L和40.2%.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0)
63. 可食包装膜与合成包装膜综合性质的对比研究
阚建全,陈宗道,陈永红,王光慈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6): 10-null.  
摘要159)      PDF(pc) (118KB)(176)    收藏
研究了几种可食包装膜和合成包装膜的综合性质.结果表明:明胶膜、海藻酸钠复合膜和甲基纤维素复合膜综合性质较好.明胶膜的直角撕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高于低密度聚乙烯膜(LDPE膜)和高密度聚乙烯膜(HDPE膜),但其抗拉强度稍低于HDPE膜而高于LDPE膜;海藻酸钠复合膜和甲基纤维素复合膜的抗拉强度高于HDPE膜和LDPE膜,海藻酸钠复合膜的直角撕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以及甲基纤维素复合膜的断裂伸长率低于LDPE膜和HDPE膜,但甲基纤维素复合膜的直角撕裂强度却高于LDPE膜和HDPE膜;这3种膜都具有热封性,其热封强度接近HDPE膜,并具较高的阻气、阻油和阻湿性能,可以满足一些食品的包装要求.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14)
64. 发酵猕猴桃汁的研究(II)--风味成分的鉴定
李剑芳,张灏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6): 14-null.  
摘要112)      收藏
应用Tenax GC吸附法和GC-MS分析鉴定了不同猕猴桃汁的风味成分,结果表明,加菌发酵猕猴桃汁共有14种挥发性组分,加菌发酵过滤汁分离到12种组分,自然发酵汁共分离鉴定出17种组分,未发酵汁鉴定出13种组分.3类发酵汁均以呈现多种花香、果香的酯类为主,而未发酵汁则以呈现青草和叶子气味的醛类为主.因而通过酵母菌代谢可明显改善猕猴桃汁的风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65. 温度及防腐剂对切分包菜浸渍品质的影响
余小林,吴锦铸,徐步前,陈丽文,李毓镇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6): 19-null.  
摘要95)      PDF(pc) (153KB)(127)    收藏
探讨了不同温度及防腐剂对4%食盐溶液浸渍切分包菜品质的影响.测定内容包括pH值、浊度、亚硝酸盐生成量、Vc、总糖和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低温对保持低盐、短期浸渍包菜的感官品质有较好的效果,有利于总糖成分的保存,但Vc主要以氧化型形式存在;添加山梨酸钾不能抑制乳酸菌的活动,对减少亚硝酸盐的生成无显著作用;低盐、短期浸渍包菜的亚硝酸盐生成量小于1 mg/kg,远低于常规腌制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6)
67. 热塑性淀粉的研究
熊汉国,吴方元,王芳,瞿明勇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6): 24-null.  
摘要177)      PDF(pc) (119KB)(206)    收藏
通过淀粉中加入增塑剂,制备热塑性淀粉,研究了3种增塑剂的增塑效果,结果为:水>丙三醇>乙二醇.采用正交实验,确定它们之间协同作用最佳用量为:15%水、5%丙三醇、5%乙二醇.红外及X-衍射表明,淀粉经塑化后,次价键断裂、晶区被破坏,使淀粉具备热塑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3)
68. 液中常规电压自发脉冲放电杀菌技术的研究
石秀东,葛凤清,李儒荀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6): 28-null.  
摘要98)      PDF(pc) (168KB)(132)    收藏
液态食品的非加热杀菌技术是近代食品杀菌技术研究的重点之一,常规电压(<350 V)自发脉冲放电杀菌是新的非加热杀菌技术.本文考察放电因素即:脉冲宽度、停歇时间、放电时间、放电电压对杀菌效果的影响,得到了脉冲放电杀菌的最佳参数组合;放电时间与液体的残菌浓度对数值之间的关系.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45)
69. 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发酵新工艺生产L-苹果酸的研究
胡纯铿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6): 33-null.  
摘要83)      PDF(pc) (131KB)(146)    收藏
研究开发一种L-苹果酸发酵的新工艺--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发酵法.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其中,分离发酵起点为36 h,稀释率为0.15 h-1,分离发酵周期为96 h.与常规分批发酵相比,采用分离发酵法生产L-苹果酸,能明显提高菌体的糖转化率和产酸速率,并显著缩短发酵周期.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0. 纳塔产生菌的分离鉴定和发酵特性研究
刘四新,李从发,李枚秋,方仲根,康丽茹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6): 37-null.  
摘要99)      PDF(pc) (160KB)(178)    收藏
从变酸黄酒中分离到了一株纳塔(nata)产生菌W39,初步鉴定为醋酸杆菌属(Acetobacter).经显微镜、电镜观察及纤维素酶水解,知其所产纳塔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研究了该菌在椰子水培养基上的发酵特性:经液态发酵产生不溶性的凝胶纤维素,且只在有氧生长时才合成纤维素;对无机盐和生长因子的要求复杂;用于纳塔生产时必须静置培养并保证液面与空气接触.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64)
71. 国家轻工业局有关软科学研究项目--食品工业结构调整总体思路
null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6): 41-null.  
摘要75)      收藏
null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
72. 硼酸-柠檬酸比色法测银杏枝叶中黄酮苷含量
刘佳佳,李子骐,华辉,郭勇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6): 42-null.  
摘要97)      PDF(pc) (97KB)(202)    收藏
用硼酸-柠檬酸比色法测定了银杏枝叶不同季节黄酮苷的含量,结果表明:硼酸-柠檬酸比色法测定银杏枝叶中的黄酮苷含量稳定性好,精度高,标准差为0.06,黄酮苷测定回收率为98.3%~101.1%,测定结果不受脂溶性杂质的干扰;银杏枝叶中的黄酮苷含量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8月黄酮苷含量最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81)
73. 醋酸杆菌的检测及其对碳酸饮料品质影响的研究
谢霖,李欢,赵雪梅,何妙齐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6): 45-null.  
摘要90)      PDF(pc) (124KB)(86)    收藏
研究了培养基类型、pH、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对醋酸杆菌检测的影响及该菌对一般性碳酸饮料品质的影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
74. 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白砂糖中微量亚硫酸盐
金米聪,范建中,颜金良,王立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6): 49-null.  
摘要103)      PDF(pc) (98KB)(94)    收藏
提出了以甲醛溶液作吸收液,分光光度法测定白砂糖中微量亚硫酸盐的新方法.在酸性及过量的Cl-存在下,亚硫酸盐与碘酸钾和盐酸副玫瑰苯胺反应,生成易被异戊醇萃取的稳定的离子缔合物,在λ=560 nm处,分光光度法测定.亚硫酸盐(以二氧化硫计)的线性范围为0~50μg,RSD≤3.4%,检出限为2μg.方法简便灵敏,试剂毒性小.结果与国标法相符.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7)
75. 生物类黄酮的研究及应用概况
张德权,台建祥,付勤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6): 52-null.  
摘要491)      PDF(pc) (168KB)(759)    收藏
生物类黄酮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可用于延缓衰老,治疗和预防癌症、心血管病等退变性疾病,具有很大的开发应用价值.论文就生物类黄酮的生物活性、药理作用、提取分离方法及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旨在为生物类黄酮的研究、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6. 食品蛋白质的改性技术
李丹,崔凯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6): 58-null.  
摘要187)      PDF(pc) (148KB)(187)    收藏
综述了酰化作用、磷酸化作用、脱氨基作用、糖基化作用、共价交联作用和蛋白水解作用等6种蛋白质改性技术及最新进展,认为用2种或2种以上方法先后对蛋白质改性是当今普遍使用的技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06)
77. 干发酵香肠在成熟过程中的脂肪变化及其与芳香成分的关系
蔡华珍,马长伟,谢江碧,刘名省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6): 63-null.  
摘要111)      PDF(pc) (170KB)(140)    收藏
概述了干发酵香肠成熟过程中脂肪的变化及其与芳香成分的关系.干发酵香肠在成熟过程中脂肪发生降解,产生游离脂肪酸,脂肪的降解受到温度、pH值、盐分含量及成熟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游离脂肪酸本身及其氧化产物是干发酵香肠风味的主要构成成分.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03)
78. 对我国食品工业技术结构的几点思考
励建荣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25 (6): 68-null.  
摘要81)      PDF(pc) (35KB)(68)    收藏
null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4)
版权所有 © 《食品与发酵工业》编辑部
地址:北京朝阳区酒仙桥中路24号院6号楼111室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