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介绍
投稿指南
汇款指南
订阅服务
广告投放
出版伦理声明
联系我们
English
期刊简介
编委会
主编介绍
投稿指南
投稿模板
范文展示
常见问题
期刊优势
刊例及报价
增值服务
企业风采
联系我们
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前目次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各年总目录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文章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下载中心
电子样刊下载
投稿系统操作指南(作者版)
2023年《食品与发酵工业》订购单
隶属关系证明-《食品与发酵工业》与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
通知公告
更多»
万方论文重合率自查
2023年招聘启事
关于稿酬实物化发放的通知
稿酬实物专区
参考文献著录新要求
基本信息
主管: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主办: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
公司
全国食品与发酵工业信息中心
主编:程池
副主编:姚粟
责任编辑:林红华 要永杰 李碧鹰
李欣 李晔
编辑:陈雅薇 李蕊 王馨甜 孙国笑
郑越
英文编辑:陈雅薇 李晔 孙国笑
英文编委:王正祥 许菲
美术编辑:于雪涵
发行:刘芳
出版周期:半月刊
出版地:北京
ISSN 0253-990X
CN 11-1802/TS
邮发代号:2-331
注意事项
体例规范
“含量”、“浓度”、“分数”、“比”的规范用法
“摘要”和“结论”的区别
给作者投稿的一些建议
英文文题及摘要写作要求
正确使用表格中的空白—和0
常用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聚合酶外文字符的规范编排
有关微生物名称的一些说明
微信公众号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4 Vol.40
按期号、起始页码排序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显示/隐藏图片
Select
1.
基于乙醇在线测量的DO-Stat甘油流加策略稳定重组毕赤酵母生产猪α干扰素的性能
侯国力,高敏杰,丁健,梁克学,于瑞嵩,李震,史仲平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1
): 1-7.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1.012
摘要
(
35
)
PDF(pc)
(470KB)(
68
)
可视化
收藏
重组毕赤酵母发酵生产猪!干扰素(pIFN-!)过程性能不稳定,高密度细胞培养阶段的性能指标直接影响到甲醇诱导期的猪!干扰素表达水平。测定分析甲醇代谢关键酶基因的转录水平以及酶活,发现甘油流加培养末期乙醇的大量(超过6 g/L)和长期积累(超过4h)不可逆转地抑制醇氧化酶(AOX)的启动,是导致猪!干扰素无法正常表达、发酵生产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为此,提出了基于乙醇在线测量的改良型甘油流加控制策略,该策略可以在保证细胞快速生长的同时、将乙醇浓度有效控制在2 g/L以下的水平。与传统DO-Stat甘油流加策略(策略A)相比较,改良型甘油流加策略(策略B)可以强化猪!干扰素的诱导表达性能、确保其发酵生产的稳定:1)相同诱导条件下(甲醇/山梨醇培养基流加体积比1∶1),两个发酵批次大猪!干扰素浓度比使用策略A时优批次的大值分别提高75.5%和29.8%;2)在合理改变诱导条件时(甲醇/山梨醇培养基流加体积比4∶1),大猪!干扰素浓度仍比使用策略A时优批次的大值提高38.9%。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
物理法处理对香蕉秸秆沼气发酵能力影响分析
裴培,张成明,李纪红,姜立,付晓芬,黄辉金,查瑞涛,李十中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1
): 8-13.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1.003
摘要
(
138
)
PDF(pc)
(409KB)(
82
)
可视化
收藏
在中温(37±1)℃条件下,对经物理预处理后获得的纤维长度分别为0.23、2.70、4.10和4.12 cm的4种香蕉秸秆样品进行了批次厌氧发酵试验,考察了物理预处理对香蕉秸秆沼气发酵情况的影响,并分析了利用香蕉秸秆在工业规模制备沼气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物理预处理强度的增强可以提高沼气发酵的日产气量及累积产气量,但对沼气中甲烷含量没有显著影响(甲烷含量在55.54%与63.88%之间)。纤维长度为0.23和2.70 cm时,高日产气量分别为333.6和319.8 mL/d,比4.10 cm和4.12 cm的样品高32.11%34.92%;沼气产率分别为306.49和340.13 mL/g(VS added),比4.10 cm和4.12 cm的样品高8.29%~17.36%。与小麦和玉米秸秆相比,利用香蕉秸秆制备沼气具备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7
)
Select
3.
酶法合成麦芽糖醇脂肪酸单酯的抑菌性
何志勇,王洁,曾茂茂,秦昉,陈洁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1
): 14-18.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1.035
摘要
(
49
)
PDF(pc)
(305KB)(
69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脂肪酶NOV435催化麦芽糖醇分别与4种脂肪酸(月桂酸、辛酸、油酸和硬脂酸)反应合成相应的麦芽糖醇脂肪酸酯,并经分离纯化制备获得高纯度的单酯产品,测定了它们在0.0625~6 mg/mL质量浓度下对不同细菌和酵母的抑菌率及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麦芽糖醇脂肪酸单酯具有良好的抑菌性能,对枯草芽孢杆菌和变异链球菌显示出很强的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对酵母菌也有定抑制能力。比较不同脂肪酸酰基麦芽糖醇单酯的抑菌性发现,月桂酸单酯抑菌能力强,辛酸单酯和油酸单酯次之,硬脂酸单酯较弱。麦芽糖醇月桂酸单酯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变异链球菌的MIC值分别为2.0 mg/mL、0.5 mg/mL和0.25 mg/mL,具有比麦芽糖和蔗糖等亲水基月桂酸单酯更好的抑菌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4
)
Select
4.
不同比例酪蛋白与牛明胶酶促交联产物的功能性质
罗振玲,赵新淮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1
): 19-23.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1.036
摘要
(
57
)
PDF(pc)
(290KB)(
47
)
可视化
收藏
将酪蛋白和明胶以2∶1、4∶1和6∶1的质量比混合,并利用转谷氨酰胺酶进行酶促反应,制备酪蛋白-明胶交联复合物,通过对交联复合物功能性质的测定,研究明胶比例不同对复合物功能性质的影响,以发新型蛋白质配料。在5%(w/v)底物浓度下,每克蛋白质添加转谷氨酰胺酶10 U,45℃反应4 h,等电点沉淀除去游离明胶和交联明胶,得到4-羟脯氨酸含量分别为51.37、33.38、25.97 g/kg蛋白质的3个复合物。复合物在pH 4.5或更低时溶解性优于酪蛋白,但在中性或弱碱性时则低于酪蛋白。与酪蛋白相比,复合物的吸水性、吸油性均有显著提高,明胶含量高的复合物其吸油性较高,而吸水性相应较低。不过,复合物的体外消化能力低于酪蛋白,并且随着明胶含量的增加其体外消化能力降低。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5.
鞘氨醇单胞菌的3-苯氧基苯甲酸降解酶定位及分子质量确定
李建龙,王志龙,刘书亮,姚开,邓维琴,黄道梅,赖海梅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1
): 24-29.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1.037
摘要
(
50
)
PDF(pc)
(428KB)(
70
)
可视化
收藏
对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sp.)SC-1产3-苯氧基苯甲酸(3-PBA)降解酶的细胞定位分析,得出该降解酶主要位于细胞碎片上;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浓缩细胞碎片中的细胞膜片段并检测其对3-PBA的降解,结果表明细胞膜片段具有定的3-PBA降解酶活性,推测该酶是类位于细胞膜上的膜蛋白;Native-PAGE分离细胞膜样品中的膜蛋白并切胶回收作对3-PBA的降解反应,条带c对3-PBA有定的降解活性,对条带c进行SDS-PAGE分析,推断出该降解酶的分子质量约为50~90 ku。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6
)
Select
6.
还原糖与脯氨酸固相美拉德反应模型中焦糖香成分的形成及机理
周志磊,徐志强,周顺,汪华,徐菲菲,李玥,钟芳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1
): 30-34.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1.038
摘要
(
55
)
PDF(pc)
(357KB)(
56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葡萄糖和果糖与脯氨酸固相美拉德反应中反应温度和反应物比例对几种焦糖香物质(2-乙酰呋喃、2,4-二羟基-2,5-二甲基-3(2H)-呋喃酮(DDF)、菠萝酮(HDMF)和5-羟基麦芽酚)的影响并推测了这几种物质的形成机理。温度和反应物比例对2-乙酰呋喃的生成影响不大。DDF受温度的影响与还原糖种类有关,而HDMF和5-羟基麦芽酚受温度的影响规律类似,大生成温度都在300℃左右。还原糖脯氨酸比例对DDF、HDMF及5-羟基麦芽酚的影响规律相似,当还原糖脯氨酸比例小于1∶1时3者的生成量较低,当还原糖脯氨酸比例大于1∶1时3者的生成量较高,且当还原糖脯氨酸摩尔比为2∶1时,3者生成量大。文中进步分析了4种物质的形成机理,并探讨了温度和反应物比例对它们产生影响的原因。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10
)
Select
7.
高径比与倾斜角对液态圆柱罐头食品热杀菌过程的影响
王亮,周建伟,邵澜媛,何明枫,刘东红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1
): 35-39.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1.039
摘要
(
45
)
PDF(pc)
(599KB)(
52
)
可视化
收藏
以0.85%CMC溶液为研究对象,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建立三维传热模型来模拟液态罐头食品的热杀菌过程。采用无线温度传感器检测热杀菌过程中罐内CMC溶液中心温度的变化进行验证,发现模型能很好地模拟罐中心点温度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模拟等体积不同高径比与不同倾斜角对热杀菌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液态圆柱罐头的杀菌时间随高径比与倾斜角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少,在高径比为0.75~1时,杀菌时间出现大值。当高径比小于0.75时,罐体垂直放置杀菌时间小;当高径比大于0.75时,罐体水平放置杀菌时间小;高径比等于0.75时,罐体垂直放置与水平放置杀菌时间相近。慢加热区(SHZ)达到100℃时,高径比为0.75,倾斜角为0°的罐内流动为激烈,大流速为2.83 mm/s,高径比为0.25,倾斜角为45°时,罐内流动为缓慢,大流速为1.22 mm/s。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8.
3种杀菌方式对蛋清液功能特性及蛋白结构的影响
范金波,侯宇,王瑞环,周素珍,吕长鑫,冯叙桥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1
): 40-44.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1.040
摘要
(
53
)
PDF(pc)
(640KB)(
66
)
可视化
收藏
以蛋清液为研究对象,比较了高密度CO2(DPCD)、脉冲电场(PEF)及热处理等方式对蛋清液功能性质及蛋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DPCD处理使蛋清蛋白的溶解度、起泡性及乳化性能大幅降低;PEF处理降低了蛋清蛋白的溶解度,却在不同程度上提高蛋清液的起泡性和乳化性能;热处理提高了蛋清蛋白的溶解度,但降低了蛋清蛋白的起泡性和乳化性能。蛋清液分别经DPCD、PEF和热处理后,蛋清蛋白的结构发生改变,蛋白质部分变性,导致疏水基团外露,表面疏水性有不同程度的增强,其中热处理的影响大,使疏水性跟对照相比提高近1倍。热处理引起的蛋白聚集程度要大于DPCD处理对蛋清蛋白的影响,PEF处理对蛋清蛋白的影响为轻微。综合以上结果,PEF处理的综合效果要好于其他2种处理。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2
)
Select
9.
5株发酵剂对熏马肠成熟过程中内源菌的影响
李蕊婷,卢士玲,李雄,马宇霞,邓红梅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1
): 45-49.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1.041
摘要
(
52
)
PDF(pc)
(601KB)(
47
)
可视化
收藏
使用经实验室分离鉴定的4株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Staphylococcus simulans.001;Staphylococcus simulans.002;Staphylococcus simulans.003)及1株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采取不同的纯菌及复合添加组合(4株葡萄球菌分别与植物乳杆菌1∶1的比例)作为发酵剂,在发酵和成熟的不同时期取样及提取熏马肠中细菌的总DNA,采用PCR-DGGE技术研究发酵剂对内源微生物在熏马肠成熟全过程中动态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发酵剂添加组合的熏马肠菌相分布呈现不同变化,但是随着成熟时间的增加,优势菌趋于明显,Weissella sp.,Lactobacillus sp.,Enterococus faecium,Enterococus faecalis始终存在于菌相中。其中F组(Staphylococcus simulans.002)的抑菌效果明显,内源菌的种类和数量都有所减少,尤其是对Lactobacillus plantarum,Pseudomonas sp.,Enterococus faecalis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3
)
Select
10.
2010~2011年四川省部分地区牛乳生产链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肠毒素基因的分布
韩新锋,凡琴,刘书亮,朱冬梅,赖海梅,吴聪明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1
): 50-55.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1.004
摘要
(
47
)
PDF(pc)
(973KB)(
31
)
可视化
收藏
2010~2011年间从四川省部分牛乳生产企业采集生产环节(生鲜牛乳-车间半成品牛乳-成品牛乳)牛乳样品893份,用GB 4789.10~2010方法结合科玛嘉显色培养基,从中分离鉴定出19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样品总检出率为21.4%(191/893),其中生鲜牛乳检出率(26.4%)高,生产车间半成品牛乳(7.1%)次之,成品牛乳未检测出。利用多重PCR方法对部分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的肠毒素基因(SEA、SEB、SEC、SED)进行检测。结果显示,22.3%(27/121)菌株携带肠毒素基因,7.4%的菌株携带两种及两种以上肠毒素基因。其中,生鲜牛乳源、中间过程牛乳源及成品牛乳源菌株肠毒素基因携带率分别为23.9%(27株)、0.0%(0株)及0.0%(0株);12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SEA、SEB、SEC、SED基因的总检出率分别为13.2%(16株)、10.7%(13株)、5.8%(7株)、3.3%(4株)。研究结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机制研究与乳品质量安全控制具有参考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1.
腐烂苹果中嗜酸耐热菌(Alicyclobacillus acidoterrestris)的分离鉴定及生长特性的初步研究
马丽达,陈义伦,孙文静,魏然,吴茂玉,和法涛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1
): 56-60.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1.042
摘要
(
42
)
PDF(pc)
(871KB)(
28
)
可视化
收藏
从金帅腐烂苹果中分离嗜酸耐热菌,进行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16S rDNA区鉴定,研究了温度、pH值对其生长的影响及芽孢耐热性。结果表明:分离得到了2株嗜酸耐热菌A-1与A-2,均为脂环酸芽孢杆菌属的酸土脂环酸芽孢杆菌,适生长温度均为45℃,适生长pH值分别为4.0、3.5;A-1、A-2芽孢的D90℃分别为11.90 min和13.70min,A-2表现出更强的耐热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1
)
Select
12.
苹果挤压改性水溶性膳食纤维硫酸酯化的修饰
杨阳,陈雪峰,李蕊岑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1
): 61-64.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1.043
摘要
(
61
)
PDF(pc)
(273KB)(
41
)
可视化
收藏
为改善苹果水溶性膳食纤维生物功能活性,对其进行了硫酸酯化修饰。苹果渣经脱色及挤压改性处理后提取水溶性膳食纤维(SDF),进行氨基磺酸-吡啶法硫酸酯化修饰研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取代度为指标,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对酯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佳酯化工艺参数为: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3h,挤压改性SDF∶氨基磺酸(g∶g)比例为1∶3,氨基磺酸∶吡啶(g∶mL)比例为1∶30。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硫酸基已结合在挤压改性SDF上。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7
)
Select
13.
添加大豆分离蛋白对羊乳干酪质构与感官品质的影响
吴晓英,祝敏,杜金华,高艾英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1
): 65-68.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1.044
摘要
(
47
)
PDF(pc)
(262KB)(
52
)
可视化
收藏
分别以新鲜羊乳为原料、直投式混合干酪发酵剂为主发酵剂、费氏丙酸杆菌为次级发酵剂,添加不同质量比(2%、4%、6%、8%、10%)的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ion,SPI)制作混合干酪。在干酪成熟过程中,跟踪测定硬度、咀嚼性、凝聚性、弹性、水分含量等指标,待完全成熟后,结合感官分析以确定SPI添加量对干酪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SPI添加比例的增大,混合干酪持水性增强,硬度、咀嚼性均下降,而凝聚性、弹性无明显变化趋势。感官分析结果显示,添加4%SPI的混合干酪硬度适中,质地细腻,咀嚼感良好,色泽均,奶香味浓郁,综合评价确定4%SPI为佳添加比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1
)
Select
14.
鲢鱼鱼鳞胶原蛋白的流变特性
熊文飞,陈日春,蔡楠,郑宝东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1
): 69-72.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1.045
摘要
(
56
)
PDF(pc)
(291KB)(
104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鲢鱼鱼鳞胶原蛋白的流变特性。采用MCR30高级流变仪和NDJ-8S数字式黏度计测定胶原蛋白溶液的流变特性值并绘制流变曲线。结果表明鲢鱼鱼鳞胶原蛋白溶液为典型假塑性流体;剪切速率、浓度和温度对胶原蛋白溶液的黏度影响较大;当振荡频率小于20 rad/s时,鲢鱼鱼鳞胶原蛋白溶液(1.0%)主要表现为黏性行为;当振荡频率大于20 rad/s时,鲢鱼鱼鳞胶原蛋白溶液(1.0%)主要表现为弹性行为;胶原蛋白发生热变性之后,其流体的弹性行为基本不变而黏性行为下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6
)
Select
15.
植物乳杆菌增殖培养及其浓缩型冻干发酵剂的制备
吴满刚,庄涛,王小兰,吴雪燕,陈洋洋,于海,葛庆丰,汪志君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1
): 73-79.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1.046
摘要
(
72
)
PDF(pc)
(504KB)(
63
)
可视化
收藏
在发酵肉制品的发与应用生产中,浓缩型冻干发酵剂的制备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该研究以植物乳杆菌为目标菌株,首先,研究不同生长因子对菌株的增殖作用,利用正交实验设计对生长因子进行复配,得到佳增殖培养条件;其次,研究离心条件在菌体富集时对菌体损失率和存活率的影响;后,研究冻干条件以及冻干保护剂选择对浓缩发酵剂菌粉成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RS液体培养基内添加8%胡萝卜汁、8%番茄汁、0.75%CaCO3为佳增殖培养条件,活菌数达2.68×109CFU/mL;菌体佳富集条件为离心机转速4 000 r/min离心10 min,离心收得率达到96.87%;佳冻干条件是作为悬浮基质的脱脂乳浓度为10%,冻干厚度为0.5cm,冻干保护剂组合为:海藻糖(10%)、麦芽糖(12%)、谷氨酸钠(8%),此条件下活菌数为3.71×109CFU/mL,菌体存活率达到75.43%;菌体冻干36 h后,其水分含量可满足储藏要求(1.5%~3.0%)。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5
)
Select
16.
乳酸钙处理对乳酸发酵型辣椒品质的影响
姜爱丽,胡文忠,陈晨,田密霞,何煜波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1
): 80-84.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1.047
摘要
(
59
)
PDF(pc)
(355KB)(
47
)
可视化
收藏
以新鲜红尖椒为试材,分别加入0.25%、0.5%、0.75%3种浓度的乳酸钙,并接种相同浓度的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进行发酵,用以生产发酵型辣椒酱用原料。发酵条件为:30℃前发酵36h,后转入5℃条件下进行后发酵至60 h,研究0、12、36和60 h时发酵辣椒风味(总酸、挥发酸和乳酸)的变化和颜色及质地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乳酸钙处理能有效增加乳酸发酵型辣椒中总酸、挥发酸和乳酸的产生,加速发酵进程,使发酵辣椒硬度增加的同时柔韧性也增加,并可保持较好的颜色。3种乳酸钙处理中以0.50%乳酸钙处理的作用效果好。可见,适量的乳酸钙处理在起到营养强化的同时有利于发酵型辣椒风味物质的合成,可用于发酵型辣椒的生产和其他乳酸发酵型食品的制备过程中。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4
)
Select
17.
匍枝根霉纤维素酶发酵条件优化及分批发酵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汤斌,许钟源,李松,陈涛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1
): 85-90.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1.013
摘要
(
55
)
PDF(pc)
(380KB)(
109
)
可视化
收藏
以滤纸酶活为检测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均实验设计优化匍枝根霉产纤维素酶培养条件,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分批发酵,并利用Logistic方程和Luedeking-Piret方程构建动力学模型。优化结果表明:滤纸酶活在发酵时间为84 h时达到13.16 IU/mL,比优化前提高了149%,其中,内切酶活、外切酶活和β-葡萄糖苷酶活高值分别为45.81 IU/mL、0.537 IU/mL和12.45 IU/mL且所建模型拟合良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17
)
Select
18.
Thielavia terrestris产纤维素酶液态发酵条件的优化
余培铠,刘刚,栗荷天,王娟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1
): 91-95.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1.014
摘要
(
61
)
PDF(pc)
(275KB)(
33
)
可视化
收藏
以Thielavia terrestris(ATCC38088)为出发菌株,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碳源(CMC-Na、Avicel、稻草粉、滤纸、麦麸、可溶性淀粉、葡萄糖)、不同氮源(牛肉膏、蛋白胨、氯化铵、黄豆饼粉、酵母提取物、硫酸铵)、不同的初始pH(3.0~6.0)等培养条件对该菌株滤纸酶活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该菌株产纤维素酶的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其产纤维素酶的佳条件为:以2.5%的麦麸为碳源、以2.0%的黄豆饼粉为氮源,初始pH值为4.0,在此条件下,45℃产酶发酵培养48 h,滤纸酶活力可达1.39 U/mL。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2
)
Select
19.
复合酶解降低山药黏液质黏度的工艺
张娇娇,许学勤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1
): 96-100.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1.016
摘要
(
50
)
PDF(pc)
(330KB)(
71
)
可视化
收藏
考察了几种水解酶对山药粘液质的降解。以黏度为考察指标,实验研究了复合酶配比、加酶量、酶解时间等单因素对黏液质酶解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的山药黏液质纤维素酶-甘露聚糖酶复合酶解工艺参数为:酶解温度50℃,纤维素酶与甘露聚糖酶复合配比为2∶1(质量比)、加酶量0.6%、酶解时间90 min。优化工艺条件下酶解,可使黏液质黏度降低64.81%。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1
)
Select
20.
草鱼调理食品加工工艺
杨贤庆,宋莹,林婉玲,刘名求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1
): 101-106.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1.017
摘要
(
61
)
PDF(pc)
(389KB)(
41
)
可视化
收藏
以新鲜草鱼为原料,经分割成鱼块后用食盐、白砂糖、生抽、白酒及葱、姜、甘草对草鱼进行调理加工,并以感官评价为指标确定浸渍液的佳配方,在此基础上以质构、色泽、感官评价和NaCl含量为指标进步研究了浸渍时间和蒸制时间对产品品质的影响,终确定了草鱼调理食品生产的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浸渍液适宜配方为,食盐2 g/100 g、白砂糖1g/100 g、生抽2 mL/100 g、白酒1 mL/100 g、葱∶姜∶干草(质量比2∶1∶1)36g/100 g,浸渍时间为4 h,蒸煮时间为15 min,在此条件下加工出的产品品质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8
)
Select
21.
糟辣椒复合防腐剂配方的优化
陈明珍,谭书明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1
): 107-112,118.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1.018
摘要
(
54
)
PDF(pc)
(1561KB)(
47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响应面的方法优化了复合防腐剂对糟辣椒中腐败菌的佳抑菌配方。采用微量释法测定出三种防腐剂对从糟辣椒中分离出的13种腐败菌的小抑菌浓度MIC值,得到X2和X9作为实验菌;采用响应面优化法设计,以抑菌圈直径为响应值,对复合防腐剂进行复配。经响应面分析后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确定佳配方的添加量为:脱氢醋酸钠0.1 mg/mL,苯甲酸钠0.22 mg/mL,山梨酸钾0.14 mg/mL。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5
)
Select
22.
鱼鳞肽的分离纯化及活性分析
张丰香,王霞,周健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1
): 113-118.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1.019
摘要
(
37
)
PDF(pc)
(404KB)(
42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DA201-C大孔吸附树脂对鱼鳞肽进行分离纯化,并对其活性进行分析研究。通过改变洗脱剂中乙醇的体积分数(20%、40%、60%、80%)得到不同极性的鱼鳞肽组分。随着乙醇洗脱浓度的增加,各洗脱组分灰分含量从1.20%降到0.68%,疏水性氨基酸从33.83%增加到37.67%,平均疏水值从4.25 kJ/mol增加到4.92 kJ/mol。鱼鳞肽的抗氧化活性、还原能力以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I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活性都随鱼鳞肽浓度的增加而增强。鱼鳞肽对DPPH·的清除作用与肽的疏水性的大小呈反比关系,而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作用、还原能力以及对ACE活性的抑制作用与肽的疏水性呈正相关。与抗氧化活性和还原能力相比,相同浓度下鱼鳞肽具有更高的ACE抑制活性,且鱼鳞肽的活性与其极性密切相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4
)
Select
23.
植物源α-低聚半乳糖制备工艺条件优化
侯晓慧,张金泽,林静,段素芳,高加涛,周志桥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1
): 119-123.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1.020
摘要
(
61
)
PDF(pc)
(565KB)(
59
)
可视化
收藏
以泽兰为原料,利用微生物发酵法制备种新型的α-低聚半乳糖,其组成包括蜜二糖、半乳三糖、半乳四糖和半乳五糖等。实验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从6个因素中筛选出了有显著影响的发酵温度、初始糖浓度、酵母膏和KH2PO44个因素;通过陡爬坡试验和Box-Behnke设计进步优化,并利用Design-Expert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以上4个因素的优条件分别为:发酵温度28℃,初始糖浓度8.76°Brix,酵母膏1.2 g/100mL,KH2PO40.21 g/100 mL。采用优化后的发酵条件,α-低聚半乳糖含量由86%提高到94%。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24.
基于因子分析及BP神经网络的鱼糜挤压膨化产品工艺
张建友,柳敏,王嘉文,林龙,丁玉庭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1
): 124-129.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1.021
摘要
(
39
)
PDF(pc)
(341KB)(
39
)
可视化
收藏
文中对11个鱼糜挤压膨化产品属性指标进行了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前5个公共因子可以解释产品属性的89.732%,各因子贡献率分别为47.220%,16.823%,13.346%,6.775%,5.568%。在此基础上,采用BP人工神经网络模拟操作工艺参数对各因子值的影响,并进行了优化,经优化后的工艺参数为挤压机Ⅲ区加热温度172.0℃、螺杆转速219 r/min、喂料速率8.2 r/min。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1
)
Select
25.
透明质酸降解工艺条件优化
王鑫,郭瑞琳,王派丽,孟颖,魏静,许丹丹,宋天雪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1
): 130-135.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1.009
摘要
(
66
)
PDF(pc)
(364KB)(
42
)
可视化
收藏
以新鲜鸡冠为原料,采用乙醇法提取鸡冠中的透明质酸粗品,再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法对提出的粗品进行纯化。将纯化后的透明质酸用化学法进行降解,根据还原糖法测定降解后透明质酸的分子质量,进而确定降解程度。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曲面法分析建立二次回归模型,对料液比、降解pH值、降解时间、过氧化氢浓度4个因素进行优化组合,确定降解鸡冠中透明质酸的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H2O2∶Vc,mol∶L)为4.13∶1、pH值为8.16、降解时间5 min、H2O2浓度为1.67 mol/L。经提取纯化得到的透明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 671.88,经该工艺降解后得到的透明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 764.67。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2
)
Select
26.
食品添加剂对橘皮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李眉,付忠实,刘相荣,盛显良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1
): 136-138.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1.022
摘要
(
56
)
PDF(pc)
(187KB)(
43
)
可视化
收藏
用体积分数75%的乙醇提取橘皮中的黄酮类化合物,通过DPPH法研究常用食品添加剂对橘皮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抗坏血酸、山梨酸、柠檬酸可使桔皮黄酮类化合物的抑制率提高分别为36.5%、6.3%、2.2%。苯甲酸、丙酸钠、乳酸使桔皮黄酮类化合物的抑制率下降。因此,抗坏血酸、山梨酸、柠檬酸对桔皮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性能有增效作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5
)
Select
27.
油菜蜂花粉的抗氧化活性
饶剑,吴盼盼,徐德平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1
): 139-142.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1.001
摘要
(
57
)
PDF(pc)
(292KB)(
49
)
可视化
收藏
油菜蜂花粉粉碎后经体积分数90%乙醇回流提取,浓缩后依次经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得到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以及萃余物4个部分。其中石油醚萃取物和乙酸乙酯萃取物具有明显的抗氧作用,并能显著降低D-半乳糖诱导衰老小鼠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P<0.05)和脑组织中单胺氧化酶(MAO)活力(P<0.05)。从石油醚萃取物得到物质主要为3个亚麻酸类化合物,分别为:α-亚麻酸、α-亚麻酸甘油酯、3'-甲氧基-α-亚麻酸甘油酯,从乙酸乙酯萃取物得到的主要物质为3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山奈酚-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山奈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表明油菜蜂花粉中抗氧化性活性成分主要为亚麻酸类和黄酮类化合物。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8
)
Select
28.
超声波辅助熟化红葡萄酒技术研究进展
张清安,范学辉,原江锋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1
): 143-147.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1.023
摘要
(
50
)
PDF(pc)
(340KB)(
64
)
可视化
收藏
概述了葡萄酒中常见的人工催熟技术,同时对超声波催熟红葡萄酒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应用情况做了详细介绍。后,指出了超声催熟红葡萄酒技术的机理研究及产业化应用方面今后应集中攻克的关键问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9
)
Select
29.
新型黄酒酿造工艺的研究进展
徐恩波,焦爱权,李洪岩,吴正宗,徐学明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1
): 148-153.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1.024
摘要
(
67
)
PDF(pc)
(455KB)(
85
)
可视化
收藏
国内黄酒厂酿酒普遍以传统工艺为主,具有生产周期长、出酒率低、酒体风味单等缺点,难以满足当今庞大的消费市场。近年来,系列高新技术的萌芽为实现节能减排、快速高效地生产黄酒带来了曙光,且对成品酒的出酒率和酒体稳定性也有显著的提高。该文将新型黄酒酿造工艺与传统工艺进行对比,从蒸煮工艺的转型、发酵工艺的优化以及杀菌技术的革新等3大方面进行归纳汇总,分析了各种新方法的优势以及研发与应用状况,并对黄酒业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7
)
Select
30.
干酪脂类的代谢及其对风味的作用
侯建平,刘振民,杭峰,于华宁,郭本恒,李云飞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1
): 154-159.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1.025
摘要
(
60
)
PDF(pc)
(432KB)(
27
)
可视化
收藏
干酪成熟期间脂类的代谢对干酪风味有着重要的作用。文中对干酪中的脂类、脂肪酸、干酪的脂解作用和参与其中的酶,以及干酪成熟过程中脂解作用对干酪风味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并对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2
)
Select
31.
乳制品乳酸菌遗传学概述
焦晶凯,刘振民,莫蓓红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1
): 160-167.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1.026
摘要
(
53
)
PDF(pc)
(659KB)(
28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并分析了乳业工业相关的多种乳酸菌中基因转移的过程和遗传应用,以创造更适合于乳制品生产的新型发酵菌株。文中主要论述了乳制品相关乳酸菌基因组成和基因转移过程的全新研究,对乳酸菌遗传学分析的方法进行了概述,同时对乳酸菌遗传学在乳制品研究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2
)
Select
32.
生物转化合成β-苯乙醇代谢途径及其调控的研究
杜闪,王雪花,杨政茂,刘笑生,宋焕禄,王凤寰,王肇悦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1
): 168-173.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1.027
摘要
(
71
)
PDF(pc)
(443KB)(
97
)
可视化
收藏
β-苯乙醇是种具有玫瑰风味的芳香醇,目前在食品、化妆品、烟草及医药等方面有广泛应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物转化法生产β-苯乙醇备受关注。文中综述了微生物生物转化合成β-苯乙醇的两个代谢途径,分别是苯丙酮酸途径和艾氏途径,其中艾氏途径是利用微生物合成β-苯乙醇的首选途径,L-苯丙氨酸经转氨酶、脱羧酶及脱氢酶的作用,终转化为β-苯乙醇。着重介绍了艾氏途径中编码这3种酶相关基因的调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33.
纳米胶囊的包埋方法与表征
陶缘,张文娟,王亚军,陈健初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1
): 174-179.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1.015
摘要
(
64
)
PDF(pc)
(455KB)(
57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纳米胶囊的形式与壁材选择、应用领域及其独特的优势,重点介绍了纳米胶囊的多种包埋方法以及特性的表征,希望能进步加强食品领域对纳米胶囊的相关研究,以确保食品原料和活性组分在加工贮藏和消化吸收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生物利用性,提高抗氧化和保健功能,增强在食品配方中的可溶性,防止物质分子间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失活和有害反应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3
)
Select
34.
纳米传感器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
王晓岑,井晶,滕刚,王哲,于艳燕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1
): 180-186.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1.002
摘要
(
52
)
PDF(pc)
(514KB)(
29
)
可视化
收藏
文中综述了纳米传感器的作用原理和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通过回顾利用纳米传感器检测食品包装内气体、食品中小分子和食源性致病菌的研究成果,总结得到纳米传感器与传统检验方法相比,具有选择性强、精确度高、检测时间短等优势,且可在不破坏食品包装的情况下实现对食品质量的动态监测,在食品检验中将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应用价值。然而,这项技术尚不能取代传统的食品检验技术,纳米传感器材料成本控制,纳米材料向食品中的迁移及食用安全性评价,纳米传感器与宏观世界的沟通等问题,是这项技术发展过程中有待解决的课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19
)
Select
35.
基于近红外技术快速检测棉籽饼粉水解液中氨基氮含量
梁静波,苏毅,谢希贤,徐庆阳,张成林,陈宁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1
): 187-192.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1.010
摘要
(
41
)
PDF(pc)
(378KB)(
44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近红外(NIR)光谱技术结合偏小二乘(PLS)的方法,通过分别选择不同波长、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建立并优化棉籽饼粉水解液中氨基氮含量校正模型。波长选择为1 300~1 800 nm,采用光谱预处理阶导数+减条直线,得到校正模型的交叉验证均方根(RMSECV)为0.457 g/L,决定系数(R2)为0.927 2,剩余预测偏差(RPD)为3.71。并对校正模型进行外部检验,预测含量与实际含量进行对比,决定系数为0.944 5,平均相对误差为5.05%。结果证明预测模型能够快速、准确地对棉籽饼粉水解液氨基氮含量进行预测和监控,为建立棉籽饼粉水解液评价系统奠定定基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6
)
Select
36.
电子鼻结合气质联用法分析大菱鲆冷藏过程中挥发性成分变化
徐永霞,刘滢,姜程程,张朝敏,仪淑敏,励建荣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1
): 193-197.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1.005
摘要
(
46
)
PDF(pc)
(347KB)(
42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测定大菱鲆在4℃冷藏过程中的感官品质、菌落总数和TVB-N值等指标的变化,确定贮藏20d时已达腐败阶段。利用电子鼻检测新鲜及腐败鱼肉的气味差异,并对所获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同时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质联用技术(GC-MS)对新鲜及腐败鱼肉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电子鼻对新鲜及腐败鱼肉整体风味的区分快速、灵敏,其分析结果与常规新鲜度评价指标的变化致;采用GC-MS法在新鲜及腐败鱼肉中分别检测出27及28种挥发性物质,主要为醛类、酮类、醇类、酯类、烃类和胺类化合物等,其中醛类、酮类和醇类物质在新鲜鱼肉中的含量较高,而胺类物质在腐败鱼肉中含量较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22
)
Select
37.
微波消解-气相色谱法测定罗汉参中硒的含量
张修景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1
): 198-201.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1.006
摘要
(
56
)
PDF(pc)
(265KB)(
69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了微波消解-气相色谱法测定罗汉参中硒的方法。称取0.300 0 g经粉碎的罗汉参于封闭的聚四氟乙烯消化罐中,加入6.00 mL HNO3和2.00 mL 30%H2O2,经微波消解后,在酸性条件下,将消化液中的Se(Ⅵ)全部还原成Se(Ⅵ);加入1%4-硝基邻苯二胺(NPDA)溶液,在酸性溶液中选择性地与Se?反应生成稳定性高的5-硝基-2,1,3-苯并硒二唑(苤硒脑);该物质经甲苯萃取,微量进样后,通过毛细管色谱柱分离,用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以保留时间定性,由硒含量与峰高成正比绘制标准曲线,曲线方程为y=744.925x+0.217相关系数R=0.998 3,在0.005~0.025μg/mL硒含量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对标准偏差(n=5)小于1.1%,加标回收率在98.0%~100.7%范围内,低检出限为0.003 mg/L。方法准确度高、精密度好、实用性强,结果令人满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20
)
Select
38.
颗砂稻谷各组织香气成分分析
梁静,杨冬梅,武建勇,田向荣,谢文华,李俊年,薛达元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1
): 202-206,211.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1.028
摘要
(
49
)
PDF(pc)
(333KB)(
45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颗砂贡米(米粒)、米糠及稻谷的香气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分别从颗砂贡米、米糠及稻谷中检测到挥发性成分33、54及53种。颗砂贡米香味成分主要是醛类(24.23%),糠的主要香味物质是醇类(34.60%),而稻谷中主要是醇类(19.93%)、酸类(15.91%)。5-乙基二氢-2(3H)呋喃酮、2-壬醇、E-2-壬烯醛、(E,E)-2,4-癸二烯醛、(E,E)-2,4-壬二烯醛、正十醛为颗砂贡米特有或含量较高的香味物质。而颗砂米糠特有的香味物质达24种,占其总挥发物的31.45%,其中相对含量较高的香气成分包括甲酸己酯、呋喃甲醛、5-甲基-2-呋喃醛、正壬醛、乙酸乙酯、2-戊基呋喃、正辛醛等。说明颗砂稻谷含有丰富的香味物质,且米糠比米粒含有更多的香味成分。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1
)
Select
39.
聚缬氨酸修饰电极伏安法测定曲酸
马心英,陈美凤,李方珍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1
): 207-211.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1.007
摘要
(
53
)
PDF(pc)
(345KB)(
46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循环伏安法制备了聚缬氨酸修饰电极。聚缬氨酸修饰电极对曲酸的电化学氧化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研究了曲酸在聚缬氨酸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测定曲酸的电化学分析新方法。研究了醋酸盐缓冲溶液pH值对曲酸电化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曲酸氧化峰电位随pH值升高发生负移,在pH=5.4时,曲酸在修饰电极上呈现灵敏的氧化峰。曲酸在聚缬氨酸修饰电极上的氧化峰峰电流与其浓度在7.00×10-6~6.50×10-4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 3;检出限为8.50×10-7mol/L。其回归方程为:i pa(A)=0.048c+3.89×10-6。该修饰电极具有良好的灵敏度、选择性和稳定性,可用于食品中曲酸分析。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12
)
Select
40.
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法测定鸡肉中的18种氨基酸
金明,牛宏亮,袁辉,赵煜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1
): 212-215.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1.008
摘要
(
44
)
PDF(pc)
(258KB)(
44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法测定鸡肉中的18种氨基酸。采用石油醚去除脂肪,盐酸水解处理样品,Lithium Ion-exchange锂离子交换色谱柱(3.0 mm×250 mm),流动相为锂离子酸性洗脱液Li175、锂离子中性洗脱液Li750、色谱柱再生液RG003的梯度洗脱。以TRIONE茚三酮为柱后衍生试剂,检测波长为570 nm。结果表明:18种氨基酸在8~80μg/mL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较高,同时分析了各类氨基酸在鸡肉中的比例。该检定方法稳定,同时适用于其他各种肉类产品中18种氨基酸的检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16
)
Select
41.
龙眼果肉发酵红茶菌饮料
宋清鹏,胡卓炎,赵雷,周沫霖,余小林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1
): 216-221.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1.029
摘要
(
58
)
PDF(pc)
(356KB)(
46
)
可视化
收藏
以龙眼果肉和茶糖水为原料,探讨了发酵温度、初始可溶性固形物和接种量等因素对龙眼果肉红茶菌发酵的影响,并以总酸、D-葡糖糖二酸1,4-内酯和D-葡萄糖二酸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设计进行工艺优化,得出佳的发酵条件为:温度29.6℃,初始TSS为14.7°Brix,接种量为14.1%,发酵时间6 d,所得发酵液总酸含量为26.87 g/L,D-葡糖糖二酸1,4-内酯为5.51 g/L,D-葡萄糖二酸为18.01 g/L。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7
)
Select
42.
营养型宣木瓜果汁加工过程中的关键工艺
伍亚华,孟苗,赵永春,刘佳豪,方国庆,张顺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1
): 222-225.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1.030
摘要
(
54
)
PDF(pc)
(213KB)(
60
)
可视化
收藏
以宣木瓜鲜果为原料加工果汁,以明胶为吸附剂脱除果汁中的单宁,以益寿糖为甜味剂,抗坏血酸为护色剂,β-环糊精为掩味剂,对果汁进行调配,并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果汁进行感官质量综合评判。结果表明:对100 mL液固比为10∶1(mL∶g)的宣木瓜果汁而,用10 mL质量分数为1.5%的明胶溶液35℃条件下吸附处理30 min,可明显降低体系中单宁酸的含量;用质量分数为20%的益寿糖、0.075%的抗坏血酸、0.007 5%的β-环糊精对果汁进行调配,效果好,感官评价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10
)
Select
43.
茶树菇软罐头加速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规律
邵平,彭继腾,马新,孙培龙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1
): 226-231.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1.031
摘要
(
62
)
PDF(pc)
(370KB)(
47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茶树菇软罐头在37℃加速贮藏过程中的挥发性物质及品质变化规律。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分析茶树菇贮藏期3个阶段(0,14,28 d)中的挥发性物质含量变化,并测定了定周期内的色泽和硬度。结果表明:茶树菇软罐头贮藏过程共鉴定出79种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均为主要挥发性成分,其相对含量由第0天的51.63%降至第28天的45.65%;酮类作为第二大类挥发性物质由6.54%升至17.96%;腐败味物质二甲基硫、苯酚、3-甲基-2-丁烯醛在28 d时检出。菇肉的色泽随加速贮藏期变黄变褐,而硬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2
)
Select
44.
南极磷虾在不同冻藏温度下品质变化
俞所银,包建强,李越华,许澄,任青,赵启蒙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1
): 232-237.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1.032
摘要
(
70
)
PDF(pc)
(435KB)(
34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南极磷虾在冻藏过程中品质变化,通过测定-18、-25、-30和-50℃不同温度下冻藏南极磷虾的持水率(WHC)、pH、总蛋白含量、菌落总数(TVC)、鲜度指标(K值)与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指标,并结合感官品质变化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南极磷虾的感观品质、持水率、总蛋白含量随着冻藏温度的延长而下降,且冻藏温度越高下降越迅速。总菌落数(TVC)、鲜度指标(K值)、挥发性盐基氮(T-VBN)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且随着冻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pH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4种冻藏温度下品质变化不明显,不适合作为区分指标之。-30和-50℃-18和-25℃更能长久地保持南极磷虾品质。-30和-50℃冻藏下南极磷虾各项品质指标差别不明显,综合成本、节能等问题,推荐-30℃为南极磷虾佳冻藏温度。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17
)
Select
45.
热水处理对冷藏新余蜜橘活性氧代谢的调节
陈楚英,陈明,周梦娇,韩舒睿,陈金印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1
): 238-243.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1.033
摘要
(
63
)
PDF(pc)
(432KB)(
37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53℃、3 min热水处理对新余蜜橘采后活性氧代谢的影响。检测了冷藏期间自由基清除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氧化酶(APX)、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以及抗坏血酸(As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热处理能显著抑制新余蜜橘在整个贮藏期间MDA含量的增加,提高SOD、CAT、APX抗氧化酶活性和延缓POD活性高峰的出现时间,同时发现热处理还可以维持新余蜜橘果实AsA和GSH的高含量,活性氧酶促和非酶清除体系共同作用减缓活性氧在果实体内的累积,延缓果实的衰老进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4
)
Select
46.
麦芽中原花青素的提取纯化
李玉妹,刘春凤,李崎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1
): 244-249.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1.011
摘要
(
42
)
PDF(pc)
(440KB)(
35
)
可视化
收藏
为更好地研究麦芽来源的原花青素性质,建立了麦芽中原花青素的提取方法,用AB-8大孔吸附树脂对提取液分离纯化,进行动态吸附解吸实验,得到以乙醇为萃取剂的有机溶剂萃取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温度85℃(乙醇处于沸腾状态),料液比为1∶25(g∶mL),提取时间1.5 h。AB-8大孔吸附树脂动态吸附条件:样品质量浓度0.57 mg/mL,上样流速0.5 mL/min。动态解吸条件:洗脱剂乙醇体积分数60%,洗脱流速为1 mL/min,洗脱剂体积为65 mL,麦芽原花青素回收率可达95.2%,干基含量(纯度)为67.58%。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1
)
Select
47.
野生阳荷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及性能测定
陈仕学,胡明念,鲁道旺,李刚凤,谭沙,杨俊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1
): 250-253.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1.034
摘要
(
60
)
PDF(pc)
(249KB)(
57
)
可视化
收藏
以梵净山野生阳荷作为实验材料,应用酸碱结合法制备阳荷水不溶性膳食纤维。采用L9(34)正交表进行实验设计,考察料液比、碱浓度、浸提温度、提取时间对水不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的影响,优化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条件,得出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45、碱浓度0.25 mol/L、浸提温度52℃、提取时间100 min,在此优化条件下,IDF的提取率为90.73%,提取得到的IDF溶胀度为8.6 mL/g。持水力为2.315 g/g。研究结果表明,梵净山野生阳荷是提取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良好原料。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17
)
Select
48.
棉籽饼粉水解液为有机氮源对L-谷氨酸发酵的影响
梁静波,马跃超,徐庆阳,谢希贤,张成林,陈宁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2
): 1-5.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2.009
摘要
(
52
)
PDF(pc)
(372KB)(
40
)
可视化
收藏
棉籽饼粉水解液作为廉价的有机氮源,在发酵领域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对棉籽饼粉水解液和豆饼水解液中的氨基氮和氨基酸分析表明两种水解液的氨基氮含量分别为16.38 g/L和19.11 g/L,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97.78 g/L和91.59 g/L,两者营养成分接近。以L-谷氨酸发酵为例,考察了棉籽饼粉水解液和豆饼水解液作为有机氮源对谷氨酸温度敏感突变株强制发酵和生物素亚适量谷氨酸发酵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发酵工艺下,分别以棉籽饼粉水解液和豆饼水解液作为有机氮源,最终得到的生物量以及L-谷氨酸产量相当。因此,棉籽饼粉水解液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有机氮源应用于发酵行业中,具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3
)
Select
49.
影响茂原链霉菌TGase产量关键蛋白酶的确定
张莉丽,韩雪,张兰威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2
): 6-9.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2.010
摘要
(
54
)
PDF(pc)
(259KB)(
28
)
可视化
收藏
茂原链霉菌谷氨酰胺转氨酶(TGase)是一种能够改变蛋白质功能特性的交联酶。茂原链霉菌发酵过程中,TGase以酶原(Pro-TGase)的形式分泌到细胞外,再由胞外的金属蛋白酶和丝氨酸蛋白酶激活,形成有活力的TGase。为了确定Pro-TGase激活的最关键蛋白酶,采用在培养过程中,分别向对照培养基和MgCl2培养基中添加这2种蛋白酶抑制剂(EDTA和PMSF)的方式,抑制2种酶的活力,测定TGase在发酵过程中的活力变化。结果发现加入EDTA后,发酵上清液中的TGase活力不再升高;而加入PMSF后,发酵上清液中的TGase活力变化不明显。这些结果表明,金属蛋白酶是影响TGase合成的最关键蛋白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3
)
Select
50.
猪皮胶原酶解产物的制备及其热滞活性的研究
朱玉兵,曹慧,徐斐,于劲松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2
): 10-15.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2.017
摘要
(
60
)
PDF(pc)
(346KB)(
27
)
可视化
收藏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热滞活性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可控酶解技术制备猪皮胶原酶解产物的条件。结果表明:保留温度的选取对测定胶原酶解产物热滞活性至关重要,当水解度为9%,pH为7.8,酶解产物浓度为20.75 mg/mL,保留温度为1.2℃时,胶原酶解产物的热滞活性最高,为3.76℃。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4
)
Select
51.
超声波对酪蛋白结构与功能性质的影响
石燕,葛辉,涂宗财,王辉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2
): 16-21.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2.018
摘要
(
59
)
PDF(pc)
(394KB)(
87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探讨超声波对酪蛋白结构与功能性质的影响,研究了酪蛋白溶液经过超声波处理后溶解度、起泡性、乳化性、粒度、二级结构、分子柔顺性和分子质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超声波功率的增大及处理时间的延长,酪蛋白的溶解度逐渐增大。480 W下起泡性、960 W下乳化性最高,分别比未处理的提高了17.03%和31.78%;固定功率240 W,处理时间为25 min的起泡性、15 min的乳化性最高,分别比未处理的提高了22.65%和18.88%。适当条件的超声波处理能使酪蛋白溶液粒度减小且分散均匀,同时还能显著提高酪蛋白分子柔顺性、降低酪蛋白的α-螺旋含量,240 W超声处理15 min后,α-螺旋含量降低了4.80%。但超声波处理不会使酪蛋白分子质量发生明显变化,不会导致其肽键断裂。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9
)
Select
52.
不同来源Ⅱ型胶原结构及其免疫活性
石服鑫,曹慧,徐斐,于劲松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2
): 22-26.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2.019
摘要
(
127
)
PDF(pc)
(327KB)(
39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酶法制备了不同来源的Ⅱ型胶原,并对其理化性质及免疫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来源的软骨中均含有丰富的II型胶原,其中鸡胸软骨含量为81.54%,猪膝关节软骨含量为81.31%,羊肋软骨含量为80.94%;氨基酸组成分析和紫外吸收光谱鉴定表明,提取的胶原蛋白为典型II型胶原;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所提取的II型胶原具有较高的纯度;傅立叶红外光谱和园二色光谱分析表明,3种来源的II型胶原在提取的过程中均保持着完整的二级结构;采用MTT法测定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结果表明,3种来源的II型胶原均具有免疫活性,且鸡胸软骨的活性最高,淋巴细胞增值率为52.91%。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53.
豆酱自然发酵过程中质地变化及相关性分析
田甜,武俊瑞,岳喜庆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2
): 27-31.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2.020
摘要
(
59
)
PDF(pc)
(621KB)(
44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质地多面分析法(TPA)对东北传统豆酱自然发酵过程中硬度,黏着性,内聚性和胶着性的变化情况进行探讨,分析了测定参数的变化与感官评价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黏着性和内聚性呈上升趋势,硬度和胶着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黏着性和内聚性与感官评价指标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以仪器测定参数硬度、黏着性、内聚性和胶着性为变量建立感官评定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黏着性和内聚性对感官评价指标影响较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4
)
Select
54.
莴苣的离子电流盐渍研究
杨哪,金亚美,马倩,张晋芳,吴凤凤,徐学明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2
): 32-36.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2.021
摘要
(
38
)
PDF(pc)
(619KB)(
28
)
可视化
收藏
将莴苣置于1 000 Gs的静磁场环境下并浸没于盐渍液中,采用200 r/min转速的磁钢转子形成的交变磁通在浸渍液回路体系生产离子电流,完成对样品的快速盐渍并分别考察了盐渍液浓度和时间对其渗盐量和结实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孔隙率6.86%的莴苣随盐渍浓度和时间的增加其渗盐量呈现单调递增的趋势,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组织结构发现盐分聚集在多孔状样品组织内部。根据2因素4水平响应面试验设计进行了工艺研究,得到莴苣渗盐量回归方程其相关系数R2=0.868 2,为获得含盐量3.8%的莴苣盐胚,使用工艺参数对回归方程进行验证,表明模型拟合度较好。该研究为实现多孔状农产品和食品材料的快速盐渍处理提供了新的技术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55.
不同包装冷却猪肉腐败特性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李苗云,田璐,黄现青,赵改名,柳艳霞,孙灵霞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2
): 37-41.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2.022
摘要
(
108
)
PDF(pc)
(393KB)(
35
)
可视化
收藏
将冷却猪肉用托盘、真空、气调的方式包装放置5℃条件下贮藏,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不同包装冷却猪肉贮藏过程中腐败特性。结果表明:通过主成分分析品质指标变化发现,微生物和尸胺、腐胺、电导率、TVBN、pH都可以作为腐败指标反映冷却猪肉的腐败进程,影响其货架期的长短。主成分分析中的旋转因子空间成分图可以直观地确定一部分指标的相关关系,除去不相关的指标,进而进行聚类分析,树图把指标分为4大类,细菌总数与TVBN、热杀索丝菌、假单胞菌的距离分别为0.255、0.320和0.340;假单胞菌、电导率与TVBN的距离分别为0.282和0.305;腐胺与尸胺的距离为0.356,但与其他指标距离较远;pH与其他指标的距离均较远。因此,对于不同包装的冷却猪肉,细菌总数、TVBN、假单胞菌和电导率可以作为判断其腐败品质变化的重要指标,其含量变化可客观反映冷却猪肉的腐败变质进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4
)
Select
56.
2种油脂与氯化钠热反应模型中氯丙醇的生成
吴继红,黄明泉,孙培培,孙宝国,杨绍祥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2
): 42-46.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2.023
摘要
(
107
)
PDF(pc)
(264KB)(
35
)
可视化
收藏
以猪脂和鸡脂为原料,分别建立了不同的油脂与NaCl热反应模型,并结合气质联机对模型热反应中生成的氯丙醇进行了分析。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不同油脂用量、NaCl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氯丙醇生成量的影响,并探究了氯丙醇的生成机理。研究表明:温度对氯丙醇的产生影响较大,当高于140℃时可以极大地促进氯丙醇的生成;NaCl的浓度足够大时会使氯丙醇的生成量下降而生成二氯衍生物;随油脂用量的增加,氯丙醇的产生呈下降趋势;随反应时间的延长,氯丙醇的产生呈上升趋势。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9
)
Select
57.
水分含量对软烤鱿鱼足片质构和色泽的影响
王丽丽,杨宪时,李学英,迟海,黄洪亮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2
): 47-50.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2.024
摘要
(
44
)
PDF(pc)
(287KB)(
38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分析不同水分含量软烤鱿鱼足片的质构和色泽指标,探讨了水分含量与质构特性及色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软烤鱿鱼足片质构特性中的硬度、胶粘性、咀嚼性随着水分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且呈现明显的线性关系,弹性亦随水分含量的升高而增加,内聚性基本不受水分含量的影响。L*随着水分含量的增加有上升的趋势,a*随着水分含量的增加亦有下降的趋势,但是差别都不显著(P>0.05),b*随水分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差别显著(P<0.05)。从用Lab和RGB颜色空间来看,水分含量为37%~43%时,制品色泽为黄色系,45%时制品色泽较差。从质地、色泽、口味和气味进行感官评定,确定水分含量为43%时制品质量最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7
)
Select
58.
解冻方法对船上冻结南极磷虾品质变化的影响
刘会省,迟海,杨宪时,李学英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2
): 51-54.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2.025
摘要
(
45
)
PDF(pc)
(279KB)(
46
)
可视化
收藏
以解冻后南极磷虾的蒸煮损失、表面活性巯基、挥发性盐基氮(TVB-N)、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TBARS)和菌落总数为指标,分析了低温解冻、流水解冻、碎冰解冻及室温解冻对船上冻结南极磷虾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解冻方法对南极磷虾的蒸煮损失没有明显差异(P<0.05);流水解冻方法南极磷虾的菌落总数较高,TVB-N和TBARS含量较低;低温解冻方法解冻时间较长,很难保证南极磷虾的品质;室温解冻方法南极磷虾的TVB-N含量最高。与其他解冻方法相比,碎冰解冻更适合保证南极磷虾品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9
)
Select
59.
发酵剂对熏马肠成熟过程中生物胺含量变化的影响
马宇霞,卢士玲,李开雄,李蕊婷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2
): 55-59.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2.031
摘要
(
50
)
PDF(pc)
(340KB)(
40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从熏马肠中分离出的具有抑菌作用并可以产生物胺氧化酶的菌株,1株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3株模仿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imulans)作为发酵剂加入到熏马肠,在熏马肠成熟过程中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不同发酵剂对生物胺含量变化的影响,进而阐明发酵剂对熏马肠中生物胺累积的控制作用。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在马肠成熟过程中,B组对色胺、苯乙胺、腐胺、组胺、酪胺都有较显著的减少作用;C组对色胺、腐胺、尸胺、组胺、酪胺减少作用显著;D组对色胺、苯乙胺、腐胺、组胺、酪胺的减少作用显著;E组对组胺、苯乙胺、色胺的减少作用显著。添加发酵剂组对精胺、亚精胺的减少作用均不显著。结果表明,上述菌种对熏马肠成熟过程中生物胺产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具有肉品发酵剂的良好特性,为熏马肠以及其他发酵肉制品的工业化生产和安全性奠定了基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4
)
Select
60.
生姜蛋白酶的凝乳作用及相关机理探讨
范金波,侯宇,黄训文,周素珍,吕长鑫,冯叙桥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2
): 60-65.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2.032
摘要
(
40
)
PDF(pc)
(399KB)(
24
)
可视化
收藏
从生姜中分离得到具有凝乳活力的生姜蛋白酶,采用Urea SDS-PAGE、RP-HPLC和MALDI-TOF/MS等方法分析生姜蛋白酶对酪蛋白单体和脱脂乳中酪蛋白的水解作用。结果表明,生姜蛋白酶水解κ-酪蛋白生成的主要产物比较稳定,不会被进一步水解。温度高于60℃时生成κ-CN(f 1-90)和κ-CN(f 1-102)两个末端疏水性肽段,其次为κ-CN(f 1-121),温度较低时,还生成大量分子量高于κ-CN(f 1-121)的产物。在脱脂乳体系中,生姜蛋白酶水解脱脂乳的κ-酪蛋白,而对αS1-、αS2-和β-酪蛋白没有显著的水解作用。主要裂解κ-酪蛋白的Thr121-Ile122键,生成疏水性N末端肽段κ-CN(f 1-121)。这一结果表明生姜蛋白酶凝乳的主要机理是水解κ-酪蛋白Thr121-Ile122肽键,破坏了酪蛋白微粒的稳定性,促使酪蛋白形成凝胶。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1
)
Select
61.
牛、羊发酵乳中多肽的筛分比较及抗炎作用初探
张悦,葛武鹏,贾玉良,陈瑛,王迁,秦立虎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2
): 66-73.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2.033
摘要
(
49
)
PDF(pc)
(532KB)(
39
)
可视化
收藏
对不同菌种发酵的牛、羊发酵乳经过模拟人体消化后利用AKTA purifier 10蛋白质层析仪进行功能性多肽分离纯化及比较,同时应用小鼠肿瘤坏死因子TNF-αELISA及Western blot对所分离出的多肽进行抗炎作用分析与比较,为抗炎功能性食品的开发提供参考。结果表明:①用普通菌种发酵的牛、羊酸乳中的多肽种类少于添加了益生菌发酵的牛、羊发酵乳,普通羊酸乳中分离出多肽3种,普通牛酸乳中1种,嗜酸乳杆菌牛发酵乳中2种、羊发酵乳中4种,双歧杆菌牛发酵乳中2种、羊发酵乳中3种;②同时添加了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的复合菌种发酵乳中分离出了最多种类的多肽,且羊发酵乳中多于牛发酵乳;③在被测样品中小鼠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浓度范围是(2.18±0.069)~(14.03±0.081)ng/L,与阳性对照(16.52±0.027)ng/L相比,所有分离出的多肽均具有一定抗炎作用;④通过比较,同时添加了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复合菌种的羊发酵乳中含有的一种多肽C①-2显示出最好的抗炎性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62.
酪蛋白非磷肽Na_2SeO_3的制备、表征及总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李琳,王志耕,曹玮,吴德龙,梅林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2
): 74-78.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2.011
摘要
(
54
)
PDF(pc)
(595KB)(
32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究酪蛋白非磷肽Na2SeO3的表面及其总抗氧化能力(TEAC)的特性,以酪蛋白为原料,选用碱性蛋白酶(Alcalase)对其进行水解,分离提取出酪蛋白非磷肽和酪蛋白磷酸肽,然后与Na2SeO3反应。通过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对酪蛋白非磷肽和酪蛋白磷酸肽与Na2SeO3的反应产物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酪蛋白非磷肽与Na2SeO3反应产生的酪蛋白非磷肽Na2SeO3是富含硒元素的红色物质。采用透射电镜(TEM)测试酪蛋白非磷肽Na2SeO3的表面结构,得出该物质多为纳米级的颗粒物。同时采用总抗氧化能力测试法(ABTS)测试分析不同反应产物TEAC的变化,结果显示,不同反应物与Na2SeO3结合后其抗氧化能力都有所提升,且酪蛋白非磷肽Na2SeO3总抗氧化能力的提升最为显著。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63.
货架期内液态奶中结合型羟甲基糠醛生成的动力学分析
曹婉秀,仇凯,钟其顶,熊正河,吕晓玲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2
): 79-82.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2.034
摘要
(
64
)
PDF(pc)
(249KB)(
26
)
可视化
收藏
液态乳在货架期内发生的美拉德反应对产品品质变化有很大影响,对美拉德反应主要产物生成的动力学分析有助于反应机理的研究。文中采用同一品牌的3种液态奶产品,分别在4、25、37℃贮存5个月,跟踪分析产品中结合型羟甲基糠醛(B-HMF)的含量变化,建立基于贮存温度和贮存时间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液态乳中B-HMF的生成整体符合动力学零级反应模式,并最终建立各样品中B-HMF生成的动力学预测模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64.
雪白根霉脂肪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高效表达及其酶学性质研究
王建荣,刘丹妮,李鹏,刘金山,周平发,陈丽芝,聂金梅,钟开兴,李阳源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2
): 83-88.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2.001
摘要
(
61
)
PDF(pc)
(676KB)(
34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同源克隆法获得了雪白根霉的脂肪酶基因(rnl),将其连接到pPICZαA载体上,得到重组表达载体pPICZαA-rnl。将表达载体pPICZαA-rnl用限制性内切酶SacI线性化后,电击转入毕赤酵母X-33中。雪白根霉脂肪酶基因在毕赤酵母X-33中成功表达,重组菌株摇瓶培养144 h后,酶活可达48 U/mL。重组酶最适pH值为8.5,最适反应温度为35℃。1 mmol/L的Mn2+,Ca2+和K+以及1%的表面活性剂吐温20,吐温80,曲通100对重组脂肪酶具有激活作用。重组酶的最适底物为三月桂酸甘油酯(C12)。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6
)
Select
65.
基因组重组选育强降解苹果酸毛葡萄酒酵母及其发酵特性
李玮,朱月莲,易菊阳,黄梅华,张劲,陈国品,曹慕明,张瑛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2
): 89-93.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2.035
摘要
(
72
)
PDF(pc)
(356KB)(
40
)
可视化
收藏
在构建产酒酵母菌和降解苹果酸酵母菌单倍体细胞亲本库的基础上,首先优化了亲本酿酒酵母和解苹果酸裂殖酵母原生质体制备、再生和灭活条件,通过2轮基因组重组,经苹果酸降解指示培养基初筛和毛葡萄汁发酵复筛,选育获得了1株遗传稳定的融合菌株F8,其毛葡萄汁发酵液中平均总酸量仅为4.89 g/L,平均乙醇体积分数达10.39%,发酵性状接近于亲本酿酒酵母和解苹果酸裂殖酵母。实验成功证明了基因组重组技术在葡萄酒酵母选育中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同时也为毛葡萄酒酿造中一步实现产酒和降酸的新工艺奠定了基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66.
perR基因的敲除对丙酮丁醇梭菌摇瓶发酵的影响
裴建新,庞浩,左文朴,林丽华,郭媛,严少敏,黄日波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2
): 94-98.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2.012
摘要
(
59
)
PDF(pc)
(305KB)(
53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提高丙酮丁醇梭菌对分子氧的耐受能力,降低厌氧发酵环境,构建了超氧化物阻遏蛋白(PERR)基因敲除的工程菌株。应用Ⅱ组内含子敲除系统,PCR克隆perR-Targetron基因与载体连接构建敲除质粒pSYperR,电转化丙酮丁醇梭菌C.acetobutylicum ATCC 824,PCR筛选验证获得突变菌株C.acetobutylicum ATCC 824-δperR,采用摇瓶发酵对其突变菌株进行发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静止状态发酵丁醇C.acetobutylicum ATCC824-δperR比C.acetobutylicum ATCC 824丁醇产量提高7.89%,摇床转速为200 r/min时,C.acetobutylicum ATCC824-δperR的丁醇产量是C.acetobutylicum ATCC 824的3.34倍。研究表明,通过Ⅱ组内含子敲除系统,构建的C.acetobutylicum ATCC824-δperR在发酵过程中降低了氧分子的伤害,不需要严格的厌氧条件,从而降低发酵成本。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2
)
Select
67.
丙酮丁醇梭菌代谢工程菌的构建及其发酵性能
方雪,刘刚,邢苗,王绍文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2
): 99-105.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2.013
摘要
(
49
)
PDF(pc)
(408KB)(
84
)
可视化
收藏
丙酮丁醇梭菌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可以利用葡萄糖、木糖、阿拉伯糖、纤维二糖等多种底物,发酵糖获得丙酮、丁醇、乙醇等产物,是一种优良的木质纤维素同步糖化发酵菌种。为获得具有更优良发酵性能的木质纤维素发酵菌株,使用代谢工程技术对丙酮丁醇梭菌进行改造。将乙酰乙酰CoA硫解酶基因(thl)的启动子和末端两个同源片段以及醛/醇脱氢酶基因(adhE)的开放阅读框连接到pUC18上,构建成整合型质粒pTAEE,电转化丙酮丁醇梭菌后在红霉素抗性平板筛选转化子。通过PCR扩增及产物序列分析表明,质粒pTAEE中的adhE基因以单交换的方式整合到转化子基因组中,增强adhE的表达。重组菌T4的乙醇得率为2.3%,比野生菌提高了15%,乙醇浓度为0.39 g/L,与野生菌相当;丁醇得率为41.6%,比野生菌提高了69%,丁醇浓度为6.9g/L,比野生菌提高了41%,获得了发酵性能更高的丙酮丁醇梭菌代谢工程菌株。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6
)
Select
68.
一种酿酒酵母多倍体系列菌株的构建及快速筛选方法
杨华军,刘成,马向霞,洪解放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2
): 106-110.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2.014
摘要
(
61
)
PDF(pc)
(570KB)(
72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一种酿酒酵母多倍体系列菌株的构建和快速筛选的方法,即利用HO基因表达使酿酒酵母菌株交配型发生转变,通过相应菌株间的杂交构建酿酒酵母多倍体系列菌株,与已知交配型的酿酒酵母菌株杂交,显微镜观察杂合子,快速筛选得到多倍体菌株。PCR分析及DNA含量测定结果进一步表明得到的多倍体菌株是正确的。研究所采用的构建多倍体及快速筛选的方法快捷、可靠。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1
)
Select
69.
亚临界水对鸭血浆蛋白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涂宗财,尧思华,王辉,包中宇,沙小梅,黄小琴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2
): 111-115.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2.036
摘要
(
59
)
PDF(pc)
(290KB)(
26
)
可视化
收藏
以鸭血浆蛋白为原料,研究亚临界水技术不同温度(120℃、140℃、160℃、180℃)处理不同时间(0min、5 min、10 min、20 min、40 min)对其溶解性、游离氨基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20℃处理不同时间,蛋白的溶解性及游离氨基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高于120℃时,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或处理时间的延长,蛋白的溶解性均降低;140℃40 min时,游离氨基含量稍有下降;160~180℃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或处理时间延长,含量随之升高。原血浆蛋白的抗氧化能力较弱,但随着亚临界水处理温度的升高或处理时间的延长,其抗氧化活性显著提高,180℃40 min时,其DPPH·清除能力增加77.08%,还原能力增加近39倍,ABTS+清除能力增加67.65%。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6
)
Select
70.
酶解制备褐藻胶寡糖及其产物的抗氧化活性分析
周绪霞,徐鋆,丁玉庭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2
): 116-120.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2.008
摘要
(
67
)
PDF(pc)
(316KB)(
37
)
可视化
收藏
以褐藻酸钠为底物,通过褐藻胶裂解酶酶解方法得到3种不同分子质量范围的褐藻胶寡糖组分(ADOA、ADO-B和ADO-C),对其抗氧化性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寡糖组分都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且活性随着寡糖浓度的增加而加强,其中ADO-C的抗氧化活性最高。在DPPH·体系中,ADO-C的IC50值为0.53 mg/mL;在·OH体系中,ADO-C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活性大于同浓度的抗坏血酸(P<0.05);还原力方面,在较低的浓度下,ADO-C表现出的还原力显著大于其余的2种(P<0.05)。实验表明,酶解得到的褐藻胶寡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ADO-C(M W<8000)的抗氧化性最显著,即分子质量较小的寡糖有更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19
)
Select
71.
鱿鱼头蛋白酶水解物的抗氧化活性
黄艳青,赵建明,龚洋洋,房文红,黄洪亮,高露姣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2
): 121-126.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2.037
摘要
(
65
)
PDF(pc)
(401KB)(
47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Flavourzyme 500 MG蛋白酶对鱿鱼头蛋白进行酶解,制备不同水解度的水解物并测定水解物的抗氧化活性,分析鱿鱼头蛋白水解物的水解度与其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水解度为0~39.80%范围内,随着水解度的逐渐升高,鱿鱼头蛋白酶水解物多肽含量和游离氨基酸总量逐渐增加,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能力、抗氧化能力和亚铁离子螯合能力逐渐升高;在水解度为39.80%时,酶水解物多肽含量和游离氨基酸总量分别为12.97 mg/mL和4.49 mg/mL,上述抗氧化活性指标均为最高,分别为40.04%、32.72%、45.4%、1.449、0.697 mg/mL和43.34%。表明鱿鱼头蛋白酶水解物具良好抗氧化作用,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6
)
Select
72.
基于SVM-PSO的羰基还原酶产酶条件优化
朱斌斌,孙丽慧,郑裕国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2
): 127-131.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2.015
摘要
(
54
)
PDF(pc)
(311KB)(
24
)
可视化
收藏
构建优化模型对羰基还原酶的产酶培养条件进行优化,获得较优的发酵产酶条件。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筛选出羰基还原酶产酶培养条件的4个显著影响因子;设计正交试验进一步探究显著影响因子对羰基还原酶产酶的影响;以正交试验结果为样本数据,采用支持向量机(SVM)模型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拟合回归;构建SVM-PSO优化模型对拟合函数进行全局寻优,寻优结果即为羰基还原酶较优产酶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预测的最优产酶条件下培养菌体,羰基还原酶酶活达到299.19 U/L,比优化前提高了16.81%,证明构建的SVMPSO模型对于产酶条件优化问题有较好处理能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73.
谷物格瓦斯发酵条件的优化
艾静,苏本宪,孟祥晨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2
): 132-138.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2.038
摘要
(
69
)
PDF(pc)
(419KB)(
36
)
可视化
收藏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结合Plackett-Burman设计法和响应面分析法对格瓦斯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从原料汁比例、菌种比(酵母菌∶乳酸菌)、接种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中筛选出对格瓦斯品质影响最重要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原料汁比例、接种量、菌种比是影响格瓦斯品质最重要的3个因素;再利用最陡爬坡实验及Box-behnken设计进一步优化发酵条件,优化后的发酵工艺参数为:玉米汁含量24.5%、安琪酵母与瑞士乳杆菌比例2.5∶1、接种量5.0%、发酵时间22 h。发酵温度37℃。采用优化发酵条件制得的格瓦斯饮料的滴定酸度为28.5°T、乙醇体积分数为1.6%。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7
)
Select
74.
包子馅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定以及货架期的预测
段人钰,张坤生,任云霞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2
): 139-144.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2.039
摘要
(
53
)
PDF(pc)
(350KB)(
30
)
可视化
收藏
在低于玻璃化转变温度下贮存食品时可以提高其质量。利用差示扫描热量法(DSC)对包子馅(鸡肉)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进行测定,测得结果为-18.52℃。在不同贮藏温度(4、7、15℃)下对鸡肉馅的挥发性盐基氮、细菌总数、色差、pH值、水分含量、感官评价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随贮藏时间的延长挥发性盐基氮和细菌总数逐渐上升,L*值、a*值、b*值、水分含量和感官评分均逐渐降低,pH值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根据Arrhenius方程,以TVB-N和菌落总数作为指标,建立预测包子货架期的动力学模型。得到各指标的活化能Ea和指前因子k0分别为15.868 kJ/mol、56.549 kJ/mol和309.482、1.8×109。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6
)
Select
75.
鲜切生菜清洗过程中肠炎沙门氏菌转移模型的建立
罗婵,陈安均,崔慧玲,綦燕,刘猛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2
): 145-150.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2.040
摘要
(
46
)
PDF(pc)
(346KB)(
23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肠炎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ca serovar Enteritidis,SE)在鲜切生菜清洗过程中的转移并建立转移模型,选择NaClO及复合抑菌剂(250IU/mL nisin+0.15%柠檬酸+0.05%双乙酸钠,nisin-CA-SD)为清洗剂,对比二者在控制SE转移能力上的差异,考察幂函数与指数函数2种模型在清洗环境中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清洗次数的增加,SE从接种生菜转移到未接种生菜上的数量逐渐减少;NaClO及复合抑菌剂均不能完全抑制SE在清洗过程中的转移,但复合抑菌剂更有助于抑制SE的交叉污染。清洗剂多次利用时,幂函数模型能更好地描述及预测SE的转移情况。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4
)
Select
76.
3种淡水鱼鳞明胶成膜性的比较
涂宗财,黄涛,王辉,沙小梅,黄小琴,何娜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2
): 151-154.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2.041
摘要
(
75
)
PDF(pc)
(267KB)(
43
)
可视化
收藏
以水蒸气渗透率(WVP)、透明度、溶解度和透油率等性质为评价指标,研究淡水鱼(草鱼、鳙鱼、鲫鱼)鱼鳞明胶的成膜性能,研究其对哺乳动物皮(猪皮、牛皮)明胶膜的可替代性。结果表明:3种淡水鱼鱼鳞明胶膜的WVP均低于哺乳动物明胶膜,其中鲫鱼鱼鳞明胶膜的WVP最低;鱼鳞明胶膜的溶解度、透光度和透油率高于哺乳动物明胶膜,其中草鱼鱼鳞明胶膜的溶解度和透油率最高,鳙鱼鱼鳞明胶膜有最高的透光度但是透油率最低,鲫鱼鱼鳞明胶膜的溶解度、透光度最低。红外结果表明,不同明胶膜的结构相似,甘油的特征吸收峰表明甘油和哺乳动物明胶膜发生更多的交联。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16
)
Select
77.
热风干燥与真空冷冻干燥对桑葚果粉品质的影响比较
叶磊,郜海燕,周拥军,陈杭君,穆宏磊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2
): 155-159.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2.042
摘要
(
74
)
PDF(pc)
(587KB)(
62
)
可视化
收藏
以桑葚为试材,比较了热风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对桑葚果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桑葚果粉得率和含水率低于热风干燥果粉,但溶解性能优于后者,电镜下观察到真空冷冻干燥果粉颗粒大,颗粒间孔隙较多结构疏松,热风干燥果粉颗粒间聚集紧密孔隙较少,真空冷冻干燥果粉Vc、总酚、花色苷的保留率分别为97.97%、98.40%和96.36%,而热风干燥桑葚果粉Vc、总酚、花色苷等物质保留率分别为37.47%、92.07%和69.13%,损失比较严重,真空冷冻干燥可较完好地保持桑葚原有品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39
)
Select
78.
单甲氧基聚乙二醇修饰中性蛋白酶的制备及特性研究
赵世光,方林明,王林,尹若春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2
): 160-163.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2.016
摘要
(
60
)
PDF(pc)
(260KB)(
36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氰脲酰氯活化的单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5000)对中性蛋白酶进行化学修饰,研究其酶学性质及在非水相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中性蛋白酶经mPEG5000修饰后,最适温度仍为50℃,与游离酶一致;其相对活性呈现出修饰率依赖性;修饰酶的热稳定性、底物亲和力均较游离酶有较大改善,且在多种有机溶剂体系中表现出更强的稳定性。表明mPEG5000修饰后的中性蛋白酶在多种不利条件下的耐受性得到提高,为其在非水相催化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1
)
Select
79.
南极红色素与胭脂虫红色素稳定性对比
金滨滨,王能飞,张梅,赵倩,吴佐浩,王以斌,臧家业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2
): 164-169.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2.043
摘要
(
58
)
PDF(pc)
(341KB)(
73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探究南极真菌Geomyces WNF-15A分泌的红色素的稳定性,通过与胭脂虫红色素的对比,包括色价、紫外敏感性、氧化剂还原剂的影响、食品添加剂的影响、金属离子稳定性、酸碱稳定性等方面,发现南极红色素在528 nm有最大吸收波长;色价为144.3;对紫外光稳定;对绝大多数金属离子稳定;pH值在6~10内稳定。测试结果表明南极红色素稳定性较好,有成为胭脂虫红色素替代品的潜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5
)
Select
80.
传统泡菜中乳酸菌对风味的影响
徐丹萍,蒲彪,卓志航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2
): 170-173.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2.044
摘要
(
76
)
PDF(pc)
(273KB)(
45
)
可视化
收藏
乳酸菌作为传统泡菜中的优势菌群,对泡菜独特风味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文中阐述了传统泡菜中乳酸菌的种类及作用、传统泡菜中风味物质的种类,从3个方面归纳总结了乳酸菌产生风味物质的机制,并对今后泡菜中微生物对风味影响的研究方向做出了展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13
)
Select
81.
仿制干酪的研究进展
郑远荣,莫蓓红,刘振民,高红艳,石春权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2
): 174-179.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2.045
摘要
(
50
)
PDF(pc)
(383KB)(
51
)
可视化
收藏
仿制干酪是使用非乳来源的蛋白质、脂肪部分或全部替代乳蛋白和乳脂肪制作而成的具有干酪特征可以满足特定要求的产品。文章简介了仿制干酪的原理及分类,重点阐述了干酪类似物、植脂干酪和大豆干酪的研究发现和成果。不断发展的仿制干酪在食品工业中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8
)
Select
82.
我国邻苯二甲酸酯类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李俊儒,胡继红,段琼,刘延玲,朱克永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2
): 180-183.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2.006
摘要
(
55
)
PDF(pc)
(278KB)(
73
)
可视化
收藏
文中概述了近几年国内检测塑化剂的常用方法,对比了气质联用法(GC-MS)、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气相色谱法(GC)等在检测样预处理方法、分析条件和检测限等方面的异同,比较了这些分析方法的优劣,对当前塑化剂检测中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出了建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13
)
Select
83.
食用海藻种属特异性多重PCR鉴定
白卫滨,邹游,曹春廷,邱瑞霞,孙建霞,吴希阳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2
): 184-187.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2.046
摘要
(
48
)
PDF(pc)
(521KB)(
40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对食用海藻进行种属特异性分子特征鉴定,采用试剂盒提取4种常见的食用海藻(石莼、龙须菜、海带、螺旋藻)样品DNA后,用常规PCR技术进行引物特异性验证,运用双重PCR技术检测引物的灵敏度。结果表明,4种食用海藻(石莼、龙须菜、海带、螺旋藻)得到相应的不同大小单一条带,说明引物具有特异性;在双重PCR体系螺旋藻、石莼以及龙须菜、海带组合,得到石莼的检测限为362 pg,龙须菜的检测限为100 pg。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84.
甜柿货架期的近红外光谱定性判别
王丹,鲁晓翔,张鹏,李江阔,陈绍慧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2
): 188-191.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2.004
摘要
(
57
)
PDF(pc)
(240KB)(
30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对甜柿的货架期进行了定性判别研究,运用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和不同波段选择,发现在1 100~2 400 nm内,采用二阶导数结合标准正常化和去散射(SNVD)处理的光谱预处理方法最好。判别模型的正确分类率达到97.8%~100%,预测准确率达到88.9%~100%。因此,近红外光谱技术对甜柿货架期的检测具有应用价值。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3
)
Select
85.
固相萃取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水果中赤霉素、多效唑、烯效唑残留量
张敏,闫超杰,付海滨,李修平,徐宜宏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2
): 192-195.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2.005
摘要
(
78
)
PDF(pc)
(230KB)(
51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同时检测水果中赤霉素、多效唑和烯效唑残留量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SPE-HPLC)方法。该方法经80%甲醇水提取样品,C18固相萃取小柱净化,采用DAD检测器220 nm紫外扫描检测。结果表明: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0.5~10μg/mL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检出限分别为赤霉素0.002 mg/kg、多效唑0.04 mg/kg、烯效唑0.02 mg/kg;在0.2~0.8 mg/kg加标水平下,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平均回收率为78%~91%;相对标准偏差为2.4%~5.4%。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13
)
Select
86.
香豆与大豆营养组成及豆乳风味成分的比较
陈红丽,李新华,刘婷婷,谢甫缔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2
): 196-201.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2.026
摘要
(
51
)
PDF(pc)
(382KB)(
29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国标方法测定香豆的主要营养成分,并与普通大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香豆的蛋白质、脂肪含量较普通大豆低,碳水化合物含量较大豆高,氨基酸、钙、铁、磷含量也与大豆有所区别。在此基础上对以香豆为原料生产的豆乳风味进行研究,采用液液萃取的方法提取豆乳中的香味组分,以二氯甲烷作为萃取剂,结合GC-MS方法,分别测定香豆乳及大豆乳的香味成分,并进行比较。实验结果显示:GC-MS方法定性出的香味组分有醇类、酯类、醛类、酮类、酚类等,其组成和相对含量不同,检测得到大豆乳香味组分有34种,香豆乳有45种,香豆乳香味组分种类较普通大豆乳多,可制备出品质高,香味浓郁的特色豆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1
)
Select
87.
1-MCP和CO
2
自发释放处理对西兰花常温货架期的保鲜作用
纪淑娟,熊振华,程顺昌,魏宝东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2
): 202-206.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2.047
摘要
(
67
)
PDF(pc)
(321KB)(
85
)
可视化
收藏
以新鲜西兰花为原料,用自发释放浓度为2.5μg/L 1-甲基环丙烯(1-MCP)和5%CO2作为保鲜剂,对西兰花在常温货架进行贮藏处理,以加冰和不做处理为对照,在(20±3)℃下对西兰花的相关指标进行定期测定。结果表明:自发释放CO2处理能够显著延缓西兰花V C含量的减少,并且能够有效抑制西兰花叶绿素含量的下降;自发释放1-MCP处理能够有效降低西兰花呼吸作用,推迟呼吸高峰并使呼吸高峰降低,同时可以延缓可溶性固形物的减少。自发释放1-MCP和CO2处理与2个对照相比均能延长西兰花的货架时间,起到保鲜效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88.
热处理对鲜切苹果的保鲜效果
范林林,李萌萌,冯叙桥,赵宏侠,段小明,张蓓,蔡茜彤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2
): 207-212.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2.027
摘要
(
65
)
PDF(pc)
(387KB)(
66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热处理对鲜切苹果品质的影响,将鲜切寒富苹果分别放入50、60、70℃的热水中浸泡2 min后沥干、用0.11 mm厚度的PE保鲜膜包装后置于4℃冷库中贮藏,每2d测定与成熟衰老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适当的热处理可保持苹果切片的感官品质、延缓营养物质的下降、抑制微生物的繁殖,对鲜切苹果有较好的护色效果;50℃热水浸泡处理能在8d贮藏期内4℃冷库中维持鲜切苹果较好的品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13
)
Select
89.
青皮鲜核桃低温贮藏后货架期品质的变化
郭园园,鲁晓翔,李江阔,陈绍慧,张鹏,李博强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2
): 213-218.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2.028
摘要
(
49
)
PDF(pc)
(421KB)(
40
)
可视化
收藏
以青皮鲜核桃为试材,研究不同厚度PE包装的青皮鲜核桃结合低温贮藏60d后,转入常温货架期间果实品质及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货架期间,经厚度为40、50μm的PE袋包装处理过的青皮鲜核桃能有效地保持其原有水分和色泽,降低呼吸强度,提高青皮鲜核桃仁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并使脂氧合酶(LOX)活性维持在较低的水平,能够有效保持青皮鲜核桃的品质,延缓果实衰老。与对照组相比,经厚度为40μm的PE袋包装处理过的青皮鲜核桃货架期延长到9d,保鲜效果良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4
)
Select
90.
紫外UV-C与生防菌CF-3对采后荔枝贮藏品质的影响
曾轩,尹京苑,高海燕,翟传辰,王一凡,裴高璞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2
): 219-224.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2.029
摘要
(
44
)
PDF(pc)
(415KB)(
35
)
可视化
收藏
以广西黑叶荔枝为试材,研究低温下紫外UV-C处理与生防菌CF-3对荔枝采后保鲜效果及生理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低温下,紫外UV-C复合生防菌CF-3处理可以显著抑制荔枝的霉褐变,尤其在贮藏期为21d时,好果率达84.44%,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合处理可以提高荔枝的感官品质,延缓荔枝营养物质Vc和TSS的消耗,抑制电导率、MDA含量的上升,POD、PPO活性的变化,减缓总酚含量和SOD活性的下降,延缓采后荔枝的成熟和衰老,较好地保持荔枝的风味和贮藏品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2
)
Select
91.
不同贮藏温度下几种鱼的肉质品质变化对比
李乐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2
): 225-231.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2.030
摘要
(
53
)
PDF(pc)
(383KB)(
61
)
可视化
收藏
将草鱼、鳙鱼、鳜鱼、罗非鱼在不同温度下(4、-1和-20℃)贮藏0、3、6、9、12d,对4种鱼肌肉的水分、粗脂肪、pH值、肌纤维直径、质构特性、持水率、K值、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TBARS进行测量。结果显示:相同贮藏温度下,其肉质品质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变差,而贮藏的温度降低可以缓解该过程;另外肌肉的肉质特性与其贮藏间肉质品质变化有直接的关系,肌肉pH值越大、肌纤维直径越细、含水量和脂肪含量越低,在相同的贮藏温度和时间下,较其他鱼更能保持其肉质品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5
)
Select
92.
超滤法分离棉籽粕水提液中的棉籽低聚糖
宿曼,杨瑞金,许琪,华霄,张文斌,赵伟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2
): 232-235.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2.007
摘要
(
39
)
PDF(pc)
(271KB)(
29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超滤工艺脱除棉籽粕水提取液中的蛋白质、胶质、色素等大分子杂质。通过比较不同截留分子质量、操作压力、温度下超滤膜的超滤效果,优化确定膜的最佳截留分子质量、操作压力和温度分别为5 kDa、1.379×105Pa和35℃。在此工艺条件下,棉籽粕水提液中总糖、棉籽糖、水苏糖、蔗糖的透过率分别达到88.7%、86.3%、87.2%和98.1%,蛋白质脱除率达到75%。超滤工艺是分离纯化棉籽粕水提液的有效手段。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3
)
Select
93.
聚酰胺层析法分离纯化牛蒡叶中的总黄酮
林春梅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2
): 236-238.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2.048
摘要
(
111
)
PDF(pc)
(213KB)(
72
)
可视化
收藏
用聚酰胺层析法分离纯化牛蒡叶中总黄酮,并用分光光度法对其含量进行测定。文中采用水提、纤维素酶提以及纤维素酶乙醇提取方法,得到总黄酮含量不同的提取液,分别使之流经聚酰胺柱,其中的黄酮类物质被聚酰胺吸附后,用体积分数70%乙醇洗脱,考察洗脱曲线及纯度,采用分光光度法进行定量测定。结果显示:纤维素酶乙醇法提取液中黄酮含量最高,纤维素酶法次之,水提取法最低,70%乙醇可以将3种提取方法得到的绝大部分黄酮类化合物洗脱下来,回收率分别为93.0%、92.4%和93.7%,得到的产品纯度分别为15.84%、12.71%和12.33%。纤维素酶乙醇法可有效提高牛蒡叶中总黄酮的提取率,聚酰胺层析法可使总黄酮的纯度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6
)
Select
94.
ATR-FTIR检测毕赤酵母发酵中甘油和甲醇浓度
吴胜,杭海峰,郭美锦,储炬,庄英萍,张嗣良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3
): 1-7.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3.010
摘要
(
71
)
PDF(pc)
(441KB)(
41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无机盐培养基毕赤酵母发酵生产重组人溶菌酶,以人工配置的标准溶液作为建模集,利用ATRFTIR结合PLS建立甘油和甲醇的预测模型,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预测性,甘油预测模型的SEC和SEV分别为0.171和0.532 g/L,甲醇预测模型的SEC和SEV分别为0.129和0.248 g/L。在5 L发酵罐中运用建立的模型预测发酵液中甘油和甲醇的浓度,预测标准误差(SEP)分别为1.09和0.86 g/L,表明模型稳定,能有效指导实际生产。比较5 L发酵罐中分别采用FTIR调控和溶氧(DO-stat)调控甲醇浓度下的比生长速率(μ)和比生产速率(Qp),结果表明,FTIR调控下比生长速率和比生产速率均高于溶氧(DO-stat)调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4
)
Select
95.
底物浓度对糖化反应过程的影响!
曲世洋,李才明,顾正彪,汪梦云,李兆丰,洪雁,程力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3
): 8-12.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3.017
摘要
(
71
)
PDF(pc)
(342KB)(
46
)
可视化
收藏
以葡萄糖浓度和葡萄糖得率为指标,探讨了麦芽糊精浓度对其糖化的影响,并对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麦芽糊精浓度的提高,糖化得到的葡萄糖浓度及其得率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麦芽糊精浓度为50%时,糖化液中葡萄糖浓度最大,糖化48 h时达到531.3 mg/mL;浓度为20%~40%时,葡萄糖得率较高,糖化48 h时达到90%以上,浓度为50%时,反应前期葡萄糖得率较低,但反应48 h时仍能达到88.7%,当浓度为60%时,葡萄糖得率明显下降,反应48 h时葡萄糖得率仅为69.3%。其主要原因可能是:麦芽糊精溶液浓度较低时,随着浓度的升高,反应体系中麦芽糊精的分子密度变大,酶和底物碰撞概率增加,糖化得到的葡萄糖浓度以及葡萄糖得率呈现上升趋势;但随着浓度继续升高,特别是浓度超过50%时,体系黏度明显增加,体系的水分活度降低,水分流动性变差,自由水分减少,抑制了糖化反应,导致葡萄糖浓度和葡萄糖得率均呈现下降趋势。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96.
不同生长阶段保加利亚乳杆菌关键蛋白酶基因表达变化规律
韩巍巍,侯俊财,曹秋阁,高梦妮,张佳秀,吴瑶,李晓静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3
): 13-19.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3.011
摘要
(
55
)
PDF(pc)
(457KB)(
34
)
可视化
收藏
乳酸菌自身不能直接利用外源蛋白质,必须通过蛋白水解体系水解外源蛋白质,生成供菌体正常生长需要的短肽和游离氨基酸。该研究选择6株保加利亚乳杆菌(KLDS1.0207、1.0501、1.1007、1.9201、1.9203、1.0208)进行脱脂乳发酵,在mRNA转录水平上,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探讨保加利亚乳杆菌的蛋白水解体系中关键蛋白酶基因(prtB、oppD、pepC、pepF、pepQ、pepX、pepT)在菌体不同生长阶段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所有菌株生长曲线均呈S型。随着菌体在脱脂乳中的不断生长,蛋白水解活力极显著增强(P<0.01),7个目的基因相对表达量呈现总体上调。6株菌的prtB和oppD基因在对数期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4h)(P<0.01)。对数期的胞内肽酶基因(pepC、pepF、pepQ、pepX、pepT)的表达量与对照组(4 h)相比,呈极显著上调(P<0.01),但菌株KLDS 1.0207的pepQ基因在对数期下调,而稳定期上调。由此可见,蛋白水解活力较高的菌株,其生长和产酸特性也较高;发现在脱脂乳中培养保加利亚乳杆菌,其关键蛋白酶基因的表达量呈时间依赖性,且菌株间各蛋白酶基因表达量有较大差异。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4
)
Select
97.
乙醇溶液中酶解谷朊粉制备谷氨酰胺肽
陈思思,张晖,谷中华,齐希光,钱海峰,王立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3
): 20-24.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3.012
摘要
(
78
)
PDF(pc)
(332KB)(
46
)
可视化
收藏
比较了Alcalase 2.4 L FG分别在水体系和乙醇体系中酶解谷朊粉制备谷氨酰胺肽的效果。以水解液中蛋白质含量、水解度、多肽含量、酰胺氮含量为指标,确定酶解体系为乙醇单一浓度不稀释体系。此外,以酰胺氮含量为主要指标,综合考察水解度变化,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酶解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乙醇浓度40%,温度47.5℃,底物浓度14%,加酶量7 000 U/g,反应时间3.5 h时,水解液的水解度为14.26%,酰胺氮含量为3.07 mmol/g。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2
)
Select
98.
尿素吸收型工业黄酒酵母单倍体工程菌的构建
申超,吴殿辉,李晓敏,谢广发,陆健,陈坚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3
): 25-29.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3.013
摘要
(
54
)
PDF(pc)
(914KB)(
86
)
可视化
收藏
氨基甲酸乙酯是黄酒生产中的副产物,具有致癌性。尿素是氨基甲酸乙酯(EC)的主要前体物质,为降低黄酒中EC的含量,通过提高尿素转运蛋白基因DUR3的表达水平,构建了尿素吸收型工业黄酒酵母单倍体工程菌。采用融合PCR技术,将DUR3基因置于强启动子PGK1p后,构建过表达组件"URA3-PGK1p-DUR3-PGK1tURA3",转化工业黄酒酵母单倍体Na(MATa),获得单倍体工程菌Na-uD。通过实验室黄酒发酵,工程菌所酿黄酒发酵液中尿素含量降低了55.0%,EC含量降低了10.9%,其他理化指标无明显差异。因此过表达DUR3基因的工程菌Na-uD具有"吸收尿素"的能力,能够降低发酵液中尿素的含量,且无外源抗性基因的引入。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5
)
Select
99.
单甲氧基聚乙二醇-醛对草酸脱羧酶的修饰
韦成昱,林日辉,黄文勤,龙寒,禤金彩,田卫满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3
): 30-35.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3.014
摘要
(
49
)
PDF(pc)
(399KB)(
40
)
可视化
收藏
草酸脱羧酶(Oxdc)可用于预防、治疗草酸钙结石症,为了改善其使用性能,该文采用单甲氧基聚乙二醇(mPEG)对Oxdc进行修饰,并对修饰反应条件进行了初步优化,在mPEG-醛/Oxdc摩尔比50∶1,pH 5.0,37℃反应12h条件下,Oxdc修饰率为50.69%,酶活保持率67.52%。经SDS-PAGE和红外光谱(IR)分析,证明mPEG共价结合于酶蛋白分子上。酶学特性分析发现,热处理后修饰草酸脱羧酶(mPEG-Oxdc)的酶活保持21.6%,而野生草酸脱羧酶(Oxdc)酶活完全丧失;在pH 2.0~pH 6.0酸性环境下mPEG-Oxdc的酶活相对高于Oxdc;经胰蛋白酶处理,Oxdc相对酶活仅为20.6%,而mPEG-Oxdc保持47.1%。结果表明:mPEG-Oxdc相对于Oxdc,其热稳定性、pH适应性及对胰蛋白酶的耐受性都有所增强。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4
)
Select
100.
黑蒜中呈色物质5-羟甲基糠醛的分离鉴定及其生成动力学
卜利伟,邱瑞霞,黄雪松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3
): 36-40.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3.018
摘要
(
53
)
PDF(pc)
(297KB)(
36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究黑蒜中的呈色物质及其生成规律,将黑蒜破碎、乙酸乙酯萃取、真空硅胶柱分离后得到黑色的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体积比=99∶99∶1)洗脱部分,经电喷雾质谱(ESI-MS)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加标鉴定,然后用HPLC测定不同温度不同熟化时期物料中该呈色物质的含量,进而对数据进行拟合。经ESI-MS和5-羟甲基糠醛(5-HMF)标准品内加法表明: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体积比=99∶99∶1)洗脱部分主要是5-HMF;另外,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随着熟化时间延长,5-HMF含量亦有不同增加,通过数据拟合发现黑蒜中的5-HMF生成属于一级反应,其阿雷尼乌斯公式是:ln K=-3 862.5(1/T)+7.98(式中:K为反应速率常数,min-1;T为绝度温度,K),其反应活化能为32.11 kJ/mol。这些结果证实黑蒜的主要呈色物质之一是5-HMF,同时得到了其反应活化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9
)
Select
101.
麦芽糖转葡糖基酶修饰对普通玉米淀粉分子结构与消化性能的影响
姜欢,缪铭,江波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3
): 41-45.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3.019
摘要
(
69
)
PDF(pc)
(308KB)(
59
)
可视化
收藏
主要探讨了不同浓度麦芽糖转葡糖基酶(简称4αGT)修饰对玉米淀粉精细结构与消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酶浓度增加时,改性淀粉中慢消化淀粉(SDS)含量增加,分子质量下降,直链淀粉含量也有所下降。当酶作用量为20 U/g淀粉时,与原淀粉相比,改性淀粉中SDS含量由9.4%增加至21.68%,直链淀粉含量由32.8%下降为25.3%,分子量也有所下降。链结构分析结果显示,其短链淀粉含量(DP<13)和长链淀粉含量(DP>30)相较于原淀粉均有所增加。4αGT作用于淀粉后合成了具有慢消化功能的新型结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1
)
Select
102.
动态高压微射流对马铃薯直链淀粉性质和结构的影响
涂宗财,余莉,尹月斌,黄小琴,叶云花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3
): 46-51.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3.020
摘要
(
57
)
PDF(pc)
(406KB)(
80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动态高压微射流(DHPM)对马铃薯直链淀粉进行处理,研究了不同处理压力(80、120、160、200MPa)对直链淀粉理化性质及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经DHPM处理后,马铃薯直链淀粉溶解度、膨润力、透明度随压力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160 MPa处理时达到最大,而其冻融稳定性的变化无显著规律;马铃薯直链淀粉凝胶硬度、弹性、内聚性、胶着性和咀嚼性随压力增加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均在120 MPa达到最大值,而凝胶黏性随着处理压力的增大逐渐减小;粒度分析表明,直链淀粉的平均粒径随着处理压力的增大呈现先减小后增大趋势,经80 MPa处理后平均粒径最小;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显示经过200 MPa处理的马铃薯淀粉的微观结构发生改变,3D高度减小,平均分子质量减小,分子质量分布更加均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6
)
Select
103.
葡萄汁组成对葡萄酒发酵过程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的影响
梁萌萌,薛洁,安荣,武运,赵彩云,王德良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3
): 52-57.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3.021
摘要
(
45
)
PDF(pc)
(384KB)(
26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不同组成的模拟葡萄汁在发酵过程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由于葡萄汁中的精氨酸影响发酵过程中葡萄酒的尿素和瓜氨酸含量,从而也对发酵结束后的葡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有显著影响,两者存在线性相关关系;葡萄汁中尿素和瓜氨酸直接影响葡萄酒中的氨基甲酸乙酯含量,平均氨基甲酸乙酯产生量分别为1.017 2μg/mg尿素和0.305 5μg/mg瓜氨酸;而(NH4)2HPO4对氨基甲酸乙酯的影响较小。研究结果对从原料方面降低葡萄酒中的氨基甲酸乙酯含量,提高葡萄酒的产品质量奠定了基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1
)
Select
104.
冰葡萄酒中高含量挥发酸的影响因素分析
裴广仁,李记明,于英,曲健,李兰晓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3
): 58-62.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3.022
摘要
(
109
)
PDF(pc)
(340KB)(
39
)
可视化
收藏
在冰葡萄酒生产过程中常有挥发酸超标的现象,研究冰酒高含量挥发酸的影响因素对冰酒生产工艺的改进和完善意义重大。试验对可能影响冰酒挥发酸含量的因素:冰葡萄汁的初始糖含量、酵母种类及用量、发酵温度和是否添加酵母营养盐分别进行控制试验,比较测定小试发酵的冰酒的糖、酸、乙醇体积分数、甘油等主要质量指标。结果表明:冰葡萄汁初始糖度、发酵温度与挥发酸生成量呈显著正相关;发酵过程中所采用的酵母种类也会影响挥发酸的生成量,该研究中Y-3#酵母生成的挥发酸量最低;酵母用量以及添加酵母营养剂对冰酒挥发酸的生成量没有明显影响。同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降低冰葡萄酒挥发酸的工艺措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11
)
Select
105.
壳聚糖-PE双层抑菌保鲜膜的结构和热稳定性
鲍慧娟,姜燕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3
): 63-67.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3.002
摘要
(
64
)
PDF(pc)
(575KB)(
69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流延法将壳聚糖成膜液涂覆在PE保鲜膜的表面制备壳聚糖-PE双层抑菌保鲜膜。分析壳聚糖-PE双层膜的结构和热稳定性,以期观测双层膜中有无新的化学键形成以及壳聚糖膜是否与PE膜形成一定的界面结合,通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双层膜的结构,采用热重分析法和示差扫描量热法分析双层膜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壳聚糖涂膜层与PE膜结合时未形成新的化学键,PE膜结构也未受到壳聚糖涂膜的影响,壳聚糖膜与PE膜之间形成了良好的界面结合。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3
)
Select
106.
西沙野生诺尼果内生菌的分离与鉴定
李金霞,曹艳花,白飞荣,程池,谭望桥,肖冬光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3
): 68-75.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3.023
摘要
(
66
)
PDF(pc)
(505KB)(
67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传统微生物学分离培养方法对我国海南西沙野生诺尼果内生菌进行分离与鉴定研究。计数结果显示,成熟野生诺尼果内生菌菌落总数达1.0×105CFU/g,其中真菌总数为8.0×103CFU/g。进一步在25~28℃下分离得到22株细菌、14株酵母菌和9株霉菌,分别采用16S rDNA、26S rDNA D1/D2区和ITS rDNA序列进行扩增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1)22株内生细菌分属于α变形菌纲(α-Proteobacteria)、β变形菌纲(β-Proteobacteria)、γ变形菌纲(γ-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5个类群,包括亚西亚菌属(Asaia sp.)、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 sp.)、伯克霍尔德氏菌属(Burkholderia sp.)、泛菌属(Pantoea sp.)、根瘤菌属(Rhizobium sp.)、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 sp.)、短小杆菌属(Curtobacterium sp.)、藤黄色杆菌属(Luteibacter sp.)8个属的10个已知种;(2)14株酵母分属于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子囊菌门(Ascomycota),包括隐球酵母菌属(Cryptococcus sp.)、Pseudozyma sp.、Sympodiomycopsis sp.和假囊酵母属(Eremothecium sp.)4个属的5个种;(3)9株霉菌均属于子囊菌门(Ascomycota),包括枝孢属(Cladosporium sp.)、轮层炭菌属(Daldinia sp.)、赤霉菌属(Gibberella sp.)、Nemania sp.和青霉属(Penicillium sp.)5个属的5个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7
)
Select
107.
适合豆乳发酵的乳酸菌筛选及其应用
陈涛,马映昆,陈福生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3
): 76-82.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3.024
摘要
(
57
)
PDF(pc)
(459KB)(
35
)
可视化
收藏
以大豆和脱脂奶粉为原料,利用筛选得到的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L4-4和发酵乳杆菌(L.fermentum)L6-2混合发酵制备酸豆乳。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混合发酵的工艺条件:菌种配比为1∶1,接种量为5%,发酵时间12 h,发酵温度为37℃。分析了混合发酵和单菌株发酵酸豆乳感官指标和营养成分的异同,与单菌株发酵相比,混合发酵的酸豆乳感官指标优于L4-4,而对营养物质的细化作用好于L6-2。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8
)
Select
108.
黑龙江传统发酵豆酱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
武俊瑞,张苗,岳喜庆,李欣,乌日娜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3
): 83-86.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3.001
摘要
(
114
)
PDF(pc)
(281KB)(
59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探明和保护黑龙江传统发酵豆酱中丰富的乳酸菌资源,以采自黑龙江农家12份传统发酵豆酱样品为试材,从中选择性培养分离出豆酱中的优势乳酸菌疑似菌株,再利用16S rDNA序列分析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并保藏。结果表明,从黑龙江3个地区采集到的12份样品中共分离出了24株乳酸菌,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后共鉴定出5个乳酸菌种,分别是嗜盐四联球菌(T.halopHilus)10株,占总数的41.67%;植物乳杆菌(L.plantarum)6株,占总数的25%;清酒乳杆菌(L.sakei)4株,占总数的16.67%;发酵乳杆菌(L.fermentum)2株,占总数8.33%;短乳杆菌(L.brevi)2株,占总数8.33%。其中,在这3个地区采集的样品中均分离到了嗜盐四联球菌、植物乳杆菌和清酒乳杆菌,嗜盐四联球菌在其中的9份样品中分离到,占总样品数的75%。植物乳杆菌在其中的6份样品中分离到,占总样品数的50%。可以初步推断嗜盐四联球菌和植物乳杆菌是黑龙江传统发酵豆酱中优势乳酸菌菌群。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17
)
Select
109.
分离于自然发酵乳中高产双乙酰嗜热链球菌的筛选
秦艳婷,于洁,刘文俊,王宏梅,扎木苏,白娜,乌仁图雅,德亮亮,孟和毕力格,张和平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3
): 87-91.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3.025
摘要
(
49
)
PDF(pc)
(330KB)(
27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比较21株嗜热链球菌发酵的酸奶在4℃贮藏条件下的pH、滴定酸度、活菌数及双乙酰含量的变化,最终获得了3株发酵性能好,产双乙酰含量高,具有商业开发潜力的发酵剂菌株:IMAU20765、IMAU10636和IMAU10632。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3
)
Select
110.
嗜热链球菌抗噬菌体菌株的选育及其发酵特性
王慕华,潘佩平,赵玉明,苏槟楠,蔡颖慧,李海涛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3
): 92-96.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3.026
摘要
(
61
)
PDF(pc)
(343KB)(
40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筛选到适合酸奶生产的抗噬菌体菌株,采用双层平板法及自然选育的方法,从酸奶异常发酵液中分离到3种不同的噬菌体,并获得了4株具有抗这些噬菌体能力的非溶源性抗性菌株St1、St2、St3、St4,对这4株抗性菌株进行20次传代和酸奶发酵实验,结果表明其抗性稳定,其中St3发酵酸奶产酸可达110°T,凝乳时间与出发菌株基本相当,在高噬菌体浓度下发酵,产酸正常,黏度、硬度、口感较好,凝乳时间较短、乳清析出较少并且富集培养后菌体浓度可达1010CFU/mL,适宜于工业生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4
)
Select
111.
传统分离培养结合PCR-DGGE技术分析传统乳制品中的乳酸菌
董晓婉,李宝坤,卢士玲,陈清敏,鲁有国,常瀚泽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3
): 97-101.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3.027
摘要
(
141
)
PDF(pc)
(631KB)(
77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传统培养分离方法结合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对传统乳制品中乳酸菌种群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传统分离与分子鉴定方法得到5种乳酸菌,其中,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为优势菌群,对通过PCR-DGGE方法得到的9条16S rDNA条带序列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瑞士乳杆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的丰度最高,是酸奶样品中主要的优势菌群,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为次优势菌群。传统分离法与PCR-DGGE技术结合能够更有效、更全面地分析传统乳制品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及优势菌群。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18
)
Select
112.
传统发酵霉豆渣中产酶优势菌的分离鉴定及性质研究
徐书泽,黄丽,滕建文,韦保耀,夏宁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3
): 102-106.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3.028
摘要
(
56
)
PDF(pc)
(605KB)(
68
)
可视化
收藏
以梧州霉豆渣为对象,筛选出1株产生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的菌株,经过反接种验证,该菌能较好地发酵豆渣,形成与霉豆渣相似的质地和风味。以菌株在PDA上的菌落特征、菌丝形态、产孢结构及其孢子形态等的鉴定为基础,结合ITS序列分析,确定该株菌为粗糙脉孢菌。采用菌丝体生长量干重为主要衡量指标进行菌种生理特性研究,确定该菌对数生长期在0~36 h,最适生长温度为28~32℃,最适生长pH值为6。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13.
灵芝杂交菌株选育及其菌丝体液态深层发酵动力学
王天娇,唐传红,张劲松,徐凯,刘艳芳,杨焱,唐庆九,贾薇,刘方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3
): 107-112.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3.015
摘要
(
45
)
PDF(pc)
(684KB)(
46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比较灵芝液态深层发酵菌丝体含量的方法,选择G0119、G0130和G0154作为亲本菌株。通过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获得了108株灵芝单核菌株。以单核菌株作为杂交育种材料,将筛选出的单核菌株进行两两配对,共得到63株杂交菌株,通过拮抗反应验证,证实63株杂交菌株是真正的杂交菌株。其次,用Logistic模型对灵芝杂交菌株菌丝体生长、葡萄糖消耗和总三萜合成的比速率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杂29和杂62灵芝杂交菌株菌丝体的最大比生长速率分别为0.147 h-1和0.154 h-1,葡萄糖的最大比消耗速率分别为0.011h-1和0.042 h-1,三萜的最大比合成速率分别为0.0010 h-1和0.001 9 h-1。因此,利用原生质体单核化方法制备的杂交菌株不同于亲本菌株,其动力学参数分析表明,杂交菌株对底物的利用和三萜产物的合成与亲本菌体比较有较大的提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4
)
Select
114.
真空油炸面包虾的货架期预测模型
潘广坤,吉宏武,刘书成,苏伟明,卢虹玉,潘创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3
): 113-119.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3.029
摘要
(
52
)
PDF(pc)
(457KB)(
35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讨真空油炸面包虾产品的货架寿命,该文通过不同温度下的贮藏试验,研究了真空油炸面包虾的菌落总数、总挥发性盐基氮(T-VBN)、酸值、过氧化值及感官品质的变化规律,并建立了以T-VBN为指标的真空油炸面包虾货架期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真空油炸面包虾的菌落总数、T-VBN值、酸值和过氧化值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且随着贮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迅速,其感官品质指标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该研究建立的真空油炸面包虾货架期预测模型所获得货架期预测值准确率在±10%以内,可根据T-VBN值在277~320K范围内,对真空油炸面包虾的货架期进行预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17
)
Select
115.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南美白对虾鲜度判别中的应用
任瑞娟,柴春祥,鲁晓翔,李立杰,郭美娟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3
): 120-124.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3.003
摘要
(
53
)
PDF(pc)
(319KB)(
35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数学模型,预测南美白对虾鲜度变化时挥发性盐基氮(TVB-N)和菌落总数(TBC)的含量。对42个虾糜样品进行扫描,获得950~1 650 nm光谱信息,运用Unscrambler10.3软件进行计算,光谱经过一阶导数、Savisky-Golay(SG)平滑和标准正态变化(SNV)预处理,运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TVB-N及TBC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TVB-N模型中定标集和预测集相关系数分别为0.980和0.923,交叉验证标准方差(RMSECV)和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1.189和2.179;TBC模型中定标集和预测集相关系数分别为0.991和0.943,RMSECV和RMSEP分别为0.136和0.603,表明所建模型取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可以很好的判别虾新鲜度。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1
)
Select
116.
不同温度下鲐鱼片鲜度评价
刘利格,郝亚南,黄健花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3
): 125-128.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3.030
摘要
(
58
)
PDF(pc)
(216KB)(
36
)
可视化
收藏
以去皮鲐鱼片为研究对象,通过30、20、10和4℃下的保藏实验来研究其鲜度的生化变化。测定了挥发性盐基氮(TVBN)、三甲胺氮(TMAN),过氧化值(PV)、硫代巴比妥酸值(TBARS)及肌肉的pH值,发现其在各温度下的货架期分别约为11,15,25和96 h。TMAN和TBARS与TVBN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28和0.846,这2种指标在试验温度下的腐败限量分别为12.8 mg/100 g鱼肉和12.5 mg MDA/kg鱼肉。PV和pH值也呈现一定的变化,但不适合作为鲜度或者腐败的有效指标。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4
)
Select
117.
不同卤制次数的盐焗鸡卤汁中的营养成分变化规律
成亚斌,黄凯信,宋贤良,秦丽娟,吴少烈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3
): 129-133.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3.031
摘要
(
56
)
PDF(pc)
(332KB)(
37
)
可视化
收藏
对不同卤制次数的盐焗鸡卤汁中的蛋白质、脂肪、NaCl、总酸、总糖、游离氨基酸等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卤制次数的增加,卤汁中蛋白质、脂肪、总酸以及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不断上升,卤汁中NaCl和总糖含量则出现下降。卤制7次后,卤汁中蛋白质含量达到5.47%,总酸为1.42 g/kg,鸡油含量达到3.01%,并在卤汁表面形成较厚的一层浮油,NaCl和总糖则下降了50%左右,卤制6次后,卤汁中游离氨基酸总含量达到了321.75 mg/100 mL。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20
)
Select
118.
采用乳杆菌发酵提高黄帝椒加工品质
刘世源,宗红,陆信曜,诸葛斌,方慧英,孙进,楼笑笑,冯倩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3
): 134-138.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3.032
摘要
(
49
)
PDF(pc)
(340KB)(
29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乳杆菌发酵黄帝椒酱的亚硝酸盐、抗氧化活性、有机酸和氨基酸的分析发现:与自然腌制样品相比,经乳杆菌发酵的黄帝椒酱中亚硝酸盐基本被消除,抗氧化活性提高了54%~82%,总多酚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分别提高了51%和59%以上;风味物质乳酸含量提高了2倍,多种氨基酸含量均有所提高,其中功能性物质γ-氨基丁酸含量提高了54%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乳杆菌发酵不仅丰富了黄帝椒酱的风味,而且增强了其营养保健功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19.
小麦粒度对酱油制曲和酱油质量的影响
叶茂,邓毛程,张远平,李静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3
): 139-141.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3.033
摘要
(
63
)
PDF(pc)
(199KB)(
50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比较分析成曲中的蛋白酶、氨肽酶、α-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等4种关键酶活力,以及高盐稀态发酵酱油成品的理化指标和感官评鉴,研究不同炒小麦粒度对酱油制曲和酱油质量的影响。实验表明,小麦粒度的优化处理对酱油成曲的酶活力增强及成品质量的提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最佳小麦粒度为40目,在此条件下,成曲中酶活力均较高,酱油成品的理化指标和口感也有所改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1
)
Select
120.
高静压加工对山竹汁微生物及品质的影响
潘玲,陶丹丹,亢晓,郭韶瑾,王君,徐茜,廖小军,胡小松,张燕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3
): 142-146.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3.034
摘要
(
51
)
PDF(pc)
(331KB)(
28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高静压(high hydrostatic pressure,HHP)技术对山竹果汁中的微生物和果汁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400 MPa,10 min和500 MPa,5 min的HHP处理后,山竹汁中的自然菌群全部被杀灭,而山竹汁的颜色、糖度、酸度等理化指标,以及其中的VC、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等营养品质,未发生显著的变化(P>0.05)。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2
)
Select
121.
花生浓缩蛋白超声改性的工艺条件
赵雪淞,蔺雅菲,刘民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3
): 147-152.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3.035
摘要
(
56
)
PDF(pc)
(381KB)(
28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超声波处理时间和功率对花生浓缩蛋白各项功能性质(溶解性、乳化活性及乳化稳定性、起泡性及泡沫稳定性、吸水性、持油性和凝胶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超声处理后的花生浓缩蛋白各项功能性质有显著提高;超声改性的最优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700 W,超声处理时间6 min。超声处理能够有效改善花生浓缩蛋白的功能性质。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22.
革木蜜的抗氧化活性
贾歌,王远,丰凡,程妮,赵静,曹炜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3
): 153-157.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3.036
摘要
(
58
)
PDF(pc)
(348KB)(
35
)
可视化
收藏
文中测定了革木蜜中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采用体外法评价了革木蜜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革木蜜对DPPH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活性,且呈现量效关系。革木蜜的总酚含量为(473.74±6.27)μg/g蜂蜜,总黄酮含量为(0.375±0.003)μg/g蜂蜜。革木蜜的总抗氧化能力是洋槐蜜的3倍,但较荞麦蜜弱。革木蜜对羟基自由基诱导DNA氧化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抗氧化活性与其所含的总酚有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1
)
Select
123.
罗非鱼鱼皮胶原肽-葡萄糖美拉德反应产物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
刘蒙蒙,杨美智子,孙云,孙丽平,庄永亮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3
): 158-162.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3.037
摘要
(
56
)
PDF(pc)
(345KB)(
54
)
可视化
收藏
制备了不同葡萄糖浓度条件下罗非鱼鱼皮胶原肽-葡萄糖美拉德反应体系,评价了不同体系中美拉德反应产物(MRPs)的特征和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加热1 h内反应体系的pH值均显著降低(P<0.05);MRPs在294nm处的吸光值和褐变强度的增加与游离氨基基团含量的降低一致;MRPs的荧光强度随加热时间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相比较于胶原肽,MRPs对DPPH·和ABTS+·清除活性以及还原能力随加热时间的延长而迅速增强,但羟自由基清除活性无显著变化,这可能与MRPs的金属螯合活性相关。胶原肽氨基与葡萄糖羰基摩尔比为1∶2体系中的MRPs具有最高的自由基清除活性以及还原能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7
)
Select
124.
黄土高原地区酿酒葡萄果实多酚物质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蒋宝,罗美娟,张振文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3
): 163-168.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3.046
摘要
(
51
)
PDF(pc)
(352KB)(
40
)
可视化
收藏
以源于黄土高原地区的蛇龙珠和霞多丽葡萄果实为研究对象,通过光谱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MS)对其理化指标、多酚含量、抗氧化活性及非花色苷单体酚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红色品种蛇龙珠果实中的总酚、总类黄酮、总黄烷醇和总花色苷均不同程度地高于白色品种霞多丽,尤其是总黄烷醇含量前者是后者的2.7倍;蛇龙珠果实的抗氧化能力也高于霞多丽品种,在DPPH法和CUPRAC法的测定中,蛇龙珠果实的抗氧化能力分别是霞多丽的1.8和2.7倍;在2个品种中分别检测出25和12种非花色苷酚类物质,其中包括6种黄烷醇、13种黄酮醇、5种羟基苯甲酸和1种羟基肉桂酸物质,它们的组成和含量均有所不同,尤其是儿茶素含量前者是后者的2倍。品种因素对葡萄果实中酚类物质尤其是非花色苷单体酚物质的组成和含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在选用多种方法对葡萄果实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时,测定结果在不同方法间存在协同性与差异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10
)
Select
125.
影响富油微藻高密度培养及产油因素研究进展
张森,华美云,杨渝杰,刘平怀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3
): 169-175.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3.009
摘要
(
60
)
PDF(pc)
(567KB)(
31
)
可视化
收藏
微藻具有诸多优良特性,是生物柴油最具潜力的原料之一。但大规模培养微藻制备生物柴油尚需解决优良藻种的选育、高密度培养、细胞采收、脱水及高效生物反应器设计等技术问题。该文从藻种、营养因素、培养条件、营养方式及培养模式等方面,阐述了当前影响富油微藻高密度培养和油脂积累因素的研究概况,以期为微藻培养及微藻油脂生产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7
)
Select
126.
微生物纤维二糖脂的活性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李宏吉,范琳琳,蔡瑾,张俊,陈启和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3
): 176-181.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3.008
摘要
(
67
)
PDF(pc)
(362KB)(
55
)
可视化
收藏
纤维二糖脂(cellobiose lipid,CL)是一种新型的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它主要可通过酵母菌等发酵烷烃、植物油甚至葡萄糖等得到。CL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一些生物活性(在酸性pH环境下达到最大活性、热稳定性和毒性低)以及特殊的抗真菌活性,广泛应用于环境、食品、医药等领域。文中综述了CL活性的研究现状及其相关活性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并对其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1
)
Select
127.
醋酸菌产膜机理及膜对食醋发酵品质的影响
魏冉,张宝善,李亚武,王玮,李艺伟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3
): 182-186,200.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3.038
摘要
(
66
)
PDF(pc)
(399KB)(
56
)
可视化
收藏
主要综述了醋酸菌产膜机理的研究进展,菌膜对食醋发酵的影响,醋酸菌产膜的条件,以及国内外有关菌膜在食品中的研究热点,为提高菌膜产量,改善生产菌膜的方法,解决发酵中产菌膜的问题及开发高价值菌膜食品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7
)
Select
128.
苏丹红Ⅰ在活化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及其应用
马心英, 陈美凤, 晁明永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3
): 187-191.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3.004
摘要
(
42
)
PDF(pc)
(325KB)(
28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循环伏安法在0.5 mol/L H2SO4溶液中制备了活化玻碳电极并对苏丹红Ⅰ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活化玻碳电极对苏丹红Ⅰ的电化学氧化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利用此催化性能,建立了一种新的测定苏丹红Ⅰ的电化学方法。在pH=4.0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对检测条件进行了优化,利用差分脉冲伏安法进行测定,苏丹红Ⅰ在活化玻碳电极上的氧化峰峰电流与其浓度在4.00×10-8~1.00×10-5mol/L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 9;检出限为9.00×10-9mol/L。其回归方程为:ipa(A)=0.70c+5.91×10-7。该电极具有良好的灵敏性、选择性和稳定性,可用于食品中苏丹红Ⅰ的检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29.
采用ATD-GC/MS测定4个品种板栗花挥发性香气成分
魏宾,崔亚辉,徐芳,欧阳杰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3
): 192-195.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3.005
摘要
(
111
)
PDF(pc)
(248KB)(
61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动态顶空采样(DHS)方法对4个品种(紫珀、燕魁、燕龙、早丰)板栗花进行挥发性香气的提取,之后用全自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ATD-GC/MS)联用技术进行香气成分分析。结果表明:4个品种板栗花共有的挥发性香气成分主要为2,2,3,3,4,4-六甲基-四氢呋喃、四氢-2,5-二甲基-2H-吡喃甲醇、2-丙基-1-戊醇、3,3-二甲基丁基-叔丁基-乙醚和2,6-二苯基苯酚。酯类和醇类是构成板栗花香气的主要成分。紫珀与其余3个品种相比,其挥发性气体中主要香气物质的相对含量均较高,实际上紫珀花的香气也更为强烈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6
)
Select
130.
南极海茸多糖结构及其单糖组分的分析
何晋浙, 蔡如繁, 孙培龙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3
): 196-200.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3.006
摘要
(
54
)
PDF(pc)
(679KB)(
51
)
可视化
收藏
文中对南极海茸多糖的理化性质、结构及其单糖组成进行了分析研究。南极海茸干品经脱脂、微波提取、Sevag法脱蛋白和分级醇沉得到海茸粗多糖,经过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和凝胶层析分离得到均一多糖HRCS,采用HPLC、紫外全扫描、红外光谱扫描和气相色谱(GC)对海茸多糖结构进行光谱分析和单糖组成分析。结果表明:HRCS的分子质量为1.79×105Da,不含蛋白质和核酸,其中的单糖残基主要以α-构型和β-构型的吡喃环的形式存在,另外HRCS由L-岩藻糖、D-半乳糖和D-葡萄糖组成,摩尔比为2.18∶0.82∶1。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24
)
Select
131.
非线性电化学指纹图谱技术鉴别羊奶和牛奶及其产地
鲁利利,董文宾,张泰铭,张娟,王二丹,许天舒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3
): 201-207.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3.039
摘要
(
66
)
PDF(pc)
(404KB)(
48
)
可视化
收藏
以非线性电化学指纹图谱技术鉴别羊奶和牛奶及其产地。测定不同产地羊奶和牛奶的非线性电化学指纹图谱,通过指纹图谱直观特征鉴别羊奶和牛奶,利用系统相似度模式识别羊奶或牛奶的产地。结果显示:羊奶和牛奶非线性电化学指纹图谱均有很好的重现性和特征性,利用其直观特征就可准确鉴别羊奶和牛奶;不同产地的羊奶或牛奶可利用系统相似度模式识别。同一产地羊奶或牛奶的指纹图谱系统相似度在99.06%~99.86%,不同产地的系统相似度在90.42%~98.86%,不同种类奶品的系统相似度在76.25%~82.43%。用系统相似度模式鉴别奶品产地的准确度≥91.9%,其平均准确度达到94.3%;鉴别奶品种类的准确度≥94.6%,其平均准确度达到98.5%。说明利用非线性电化学指纹图谱技术能准确鉴别羊奶和牛奶及其产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17
)
Select
132.
微波消解-分子荧光猝灭法测定蜂胶中痕量硒
张修景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3
): 208-210.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3.007
摘要
(
49
)
PDF(pc)
(207KB)(
60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了微波消解-分子荧光猝灭法测定蜂胶中痕量硒的方法。蜂胶样品经微波消解后,用HCl将消化液中的Se(Ⅵ)全部还原成Se(Ⅳ),再与碘化物和罗丹明B发生显色反应;当I-3与罗丹明B形成离子缔合物时,罗丹明B溶液的荧光猝灭,硒浓度在0~0.100μg/mL线性范围内荧光猝灭值与Se(IV)的浓度成正比。其线性回归方程是y=353 6.1x+4.76,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5,加标回收率在96.8%~103%,相对标准偏差(n=4)<4.2%,检测限为0.001 0μg/mL。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22
)
Select
133.
发酵剂对风鹅脂肪酶活力的影响
裴龙英,卢士玲,李开雄,姬华,李宝坤,马艳梅,李瑶,刘凯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3
): 211-215.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3.040
摘要
(
54
)
PDF(pc)
(297KB)(
49
)
可视化
收藏
以白鹅为原料,按传统工艺加工成风鹅,比较了发酵剂对风鹅脂肪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加工过程中中性脂肪酶活力、酸性脂肪酶活力、磷脂酶的活力都呈下降的趋势。在风干期间接种发酵剂组的3种酶活力均大于对照组的酶活力,2组差异性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3种酶活力与盐分、pH值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在0.846~0.975;与水分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859~0.952。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4
)
Select
134.
肉鸡屠宰加工过程中胴体微生物污染分析及不同冲淋条件对胴体减菌的影响
彭珍,刘书亮,朱冬梅,韩新锋,赖海梅,何昱晴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3
): 216-221.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3.041
摘要
(
55
)
PDF(pc)
(406KB)(
73
)
可视化
收藏
测定肉鸡在屠宰加工过程中脱毛后、掏内脏后、胴体清洗后、预冷后、分割后、速冻后胴体表面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肠球菌数量以及检测产品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通过对不同浓度乳酸、不同温度热水、不同冲淋时间进行均匀设计分组,冲淋处理胴体清洗前的肉鸡胴体,测定其菌落总数。肉鸡在整个屠宰生产链上胴体污染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肠球菌数分别为4.56~5.74、2.66~4.81、2.01~3.57(log10CFU/cm2)。肉鸡产品的菌落总数4.57(log10CFU/cm2)符合GB16869-2005鲜、冻禽产品标准,大肠菌群3.50(log10 CFU/cm2)、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的检出率分别为37.25%、12.75%,不符合标准,肠球菌没有限量标准,但产品的肠球菌数(2.53(log10CFU/cm2))较高;对肉鸡胴体表面减菌的适宜条件为乳酸浓度1.5%、热水温度50℃、冲淋时间15 s,可减少菌落总数1.998(log10CFU/cm2)。肉鸡屠宰过程中胴体微生物污染较严重,存在致病菌污染,乳酸结合热水冲淋可显著减少肉鸡胴体表面的菌落总数。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8
)
Select
135.
中国被毛孢发酵虫草菌丝体多糖的提取、纯化及其理化性质
刘金花,李富奎,贾得儒,李兰,王泽建,杭海峰,储炬,庄英萍,张嗣良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3
): 222-226.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3.016
摘要
(
58
)
PDF(pc)
(292KB)(
45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中国被毛孢虫草菌液体深层发酵培养得到的菌丝体,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到了虫草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120 min,料液比1∶15,提取次数4次。粗多糖经Sevag法脱蛋白、透析袋透析、DEAE-cellulose离子交换和Sephadex G-100柱层析纯化后,得到3种多糖(命名为HSP-1、HSP-2和HSP-3)。经紫外扫描、Sephacryl S-300 HR柱层析检测确定HSP-1和HSP-2为均一组分,HSP-3为非均一组分。苯酚-硫酸法测得HSP-1和HSP-2的含糖量分别为89.42%和85.63%。Sephacryl S-300 HR柱层析测得HSP-1和HSP-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7×104Da和9.8×103Da。GC-MS测得HSP-1的单糖组成及比例为:D-葡萄糖∶D-甘露糖∶D-半乳糖=4.522∶1∶1.378,HSP-2的单糖组成及比例为:D-葡萄糖∶D-甘露糖∶D-半乳糖∶D-阿拉伯糖=2.687∶4.591∶1∶0.212。红外光谱测定结果显示HSP-1和HSP-2都含有α型糖苷键。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36.
采用木瓜蛋白酶提取柠檬皮果胶
刘义武,刘莹,王碧,谢峰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3
): 227-230.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3.042
摘要
(
52
)
PDF(pc)
(250KB)(
31
)
可视化
收藏
以柠檬皮为原料,采用木瓜蛋白酶提取柠檬皮果胶。分别讨论了木瓜蛋白酶用量、料液比、pH值、时间、温度等因素对果胶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木瓜蛋白酶提取柠檬皮果胶的工艺。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酶浓度0.10%,pH 7.0,提取时间为2 h,提取温度为55℃,液固比为25∶1,果胶收率达到32.3%。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1
)
Select
137.
1-OCP处理对番茄果实低温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
马蓉,徐方旭,冯叙桥,程蕾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3
): 231-236.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3.043
摘要
(
62
)
PDF(pc)
(426KB)(
32
)
可视化
收藏
以0.8μL/L 1-MCP(1-甲基环丙烯)处理为参照,不处理样品为对照,研究了0.4、0.8、1.2μL/L 1-OCP(1-辛基环丙烯)处理在低温[(3±1)℃]条件下对绿熟期"粉太郎"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与1-MCP处理效果类似,3种浓度的1-OCP处理均在不同程度上延缓了番茄果实的后熟与衰老进程,其中1.2μL/L 1-OCP处理的番茄果实保鲜效果最好,果实硬度高于对照73.5%,Vc、可溶性单宁、可溶性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比对照高66.7%、40.6%、33.0%、7.7%,MDA(丙二醛)和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峰值分别为对照组的90.7%和106%。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3
)
Select
138.
不同薄膜包装对冷藏空心菜采后品质的影响
古荣鑫,胡花丽,曹宏,张璇,王亚楠,郭峰,李鹏霞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3
): 237-243.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3.047
摘要
(
56
)
PDF(pc)
(526KB)(
39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讨不同薄膜包装对空心菜采后品质的影响,文中以‘竹叶’空心菜为试验材料,在(5±1)℃贮藏条件下(90%~95%RH),研究了3种不同厚度薄膜(CK,32.70μm带孔聚乙烯袋;P1,32.70μm聚乙烯袋;P2,12.75μm聚乙烯袋)包装对空心菜(茎、叶)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薄膜包装可有效提高空心菜品质,延缓其黄化进程,维持空心菜较高的生理活性,其中P1组的效果最为理想。相比P2及对照,P1组可显著延缓空心菜叶绿素分解,促进可滴定酸积累,维持其较高的总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P1可有效维持采后空心菜的品质,这与其包装袋微环境中的高CO2浓度(1.6%~2.1%)和低O2浓度(14.8%~17.5%)有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12
)
Select
139.
松针绿茶抗氧化复合茶饮料的加工
杨丽华,麦啟彬,杨小翠,刁美灵,吴晓华,刘日淼,王翼彬,陈骁熠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3
): 244-247.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3.044
摘要
(
66
)
PDF(pc)
(268KB)(
80
)
可视化
收藏
以松针、绿茶为主要原料,研究具有抗氧化活性的松针绿茶复合茶饮料加工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和感官评价确定最佳浸提工艺及饮料配方,结果表明:在松针与绿茶质量比为1∶1,料水比(g∶mL)为1∶80,提取时间为30 min,浸提温度为90℃;白砂糖添加量为3%,柠檬酸添加量为0.015%,蜂蜜添加量为0.1%参数下研制的松针绿茶复合茶饮料不仅具有独特的松针和绿茶香味,口感宜人且具有较强抗氧化活性,其中总抗氧化能力为149.492 U/mL,羟自由基清除能力为27.860 U/mL,茶多酚含量为1941.183 mg/kg。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9
)
Select
140.
商业树脂对鲜榨柠檬汁的脱苦效果
贺红宇,高佳,朱永清,罗芳耀,李华佳,袁怀瑜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3
): 248-252.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3.045
摘要
(
65
)
PDF(pc)
(315KB)(
51
)
可视化
收藏
以工业生产中鲜榨柠檬原汁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商业树脂对鲜榨柠檬汁脱苦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孔吸附树脂对柚皮苷和柠檬苦素的吸附率优于离子交换树脂,且对营养成分的影响较小;优选出的大孔吸附树脂R6在达到吸附平衡时对柚皮苷和柠檬苦素的吸附率最大,分别达82.87%和69.13%,且吸附时间较短,其对柚皮苷和柠檬苦素的吸附等温线分别与Langmuir经典方程式和Freundlich经典方程式拟合度最好,具有良好的静态吸附性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5
)
Select
141.
双底物指数流加和双阶段溶氧控制对谷氨酸棒状杆菌生产L-异亮氨酸的影响
张成林,龙辉,温冰,王健,徐国栋,谢希贤,徐庆阳,陈宁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4
): 1-6.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4.013
摘要
(
52
)
PDF(pc)
(408KB)(
82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实现L-异亮氨酸的高效生产,提高谷氨酸棒状杆菌YILW生产L-异亮氨酸的产量和生产强度,在详尽分析磷酸盐和玉米浆初始浓度对L-异亮氨酸发酵影响的基础上采用了双底物(玉米浆、磷酸盐)指数流加与双阶段溶氧相结合的控制策略进行L-异亮氨酸发酵。结果表明,最佳磷酸盐和玉米浆浓度分别为1.5 g/L和35 mL/L,此条件下分批补料发酵菌体生物量和L-异亮氨酸产量分别为27.66 g/L和25.89 g/L。在生长阶段进行双底物指数流加并结合双阶段溶氧控制,发酵60 h菌体生物量和L-异亮氨酸产量分别为32.29 g/L和31.32g/L,较优化前分别提高16.73%和20.97%。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5
)
Select
142.
诱导温度对大肠杆菌BR-42 δpykA(pAP-B03)发酵生产L-苯丙氨酸的影响
周海岩,刘龙,堵国成,陈坚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4
): 7-12.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4.014
摘要
(
56
)
PDF(pc)
(391KB)(
49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提高丙酮酸激酶突变的重组大肠杆菌BR-42δpykA(pAP-B03)发酵生产L-苯丙氨酸(L-Phe)的能力,考察了不同诱导温度(36、38和40℃)下菌体生长和L-Phe生产等重要发酵参数的变化规律;基于对发酵参数的动力学分析,提出了分阶段诱导温度控制策略,即在13.5~20 h,诱导温度采用40℃;21~37 h降低温度至38℃;38 h以后采用36℃。该策略的实施,可以显著改善诱导后期菌体的生长、质粒的维持和关键酶的酶活水平,从而提高L-Phe的生产;发酵48 h时,L-Phe的产量达到52.70 g/L,分别比在36、38和40℃诱导时提高了12.01%、13.77%和22.39%。结果表明:根据对不同诱导温度下的发酵动力学参数进行分析而提出的分阶段温度控制策略可以有效地应用于L-Phe的分批补料发酵过程中。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43.
外源添加物对枯草芽孢杆菌产核黄素的影响
万红贵,薛彩丽,王亚东,黄志旭,彭银成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4
): 13-17.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4.015
摘要
(
59
)
PDF(pc)
(361KB)(
30
)
可视化
收藏
在代谢网络分析和发酵特性研究的基础上,以菌体浓度和核黄素产量为指标,考察了7种外源添加物对枯草芽孢杆菌发酵产核黄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葡萄糖酸钙、柠檬酸钠和丙氨酸对核黄素发酵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针对这3种添加物,进一步研究了其添加时间和添加量对核黄素发酵的影响,确定三者的最适添加时间分别为0、0、18 h,最适添加量分别为7.5、4、2 g/L。最后通过正交实验确定组合添加3种促进剂的最佳浓度配比为7.5、5、1.5 g/L;在最佳组合添加条件下,核黄素产量高达6.46 g/L,比单独添加时提高了约8%,比未添加时提高了40%左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44.
不同时间添加氮源对酵母GJ2008果糖与葡萄糖利用的影响
左松,伍时华,张健,赵东玲,黄翠姬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4
): 18-22.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4.022
摘要
(
44
)
PDF(pc)
(317KB)(
60
)
可视化
收藏
甘蔗汁被完全酸水解后,添加等量果糖与葡萄糖调整总糖浓度为220g/L,对此水解液进行酒精发酵,并在发酵过程的不同时间点添加氮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酵过程中果糖和葡萄糖含量,通过曲线下面积法对果糖与葡萄糖代谢曲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酵母GJ2008始终会优先利用葡萄糖,果糖的利用滞后;在12 h前添加氮源可有效地缩小果糖与葡萄糖利用的差异性。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4
)
Select
145.
人源降血脂乳酸菌的筛选及其功能性研究
陈大卫,郭飞翔,顾瑞霞,邹东昊,赵海晴,瞿恒贤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4
): 23-29.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4.001
摘要
(
42
)
PDF(pc)
(764KB)(
35
)
可视化
收藏
从巴马长寿人群肠道中分离得到51株乳酸菌,通过体外试验筛选出16株降胆固醇及甘油三酯能力较强的菌株,降解率均分别大于30.00%和5.00%,其中Lr10的胆固醇及甘油三酯降解率显著高于其他菌株(P<0.05),分别为61.90%和37.22%;通过模拟人工胃液及胆盐耐受试验发现,16株菌株中Lr10的耐酸耐胆盐能力较强,其在pH为3.0的人工胃液及胆盐浓度(w/v)为0.0%、0.1%、0.3%及0.5%的MRS培养基中存活率分别为71.43%、66.37%、64.55%及19.12%;经API试剂条及16S rDNA测序将Lr10鉴定为鼠李糖乳杆菌;将Lr10制成脱脂乳悬浮液及脱脂发酵乳进行体内降血脂试验,结果表明,鼠李糖乳杆菌Lr10及其脱脂发酵乳在体内具有明显的降血脂效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13
)
Select
146.
耐热纤维素酶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及酶学特性分析
彭静静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4
): 30-36.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4.002
摘要
(
37
)
PDF(pc)
(750KB)(
23
)
可视化
收藏
将来源于热纤梭菌(Clostridium thermocellum ATCC 27405)的编码内切β-1,4-葡聚糖酶的结构基因(celD)分别插入到pHsh和pET两个表达系统,分别得到质粒pHsh-celD和pET-20b-celD。将重组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CodonPlus(DE3)-RIL中表达,在pET系统表达时形成包涵体,采用热激表达系统pHsh在大肠杆菌表达时实现了纤维素酶的可溶性表达。SDS-PAGE结果显示,该重组酶的分子质量为66kD,与理论值相符。纯化的纤维素酶的最适反应pH为5.4,在特性不同的pH条件下60℃保温30 min,重组纤维素酶在5.4~7.8的pH范围内比较稳定,在75℃下酶的半衰期约为1 h,Ca2+可以增强酶活,而EDTA则会抑制酶的活性。基于热激载体pHsh的重组表达系统具有诱导表达简便、诱导方式廉价的优点,且重组酶热稳定性非常好,这对该酶的大规模发酵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47.
11种中草药提取物对柑橘意大利青霉抑菌活性及机理研究
周梦娇,万春鹏,陈金印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4
): 37-41.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4.009
摘要
(
70
)
PDF(pc)
(648KB)(
56
)
可视化
收藏
对11种中草药醇提物抑制柑橘意大利青霉的抑菌效果进行筛选,选用抑菌效果最佳的桂枝提取物从其对病原菌的孢子萌发率、细胞膜渗透性、菌丝形态及菌体内含物含量的影响来进行抑菌机理的研究。结果表明:桂枝、桂皮和黄柏提取液的抑制圈直径均大于30 mm,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其中桂枝的抑菌活性最佳,对意大利青霉的抑制圈直径为(34.57±0.78)mm,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FC)分别为3.125和6.25 mg/mL,且抑菌效果显著优于化学杀菌剂百可得。在抑菌机理方面,桂枝提取物可以抑制意大利青霉菌孢子萌发,影响菌丝的生长发育,其抑菌作用主要是通过破坏细胞膜结构,增加菌体细胞膜通透性,使菌体内容物外渗从而影响菌丝正常生长代谢来实现的。桂枝提取物对柑橘青霉菌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可作为天然杀菌剂的来源。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10
)
Select
148.
罐装啤酒与瓶装啤酒的巴氏杀菌过程数值模拟
王亮,于艳艳,马晓彬,周建伟,刘东红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4
): 42-46.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4.023
摘要
(
70
)
PDF(pc)
(885KB)(
51
)
可视化
收藏
以啤酒为研究对象,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建立二维传热模型来模拟同体积的罐装啤酒与瓶装啤酒的巴氏杀菌过程。得出在2种包装形式下啤酒的巴氏灭菌过程都存在明显的自然对流现象,最慢加热区(SHZ)在受热过程中逐渐下移。在杀菌初始时,金属罐中最大流速可达77.89 mm/s,明显大于此时玻璃瓶内的最大速度。采用60℃-20 min巴氏杀菌程序结束后,金属罐中啤酒的最小的巴氏杀菌单元值(PU值)为14.84,最大与最小的PU值的差值为5.16,而玻璃瓶中最小PU值只有6.09,最大最小PU值的差值为11.71,反映了500 mL啤酒采用金属罐装杀菌不仅可以缩短杀菌时间,且可以有效减少因传热不均匀引起的过杀菌现象。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6
)
Select
149.
机械损伤对荔枝电特性的影响
陈燕,谈建豪,向和平,邹湘军,李博,蒋志林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4
): 47-50.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4.024
摘要
(
46
)
PDF(pc)
(265KB)(
30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探索以电特性区分微观损伤荔枝的可能性,设计了荔枝电学参数测试系统,测试了经挤压微观损伤处理荔枝和对照荔枝在10个测试频率下的复阻抗Z、并联等效电感Lp、并联等效电容Cp、并联等效电阻Rp、品质因子Q等5个电参数。结果表明:除品质因子外,其余电参数均随频率的增大而减小;在一定测试频率下,损伤荔枝与对照荔枝的电参数均差异显著;损伤荔枝与对照荔枝最佳区分的电参数频率是0.8 kHz。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3
)
Select
150.
桑葚果浆中花色苷及其色泽的热降解动力学
黄晓杰,田雪瑛,郭彦玲,石国英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4
): 51-55.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4.025
摘要
(
57
)
PDF(pc)
(312KB)(
35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桑葚果浆加工中花色苷和色泽的热降解规律,测定了不同温度(75、80、85、90℃)下桑葚果浆花色苷含量和色泽值的影响,并建立了花色苷与色泽值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桑葚果浆中花色苷的热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L*、a*和TCD*值的热降解符合联合动力学反应,b*值的热降解符合零级动力学反应。花色苷的降解与L*、a*和TCD*值正相关,与b*值负相关。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6
)
Select
151.
西沙诺尼果汁辅助改善鼻咽癌患者化疗副作用1例报告
程池,陈建国,刘洋,李金霞,李辉,胡育骄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4
): 56-58.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4.045
摘要
(
53
)
PDF(pc)
(205KB)(
50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1例鼻咽癌中期患者,在化疗期间施以西沙诺尼果汁食疗干预。连续服用60 d,在未使用升白针的情况下,患者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数目维持在正常范围内,无明显恶心呕吐现象,且食欲保持正常。该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西沙诺尼果汁具有辅助改善鼻咽癌患者化疗副作用的效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12
)
Select
152.
加工条件对生姜蛋白酶凝乳物化性质的影响
范金波,侯宇,黄训文,周素珍,冯叙桥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4
): 59-63.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4.026
摘要
(
50
)
PDF(pc)
(911KB)(
59
)
可视化
收藏
生姜中分离得到具有凝乳活力的生姜蛋白酶,研究了动态升温模式下制作生姜蛋白酶凝乳的工艺条件及其在冷藏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主要结果如下:在低pH下脱脂乳凝胶的三维网状结构具有较大的孔隙,酪蛋白基质的分布比较稀疏,副酪蛋白微粒间形成稠密的交叉连接,孔隙的尺寸较小。随着温度的升高,脱脂乳的微观结构逐渐形成紧缩的状态。脱脂乳凝胶在冷藏过程中凝胶强度、乳清析出和α-氨基氮含量没有显著变化,酪蛋白没有显著的水解,表明动态升温模式能够达到抑制生姜蛋白酶的蛋白水解活力,使凝胶产品在冷藏期间保持稳定。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53.
一种快速鉴别普通高温放线菌的特异PCR方法
张明娟,姚粟,李辉,刘洋,信春晖,许玲,程池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4
): 64-66.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4.003
摘要
(
52
)
PDF(pc)
(509KB)(
71
)
可视化
收藏
普通高温放线菌(Thermoactinomyces vulgaris)具有产生多种耐热酶的能力,在淀粉深加工、皮革制造、高温堆肥生产以及分子生物学等领域中均有重要应用,应用常规技术鉴别费时费力,无法满足普通高温放线菌筛选及其应用研究的要求,有必要建立一套快速、准确的鉴别方法。该研究根据普通高温放线菌的gyr B基因分别设计了普通高温放线菌的特异性引物,建立了快速筛选普通高温放线菌的特异PCR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特异性引物对普通高温放线菌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可以快速鉴别普通高温放线菌,与传统的菌种鉴定方法相比,具有高效、灵敏、便捷及成本低廉等显著优点。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54.
超声对大肠杆菌生长和重组蛋白表达的影响
黄六容,蒋露银,陈文瑞,梁徽铁,王继华,马海乐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4
): 67-70.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4.004
摘要
(
42
)
PDF(pc)
(561KB)(
63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超声对大肠杆菌生长和重组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生长速度、Tricine-SDSPAGE法检测重组蛋白的表达、Fura-2/AM荧光法测定大肠杆菌细胞的钙离子浓度。结果显示,利用频率为(28±2)kHz的超声波在接种后(时期1)对大肠杆菌处理30 min后能明显促进其生长,而此时超声处理5、30和60min对重组蛋白的表达均没有明显影响,在生长密度为OD600=1.0(时期2)时超声对菌株生长和蛋白表达都具有抑制作用;荧光法得到超声处理30 min使细胞内Ca2+浓度降低最多。该研究证实了超声能明显影响大肠杆菌的生长代谢,为今后利用超声波技术强化工程菌发酵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55.
冰川细菌Serratia sp.A_(29)-2发酵产低温蛋白酶条件的优化
武运,张晓燕,周建中,尹明远,王小标,苗森,韩艳鹏,马蕊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4
): 71-76.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4.016
摘要
(
46
)
PDF(pc)
(669KB)(
25
)
可视化
收藏
为提高新疆冰川细菌Serratia sp.A29-2的低温蛋白酶产酶活性,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其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表明:其最佳培养基组成为蛋白胨15.0 g/L、酵母粉5.0 g/L、麦芽糖10.0 g/L、CaCl20.5 g/L。最优发酵条件是:温度22℃,pH值7.0,时间60 h,NaCl质量分数1.0%。以优化培养基为基础,在最适发酵条件下,菌株Serratia sp.A29-2产低温蛋白酶酶活可达54.25 U/mL,是初始酶活的1.93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56.
杏鲍菇子实体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结构研究
阮家耀,王星丽,瞿亮,孙培龙,张安强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4
): 77-81.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4.010
摘要
(
45
)
PDF(pc)
(330KB)(
57
)
可视化
收藏
从杏鲍菇子实体中分离出纯化杏鲍菇子实体多糖,并对其结构进行研究。利用水提醇沉法从杏鲍菇子实体中提取粗多糖;采用离子柱层析和凝胶柱层析分段洗脱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得到纯化的杏鲍菇子实体多糖PEPSC1,通过HPLC检测其为单一组分,分子质量为1.77×106Da;经糖组成分析、甲基化分析,PEPSC1由甘露糖和葡萄糖组成,摩尔比为1∶10.3,PEPSC1的结构主要以1,6葡萄糖为主链,葡萄糖为侧链,并且含有少量的1,6连接的甘露糖。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21
)
Select
157.
富硒茶油的抗氧化活性成分分析及氧化稳定性探究
刘娟,宋亚蕊,唐维龙,李福初,陈冬,吴立潮,刘芳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4
): 82-86.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4.017
摘要
(
48
)
PDF(pc)
(388KB)(
63
)
可视化
收藏
对不同富硒茶油的天然抗氧化活性成分及其氧化稳定性指标值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富硒茶油天然抗氧化活性成分的含量多数比普通茶油高,而其过氧化值,酸值和共轭二烯值均比普通茶油低,说明其氧化稳定性较好,这是因为硒促进了茶油中的天然抗氧化活性成分合成积累,同时硒也对自由基产生富集加合作用,两者共同作用,使其氧化稳定性提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3
)
Select
158.
一种新型乳酸菌复合发酵剂的应用及效果
弓耀忠,王呈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4
): 87-90.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4.018
摘要
(
35
)
PDF(pc)
(244KB)(
25
)
可视化
收藏
从众多菌株中筛选出4株乳酸菌,分别为产乳酸菌胞外多糖菌株Lvan04、产Nisin菌株LA02、嗜热链球菌1和保加利亚乳杆菌2,组成复合发酵剂。该种复合发酵剂通过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菌胞外多糖,提高了产品的黏度、稳定性及口感,取代传统的向产品中添加稳定剂的方法,这样不但降低了产品的成本,还提高了产品品质和安全性,延长了产品货架期,同时也为nisin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1
)
Select
159.
外源添加肌醇对不同世代酿酒酵母抗老化性能的影响
袁方,朴永哲,季杨杨,黄玮,王世全,赵长新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4
): 91-94.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4.027
摘要
(
45
)
PDF(pc)
(309KB)(
24
)
可视化
收藏
为阐述肌醇对酵母抗老化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在外源添加肌醇的条件下传代培养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2144,测定了不同世代酵母降糖能力、絮凝速率、胞内O2-·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外源肌醇能有效降低酵母絮凝速率和胞内O2-·含量,同时提高酵母降糖能力及胞内抗氧化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在第15代时,酵母絮凝速率减慢了23.04%,胞内O2-·含量降低了26.19%,酵母降糖终点提前了9 h,胞内SOD、CAT、POD酶活性最大值分别提高了16.45%、19.69%和30.65%,且出现的代数比对照组延滞了两代。证明外加肌醇可提高酵母抗氧化能力,进而增强酵母抗老化性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1
)
Select
160.
龙葵果花色苷纯化工艺
腾飞,郑洪亮,王萍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4
): 95-100.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4.019
摘要
(
45
)
PDF(pc)
(369KB)(
22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静态吸附和解吸附筛选出最佳纯化树脂,通过动态吸附得出最佳纯化工艺。结果显示:X-5为龙葵果花色苷纯化的最佳吸附介质,其最优条件为:层析柱径长比为1∶25,最大上样量为0.6 BV,洗脱剂体积为3.5 BV,上样浓度为0.4 mg/mL,用pH 2.0的体积分数60%乙醇做洗脱剂,最适流速为2.0 BV/h。X-5树脂对龙葵果花色苷的纯化效果较好,纯化后的纯度为纯化前的19倍。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2
)
Select
161.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的毒性及其生物转化研究进展
常敬华,赵月菊,邢福国,朱玉昌,刘阳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4
): 101-107.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4.005
摘要
(
65
)
PDF(pc)
(523KB)(
46
)
可视化
收藏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真菌毒素之一,给世界粮食产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也给人类健康带来重大威胁。该文对DON毒素的基本性质、毒性作用及生物转化研究进展进行全面论述,为DON毒素的防控技术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8
)
Select
162.
美国食品工业用菌种法规标准简介
赵婷,姚粟,葛媛媛,程池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4
): 108-113.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4.028
摘要
(
67
)
PDF(pc)
(428KB)(
164
)
可视化
收藏
食品安全问题是国际国内的热点问题,食品中微生物菌种的使用是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围绕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公认为安全的物质(GRAS)清单"和《美国药典》(USP)、《美国食品化学品法典》(FCC)"附录XV包含益生菌的食品微生物菌种"对美国食品工业用菌种的相关法规、标准及其监管机构和运行模式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以期为我国的食品工业用菌种管理提供借鉴。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3
)
Select
163.
淀粉制葡萄糖新过程浅析
钱莹,段钢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4
): 114-117.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4.029
摘要
(
69
)
PDF(pc)
(527KB)(
54
)
可视化
收藏
葡萄糖不仅可以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等行业,而且还是很多大宗发酵生化制品的原料,如氨基酸、抗生素、糖醇等,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淀粉为底物生产葡萄糖的方法有很多,目前流行的是两步法,即将水不溶的淀粉经过高温处理在淀粉酶的作用下转化为可溶于水的糊精的液化工序和在糖化酶作用下将可溶的糊精转化为葡萄糖的糖化工序。虽然该工艺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在葡萄糖行业内已经被广泛接受,但存在能耗高,副产物多,糖液纯化成本高等问题。该文介绍了一种全新的葡萄糖生产工艺,以淀粉为底物,在低于淀粉糊化温度下,直接将淀粉转化为葡萄糖。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64.
乳酸菌作为海产品生物保鲜剂的研究与应用
吕欣然,白凤翎,励建荣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4
): 118-124.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4.030
摘要
(
59
)
PDF(pc)
(511KB)(
56
)
可视化
收藏
乳酸菌作为传统发酵食品的微生物类群栖息在各种自然环境中,在海洋动物及加工海产品中也存在相当数量的各种乳酸菌。由于乳酸菌具有良好的生物拮抗活性,作为生物保鲜剂已被广泛应用于生鲜及加工食品领域。该文对海产品中的乳酸菌资源,乳酸菌作为海产品生物防腐剂的条件和优势,以及控制海产品中微生物的作用效果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挖掘乳酸菌资源、研发针对性生物保鲜制剂在海产品保鲜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8
)
Select
165.
果蔬复合涂膜保鲜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张蓓,段小明,冯叙桥,韩鹏祥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4
): 125-132.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4.031
摘要
(
68
)
PDF(pc)
(664KB)(
36
)
可视化
收藏
复合涂膜保鲜是一种重要的果蔬贮藏保鲜技术,成膜材料对涂膜保鲜的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提高成膜剂的保鲜性能是果蔬涂膜保鲜技术面临的焦点问题。文中在介绍生物复合涂膜剂和有机-无机复合纳米涂膜剂的基础上,提出了复合涂膜保鲜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应对措施,并展望了复合涂膜保鲜的发展趋势。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10
)
Select
166.
益生菌在发酵肉中的应用
王正荣,赵欠,马汉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4
): 133-136.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4.032
摘要
(
111
)
PDF(pc)
(315KB)(
23
)
可视化
收藏
该文就益生菌在发酵肉制品中的应用,目前已开发利用的发酵肉中的益生菌,以及发酵肉中的益生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进行了论述,并对其终端产品进行了介绍,旨在阐述益生菌在发酵肉中的基本情况及其发展趋势。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67.
食品中蛋白质热损伤指示物生成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仇凯,钟其顶,曹婉秀,孟镇,熊正河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4
): 137-141.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4.033
摘要
(
39
)
PDF(pc)
(387KB)(
50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影响食品中热损伤标志物生成的产品形态(固体和液体)、蛋白质组分构成、配方(金属离子、糖类)、加热方式、水分含量、pH值、贮存方式等因素的研究进展。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68.
多肽金属元素螯合物研究进展
刘温,楼乔明,杨文鸽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4
): 142-146.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4.006
摘要
(
80
)
PDF(pc)
(419KB)(
159
)
可视化
收藏
多肽金属元素螯合物是多肽与金属离子以配位共价键结合而成的产物,具有生物效价高,吸收快,营养性强等优点以及抗氧化、抗菌、免疫调节、降血脂和降血糖等活性,而日益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该文对多肽金属元素螯合物的制备、结构分析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对其应用前景作出展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11
)
Select
169.
高压脉冲电场技术在果蔬汁加工及贮藏中的研究进展
孙炳新,王月华,冯叙桥,徐方旭,杜玉慧,程宏雪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4
): 147-154.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4.034
摘要
(
41
)
PDF(pc)
(622KB)(
58
)
可视化
收藏
高压脉冲电场(HPEF)技术是近年来国际上热门的非热加工技术之一,不仅具有好的杀菌、钝酶效果,耗能较低,而且可较大程度地保持原料原有的营养物质和感官特性。近年来,HPEF技术在液态食品加工领域中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特别是在果蔬汁领域中。文章介绍了HPEF技术的原理以及在果蔬汁加工及贮藏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和应用途径,并对HPEF技术在果蔬汁行业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9
)
Select
170.
芫荽及其精油的功能和安全性评价
张迪,丁晓雯,张亚琼,王健,梁菡峪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4
): 155-161.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4.035
摘要
(
57
)
PDF(pc)
(512KB)(
40
)
可视化
收藏
芫荽含有多种生理活性成分,具有降糖降脂、抗氧化、抗肿瘤、抗菌、抗焦虑、抑制铅沉积等多种药理作用,芫荽精油亦具有抗氧化、抗过敏、抗菌消炎、抗血栓等功能,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各方面的研究,但在安全性评价方面还存在空缺。文中主要介绍了芫荽及其精油的功能及安全性评价,并探讨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3
)
Select
171.
δ~(13)C_H值小于δ~(13)C_P值的蜂蜜样品的综合鉴评
董浩,罗东辉,吴玉銮,冼燕萍,罗海英,郭新东,韩婉清,许丽珠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4
): 162-167.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4.046
摘要
(
50
)
PDF(pc)
(410KB)(
39
)
可视化
收藏
为加强蜂蜜真实性监测,从124份市面蜂蜜样品中筛选出51份δ13CH值(蜂蜜的δ13C值)小于δ13CP值(蜂蜜中蛋白质的δ13C值)的蜂蜜样品,采用元素分析-同位素质谱联用技术(EA-IRMS)、液相色谱-同位素质谱联用技术(LC-IRMS)以及液相色谱测定蜂蜜还原糖含量等多种检测手段,通过检测这些蜂蜜样品的系列稳定碳同位素比值、还原糖和蔗糖含量,对δ13CH值小于δ13CP值的蜂蜜样品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51份源于δ13CH值小于δ13CP值无法检测碳-4植物糖的样品,δ13CH值皆小于-23.5‰,2份样品还原糖含量低于60 g/100g,1份样品蔗糖含量超标,含量为7 g/100g,目前常规检测方法难以有效鉴评δ13CH值小于δ13CP值蜂蜜样品的真实性。将δ13CP-H(δ13CP-δ13CH)、δδ13CF-G(δ13CF-δ13CG)、δδ13Cmax(各类糖组分δ13C值的最大差值)以及寡糖检出等指标纳入综合鉴评,发现51份蜂蜜样品中的47份存在掺假掺杂嫌疑,所占比率高达92.16%,掺假掺杂主要以添加碳-3植物源转化产物为主,掺假原料可能是多类物质的复配组合。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72.
几种模式识别方法在豆酱近红外光谱鉴别中的应用
汪雪雁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4
): 168-171.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4.007
摘要
(
37
)
PDF(pc)
(268KB)(
32
)
可视化
收藏
为建立快速鉴别豆酱品质的适用方法,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针对市场上常见的四类豆酱样本,分别进行异常样本剔除和预处理,采用判别偏最小二乘法(DPLS)、相似分析法(SIMCA)和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ANN)定性模式识别方法,进行豆酱类别的识别研究。研究结果表明:3种识别方法的校正集正确识别率分别为99.10%、98.20%、100%,预测集识别率为94.55%、89.09%、90.91%。综合比较3种不同的识别算法,采用判别偏最小二乘法(DPLS)时校正集和验证集的正确判别率效果都较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实现豆酱的快速准确分类和鉴别是可行的。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173.
不同杀菌处理桑椹果醋香气质量的主成分分析
邓娜娜,马永昆,张龙,叶华,张海宁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4, 40 (
04
): 172-177.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2014.04.036
摘要
(
47
)
PDF(pc)
(424KB)(
44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索不同杀菌处理对桑椹果醋香气品质的影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技术分析鉴定了加热处理(65、80、90℃)、超声波及微波处理的桑椹果醋香气成分,并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建立桑椹果醋香气质量评价模型,并用该模型对桑椹果醋香气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桑椹果醋的特征香气物质为乙酸乙酯、乙酸异戊酯、乙酸、异戊醇、乙酸苯乙酯、苯乙酸乙酯、苯甲醛、苯乙醇、辛酸;65℃处理30 min的桑椹果醋香气品质较差,微波处理的桑椹果醋香气成分综合得分最高。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