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汇款指南
订阅服务
广告投放
出版伦理声明
联系我们
English
期刊简介
主编介绍
投稿指南
投稿流程
投稿模版
论文展示
常见问题
期刊优势
刊例及报价
增值服务
企业风采
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前目次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各年总目录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文章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下载中心
电子样刊下载
投稿系统操作指南(作者版)
2023年《食品与发酵工业》订购单
隶属关系证明-《食品与发酵工业》与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
通知公告
更多»
万方论文重合率自查
2023年招聘启事
关于稿酬实物化发放的通知
稿酬实物专区
参考文献著录新要求
基本信息
主管: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主办: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
公司
全国食品与发酵工业信息中心
主编:程池
副主编:姚粟
责任编辑:林红华 要永杰 李碧鹰
李欣 李晔
编辑:陈雅薇 李蕊 王馨甜 孙国笑
郑越
英文编辑:陈雅薇 李晔 孙国笑
英文编委:王正祥 许菲
美术编辑:于雪涵
发行:刘芳
出版周期:半月刊
出版地:北京
ISSN 0253-990X
CN 11-1802/TS
邮发代号:2-331
注意事项
体例规范
“含量”、“浓度”、“分数”、“比”的规范用法
“摘要”和“结论”的区别
给作者投稿的一些建议
英文文题及摘要写作要求
正确使用表格中的空白—和0
常用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聚合酶外文字符的规范编排
有关微生物名称的一些说明
微信公众号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食品与发酵工业
《食品与发酵工业》是代表我国现代食品与发酵领域最高学术水平和面向食品发酵全行业的科技期刊。刊载内容包括:食品与发酵工业发展相关的原辅料、工艺、包装、机械、检测、安全、流通、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报告以及国内外食品与发酵科技发展动态和产业创新等方面的文章。读者对象为从事食品与发酵及相关行业的生产、科研、设计和管理的人员。主要栏目设置有研究报告,生产与科研应用,工程设计与应用,分析与检测,综述与专题评论等。
2017年, 第43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7-03-2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
合并摘要
导出引用
EndNote
Reference Manager
ProCite
BibTeX
RefWorks
显示图片
“低甲醇浓度-高溶解氧浓度”策略诱导毕赤酵母高效表达HSA-GCSFm及其转录组学机理分析
涂庭勇,贾禄强,孙佼文,陈珊珊,史仲平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 (
3
): 1-.
摘要
(
206
)
PDF
(2642KB) (
105
)
甲醇/山梨醇共混诱导毕赤酵母(Mut+,GS115)表达人血清白蛋白-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突变体融合蛋白(HSA-GCSFm)的过程中,甲醇消耗与02消耗相互偶联,难以将甲醇浓度和溶解氧浓度(D0)同时维持在高水平.该文研究探讨了“低甲醇浓度-高DO”和“高甲醇浓度-低DO”诱导策略下HSA-GCSFm的表达性能.结果表明,“低甲醇浓度-高DO”诱导策略策略下的HSA-GCSFm浓度达到587.5 mg/L,而“高甲醇浓度-低DO”诱导策略下的HSA-GCSFm浓度仅达到106 mg/L.利用转录组学技术分析上述2种诱导策略引起HSA-GCSFm表达水平差异的分子机制,结果表明:“低甲醇浓度-高DO”条件下甲醇代谢途径、TCA循环和过氧化物酶体相关的部分基因上调,而与蛋白水解作用相关的部分基因下调,表明该条件下甲醇和山梨醇的代谢活性更高,细胞抗高DO冲击的能力更强,错误折叠的蛋白减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株Lodderomyces elongisporus酵母对浓香型白酒发酵的影响
游玲,李美华,王陟垚,梅伶俐,孙雪琴,余丽辰,王涛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 (
3
): 9-.
摘要
(
141
)
PDF
(1600KB) (
144
)
为探究1株Lodderomyces elongisporus酵母对浓香型白酒发酵的影响,通过强化接种该酵母到固态发酵糟醅中发酵50 d,分析糟醅的理化指标、风味物质含量以及微生物区系的变化.结果显示,该酵母可使糟醅中还原糖含量显著增加,氨基态氮显著减少,乙缩醛、己酸生成量显著增加;且该酵母菌株大幅降低糟醅中真菌群体丰富度和多样性,强化接种的L.elongisporus取代原有优势真菌Zygosaccharomyces成为新的优势真菌,同时该酵母对细菌群体多样性影响相对较小,优势细菌Lactobacillus属丰度增加,Pseudomonas属丰度减少.结果表明,强化接种L.elongisporus酵母菌将改变浓香型白酒风味,且可对续糟发酵产生不可预知的持续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乳酸菌代谢保护剂中糖产酸对冷冻保护的影响
崔树茂,赵建新,陈卫,张灏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 (
3
): 14-.
摘要
(
207
)
PDF
(1266KB) (
118
)
真空冷冻干燥是乳酸菌菌粉制备的关键技术手段,在冻干前须将菌泥与保护剂混匀并进行预冻.文中系统研究了菌泥与保护剂混匀过程中的代谢产酸情况,及产酸引起的pH值降低对预冻的影响.测定了不同菌泥添加保护剂后在室温和冷藏温度下的产酸速率,以及不同pH值下冷冻后菌株的存活率,分析了不同pH值条件下冷冻对菌株ATP酶、β-半乳糖苷酶、乳酸脱氢酶及细胞膜完整性和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泥与保护剂混合后,室温环境下的产酸速率很快,可在短时间内将菌悬液的pH值降至4.0.而pH值降低确实会对冷冻菌株的存活产生影响,pH值在降至4.0时,菌株冷冻存活率显著降低.低pH值条件下的冷冻,会损伤ATP酶、β-半乳糖苷酶及降低细胞膜的流动性,是导致冷冻存活率降低的原因.因此,为提高真空冷冻干燥的菌株存活率,首先须控制菌泥与保护剂混合时的温度和时间,确保预冻阶段乳酸菌无损失.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酿酒酵母高效自主复制区的筛选与鉴定
沈方琳,黄双成,侯朋晨,耿安丽,阮文权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 (
3
): 20-.
摘要
(
116
)
PDF
(2078KB) (
130
)
在酵母表达过程中,传统的表达载体存在着拷贝数低以及稳定性差的缺点.因此,找到一个可用于构建复制整合型载体的高效酵母自动复制区(Autonomously Replicating Sequence,ARS)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研究中,从酿酒酵母基因组中扩增得到4种不同的ARS(ARS304、ARS315、ARS735、ARS1512),然后连接到整合载体pNTS2K中,得到4种复制整合型载体(pNTS2K-ARS304、pNTS2K-ARS315、pNTS2K-ARS735、pNTS2 K-ARS1512).经电转化后,4种转化子(36a(pNTS2 K-ARS304)、36a(pNTS2K-ARS315)、36a(pNTS2K-ARS735)、36a(pNTS2K-ARS1512))都能在含有300 μg/mL G418的YPD平板上生长.然而,只有转化子36a(pNTS2K-ARS315)能在含有500 μg/mL G418的YPD液体培养基里较快生长.经过G418耐受性检测后,36a(pNTS2K-ARS315)仍能在含有1 mg/mL G418的YPD培养基中很好地生长.此外,通过质粒pNTS2 K-A RS315表达荧光蛋白,其表达效果高于普通商业质粒.实验结果证明,4种复制区都能在酿酒酵母中独立自主复制,其中ARS315复制能力最强.因此,ARS315可用于构建高拷贝且稳定的重组质粒,为构建高表达且稳定的工程酵母菌株奠定了基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脱脂乳的不同热处理工艺对酸奶质构和微观结构的影响
刘立鹏,李雪晴,李红娟,于景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 (
3
): 26-.
摘要
(
130
)
PDF
(1135KB) (
249
)
通过测定酸奶的质构和微观结构,分析脱脂乳的不同热处理工艺对酸奶质构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95℃,5 min热处理的脱脂乳所制得的酸奶能够获得更好的质构特性和更致密的网状结构.利用电泳技术分析酸奶生产过程中不同热处理工艺对酸奶的质构和微观结构造成的的差异.结果表明:脱脂乳中未变性乳清蛋白不参与酸奶网状结构的形成,而乳清蛋白变性后开始参与凝胶,进而对酸奶的质构和微观结构造成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泡菜中生物转化共轭脂肪酸的植物乳杆菌
杨波,王奥纪东,张灏,陈永泉,陈海琴,陈卫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 (
3
): 31-.
摘要
(
110
)
PDF
(1143KB) (
79
)
共轭脂肪酸是指一类含共轭双键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总称,包括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共轭亚麻酸(conjugated linolenic acid,CLNA)和共轭十八碳四烯酸(conjugated stearidonic acid,CSA).CLA和CLNA分别是由亚油酸和亚麻酸衍生所得的多种位置与几何异构体的总称,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抗癌、抗动脉粥样硬化、提高机体免疫力和减肥等,已成为功能性脂质的研究热点.采用GC-MS(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法分析了筛选自泡菜的22株植物乳杆菌转化共轭脂肪酸的能力.结果显示,CCFM47和CCFM232两株菌具有极高的共轭亚油酸和共轭亚麻酸转化能力,其中亚油酸的转化率均超过30%,发酵液中CLA总浓度分别达到0.166 4 mg/mL和0.151 4 mg/mL,而对α-亚麻酸的转化率高达60%,发酵液中CLNA总浓度分别达到0.196 4 mg/mL和0.172 1 mg/mL.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分子糖及糖醇体外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
刘国玉,柳嘉,万宁,王玺,倪庆桂,喻勤,孙忠伟,杜玉兰,严建刚,王菲,段盛林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 (
3
): 36-.
摘要
(
144
)
PDF
(1265KB) (
195
)
研究了D-木糖、L-阿拉伯糖、海藻糖、棉籽糖、水苏糖、赤藓糖醇、异麦芽酮糖醇、山梨糖醇、木糖醇以及麦芽糖醇等小分子糖及糖醇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以期为降糖营养食品的开发提供参考.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确定α-葡萄糖苷酶对糖及糖醇的分解作用,进一步检测各种糖及糖醇在蔗糖底物存在下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将抑制效果较好的糖及糖醇进行复配,利用Calcusyn软件计算复配结果,观察样品的相互作用.D-木糖、L-阿拉伯糖、海藻糖、赤藓糖醇、异麦芽酮糖醇、山梨糖醇均能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且D-木糖、L-阿拉伯糖、海藻糖、赤藓糖醇、异麦芽酮糖醇以及山梨糖醇的IC50值分别为23.89 mg/mL、15.03 mg/mL、9.75 mg/mL、3.19 mg/mL、20.64 mg/mL、106.19 mg/mL.赤藓糖醇分别与海藻糖、异麦芽酮糖醇复配后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联合指数CI<1),表现出协同效应.结论:赤藓糖醇与海藻糖或异麦芽酮糖醇复配后(CI<1)有助于增强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亚硝酸盐对植物乳杆菌FQR细胞表面性质及形态的影响
韦田,梅林,王志耕,薛秀恒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 (
3
): 42-.
摘要
(
130
)
PDF
(1196KB) (
82
)
研究不同NaN02浓度对植物乳杆菌(Lp) FQR降解NaNO2能力、亚硝酸盐还原酶(NiR)活性以及细胞表面特性的影响,并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结果表明,在0~0.150% NaN02范围内,随着浓度的增大,FQR降解能力以及NiR活性均呈下降趋势,在0.045% NaN02条件下,FQR能够高效降解NaN02,16h降解率达(94.85±2.96)%,NiR活力(174.60±13.67) U/104细胞,而高浓度NaNO2会引起细胞表面疏水性和膜通透性发生显著升高.扫描电镜观察发现,0.045% NaNO2条件下FQR表面形态与对照组相比未发现明显变化,但0.120%NaNO2时菌体表面出现褶皱和凹陷.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对照组中FQR存在大量储能颗粒,随着NaNO2浓度增大,颗粒物数量明显下降;在0.120% NaNO2时胞内储能物质几乎消失,并出现细胞质空化现象.高浓度NaN02会引起菌体表面形态和内部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耐镉乳酸菌对重金属镉的吸附机制
邵鑫,孙凯,熊婧,余翀,吴希阳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 (
3
): 48-.
摘要
(
130
)
PDF
(1692KB) (
87
)
对17株实验室保藏的标准乳酸杆菌进行了重金属镉耐受性(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筛选出4株对镉具有高耐受性的乳酸杆菌(MIC≥4.0 g/L).通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4株高耐受乳酸菌具有较强的镉离子吸附能力(>27%,100 mg/L Cd2+溶液).以l株在镉耐受性实验中MIC最低(10 mg/L)的植物乳杆菌LAB-54(Lactobacillus plantarum ATCC 8014)作为对照,采用傅氏转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扫描电镜(SEM)结合研究分析1株在镉耐受MIC较高的鼠李糖乳杆菌LAB-5(Lactobacillus rhamnosus ATCC 53103)与镉吸附前后的细胞微观结构及形态变化,证明了细胞组成成分参与了镉离子与乳酸菌的相互作用,参与官能团有羟基(O—H)、羧基(C=O)、磷酸基(P=0)、酰胺基(N—H)、烃基(C—H).镉离子使细胞的微观结构受到了严重破坏,镉吸附机制包括胞外的络合反应、离子交换、物理吸附(静电引力),微沉淀(胞外及胞内)和胞内扩散.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群体感应AHLs对温和气单胞菌体外致腐因子分泌的影响
李婷婷,崔方超,马艳,励建荣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 (
3
): 54-.
摘要
(
122
)
PDF
(1706KB) (
79
)
摘 要 以大菱鲆腐败菌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AS7)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处理方式(营养基质、共生培养和添加不同种类的AHLs)对温和气单胞菌的致腐因子(嗜铁素、胞外蛋白酶、生物被膜)产生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AS7嗜铁素的分泌受到培养基质的影响,在脱脂牛奶等天然基质中可以大量分泌嗜铁素,而市售的合成培养基中不能分泌嗜铁素;AHLs的添加对嗜铁素的产生量有影响,其中,C8-HSL影响显著,随添加的增加,嗜铁素分泌量呈现正相关(P<0.05),而C6-HSL影响不显著(P>0.05);共生条件下,温和气单胞菌对荧光假单胞菌和腐败希瓦氏菌嗜铁素的分泌有明显促进作用;AHLs的添加可以促进温和气单胞菌胞外蛋白酶和生物被膜的产量,且呈现正相关(P<0.05),说明AHLs对温和气单胞菌产生胞外蛋白酶、嗜铁素和生物被膜具有调控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法分析氮源浓度对酵母香气物质合成的影响
秦伟帅,董书甲,姜凯凯,封文涛,刘灿珍,赵新节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 (
3
): 61-.
摘要
(
104
)
PDF
(1131KB) (
116
)
为探讨氮源浓度对酵母香气物质合成的影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和气质联用法(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er,GC-MS)分析了不同氮源浓度的模拟葡萄汁酒精发酵后的挥发性香气成分.实验结果表明:挥发性香气成分的总量随氮源浓度的提高而增加;乙酸乙酯、乙酸苯乙酯、月桂酸乙酯、乙酸、辛酸、己酸、2,3-丁二醇、异戊醇的含量随氮源浓度的提高而增加;异丁醇的含量随氮源浓度的提高而下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麦蛋白胨促进乳酸菌增殖的研究
孙文敬,辛晓亚,郭文杰,崔凤杰,方颂平,朱本国,冯岳琴,夏统前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 (
3
): 66-.
摘要
(
160
)
PDF
(1280KB) (
136
)
对比分析了制备的小麦蛋白胨(WP)与市售蛋白胨的理化性质及其部分(全部)替代发酵氮源对乳酸菌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小麦蛋白胨理化性质已基本达到市售蛋白胨的质量标准要求.小麦蛋白胨所含的非游离氨基酸大分子量(Mw)肽段(>500 u)的比例高于其他市售植物蛋白胨,但其有利于乳酸乳球菌、干酪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等增殖,活菌数分别达到9.64×108 CFU/mL,2.30×109 CFU/mL,1.60×109CFU/mL和1.14×109 CFU/mL.对比发酵前后肽段分子质量分布发现,干酪乳杆菌可能主要吸收和/或降解小麦蛋白胨中分子量大于180 u的肽段为氮源供其生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发状念珠藻、集胞藻及小球藻胞外多糖的理化性质及氧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比较
蔡露阳,范华,焦文冬,刘宁,王宁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 (
3
): 73-.
摘要
(
113
)
PDF
(1175KB) (
86
)
提取纯化发状念珠藻、集胞藻及小球藻胞外多糖,研究其理化性质及氧自由基清除能力.采用醇沉法提取发状念珠藻、集胞藻及小球藻的胞外多糖并经透析得到纯化的发状念珠藻、集胞藻及小球藻胞外多糖EPSF、EPSJ和EPSX.对3种胞外多糖进行光谱测定、分子量测定以及氧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比较分析其理化性质和氧自由基清除能力.研究表明,EPSJ的得率最高,是EPSF的4.10倍、EPSX的1.84倍.3种多糖都不含有淀粉、酚羟基和硫酸基,但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和糖醛酸.EPSJ、EPSF、EPSX中均存在B-糖苷键,并且EPSJ和EPSX中还存在α-糖苷键.EPSF为低分子质量多聚糖,而EPSJ和EPSX为高分子质量多聚糖且组分相对均一.EPSF、EPSJ及EPSX都具有一定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其中EPSF最强,EPSJ次之,EPSX最小.与EPSJ和EPSX相比,发状念珠藻胞外多糖EPSF提取物产量较低,但具有更高的氧自由基清除能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株总状毛霉CGMCC8700的鉴定及蛋白质谱分析
蒋立文,谢靓,廖卢艳,周红丽,周辉,曾玉伦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 (
3
): 78-.
摘要
(
134
)
PDF
(1572KB) (
102
)
毛霉是发酵大豆制品常用的菌种,通过常规分离方法从自然发酵的豆制品中分离得到一种纯种霉菌,采用培养和显微观察方法,分析其脂肪酸组成、(G+C)%摩尔含量、rRNA基因序列的ITSl-5.8 S-ITS2区、结合蛋白质谱分析毛霉蛋白质的组成.经过鉴定该霉菌为总状毛霉(CGMCC8700),菌丝为棉絮状,有厚垣孢子,孢子呈卵圆形或椭圆形,黄褐色,G+C摩尔含量为39.53%,TM值为70%,rRNA基因序列的ITS1-5.8S-ITS2区包括640个碱基,蛋白质全谱质谱鉴定为该毛霉有1 304个特定的肽段,鉴定到肽段的长度集中在8和22之间,但长度为11的肽段最多,平均肽段长度为14.62,平均蛋白质的鉴定覆盖度为17.25%.这些指标与毛霉菌发酵特性有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竹笋不溶性膳食纤维对草莓果酱流变及质构特性的影响
代曜伊,刘敏,郑炯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 (
3
): 83-.
摘要
(
113
)
PDF
(2048KB) (
97
)
为考察竹笋不溶性膳食纤维(insoluble dietary fiber,IDF)对果酱的流变及质构特性的影响,以草莓果酱为原料,加入不同比例的竹笋IDF,研究两者复配后果酱的流变、质构及微观结构的变化,并对其互作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竹笋膳食纤维/果酱复配体系是典型的屈服-假塑性流体,并且随着竹笋IDF添加量的增加,稠度系数K增加,流体指数n减小.竹笋IDF的加入同时能够增加体系的弹性与黏性,加强果酱体系的固体特征并提高稳定性.随着竹笋IDF添加量的增加,果酱复配体系的硬度、咀嚼性、黏着性均增强.同时扫描电镜观察到,竹笋IDF的添加使果酱内部颗粒结合得更加紧密,凝胶性增强,当添加量达到3%时开始形成网孔状结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加热温度对鹅肉理化性质、质构与微观结构的影响
计红芳,张令文,王方,郝书婷,马汉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 (
3
): 89-.
摘要
(
131
)
PDF
(1568KB) (
150
)
采用常规物化特性测定方法,考察了不同加热温度对鹅肉理化性质、质构与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加热温度升高,鹅肉损失率呈上升趋势.损失率由55℃的8.14%上升为95℃的35.07%,增加了26.93%;鹅肉pH值55 ~ 60℃显著上升(P<0.05),70~ 85℃显著下降(P<0.05),90~ 95℃又显著上升(P<0.05),最高为6.622;L*值总体均上升,a*值总体下降,b*值先上升后下降;随加热温度的升高,鹅肉剪切力先增大后减小,至85℃时,剪切力最大为43.255N,与其他温度的剪切力相比,差异显著(P<0.05);硬度与咀嚼性变化规律相似,均为先上升后下降,85℃达到最大;55 ~ 60℃加热,鹅肉肌纤维发生收缩,65 ~75℃加热,肌内膜和肌束膜与肌纤维发生分离,随加热温度的继续升高,肌纤维结构受到越来越严重破坏,至95℃时,肌内膜几乎全部消失.90 ~95℃是鹅肉较为适合的加热条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桑葚果酒专用酵母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曹倩雯,郑飞云,赵佳迪,张明芳,李佳泰,王金晶,李崎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 (
3
): 94-.
摘要
(
131
)
PDF
(739KB) (
122
)
以市售桑葚为分离源,从其自然发酵醪液中分离得到42株酵母,通过杜氏小管发酵法初筛,产酒精能力复筛,耐SO2能力及香气活力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三级筛选,最终得到最优菌株JNB-14.采用18SrD-NA序列鉴定,确定其与1株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序列ID:AFD50639.1)有最高匹配度,为100%.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媚丽’桃红葡萄酒的工艺优化及整体质量评价
孟强,温静芳,张文琴,刘树文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 (
3
): 99-.
摘要
(
116
)
PDF
(780KB) (
126
)
选取浸渍温度、酒精发酵温度以及是否进行苹果酸乳酸发酵(malolactic fermentation,MLF)3个因素,每个因素设计2水平,检测所酿成的‘媚丽’桃红葡萄酒各项常规理化指标和生理活性指标,并对各酒样进行了感官评定.采用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媚丽’桃红葡萄酒整体质量进行评估,确定‘媚丽’桃红葡萄酒酿造的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各酒样的基本理化指标符合国家质量标准;酒样5的生理活性指标综合得分最高;酒样1和5的感官评定得分显著高于其他酒样(P<0.05),前者感官得分最高,后者次之.‘媚丽’桃红葡萄酒的整体质量受到工艺参数的影响较大,研究得到其工艺优化方案为:低温浸渍、常温酒精发酵且不进行乳酸发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嗜盐古生菌混合菌株的鱼露发酵工艺优化
袁丽,孙楚楚,赵梦琴,陆文婷,崔恒林,高瑞昌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 (
3
): 105-.
摘要
(
118
)
PDF
(385KB) (
113
)
以嗜盐古生菌TBN4(Halobacteriaceae sp.)、深红盐颗粒形菌R02-11(Halogranum rubrum)和向烟氏盐微菌9738(Halomicrobium mukohataei)3株嗜盐古生菌为混合菌株发酵剂,以低值龙头鱼为原料,以氨基酸态氮含量、可溶性总氮含量、组胺含量、游离氨基酸总含量和有价值挥发性风味物质相对比例为指标,利用均匀设计方法对加盐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接种量和添加3种菌的比例等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利用上述3种嗜盐古生菌对龙头鱼发酵生产鱼露的最佳发酵条件为添加盐量15%、发酵温度42℃、发酵6个月、添加菌种量10 7CFU/mL、菌种比例3:1:1.氨基酸态氮含量、可溶性总氮含量、组胺含量、游离氨基酸总含量和有价值挥发性风味物质相对比例理论值分别为1.682 g/100 mL、3.615 g/100 mL、24.395 mg/100 mL、485.898 mg/100 mL和0.856.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镇江香醋酿造过程中种子醅的优化
李信,余永建,朱胜虎,张俊红,赵迪,姚清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 (
3
): 111-.
摘要
(
179
)
PDF
(1592KB) (
95
)
镇江香醋的醋酸发酵采用传统套醪方式进行接种,是镇江香醋酿造的重要环节,直接决定了产品的品质.对不同季节的不同种子醅中醋酸菌的相对丰度和乙醇脱氢酶活性进行分析,并将其接种到新的醅池中进行醋酸发酵,通过研究接种后醋醅的温度、总酸及不挥发酸含量的变化,以此获得最佳种子醅.结果表明,春季和秋季,镇江香醋酿造过程最佳种子醅为第7天的醋醅;夏季和冬季,最佳种子醅分别为第6天和8天的醋醅.最佳种子醅中醋酸菌的相对丰度高,乙醇脱氢酶活性强,对提高出醋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品质具有重要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四川泡菜中产γ-氨基丁酸植物乳杆菌BC114发酵条件优化
曾林,谭霄,张庆,杨颖,唐洁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 (
3
): 116-.
摘要
(
142
)
PDF
(1672KB) (
212
)
为拓展产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微生物资源,以四川泡菜为分离源,从中分离具有产GABA能力的乳酸菌,并对其进行发酵条件优化.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筛选到的GABA菌株进行表达能力评估发现,菌株BC114在含10 g/L L-谷氨酸钠的MRS培养基于37℃发酵48 h后,发酵液中GABA质量浓度为1.72 g/L.以MR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适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15 g/L、牛肉膏10 g/L、蛋白胨10 g/L、酵母膏5 g/L、柠檬酸三铵2 g/L、K2 HP041.50g/L、L-谷氨酸钠17 g/L、乙酸钠5 g/L、MnSO40.05 g/L、MgSO40.10 g/L、吐温-80 1 mL/L;培养条件为pH 5.50、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80 h、接种量4%.在此优化条件下,植物乳杆菌BC114产GABA能力达到3.82 g/L,较优化前提高了2.22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疆传统发酵食品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长代谢特性
凌空,翟磊,姚粟,宋振,杨玉新,程池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 (
3
): 123-.
摘要
(
146
)
PDF
(1299KB) (
116
)
从新疆传统发酵骆驼奶、马奶子和辣椒酱中分离筛选得到13株乳酸菌,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和pheS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学分析,结合表型特征确定乳酸菌的分类学地位.通过测定耐酸耐盐特性、产酸特性、降解亚硝酸盐能力、氨基酸脱羧酶活力及抑菌能力,筛选获得了3株具有潜在生产应用价值的乳酸菌,即Lactobacillus pentosus CPCl(CICC 6283)、Lactobacillus pentosus CPC2 (CICC 6294)和Lactobacillus kefiranofaciens CC3 (CICC 6287),为乳酸菌在果蔬发酵中的应用奠定了菌种基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常用食品乳酸菌发酵蔬菜的研究
杨丽娜,迟雪梅,迟乃玉,石群,任楠楠,乔慧,张庆芳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 (
3
): 130-.
摘要
(
137
)
PDF
(1136KB) (
145
)
对Streptococcus lastic,Lactobacillus brevis,Lactobacillus casei等9种食品常用乳酸菌种进行发酵蔬菜研究,通过对发酵菜及汤汁中Vc、氨基酸、总酸、总糖、挥发酸、硝酸盐、亚硝酸盐等指标的测定,结合产品的感官评价,筛选出适合作为蔬菜发酵剂用的菌种Streptococcus lastic.从研究结果看,接种Streptococcus lastic菌种的发酵蔬菜既可以很好地降解发酵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又可与其他菌种制成复合发酵菌剂,用于发酵制品生产,且产品营养较丰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发酵条件对青稞红曲中Monacolin K和β-葡聚糖的影响
胡久平,鄢平,戚珊珊,赵辉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 (
3
): 134-.
摘要
(
156
)
PDF
(1627KB) (
109
)
研究了青藏高原环境下高温发酵温度、低温发酵温度、发酵湿度和发酵温湿度的波动性对青稞红曲中Monacolin K和β-葡聚糖含量的影响.单因素、正交试验和验证试验表明,发酵条件对青稞红曲中Monacolin K 含量影响的主次因素为:高温发酵温度>低温发酵温度>发酵湿度,最佳发酵条件为高温发酵温度30℃,低温发酵温度为21℃,发酵湿度为60%.以优化的发酵条件进行验证试验,青稞红曲中Monacolin K含量可达1.94%.青稞红曲中β-葡聚糖含量仅与高温发酵阶段红曲的生长情况有关.发酵过程中温湿度波动对青稞红曲中Monacolin K含量有较大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乳杆菌发酵柚子汁复合饮料的研制
范俊华,肖志剑,张文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 (
3
): 140-.
摘要
(
137
)
PDF
(243KB) (
98
)
以柚子、苹果、梨的混合汁为主要原料,采用植物乳杆菌进行发酵,研制出一款纯益生菌发酵的复合果汁饮料.通过单因素分析,探讨了菌种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对产品口感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以感官评价为指标,优化了发酵工艺参数,以及柚子、苹果、梨、白砂糖的添加量.结果表明,接种量3%、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40 h为最佳的发酵工艺参数;确定发酵饮料的最佳配方为:柚子汁20%、苹果汁10%、梨汁15%、白砂糖9%.由此制得的产品口感酸甜适宜,既有柔和发酵风味,又不失浓郁果香味;在4℃冰箱冷藏,活菌数在3个月内可维持在106 CFU/mL以上,且口感基本无变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钙添加对切达奶酪品质的影响
王默谊,殷俊玲,刘小鸣,赵建新,张灏,陈卫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 (
3
): 144-.
摘要
(
112
)
PDF
(1256KB) (
96
)
研究了钙添加(100、200、500 mg/L)对切达奶酪成熟特性及感观品质的影响.测定了切达奶酪在成熟中不可溶钙、pH 4.6-可溶性氮、12%三氯乙酸(TCA)-可溶性氮、质构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对产品进行气味、滋味及质构的感观评价.结果表明:钙添加能显著降低蛋白质水解程度,增大奶酪硬度及弹性,降低切达奶酪苦味.0 ~ 200 mg/L钙添加对质构的感官无显著性影响,500 mg/L钙添加能显著降低奶酪粘性和凝聚性,并导致奶酪呈现易碎性和粉质特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电子束辐照对冷鲜猪里脊肉品质及蛋白特性的影响
程述震,刘伟,冯晓琳,张洁,林琼,解新方,王志东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 (
3
): 151-.
摘要
(
121
)
PDF
(2055KB) (
107
)
为探究电子束辐照对真空包装冷鲜猪肉品质的影响,取屠宰后72 h成熟的猪里脊,在高能电子加速器下辐照,4℃贮藏10 d,评估不同辐照剂量(2.0、4.0、6.0 kGy)和贮藏时间(0、5、10 d)条件下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和蛋白特性的变化.在贮藏第0天,冷鲜猪肉的菌落总数为4.74(lg CFU/g),辐照处理后,2.0,4.0,6.0 kGy菌落总数分别减少到2.97、2.83和2.66 (lg CFU/g),差异性显著(P<0.05);在贮藏前期电子束辐照显著降低了冷鲜猪肉的TVB-N和pH值,但在贮藏后期虽然辐照处理组的TVB-N和pH值低于空白对照组,但二者无显著性差异.辐照处理加剧冷鲜猪肉的脂肪氧化,并使其蛋白质的溶解度和非蛋白氮含量增加,但对于粗蛋白含量无显著性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大米肽功能饮料的研制
谭春明,孙通,薛勇,毛相朝,于刚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 (
3
): 157-.
摘要
(
126
)
PDF
(805KB) (
91
)
为了推广大米肽的利用,开发新型大米肽产品,通过酶法制备大米抗氧化肽,并以其为主要功能因子,辅以蜂蜜、苹果酸、柠檬酸调节口感和味道,以CMC-Na(羧甲基纤维素钠)、琼脂、明胶、黄原胶为复合稳定剂,研制一种口感好且稳定、澄清的营养保健型大米肽饮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大米肽饮料的最佳配方为:大米肽2%、蜂蜜9%、柠檬酸0.40%、苹果酸0.20%;另外,通过正交工艺确定复合稳定剂的最佳配方为:CMC-Na0.12%、琼脂0.08%、明胶0.12%.最佳工艺条件为,大米肽混合物在55℃,40 MPa条件下均质30min,而后经120℃,30 min的杀菌,所得产品色泽较好、口感柔和细腻,香味较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种紫薯化学抗氧化能力比较
孙海燕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 (
3
): 163-.
摘要
(
100
)
PDF
(400KB) (
98
)
以紫罗兰和秦紫一号2种紫薯为研究对象,对其基本理化指标、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能力进行了比较和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紫薯含有较为丰富的粗灰分、总糖和蛋白质,含量最高分别达(4.47 ±0.16)、(19.08 ±0.72)、(16.69 ±0.05) g/100 g;主要酚类物质类黄酮最高含量可达(7.38 ±0.21) mg/g;单体酚种类最高达10种,其中儿茶素的含量最高为4.54 mg/L.2种紫薯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且紫薯中的各酚类物质均与不同的抗氧化方法有显著的相关性,其中总酚与6个抗氧化指标均极显著相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甜菊双糖苷/γ-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李丹,万会达,吴海燕,王大伟,石刚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 (
3
): 169-.
摘要
(
128
)
PDF
(1635KB) (
85
)
甜菊双糖苷(sbio)是一种典型的甜菊糖苷,用于蔗糖替代品,同时还具有多种药理活性.为了克服sbio 的水相溶解性差的缺点,以γ-环糊精(γ-CD)为主体分子,sbio为客体分子,包合形成高溶解度包合物.通过AutoDock4.2软件模拟确定sbio和γ-CD二者能够形成稳定的包合物;根据相溶解度曲线,确定sbio包合类型属于AL型,即包合比为1:1,并根据表观稳定常数Ks,包合过程热力学函数ΔG、ΔH和ΔS确定包合过程为吸热、熵增、自发过程;通过FTIR、SEM、XRD和1HNMR表征证实制备得到包合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β-隐黄素纳米乳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
孙志高,黄巧娟,盛冉,郝静梅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 (
3
): 175-.
摘要
(
142
)
PDF
(1176KB) (
110
)
以D-柠檬烯为油相,采用低能乳化法制备β-隐黄素纳米乳.对比研究了温度、光照对β-隐黄素纳米乳及β-隐黄素油溶液的影响,以及酸、碱、氧化剂和还原剂对β-隐黄素纳米乳的影响.结果发现:所制备的β-隐黄素纳米乳平均粒径为12.14 nm;β-隐黄素纳米乳比β-隐黄素油溶液更耐热、耐光;短时间强酸强碱环境对β-隐黄素纳米乳稳定性影响较小,但长时间的强酸条件会加速β-隐黄素的降解,而强碱条件会使β-隐黄素纳米乳变浑浊;高浓度的氧化剂会使β-隐黄素纳米乳有轻微降解,而还原剂对β-隐黄素纳米乳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因此,β-隐黄素纳米乳比β-隐黄素油溶液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但仍需避免长时间处于强酸强碱环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解冻方式对鲣鱼鱼肉蛋白及组胺变化的影响
李天翔,包海蓉,王锡昌,郭全友,韩秋煜,张青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 (
3
): 180-.
摘要
(
151
)
PDF
(1225KB) (
159
)
以冷冻鲣鱼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解冻方式(自然空气解冻、静水解冻、流水解冻、冷藏库解冻)对其高铁肌红蛋白(metmyoglobin,metMb)、可溶性肌原纤维蛋白(soluble myofibrillar proteins,SMP)、可溶性肌浆蛋白(soluble sarcoplasmic proteins,SSP)、Ca2+-ATPase活性、活性巯基(reactive sulfhydryl,A-SH)及组胺含量的影响,并结合解冻汁液流失率、色泽、质构评价.结果表明,解冻汁液流失率和咀嚼性与肌原纤维蛋白变化指标(SMP含量、Ca2+-ATPase活性、A-SH含量)之间,Ca2+-ATPase活性与A-SH含量之间分别极显著相关(P<0.01).相比其他3种解冻方式,冷藏库解冻显著(P<0.05)的抑制组胺的生成及氧合肌红蛋白的氧化,保持色泽.此外,冷藏库解冻较好地保持了肌原纤维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特性,汁液流失率最低,质构较好.因此,冷藏库解冻适合作为鲣鱼罐头生产的解冻方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加工方式对羊乳表皮生长因子(EGF)浓度的影响
雷飞艳,云丹,王毕妮,邵玉宇,张富新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 (
3
): 186-.
摘要
(
130
)
PDF
(755KB) (
131
)
研究加工方式对羊乳中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浓度的影响.其中主要通过均质、杀菌条件、搅拌、乳酸菌发酵以及贮存条件对乳中EGF浓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均质过程对羊乳中EGF浓度几乎无影响(P>0.05);随着搅拌时间的逐渐延长,低速时使EGF浓度先增加后减少,高速时使EGF浓度渐渐减少;羊乳在高温短时巴氏杀菌(75℃/15 s,85℃/10 s)时其中的EGF浓度较为稳定,保留率达到90%以上,而在低温长时巴氏杀菌(63℃/30 min)和超高温瞬时杀菌(137℃/2 s)EGF浓度显著降低;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乳中EGF浓度逐渐降低,在冷藏过程中EGF浓度无显著性变化;随着贮存时间的逐渐延长,EGF在强化生鲜羊乳和全脂羊奶粉中都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梯度稀释法结合气相色谱-嗅闻-质谱联用仪鉴定炸花椒油中关键性香气活性化合物
陈海涛,孙丰义,王丹,孙宝国,张玉玉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 (
3
): 191-.
摘要
(
134
)
PDF
(423KB) (
209
)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和溶剂辅助蒸发提取炸花椒油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提取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梯度稀释法结合气相色谱-嗅闻(gas chromatography and olfactometry,GC-O)鉴定提取物中的关键性香气化合物.2种方法共鉴定出75种挥发性风味成分,包括烃类19种、醛类13种、醇类22种、酮类5种、酯类8种、杂环类及其他化合物8种;2种方法共检测出58个气味活性区域,从中鉴定出44种香气活性化合物,稀释因子较大(FD≥34)的芳樟醇、大根香叶烯D、柠檬烯、乙酸芳樟酯、乙酸-4-松油烯醇酯等是炸花椒油中的关键性香气活性化合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红烧肉感官描述属性与各分指标测定值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刘登勇,董丽,刘欢,吴金城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 (
3
): 199-.
摘要
(
99
)
PDF
(1640KB) (
124
)
在对我国6种具地域性代表的红烧肉进行感官分析,并建立感官描述词汇表的基础之上,采用仪器分析法分别对红烧肉感官描述属性各分指标进行测定,应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分析红烧肉各感官描述属性与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颜色分析a*值与以红色为主调的词汇(绯红、枣红等)相关性较好,L*值与红润相关性较好;酱香、卤香主要与棕榈酸、茴香脑相关,大料味与草蒿脑、大茴香醛、桂皮醛、苯丙醛具较好相关性;焦糖味与大部分氨基酸相关性较好,酱油味、咸味与鲜味核苷酸具较好相关性;皮的回复性与弹、韧相关性较好,粘聚性与胶黏感、黏性具一定相关性;肥肉的胶着度、咀嚼度、硬度与入口即化、黏、润泽、烂、多汁、滑嫩、平滑具较强负相关性;瘦肉的硬度、胶着度、咀嚼度与嚼劲具较好正相关,与细腻、鲜嫩、软烂具呈较强负相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预测灵武长枣脆度及模型优化
王芹志,强锋,何建国,王松磊,贺晓光,吴龙国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 (
3
): 205-.
摘要
(
125
)
PDF
(1700KB) (
180
)
利用可见-近红外光谱对在4℃下冷藏24 h的灵武长枣脆度进行检测,并建立了最优模型.通过400~1 000 nm高光谱成像系统采集了112个长枣图像,对原始光谱与经SNV,MSC、S-G、1ST、2ND、SNV+ 1ST、MSC+ 1ST、SNV+ 2ND、MSC+ 2ND、SNV+ S-G、MSC+ S-G预处理后光谱的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连续投影算法(SPA)、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法(CARS)提取特征波长,分别建立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和主成分回归(PCR)模型;将经预处理后的简化PLSR模型与全波段PLSR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标准归一化法(SNV)预处理后的PLSR模型优于原光谱及其他预处理方法;提取特征波长后建立的CARS-PLSR模型优于CARS-PCR模型和全波段PLSR模型,其相关系数(RP)和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0.919、1.121.这表明,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检测冷藏灵武长枣脆度是可行的,SNV-CARS-PLSR模型最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香菇生物碱类物质的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
何晋浙,毛燚杰,冯婷婷,孙培龙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 (
3
): 212-.
摘要
(
74
)
PDF
(744KB) (
101
)
采用快速溶剂法醇提香菇中生物碱类物质,进行毛细管电泳色谱分析.毛细管电泳优化条件:背景电解质溶液:25 mmol/L硼砂-10 mmol/L β-环糊精,pH:9.5,运行电压:20 kV,进样条件:20 psi,5 s,温度:25℃,检测波长:214 nm.毛细管电泳色谱方法学考察,其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均符合指纹图谱要求,分别建立了福建、湖北、吉林、云南等地的香菇生物碱类成分的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确定14个共有峰,通过相似度评价系统对10批香菇进行评价,多数香菇样品的相似度在0.8以上,可用于香菇的质量控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四川白兔的氨基酸组成分析及营养价值评价
李杨梅,贺稚非,任灿,杨锐,翟小波,李洪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 (
3
): 217-.
摘要
(
91
)
PDF
(428KB) (
113
)
分析了四川白兔不同日龄、不同部位的氨基酸组成,探讨其营养价值,以四川白兔的腿部肌、背最长肌、腹部肌为实验材料,采用盐酸水解法,使用日立L-8900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四川白兔肌肉蛋白质至少由17种氨基酸组成,其中包含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各个部位的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的比值、呈味氨基酸总量总体均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增加,腿部肌和背最长肌的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FAO)/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提出的推荐值,属于优质蛋白质.采用氨基酸评分(amino acid score,AAS)、化学评分(chemical sore,cS)、必需氨基酸指数(essential amino acid index,EAAI)对四川白兔肌肉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进行了评价,发现多数必需氨基酸的含量高于FAO/WHO推荐的氨基酸模式含量,低于全鸡蛋模式中氨基酸的含量,但AAS 和CS均显示,四川白兔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和胱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缬氨酸.这些结果表明,四川白兔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四角蛤蜊、菲律宾蛤仔中呈味核苷酸
张倩,刘睿,王欣之,程建明,张文英,杜俊潮,吴皓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 (
3
): 224-.
摘要
(
107
)
PDF
(1145KB) (
156
)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同时测定四角蛤蜊、菲律宾蛤仔中呈味核苷酸5’-尿苷酸(5’-UMP)、5’-鸟苷酸(5’-GMP)、5’-肌苷酸(5’-IMP)和5’-腺苷酸(5’-AMP)含量.采用Waters Atlantis T3(4.6 mm×250 mm,3μm)色谱柱,以0.01 mol/L KH2PO4溶液-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紫外检测器在260 nm 处进行检测,外标法进行定量.结果表明:各呈味核苷酸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为0.9999,回收率在96.19% ~103.25%内,相对标准偏差在1.08% ~ 1.28%内.四角蛤蜊与菲律宾蛤仔中均含有4种呈味核苷酸,其中5’-AMP含量最多,其次是5’-IMP和5’-UMP,而5’-GMP含量最低.该方法简单,重现性好、灵敏度和准确度高,适用于四角蛤蜊、菲律宾蛤仔中呈味核苷酸含量测定,为研究贝类风味及贝类食品的开发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纳米ZnO/LDPE食品包装膜及食品模拟物中ZnO含量的测定
史迎春,胡长鹰,黄金宇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 (
3
): 229-.
摘要
(
98
)
PDF
(351KB) (
115
)
建立了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er,ICP-AES)及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er,ICP-MS)对纳米氧化锌/低密度聚乙烯(纳米ZnO/LDPE)薄膜及食品模拟物中ZnO含量的检测方法.根据EU10/2011选择30 g/L乙酸及超纯水为食品模拟物,将纳米ZnO/LDPE薄膜在40℃下浸泡10 d,测定食品模拟物中的ZnO含量.结果表明:Zn在0.03 ~ 100μg/L及0.1~5 mg/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不低于0.999 8,在低、中、高3个水平进行加标实验,加标回收率在91.2% ~ 110.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0.3% ~ 6.8%,方法在消解液、30 g/L乙酸及超纯水的检出限(LOD)分别为0.015 mg/L,0.03 mg/L及0.03 μg/L,方法的定量限(LOQ)分别为0.05 mg/L,0.1 mg/L及0.1μg/L,方法精密度好,灵敏度高,定性定量准确.采用该方法测得,实验室3种自制纳米复合薄膜中ZnO含量分别为(4.71±0.19),(9.20±0.49)及(12.87±0.33) g/kg,在40℃10 d后,3%乙酸(w/v)食品模拟物中ZnO的含量分别为(2.35±0.02),(3.54±0.01)及(4.12 ±0.35) mg/kg,在水食品模拟物中ZnO的含量分别为(24.65±0.68),(24.80±1.25)及(45.85 ±0.32)γg/kg.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HPLC法同时测定食品中酸性橙Ⅱ和碱性嫩黄O的含量
李莎,王银花,叶麟,申光辉,张志清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 (
3
): 234-.
摘要
(
106
)
PDF
(796KB) (
109
)
建立了同时检测食品中酸性橙Ⅱ和碱性嫩黄O两种非食用色素HPLC方法.样品经V(甲醇)∶V(水)=70∶30超声提取,经C18小柱净化后上样.色谱条件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4.6 mmx150 mm,5μm),流动相为V(甲醇)∶V(50 mmol/L乙酸铵)=50:50溶液,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450 nm,柱温35℃.结果表明:酸性橙Ⅱ和碱性嫩黄0在进样浓度2.5 ~ 12.5 μg/mL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分别为Y=2×106X-1 240.1(r =0.999 9),Y=7×106X-5 284.2(r =0.999 6),二者检出限分别为0.120和0.032 mg/kg,在5类食品中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0.33% ~ 90.47%和80.17% ~ 102.64%.经方法学评价和抽样分析,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食品安全检测中同时检测酸性橙Ⅱ和碱性嫩黄0参考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保藏条件对低盐方便榨菜品质及保藏特性的影响
张静,李阿敏,张碧莹,唐玲,蒋和体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 (
3
): 239-.
摘要
(
91
)
PDF
(1747KB) (
116
)
以三腌完成的榨菜为原料,选用真空包装与充氮包装并在不同保藏温度(5、15、25、35℃)下保藏,通过测定不同保藏条件下榨菜的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并结合感官评定来研究不同保藏条件对低盐方便榨菜品质与保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保藏期75 d内,与室温(25℃)条件下相比,较低温度(5、15℃)保藏时榨菜色泽、硬度保持较好,亚硝酸盐含量低,酸度和氨基态氮含量高,微生物生长缓慢,感官评价值高,较高保藏温度(35℃)不利于榨菜的保藏.充氮包装的榨菜在5℃条件下保藏的品质最好,充氮包装在15℃下保藏和真空包装在5℃下保藏的效果次之,在35℃保藏的榨菜的品质均较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迷迭香与葡萄籽复合保鲜剂对白鲢鱼丸的保鲜效果
刘楠,李婷婷,王当丰,国竞文,励建荣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 (
3
): 247-.
摘要
(
112
)
PDF
(450KB) (
166
)
该研究以白鲢鱼丸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微生物(菌落总数)、感官特性(质构、凝胶强度、水分分布和白度)、理化(挥发性盐基氮值、pH值)等指标,研究了由迷迭香及葡萄籽提取物组成的复合生物保鲜剂对冷藏条件下白鲢鱼丸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复合生物保鲜剂处理过的鱼丸在冷藏期间菌落总数、TVB-N值和pH值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质构及凝胶强度结果显示复合保鲜剂可以较好地维持鱼丸的硬度,对弹性影响不大,能够保持鱼丸良好的质构特性,并可有效提高鱼丸凝胶强度;低场核磁共振检测结果显示,复合保鲜剂可有效控制鱼丸水分分布,减少自由水的生成;由于迷迭香和葡萄籽提取物本身具有一定颜色,处理组鱼丸的白度跟对照组相比略有降低,但是颜色变化不显著(P>0.05).其中,复合生物保鲜剂的添加量为0.1 g/kg迷迭香提取物和0.3 g/kg葡萄籽提取物时,各指标反映出对白鲢鱼丸的保鲜效果最优,具有良好的抑菌及抗氧化的效果,可有效延缓鱼丸劣变,延长货架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低温贮藏期间‘长富2’果实细胞壁酶及基因表达的变化
易美君,孔静,许昕,郁志芳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 (
3
): 254-.
摘要
(
74
)
PDF
(1165KB) (
83
)
以‘长富2’苹果为实验材料,测定冷藏(1 ~4℃)期间果实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 galacturonase,PG)、β3-半乳糖苷酶(β3-Gal)活性及基因表达变化,同时分析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soluble solid content,SSC)、可滴定酸和还原糖含量.结果表明,果实的硬度和可滴定酸持续下降且变化显著;SSC和还原糖含量在贮藏前期有少量增加后缓慢下降;PG活性及MdPG1、MdPG2表达量均增加,PG活性和MdPG2表达量均在120 d达到峰值,MdPG1表达量在60 d达到最大值.β-Gal活性持续增加,与果实硬度呈显著负相关;MdGAL1和MdGAL2表达量在60 d之前增加,60 d以后迅速下降.总体上,PG和β-Gal基因表达先于酶活增加,对两种酶活性变化有重要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番茄皮渣蛋白质提取及其性质表征
华霄,徐沙楠,陈颖,杨蕙,杨瑞金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 (
3
): 259-.
摘要
(
103
)
PDF
(1764KB) (
100
)
从番茄皮渣中提取蛋白质并对蛋白质进行了分析和性质表征.以番茄酱加工所得的番茄皮渣为原料,脱脂后在常温(25℃)下用pH 9.0的NaOH溶液按料液比1:20 (g:mL)的比例提取0.5h,蛋白质提取率达到约70%.所得蛋白质碱提液经过1 000 Da超滤膜超滤至完全脱除盐分同时,脱除了74.3%的色素.凯氏定氮分析显示,所提取样品中蛋白质含量为46%,元素分析(C、H、N、S)结果表明,样品中除蛋白质外存在碳水化合物,红外光谱结果也显示糖类物质的存在的可能性,因此推测所得蛋白质为糖蛋白.相比大豆分离蛋白,番茄皮渣蛋白质具有更好的起泡性和相当的乳化性,但其泡沫稳定性和乳化稳定性稍弱于大豆分离蛋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微波辅助提取沙田柚囊衣中柚皮苷及其对抗氧化性的影响
李楠楠,马亚琴,李申,张震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 (
3
): 267-.
摘要
(
87
)
PDF
(1854KB) (
98
)
采用微波提取技术对沙田柚囊衣中柚皮苷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并对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选取溶剂体积分数、微波功率和料液比3个因素,根据Box-Behnken Desig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进行响应面分析,建立柚皮苷得率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得到提取柚皮苷的最佳工艺条件:提取溶剂为体积分数52%乙醇,微波功率587 W,料液比1∶20 (g∶ mL),柚皮苷的提取量为15.581 0 mg/g.此外,根据DPPH法、FRAP法及ABTS法3种方法测定的提取液的抗氧化性表明,有效的微波处理能显著影响提取物的抗氧化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直链淀粉-脂质复合物的形成及其结构性质研究进展
贾祥泽,陈秉彦,赵蓓蓓,郑宝东,郭泽镔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 (
3
): 276-.
摘要
(
150
)
PDF
(1082KB) (
351
)
直链淀粉-脂质复合物的形成赋予淀粉抗消化、包埋有益脂质、改善食品质地等优良特性,同时还可以调控淀粉的糊化、老化等性质,已逐渐成为淀粉改性领域的研究热点.文中综述了近年来直链淀粉-脂质复合物的研究进展,概括了国内外主流及新兴的制备方法,探讨了复合物的结构性质、形成机理,并介绍了复合物对淀粉理化和功能特性的影响,最后展望了其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前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传统发酵肉制品中生物胺的研究进展
冉春霞,陈光静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7, (
3
): 285-.
摘要
(
119
)
PDF
(645KB) (
183
)
我国传统发酵肉制品是指在自然条件下,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使原料肉中发生一系列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从而形成具有特殊风味、色泽、质地和较长保存期的肉制品,深受消费者喜爱.生物胺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含氮低分子量有机化合物的总称,由微生物的氨基酸脱羧作用或醛、酮类物质的氨基化和转胺作用产生,大量摄入可能引起机体不良反应.生物胺主要存在于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发酵食品中,因此发酵肉制品中也可能存在高浓度的生物胺.该文综述了我国传统发酵肉制品中生物胺的形成和积累条件、生物胺形成和积累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生物胺的限量标准等,以期为确保我国传统发酵肉制品中生物胺的安全性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版权所有 © 《食品与发酵工业》编辑部
地址:北京朝阳区酒仙桥中路24号院6号楼111室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