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汇款指南
订阅服务
广告投放
出版伦理声明
联系我们
English
期刊简介
主编介绍
投稿指南
投稿流程
投稿模版
论文展示
常见问题
期刊优势
刊例及报价
增值服务
企业风采
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前目次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各年总目录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文章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下载中心
电子样刊下载
投稿系统操作指南(作者版)
2023年《食品与发酵工业》订购单
隶属关系证明-《食品与发酵工业》与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
通知公告
更多»
万方论文重合率自查
2023年招聘启事
关于稿酬实物化发放的通知
稿酬实物专区
参考文献著录新要求
基本信息
主管: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主办: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
公司
全国食品与发酵工业信息中心
主编:程池
副主编:姚粟
责任编辑:林红华 要永杰 李碧鹰
李欣 李晔
编辑:陈雅薇 李蕊 王馨甜 孙国笑
郑越
英文编辑:陈雅薇 李晔 孙国笑
英文编委:王正祥 许菲
美术编辑:于雪涵
发行:刘芳
出版周期:半月刊
出版地:北京
ISSN 0253-990X
CN 11-1802/TS
邮发代号:2-331
注意事项
体例规范
“含量”、“浓度”、“分数”、“比”的规范用法
“摘要”和“结论”的区别
给作者投稿的一些建议
英文文题及摘要写作要求
正确使用表格中的空白—和0
常用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聚合酶外文字符的规范编排
有关微生物名称的一些说明
微信公众号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食品与发酵工业
《食品与发酵工业》是代表我国现代食品与发酵领域最高学术水平和面向食品发酵全行业的科技期刊。刊载内容包括:食品与发酵工业发展相关的原辅料、工艺、包装、机械、检测、安全、流通、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报告以及国内外食品与发酵科技发展动态和产业创新等方面的文章。读者对象为从事食品与发酵及相关行业的生产、科研、设计和管理的人员。主要栏目设置有研究报告,生产与科研应用,工程设计与应用,分析与检测,综述与专题评论等。
2006年, 第32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06-02-2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
合并摘要
导出引用
EndNote
Reference Manager
ProCite
BibTeX
RefWorks
显示图片
极耐热内切葡聚糖酶Cel 12B的高效表达
李相前,邵蔚蓝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6, (
2
): 1-.
摘要
(
148
)
PDF
(237KB) (
102
)
海栖热袍菌Thermotoga maritima是嗜极端高温的厌氧细菌,其产生的极耐热葡聚糖酶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和潜在的可观工业用途.但嗜高温菌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水平较低,T.m内切葡聚糖酶Cel12B基因带有信号肽,应用在线预测分析,通过PCR方法分别克隆Cel12B完整基因和不带信号肽基因至pET-20b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ET-20b-Cel12B和pET-20b-Cel12B-WS,转化至大肠杆菌JM109DE3诱导表达后,分析酶活,结果表明去除信号肽重组菌单位酶活是未去除信号肽重组菌11倍多.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两步发酵法生产1,3-丙二醇的研究
刘海军,徐友海,张代佳,修志龙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6, (
2
): 4-.
摘要
(
144
)
PDF
(265KB) (
178
)
通过几种不同原料制备的甘油对克雷伯杆菌厌氧发酵生产1,3-丙二醇的影响的比较实验,验证了两步发酵法生产1,3-丙二醇工艺路线的可行性.在甘油初始浓度相同(70g/L)的条件下,以葡萄糖为原料进行发酵得到的甘油转化为1,3-丙二醇的效果较好,发酵15 h,甘油转化为1,3-丙二醇的摩尔转化率为45.1%;皂化甘油生产1,3-丙二醇的发酵时间为18 h,摩尔转化率为44.2%;而以玉米淀粉水解液发酵的甘油转化为1,3-丙二醇需要31 h,摩尔转化率仅为26.5%.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Bi-capped Keggin型高钒杂多酸催化合成苯甲酸正丁酯
麻明友,何则强,熊利芝,黄可龙,吴显明,肖卓炳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6, (
2
): 8-.
摘要
(
86
)
PDF
(271KB) (
124
)
以苯甲酸和正丁醇为原料,甲苯为带水剂,用自制的Bi-capped Keggin型高钒杂多酸H7PV12Mo2O42为催化剂,合成了苯甲酸正丁酯.探讨了催化剂用量、原料配比、带水剂用量和反应时间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该酯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正丁醇)/n(苯甲酸)=3,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料总质量的10%,带水剂用量15 mL,反应温度控制在110~115℃,反应时间90 min.在最佳实验条件下,酯收率可达87.12%,表明H7PV12Mo2O42是一种合成苯甲酸正丁酯的优良催化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Bacillus sp.HA-1产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发酵工艺研究
王雁萍,谈重芳,段宇珩,秦广雍,许平辉,霍裕平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6, (
2
): 12-.
摘要
(
100
)
PDF
(274KB) (
136
)
在10 L发酵罐中,研究了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产生菌Bacillus sp.HA-1的发酵规律,结果表明,在菌体对数增长期,发酵液溶氧处于较低状态,发酵液pH在对数增长前期持续下降,中期后回升,菌体产酶呈增长趋势;当菌体增长进入稳定期,发酵液溶氧迅速回升至初始状态,pH也回升至起始值,菌体产酶接近峰值.根据发酵规律优化发酵工艺,通过有效增加菌体对数增长期发酵液溶氧,使菌株产酶到达高峰的时间缩短了50%以上.应用该菌株在5 m3生产罐中发酵,24 h产酶水平达到6 800 IU/mL.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臭氧水降解苹果表面有机磷农药的研究
曾令琴,陈芳,吴继红,廖小军,葛毅强,胡小松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6, (
2
): 16-.
摘要
(
101
)
PDF
(272KB) (
102
)
有机磷农药残留超标是制约我国浓缩苹果汁出口的一大瓶颈.文中建立了苹果表面有机磷农药降解模拟体系,比较了在不同清洗方式和起始浓度下,臭氧水对苹果中常见的甲胺磷、甲拌磷、乐果、二螓磷、马拉硫磷、毒死蜱等6种有机磷农药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臭氧水能有效降解苹果表面的有机磷农药残留.臭氧浓度越高,有机磷农药的降解效果越好;苹果表面有机磷农药起始浓度越低,农药残留的降解率越高.当苹果表面有机磷农药起始浓度为l~2 mg/kg时,用浓度为14mg/L的臭氧水溶液动态清洗20 min,6种有机磷农药的降解效果可达35%~64%.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烟管菌漆酶合成的营养条件研究
王剑锋,苏国成,刘建玲,王璋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6, (
2
): 20-.
摘要
(
146
)
PDF
(371KB) (
115
)
对筛选到的漆酶高效产生菌烟管菌(Bjerkandera adusta)WZFF.W-Y11合成漆酶的营养条件进行了研究,发现该烟管菌漆酶属于一种组成型酶,酶活力高,产酶高峰到来早,酶的合成与菌体生长过程紧密相关.漆酶合成需要丰富的营养因子,麸皮水解液是重要的成分,葡萄糖-淀粉的复合碳源和氯化铵-豆饼粉的复合氮源以及适量的无机盐有利于漆酶的产生.虽然增加Fe2+的量明显抑制了漆酶的产生,但Cu2+却能有效地促进漆酶的合成.在经过优化的培养条件下,酶活力高达1 108 U/mL.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产溶纤酶菌株的选育
鲁艳莉,宁喜斌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6, (
2
): 25-.
摘要
(
86
)
PDF
(211KB) (
81
)
以枯草芽孢杆菌YL-P2、YL-F2作为出发菌株,分别采用紫外线诱变、硫酸二乙酯诱变以及紫外线和硫酸二乙酯复合诱变,以脱脂牛奶平板法为初筛方法结合纤维蛋白平板复筛的方法选育出溶纤酶活力高的菌株,获得了高产溶纤酶菌株UV-8.UV-8溶纤酶活力达到2 314 IU/mL,与出发菌株相比,酶活力提高了2倍.结果表明,经多次传代后菌株UV-8的溶纤酶酶活达到稳定,具有很好的潜在开发前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辅酶Q10纳米脂质体稳定性的研究
夏书芹,许时婴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6, (
2
): 28-.
摘要
(
120
)
PDF
(372KB) (
403
)
辅酶Q10是一种膳食补充剂,在人体细胞呼吸链的电子传递中起重要作用,采用纳米胶囊技术制备辅酶Q10纳米脂质体可防止其发生降解并提高其生物利用率.文中以蛋黄磷脂为主要壁材,采用乙醇注入-超声法制得稳定性较好的辅酶Q10纳米脂质体.制备过程中,搅拌、加热、超声等作用对磷脂的氧化影响很小,芯材辅酶Q10的存在有效地抑制了脂质体中丙二醛的产生,并且辅酶Q10的总量基本不发生变化.贮存稳定性试验表明,较佳的贮存条件为4℃避光.贮存过程中脂质体双分子层对辅酶Q10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辅酶Q10也有效抑制了主要壁材磷脂的氧化,并能稳定脂质体双分子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榆耳发酵液抑菌成分的初步研究
陶申傲,李绩,岳国海,蔡永峰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6, (
2
): 33-.
摘要
(
85
)
PDF
(278KB) (
124
)
榆耳发酵液对多种致病菌具有抑制作用.文中以枯草杆菌和大肠杆菌为指示菌,采用杯碟法研究了温度和pH对发酵液抑菌活性的影响,考察了发酵液中多糖和蛋白质的抑菌活性以及抑菌成分分子量的大小,比较了不同溶剂对抑菌成分的提取效果.结果显示,发酵液抑菌成分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并能在pH1~9的范围内较好地保持其抑菌活性,多糖和蛋白等大分子物质不具有抑菌活性,抑菌成分分子量小于1 000 u,乙酸乙酯对其提取效果最好.采用试管法、薄层层析预试法对发酵液抑菌成分进行了(有效化学成分的)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发酵液抑菌成分的组成为挥发油倍半萜类、酚和有机酸等化合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政策法规标准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6, (
2
): 36-.
摘要
(
91
)
PDF
(214KB) (
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芝麻素对细菌作用方式的研究
周建新,刘长鹏,赵娅,花侃,戚明翚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6, (
2
): 37-.
摘要
(
102
)
PDF
(288KB) (
149
)
采用滤纸片法和平板培养法研究了芝麻素的抗菌活性,同时以大肠杆菌为指示菌,用生长曲线法、琼脂块再培养法对芝麻素抗细菌作用的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芝麻素抗细菌作用显著,最低抑制浓度(MIC)为0.1%,既可抑制细菌的生长,又有杀菌作用,但以杀菌作用为主.用相差显微镜进行观察,可见到加有芝麻素的培养液中细菌形态有明显的改变,菌体密度不均匀;芝麻素的抗菌作用优于同浓度的苯甲酸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胆固醇氧化酶的发酵条件及酶学性质研究
许晓燕,张锐,谭晓晶,余彩霞,辛渝,杨波,孟延发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6, (
2
): 41-.
摘要
(
73
)
PDF
(285KB) (
95
)
Brevibacterium sp.可以发酵生产胆固醇氧化酶,实验中对该菌种进行了底物诱导及发酵条件的优化,确定其最适培养基为(%):蔗糖0.3,酵母膏0.2,蛋白胨0.3,牛肉膏0.3,K2HPO4 0.1,MgSO4 0.05,pH6.8.最适培养条件为:接种量5%,24℃培养20 h,通气量为50 mL培养基/250 mL三角瓶,200 r/min.在最适培养基及最适条件下,胆固醇氧化酶的酶活力可达到24.01U/mg,比未优化前1.71 U/mg提高了14倍.该酶具有较强的酸碱稳定性和热稳定性,最适pH为6.5,最适温度为54℃.在最适pH和温度条件下测得该酶km值为7.1×10-5mol/L.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鲜切慈菇酶促褐变底物的分析确定
杜传来,郁志芳,董炳发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6, (
2
): 46-.
摘要
(
99
)
PDF
(294KB) (
88
)
鲜切慈菇在贮藏过程中极易发生酶促褐变.为进一步研究其褐变机理,分析测定了慈菇对不同酚类底物的亲和性,利用薄层层析、紫外吸收光谱及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定鲜切慈菇酶促褐变的主要底物.结果表明,慈菇中的酚类物质主要为愈创木酚和儿茶酚,慈菇中POD对不同底物的结合能力依次为愈创木酚>焦性没食子酸>绿原酸>L酪氨酸>儿茶酚,引起酶促褐变的主要底物是愈创木酚.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渗透脱水蓝莓流化床干燥工艺的研究
董全,Michèle Marcotte,陈宗道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6, (
2
): 50-.
摘要
(
86
)
PDF
(201KB) (
141
)
经渗透脱水处理的蓝莓在流化床中用5种不同的干燥温度(50、60、70、80、90℃)进行干燥,结果显示,干燥温度影响物料的水分散失,水分散失率随温度的提高而增加.随着干燥处理的进行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都呈下降趋势,且温度越高,两者下降越多.根据费克第二不稳定扩散法则,计算出不同温度下的有效水分扩散率(Deff)分别为(0.753 2~3.673 7)×10-10m2/s.在干燥脱水处理过程中Deff随处理温度升高而增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均匀设计法优化芥菜多糖的提取工艺及其神经网络模型的研究
魏国栋,李夏兰,王昭晶,方柏山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6, (
2
): 53-.
摘要
(
74
)
PDF
(248KB) (
142
)
通过均匀设计实验和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分析得出从芥菜中提取多糖的优化工艺,即提取时间130min、酶浓度1%、pH4.0、提取温度60℃.在此基础上运用基于均匀设计的人工神经网络构建了工艺参数与芥菜多糖提取率之间的数学模型.在优化的工艺参数下对多糖的提取率进行预测,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为23.02%,而人工神经网络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仅为4.37%.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比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分析的预测结果更准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苹果酒酵母增殖培养基的优化
汤高奇,岳田利,高振鹏,柳艳霞,林小亮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6, (
2
): 57-.
摘要
(
87
)
PDF
(253KB) (
106
)
以麦芽汁装液量(mL)、(NH4)2SO4、Na2HPO4和MgSO4的质量浓度(g/L)为影响因素,以苹果酒酵母细胞浓度(个/L)为考察指标,利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1株苹果酒酵母增殖所需培养基的数学模型,进而优化了针对该菌株的增殖培养基.研究结果表明,在100 mL三角瓶中,培养开始酵母细胞浓度为1.923×108个/L,麦芽汁装液量20 mL,(NH4)2SO4浓度0.196~1.033 g/L,Na2HPO4浓度2.559~5.566 g/L,MgSO4浓度1.778~3.222 g/L的培养条件下,培养24h后,酵母细胞浓度可望高于1.125×1011个/L.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豆异黄酮糖苷酶的发酵和纯化
马达,刘冰,芦明春,鱼红闪,金凤燮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6, (
2
): 61-.
摘要
(
94
)
PDF
(183KB) (
97
)
大豆异黄酮糖苷酶可水解大豆异黄酮的糖基使其生成苷元,从而提高大豆异黄酮的生物活性.实验中筛选得到了大豆异黄酮糖苷酶产酶菌株Absidia sp.R,确定了该菌株发酵产酶培养基.采用硫酸铵沉淀和离子交换法对该酶进行了纯化,并初步确定了其分子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原花青素的微胶囊化研究
张连富,杜彦山,牟德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6, (
2
): 64-.
摘要
(
103
)
PDF
(207KB) (
147
)
研究了原花青素喷雾干燥微胶囊化工艺.选用阿拉伯胶和麦芽糊精做为原花青素微胶囊壁材(阿拉伯胶占40%),按芯壁材比为30%、混合物中固形物浓度为20%的组成比例来混合各种材料并经均质处理后进行喷雾干燥.喷雾干燥工艺条件为:进风温度180℃,出风温度88℃,此时产品微胶囊化效率可达88.44%.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陶瓷膜处理乳酸菌发酵液的膜清洗研究
金江,韩亦龙,何艳君,叶颖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6, (
2
): 67-.
摘要
(
83
)
PDF
(252KB) (
160
)
研究了在不同操作压力下乳酸菌发酵液的渗透通量随时间的变化,以及污染后的陶瓷膜的清洗情况,同时也考察了用陶瓷膜分离乳酸菌发酵液的效果.结果表明,渗透通量与操作压力、时间有密切关系;清洗过程中,纯水的温度、清洗剂的浓度以及清洗时间等都会影响膜通量的恢复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玉米芯为原料酶法制备低聚木糖的研究
张金永,丁兴红,夏黎明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6, (
2
): 71-.
摘要
(
87
)
PDF
(212KB) (
122
)
以玉米芯为原料,在固液比1:10,NaOH质量浓度4%,50℃条件下处理24 h,木聚糖提取率为91.0%.利用木聚糖酶降解木聚糖制备低聚木糖,确立了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50℃,pH 4.8,木聚糖底物质量浓度3.0%,每克底物的木聚糖酶用量为50 IU,反应时间0.5 h.在上述反应条件下,产品平均聚合度为3.61,低聚木糖得率为91.2%.该研究结果在可再生半纤维素资源利用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溶栓纳豆芽孢杆菌的筛选鉴定及产纳豆激酶条件的研究
王萍,杜连祥,路福平,朱健辉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6, (
2
): 74-.
摘要
(
85
)
PDF
(274KB) (
214
)
利用目标纳豆芽孢杆菌(Bacillus Natto)所应具有的耐热性、耐盐性、显著的蛋白酶活性及生物素缺陷等生物学特性,设计了定向选育方案,从日本传统食品纳豆中筛选出具有较高纤溶活性的8株枯草芽孢杆菌,命名为NK-1~NK-8;根据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征,鉴定为纳豆芽孢杆菌.NK-4菌株经过发酵培养,液体培养指数生长期为4~12 h,最佳产酶条件是pH7.0,培养温度34℃,装液量100 mL /500 mL.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果汁饮料中原果汁含量检测技术的现状
吴建中,唐书泽,孙唏,彭喜春,郭开平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6, (
2
): 78-.
摘要
(
117
)
PDF
(398KB) (
489
)
综述了果汁饮料中果汁含量检测技术的现状与进展,分析比较了现行的各种果汁含量的检测方法,系统介绍了各种新型检测技术在果汁含量测定中的应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气相色谱法测定牛肉中c9,t11-共轭亚油酸的含量
李行方,王永华,杨博,刘耘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6, (
2
): 83-.
摘要
(
72
)
PDF
(179KB) (
122
)
天然共轭亚油酸(CLA)主要存在于反刍动物的肉和乳中,CLA因其具有抗癌、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和减肥等多种生理功能,近年来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文中应用GC-FID法分析了牛肉中c9,t11-CLA含量,采用CP-Sil 88(60 m×0.25 mm i.d×0.20 μm)气相色谱柱,38 min便可完成1个分析.应用带校正因子的面积归一法进行定量分析,RSD为1.34%,平均回收率为98.2%.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RAPD和STS分子标记技术鉴定酒花品种和纯度
林艳,管华诗,樊伟,董建军,于文功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6, (
2
): 86-.
摘要
(
71
)
PDF
(299KB) (
155
)
运用DNA片断的多态性分析判定酒花品种指纹,以5个随机引物成功鉴定了11个常用酒花品种,包括4个香花,5个苦花,青岛大花和Cluster.Kirin一段多态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片段被转化成序列标记位点(STS),STS扩增可以检测到青岛大花中5%的麒麟丰禄混合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藏酥油香气成分的初步分析
石燕,郑为完,熊华,李积华,周德红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6, (
2
): 90-.
摘要
(
84
)
PDF
(137KB) (
128
)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西藏酥油中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共鉴定出35种化合物,其中羧酸10种、酯9种,醇6种,酮5种,醛2种.烷、烯和萜类化合物各1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离子色谱法测定蔗糖中的微量SO2
莫海涛,郭丽萍,李永库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6, (
2
): 93-.
摘要
(
84
)
PDF
(191KB) (
114
)
建立了离子色谱测定蔗糖中微量亚硫酸根(SO2)残留量的方法.选择体积分数为1%的甲醛为亚硫酸盐的稳定剂.在IonPac AS11分析柱上以8.0 mmol/L的NaOH为淋洗液,进行抑制电导检测.结果表明,亚硫酸盐的浓度与其峰面积在0.25~5.0 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0,检出限为0.05 mg/L.回收率92.5%~95.0%,RSD<3.3%(n=5),该法用于实际样品的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芫荽茎叶精油化学成分分析
陆占国,郭红转,李伟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6, (
2
): 96-.
摘要
(
128
)
PDF
(173KB) (
171
)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机对水蒸汽蒸馏得到的黑龙江产芫荽茎叶精油的芳香成分进行了分析.共检测出86个成分,其中49种被鉴定,占总成分的87.907%.醇类和醛类化合物最多,分别为39.598%,31.955%;酯类化合物3.939%;碳水化合物6.582%.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菠萝中多酚类化合物
易湘茜,韦保耀,滕建文,高程海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6, (
2
): 99-.
摘要
(
87
)
PDF
(190KB) (
156
)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了多酚类物质在菠萝果皮、果肉、果心中的含量及分布情况.色谱条件: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和0.3%醋酸溶液,柱温为25℃,流速为1.0 mL /min,线性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0 nm.在此色谱条件下,各组分均得到良好分离.经测定,菠萝果皮中含有4种酚类物质,为没食子酸、儿茶素、表儿茶素、阿魏酸,含量较高;果肉及果心中酚类物质为表儿茶素和阿魏酸,含量较低.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次甲基兰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食品中的痕量硒(Ⅳ)
赖海涛,白月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6, (
2
): 102-.
摘要
(
79
)
PDF
(242KB) (
93
)
在HCl介质中,硒(Ⅳ)能强烈催化溴酸钾氧化次甲基兰使之褪色,据此建立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硒(Ⅳ)的方法.其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0.02μg/mL,检出限1.25×10-10g/mL,用于牛乳、大蒜、黑木耳等食品中硒(Ⅳ)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直接测定白酒中的甜蜜素
徐春祥,秦金平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6, (
2
): 106-.
摘要
(
126
)
PDF
(142KB) (
144
)
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对白酒中添加的甜蜜素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色谱柱为Xterra MSC18(2.1 mm×50 mm,3.5 μm),流动相为甲醇-乙酸胺(0.02 mol/L)溶液(体积比85:15),质谱作为检测器,甜蜜素的线性范围为0.02~2.0 mg/L,相关系数为0.9995,加标回收率在92.5%~98.7%;液质联用测定甜蜜素不需对样品衍生化,方法简便,检测灵敏度高,检出限为0.01 mg/L.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富硒灵芝中高抗氧化活力、高硒含量的水溶性硒蛋白的纯化
杜明,赵镭,陈芳,赵广华,胡小松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6, (
2
): 108-.
摘要
(
92
)
PDF
(343KB) (
245
)
在富硒灵芝蛋白的各种溶剂提取物中,水溶性蛋白是其中结合硒含量最高的.本文以高硒(Se)含量、高自由基清除能力为考查指标,通过优化的柱层析等方法对富硒灵芝中的水溶性硒蛋白进行了提取、分离和纯化.通过电感偶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蛋白质结合的硒元素(Se)含量,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SDS-PAGE)进行纯度鉴定.通过电子自旋共振捕捉(EPR)技术测定样品对羟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研究结果表明,纯化后的硒蛋白显示出很强的羟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并且这种抗氧化能力随着硒蛋白中硒含量的增加而增强,从而反映了硒元素在富硒灵芝蛋白抗氧化活力提高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马氏珠母贝肉ACEIP分离及提取的初步研究
郝记明,章超桦,郭顺堂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6, (
2
): 113-.
摘要
(
83
)
PDF
(212KB) (
96
)
选用合适的蛋白酶对马氏珠母贝肉(Pinctada martensii)进行水解,水解液经过分离提取后,得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ACEIP).2个较高ACE抑制活性的组分样品A和样品B的IC50分别为0.033 mg /mL和0.041 mg/mL.2个样品氨基酸含量最多的是Phe,分别达到57.5%和53.2%,其相对分子量分别为1 042和256.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提纯螺蛳腹足肌酶解产物的研究
夏树华,王璋,许时婴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6, (
2
): 116-.
摘要
(
79
)
PDF
(319KB) (
112
)
利用DA201-C大孔吸附树脂对螺蛳腹足肌酶解产物进行脱盐及糖原分离.结果表明,用不同浓度的乙醇进行洗脱时,洗脱组分的疏水性氨基酸含量及ACE抑制活性随乙醇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依次用25%和75%乙醇进行阶段洗脱时,脱糖率为78.59%,脱盐率为93.79%;酶解糖原比碱提糖原的相对分子质量大而纯度较低.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蒜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曾哲灵,熊伟,熊涛,吴刘健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6, (
2
): 121-.
摘要
(
121
)
PDF
(201KB) (
324
)
大蒜素是大蒜中的主要活性成分,由内源蒜酶(alliinase)酶解蒜氨酸而生成.文中研究了以乙醇为提取剂分离提取大蒜素的最佳工艺条件:蒜泥在40℃下酶解0.5 h,按料液比1g:4 mL加入体积分数95%乙醇于30℃下萃取1.5 h,然后控制蒸馏温度在50℃,压力在0.01 MPa,旋转蒸发仪转速在75 r/s进行减压浓缩,大蒜素的提取率达到0.24%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马齿苋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
孙希云,张琦,孟宪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6, (
2
): 124-.
摘要
(
91
)
PDF
(267KB) (
91
)
通过对大孔吸附树脂吸附马齿苋中黄酮特性的研究,以纯度和回收率为主要考察指标,讨论了影响马齿苋中黄酮分离纯化的几个主要因素.结果显示,HPD600大孔吸附树脂对马齿苋中黄酮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并在一定适宜的条件下,可以使粗提物的纯度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加工工艺对荞麦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
米宏伟,唐传核,杨晓泉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6, (
2
): 128-.
摘要
(
74
)
PDF
(250KB) (
130
)
探讨了加工工艺对荞麦蛋白(BWP)功能特性的影响.pH<5.0和pH>6.0时,喷雾干燥制备的荞麦蛋白(S-BWP)的溶解度高于商品大豆分离蛋白(SPI)(P<0.05).pH<7.0时,超声协助提取荞麦蛋白(UBWP)的溶解度较搅拌提取荞麦蛋白(M-BWP)和脱脂、超声协助提取荞麦蛋白(DU-BWP)好;pH>7.0时,结果相反.总体来说,BWP持油能力较SPI强,且冷冻干燥制备的荞麦蛋白(F-BWP)的持水、持油能力强于S-BWP(P<0.05).BWP的乳化活性与其溶解度呈正相关.pH 4.0~5.0时,BWP的乳化活性指数(EAI)最小而乳化稳定性(ES)最高.脱脂处理明显提高了BWP的EAI和ES.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天然大豆蛋白的选择性酶解
杨国龙,赵谋明,杨晓泉,徐香,彭志英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6, (
2
): 132-.
摘要
(
86
)
PDF
(331KB) (
183
)
研究了几种微生物蛋白酶水解天然大豆蛋白的选择性.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酶解过程中大豆蛋白各组分的变化,电泳结果显示β-conglycinin比glycmin容易被蛋白酶水解,β-conglycinin的a'亚基比a亚基更容易水解,β-conglycinin的β亚基比α'亚基和a亚基更难水解;glycinin的酸性亚基比其碱性亚基更容易被水解.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酶法制取甜柿浑浊果汁的工艺研究
万楚筠,周坚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6, (
2
): 136-.
摘要
(
78
)
PDF
(327KB) (
140
)
采用果胶酶和纤维素酶液化甜柿果浆来制取浑浊果汁.通过正交实验得到了酶解制取甜柿果汁的最佳工艺参数:纤维素酶用量6 500 U/200 g(果肉),果胶酶用量2 500 U/200 g(果肉),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2.5h,果汁出汁率达到了79%.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白茅根-甘蔗饮料的研制
黄美娥,高中松,张羽,周建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6, (
2
): 141-.
摘要
(
85
)
PDF
(184KB) (
168
)
采用壳聚糖将白茅根浸提液和甘蔗汁进行澄清处理,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澄清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澄清工艺条件为壳聚糖添加量0.2 g/L、调浸提液pH值3.0、澄清时间2.0 h.取白茅根澄清浸提液、甘蔗澄清汁、砂糖进行正交调配试验,以白茅根澄清浸提液0.08 mL/mL、甘蔗澄清汁0.27 mL/mL、砂糖45 mg/mL和饮用纯净水调配出一种天然、营养、保健的新型饮料.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版权所有 © 《食品与发酵工业》编辑部
地址:北京朝阳区酒仙桥中路24号院6号楼111室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