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 第31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5-02-25
  

  • 全选
    |
  • 池振明,叶芳,赵双枝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5, 31(2): 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过去的研究中发现普鲁兰多糖高产酵母菌株摇瓶发酵的最佳条件是180 r/min,28℃,60h,在此条件下该菌株可以产生质量体积分数为5.9%的普鲁兰多糖.本文研究发现在5 L发酵罐中通气量和搅拌速度对该酵母菌株的普鲁兰多糖产量有很明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普鲁兰多糖的最适通气量和搅拌速度分别是6.5 L/min和300 r/min.相应的,用每升含80g的葡萄糖做发酵培养基,在28℃条件下培养72 h,其普鲁兰多糖的产量质量体积分数为达到7.5%,这是迄今为止所报道的产普鲁兰多糖酵母中产量最高的菌株.作者发现这株酵母菌产普鲁兰多糖高效合成过程的原因是其有很高的葡萄糖转化率.
  • 高振,周华,万红贵,韦萍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5, 31(2): 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进行了以棉籽蛋白替代蛋白胨和玉米浆的研究,培养大肠杆菌生产该酶,并对替代前后的酶活进行对比,确定了最佳培养基组成及发酵条件.研究表明,棉籽蛋白PM8成功替代原常规复合氮源后,培养基成本降低了40%左右,发酵周期缩短了25%,而L-苯丙氨酸的得率反而提高了5%.
  • 黄筱静,吴继红,陈芳,廖小军,胡小松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5, 31(2): 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生理成熟和完全成熟2种成熟度的苹果为原料制取浊汁,对苹果汁的褐变情况、苹果汁PPO酶的热失活条件、浊汁理化性状以及悬浮稳定性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完全成熟的苹果更适宜用作制取浊汁的原料.文中还就苹果果肉细胞的微观形态、影响悬浮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探讨,以深入探究完全成熟的苹果更加适宜制取浊汁的机理.
  • 李兆丰,顾正彪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5, 31(2): 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盐酸为酸解催化剂、过硫酸铵作为氧化剂可以在较短时间里得到粘度较低并具有一定氧化程度的酸解氧化淀粉.在制备过程中,酸解和氧化同时进行,可以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反应效率.和酸解淀粉相比,其冷糊粘度较低且抗凝沉性较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酸解淀粉的缺陷,在食品和化学工业上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吴小勇,曾庆孝,莫少芳,肖仔君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5, 31(2): 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壳聚糖的抑菌实验和几种壳聚糖的最低抑菌浓度的测定,比较了相同脱乙酰度不同分子量,以及分子量相近脱乙酰度不同的壳聚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和假单胞菌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实验中用到的壳聚糖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很强的抑菌作用(抑菌率接近100%,最低抑菌浓度为0.03%);对于其他3种细菌,脱乙酰度相同(为75.3%或93.7%),粘均分子量不同(在40~80万之间)的壳聚糖,抑菌作用随分子量的升高而增强;而分子量相近脱乙酰度不同的壳聚糖对上述4种细菌的抑菌作用差别不大;在pH 5.5左右至pH 6.0左右壳聚糖能够发挥最强的抑菌作用;总体看来,壳聚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最强,其次是对假单胞菌和枯草杆菌,壳聚糖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相对弱一些;实验条件下的壳聚糖对上述4种细菌的抑菌作用普遍比苯甲酸钠强.
  • 李楠,张坤生,李飞,叶莹,李浩,奚震,张刚,刘丽娟,杨晴,朱蕾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5, 31(2): 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GC、HPLC和氨基酸分析仪,对抗冻性面包酵母FTY-5和普通面包酵母的细胞构成成分,即海藻糖含量、脂肪酸组成和氨基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FTY-5细胞内海藻糖含量是普通酵母含量的4.6倍.从FTY-5和普通酵母细胞的脂肪中检出了7个已知组分:肉豆蔻酸C14:0,棕榈油酸C16:1,棕榈酸C16:0,亚油酸C18:2,油酸C18:1, 硬脂酸C18:0和花生酸C20:0,FTY-5中亚油酸的含量较高,其含量为9.67%,高于普通酵母0.67%.FTY-5与普通酵母细胞氨基酸组成最大的不同点是前者有酪氨酸存在,而后者没有检出.
  • 朱一松,赵光鳌,帅桂兰,魏运平,邹慧君,谢广发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5, 31(2): 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截留分子质量为30 000 u和10 000 u的超滤膜对生黄酒进行过滤,定量测定了与黄酒非生物稳定性有关的几种物质--酶、蛋白质、多酚、铁离子、戊聚糖等,并且通过光散射实验,考查了超滤前后酒液中平均粒度的变化.结果表明,超滤处理后,酒液中淀粉酶、糖化酶和蛋白酶都能达到去除的要求;蛋白质、多酚、铁离子、戊聚糖等物质的含量均呈减少的趋势;而且超滤处理后的酒样平均粒度降低,从而说明了超滤技术对纯生黄酒的非生物稳定性起到了一定的提高或改善作用.
  • 张岩,张春枝,梁鑫淼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5, 31(2): 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葛根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是异黄酮,大部分异黄酮是以糖苷的形式存在,而相应游离甙元的活性要比糖苷高得多.为了提高葛根的生物利用率,充分发挥其在医药、食品中的潜在价值,文中采用酶解的方法,将部分异黄酮水解,用转基因酵母的方法测定出酶解后雌激素活性比酶解前增加了7倍, 同时也简单模拟了葛根在体内的代谢,化学分析表明,这是由于大豆苷和染料木苷转化成了大豆甙元和染料木素.
  • 张强,刘成君,蒋芳,李晖,陈金瑞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5, 31(2): 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西藏八宿温泉附近土壤中,分离到一株能在55℃生长并分泌高温α-淀粉酶的菌株, 其生长pH 5.0~11.0,最适生长pH 7.0~8.0.该菌株经初步鉴定为地衣芽孢杆菌,命名为Bacillus licheniformis Z-8.在45℃,10%装液量,160 r/min条件下振荡培养48h后,发酵液酶活可达21.2×104UV/mL.发酵培养基的组成成分为黄豆粉0.5%、麸皮1%、可溶性淀粉0.25%、pH 8.8.对该酶的性质研究表明,其最适作用pH为6.0,最适反应温度为95℃,95℃下保温60 min处理后酶活仅损失5.4%,对Ca2+没有依赖性.
  • 秦海丽,顾正彪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5, 31(2): 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乙醇碱法制备的颗粒状冷水可溶木薯淀粉(GCWS)的性质进行了研究,比较了其与预糊化木薯淀粉的差别.结果表明,GCWS淀粉仍保持颗粒形态,在冷水中的溶解度及溶解后形成糊的透明度、抗凝沉性、冻融稳定性和热稳定性都要比预糊化淀粉好.
  •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5, 31(2): 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陈新,陈庆森,庞广昌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5, 31(2): 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玉米蛋白水溶性差一直是阻碍水解度提高的瓶颈,采用不同方式对玉米蛋白的变性进行了研究,以期摸索出提高酶解玉米蛋白水解度的途径.实验表明,采用"变性剂A"对玉米蛋白进行预处理后,能显著地提高玉米蛋白在时间和水解度上的酶解水平,使得Alcalase AF 2.4L酶解玉米蛋白的水解度经过1 h酶解可达30%以上.
  • 陈红歌,赵玮莉,赵柏叶,刘畅,贾新成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5, 31(2): 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别采用改进的碱法、酵母发酵法从脱壳大麦中提取大麦β-葡聚糖,并对自制β-葡聚糖进行一系列的理化性质研究,结果表明,用改进碱法提取的大麦β-葡聚糖纯度较高,还原糖含量为0.007 6%,蛋白质含量为1.3%,经透析袋透析,活性炭脱色,Sephadex G-100纯化后,采用刚果红法测定精制品和标准品的β-葡聚糖含量,结果为精制β-葡聚糖纯度是标准品的98.2%,用该法提取的β-葡聚糖可以作为底物进行β-葡聚糖酶活力测定.
  •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5, 31(2): 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景晓辉,丁友士,王之婉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5, 31(2): 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报道了温特曲霉(Aspergillus wentii F-891)发酵L-苹果酸的工艺特点,在100 L罐上研究了通风量、温度、pH值及发酵培养基中富马酸浓度等因素对深层发酵富马酸生产L-苹果酸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发酵条件,其中富马酸浓度11%,通风量1∶1.05(发酵前期)~1∶1.28 v/v/m(发酵中后期),温度30℃(发酵前期)~25℃(中后期),初始pH值6.0~6.2;发酵周期108 h左右,富马酸平均转化率83.52%,平均产L-苹果酸10.23%.
  • 薛正莲,潘文洁,杨超英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5, 31(2): 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He-Ne激光对茯苓菌F9进行了2次照射诱变处理,选育到2株生长速率和产量均有较大提高的二次激光诱变株F2.10及F2.9.它们在PDA平板上培养4 d,生长速率分别比原始菌株F9提高了 91.1%和86.8%.摇瓶发酵周期缩短了2 d左右,摇瓶发酵5 d后,它们的生物量最高,分别达到39.1 g/100 mL和37.7 g/100 mL,比原始菌株F9培养7 d的最高生物量24 g/100 mL分别提高了62.9%和57.1%.经传代培养分析,诱变株的产量性状稳定.表明激光诱变是获得高产茯苓菌的有效途径.
  •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5, 31(2): 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徐雅琴,杨严俊,曹如燕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5, 31(2): 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脱糖处理是干燥蛋白制品加工中的必要步骤,文中采用葡萄糖氧化酶(GOD)法对蛋清的脱糖工艺进行了探讨.实验中采用酶-比色法测定葡萄糖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了时间、pH、温度等参数对脱糖率的影响,并采用二次响应面法分析了GOD和双氧水的交互作用,确定了GOD法脱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GOD酶制剂添加量92.3 g/t(蛋清)、每小时加入7%双氧水3.5 g/kg(蛋清),反应体系pH5.5~7.0,温度20~30℃,反应时间2 h.在此工艺条件下脱糖率达到95%以上,可以有效防止干燥蛋白制品生产和储藏中美拉德反应的发生.另外,文中还进一步比较了脱糖前后蛋清的性质,发现 GOD脱糖可以保持并部分提高蛋清原有的功能性质,还能够改善蛋清的气味和流动性质.
  • 刘风玲,朱明军,梁世中,蹇华丽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5, 31(2): 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皂化条件对虾青素-β-环糊精包合物制品包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虾青素提取液按每克干酵母加入25 mLC(NaOH)=0.021 mol/L的水溶液,在20℃、避光条件下反应20 min时,皂化效果较理想,虾青素保存率可达86.54%,包合率由未皂化前的26.67%提高到87.77%.于50℃,5 000lx条件下进行稳定性加速实验,结果表明,经皂化后的包合物中虾青素稳定性与虾青素提取液相比提高了约20倍.
  • 杨文雄,高彦祥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5, 31(2): 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超微茶粉为原料,通过响应面法研究了不同工艺参数和酶处理对红茶汤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茶叶经过超细微化和在萃取过程中加酶有助于提高茶汤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茶多酚含量,提高茶汤的澄清度,缩短萃取时间.通过SAS软件得到了关于茶汤品质的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分别为0.90、0.68和0.67),并得出茶汤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20 min,pH值:5,加酶量1.0%,此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64°Brix,茶多酚含量:5.99 g/L,浊度:250NTU.
  • 李柱,陈正行,罗昌荣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5, 31(2): 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采用β-环糊精法和乳化喷雾干燥法所制备微胶囊化甜橙油在温度100、120、140、160、180和200℃下的释放进行了研究, 利用Avrami's公式分析了微胶囊化甜橙油在高温下的释放.结果表明,2种不同方法所制备的微胶囊化甜橙油由于其制备原理上的不同而使其在高温下的释放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 王宏,仇农学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5, 31(2): 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海藻酸钠为载体固定化果胶酶,研究了海藻酸钠浓度、戊二醛浓度、CaCl2浓度、酶使用量对固定化果胶酶活性的影响,同时对固定化果胶酶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4.0%的海藻酸钠为载体、0.20%的戊二醛为交联剂、0.10 mol/L的CaCl2为凝聚剂、用酶量为0.50 mL时所得的固定化果胶酶活力保存率可达95.2%,回收使用10次以后,酶的活力回收率为76.1%.
  • 蔡志宁,赵谋明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5, 31(2): 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蛋白质乳浊液体系是食品中最重要的体系之一.如何提高蛋白质乳浊液体系的稳定性的问题一直是食品科学家关心的热点,文中主要介绍了蛋白质乳浊液体系稳定性的破坏,有关乳浊液体系稳定的理论以及影响乳浊液体系稳定性的因素,如蛋白质的功能性质,乳化剂以及pH值和盐等.同时,文中还介绍了多糖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对蛋白质乳浊液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 孙力军,陆兆新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5, 31(2): 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讨论了利用植物内生菌作为抗菌活性物质重要来源的基本机制,简要介绍了内生菌产生抗菌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同时提出了利用内生菌筛选抗菌活性物质的策略.
  •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5, 31(2): 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5, 31(2): 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竺尚武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5, 31(2): 8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巴马火腿红色色素研究的最新进展. 巴马火腿在腌制时不添加硝酸盐或亚硝酸盐,经过长期的加工过程,巴马火腿肉具有稳定的红色.巴马火腿的红色色素与添加硝酸盐或亚硝酸盐腌制的普通火腿的红色色素具有不同的吸收光谱、颜色稳定性和抗氧化性.根据巴马火腿红色色素的吸收光谱、荧光光谱、高压液相色谱和高分辨率电喷雾电离质谱,证实了巴马火腿的红色色素是锌-原卟啉IX.
  •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5, 31(2): 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周裔彬,汪东风,周小玲,李雷,Zhu Yongxing,朱永兴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5, 31(2): 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茶叶多糖复合物(TPC,Eea polysaccharide complex)提取、纯化、纯度检测的方法以及其含量、组成、结构分析、生理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就TPC进一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讨论.
  •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5, 31(2): 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李艳红,林勤保,赵国燕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5, 31(2): 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国内外天然甜味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对含有天然甜味抑制成分的3种植物--匙羹藤、大枣和枳橘的甜味抑制成分及其作用进行了阐述,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天然甜味抑制剂提供参考.
  • 潘明喆,王静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5, 31(2): 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新型杀菌防霉剂固体ClO2的特性、研究进展和测定方法.对固体ClO2的杀菌、消毒、漂白等机理作了分析.并介绍了固体ClO2的制备方法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5, 31(2): 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牛爽,乔发东,徐静,金志雄,张春晖,李红伟,马长伟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5, 31(2): 1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方法结合气谱/质谱联用仪,以壬烷作为内标,对发酵干香肠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共鉴定出74种成分,总含量为29.29 μg 等量壬烷/g干基,主要由萜类、醛类、烷烃类、酮类、苯酚类、醇类、酸类和酯类等组成,其中萜类和醛类是主要成分,分别来自添加的黑胡椒和脂类的分解与氧化.
  • 张民,王昌禄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5, 31(2): 1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大蒜臭味的脱除方法.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蒜臭味物质含量的方法,并研究了海带提取物、茶多酚、β-环糊精对大蒜臭味的脱除效果.结果表明,大蒜臭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图中在3~6 min处有峰出现;海带提取物、茶多酚、β-环糊精对大蒜臭味均具有良好的脱除效果.
  •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5, 31(2): 1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张艳萍,张虹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5, 31(2): 1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奇蒿的水溶性多糖成分进行了分离提取及成分分析.采用浸泡、热提、醇析等方法提取奇蒿中的多糖成分;沉淀除蛋白质后,运用凝胶色谱法进行多糖纯化;经水解、衍生化后,用气相色谱方法分析其单糖的组成.结果表明,奇蒿多糖是由海藻糖、木糖、甘露糖、果糖等单糖组成.
  •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5, 31(2): 1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朱彩平,张声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5, 31(2): 1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了枸杞子水提物中多糖的含量.测定波长490 nm,多糖换算因子f=3.26;在7~49 μg/mL范围内,其浓度与吸收度线性关系良好,R2=0.998 4;多糖的平均回收率为99.74%,RSD为1.83%(n=6);测定枸杞子水提物中多糖的含量为3.86%.
  • 梅文泉,黎其万,佴注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5, 31(2): 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牛乳中的有机磷农药残留经乙酸乙酯萃取后浓缩进样.用双毛细管柱(DB-1、DB-17)、双火焰光度检测器(FPD1、FPD2)测定牛乳中13种有机磷农药残留.测定结果回收率72.38%~102.7%,相对标准偏差1.37%~7.21%,方法检出限为0.005~0.012 mg/kg.
  • 李志洲,杨海涛,邓百万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5, 31(2): 1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大枣多糖中β-葡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用刚果红法直接测得大枣多糖中β-葡聚糖含量为3.47%,用酶法测得的含量为4.03%,而经酶前处理后用刚果红法测得的β-葡聚糖含量为4.33%.结果显示,经酶处理后的刚果红测定法更为可靠.
  • 郇延军,周光宏,徐幸莲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5, 31(2): 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取60条杂交猪后腿作原料按传统金华火腿生产工艺进行生产,分别在原料、盐后、晒后、成熟中期、成熟后期、后熟(1)、后熟(2)工艺段随机取5条腿的股二头肌作为样品测定潜在的磷脂酶活力,结果显示潜在的磷脂酶活力在生产过程中不断下降,原料中酶活为3.05 ,到后熟(1)酶活为0.16,在后熟(2)已测不到酶活.利用响应曲面法研究磷脂酶在生产过程中实际酶活的变化情况并建立酶活变化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温度和盐含量是影响磷脂酶活力的显著因子,通过模型预测,生产过程原料中的实际酶活为0.21,盐后为0.13,之后酶活不断提高,到成熟后期达最高,为0.41,之后再开始下降.
  • 闫文杰,李兴民,江玉霞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5, 31(2): 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取成熟金华火腿中的肌间脂肪和皮下脂肪,分离并测定了其中甘油酯、磷脂和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并对其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肌间脂肪含量为12.4%,甘油酯、磷脂和游离脂肪酸分别占77.3%、11.2%和10.9%;皮下脂肪含量为90.7%,相应的3部分分别占88.7%、0.2%和10.4%.肌间脂肪和皮下脂肪的脂肪酸都以C16:0、C18:1、C18:2为主要成分.甘油酯里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都远远高于其在磷脂和游离脂肪酸中的含量,而磷脂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明显高于其在甘油酯和游离脂肪酸中的含量.
  • 李宗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5, 31(2): 1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冷却羊肉的生产过程中,可以运用表面清洗消毒、添加化学生物防腐剂、真空包装、低温贮藏等栅栏因子对羊肉产品的微生物进行控制.有效的多靶栅栏组合是采用50 mg/L稳定态ClO2对胴体进行表面消毒,添加0.01%乳酸链球菌素和1%乳酸钠,真空包装后于(4±1)℃贮藏,可以使冷却分割羊肉的货架期达到30 d.
  • 侯如燕,宛晓春,黄继轸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5, 31(2): 1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比较了10种国产大孔树脂纯化油茶皂苷的吸附和解吸性能,筛选出一种适合茶皂苷生产的国产苯乙烯共聚树脂,并对树脂的吸附及解吸性能进行了优化选择,所得产品纯度超过80%,产品的得率>8%,是一种较好的生产精制油茶皂苷的方法.
  • 吕莹,郝紫徽,李虹,陈辉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5, 31(2): 1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乙醇沉淀、酸沉淀、透析等方法从纳豆中分离提纯了γ-PGA.150g纳豆中分离提纯出0.5925 g γ-PGA,提取率0.39%,纯度75%.
  • 杨立红,邹宁,孙东红,史亚丽,王国政,常青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5, 31(2): 1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鱼腥藻(Anabeana)为材料,利用超声波进行细胞破壁,采用正交试验,从中选出最优工艺条件,即原料重(鲜重)8倍体积的磷酸缓冲液,超声波功率600 W,作用9 min后,静止30 min,藻蓝蛋白释放完全,饱和度为40%的硫酸铵使藻蓝蛋白盐析的效果较好,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等测定表明,所提藻蓝蛋白分别在651.6 nm和696.6 nm处有明显特征吸收峰.
  •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5, 31(2): 1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赵希艳,任嘉嘉,杜英超,张志刚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5, 31(2): 1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系统介绍了海带对人体的保健功能及灌肠本身的一些营养价值,结合灌肠制品的加工工艺,探讨了一种新灌肠--海带营养灌肠,并得出了该产品的最佳配比.海带营养灌肠的最佳配比为,淀粉17 g,海带17 g,肉100 g(瘦肥肉质量比为4:1).
  • 辛建刚,芮汉明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5, 31(2): 1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富碘黑大豆植物蛋白饮料的中试生产工艺、配方和操作要点.生产工艺条件是:黑大豆先用90~95℃热水浸泡1h,再用室温水(20~26℃)浸泡4h,黄豆用室温水浸泡5h;pH 6.9~7.2,85~90℃热水磨浆;70~75℃,-0.5~-0.6 MPa真空脱臭;65~70℃,18~20 MPa第二次均质;137℃,5s灭菌,生产的产品口感柔和,组织细腻,稳定性好.同时对大豆的浸泡、磨浆、脱腥、均质、灭菌等关键工艺进行了讨论.
  •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5, 31(2): 1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苑艳辉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5, 31(2): 1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菠萝皮的随处丢弃既浪费了大量的生物资源,又破坏了生态环境.如何把这些宝贵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国内外作了许多研究,文中对菠萝皮的综合利用作一简单综述.
  •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5, 31(2): 1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潘和平,杨具田,臧荣鑫,阎萍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5, 31(2): 1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传统牛肉干生产工艺为基础,采用天然无污染的高原白牦牛肉为原料,调整工艺流程后制作了3种不同风味的白牦牛肉干制品,增加了牛肉干的品种.对嫩化、收汁和腌制过程的不同处理显示了不同的效果对比,但均获得了较为理想的白牦牛肉干制品.
  • 王天陆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5, 31(2): 1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仙人掌植物学特性、营养成分、保健功能以及仙人掌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同时也指出仙人掌资源开发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