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 第38卷, 第04期 刊出日期:2012-04-25
  

  • 全选
    |
    食品与发酵工业
  • 温明显,王成涛,杨雪莲,赵磊,刘国荣,童军茂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2, 38(04): 1-5.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2012.04.0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脱羧酶ARO10基因克隆与过量表达对酿酒酵母INVSc1 3-甲硫基丙醇合成途径的代谢流量影响。将脱羧酶基因ARO10与穿梭质粒pYES2连接,构建其酿酒酵母表达质粒(载体)pYES2-ARO10,LiAc/SSD-NA/PEG方法转化酿酒酵母菌株INVSc1中进行表达,验证ARO10基因过量表达对发酵产物3-甲硫基丙醇影响。结果表明,构建的酿酒酵母转化子SC10-1发酵120 h时,3-甲硫基丙醇生成量达到0.90 g/L,与未导入脱羧酶ARO10基因的对照菌株相比,3-甲硫基丙醇产量提高55.2%。因此,S.cerevisiae s288c中脱羧酶(EC 4.1.1.72)是3-甲硫基丙醇生物合成途径的关键限速酶,其增强脱羧酶基因ARO10的克隆及基因表达,有利于提高3-甲硫基丙醇的合成代谢流量。
  • 杨海荣,赵贵明,王娉,赵勇胜,袁飞,胡玥,陈颖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2, 38(04): 6-10.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2012.04.03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克罗诺杆菌标准菌株和样品中分离菌株的分子特征,为克罗诺杆菌的种间鉴别和分子溯源提供一种有效手段。采用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分析对38株菌株进行基因分型。筛选出1条随机引物,每一菌株可扩增出1~7条DNA片段,片段在400-3500bp,可将8株标准菌株的种间区分开来。以相似性50%为标准,38株克罗诺杆菌按照其遗传差异可以分为8个基因型类群。所建立的RAPD技术可用于克罗诺杆菌的种间鉴别和分子溯源研究。
  • 陈源源,陈浩,石贵阳,王正祥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2, 38(04): 11-14.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2012.04.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内部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是目前最常用的酵母分子鉴定标识之一。该文利用ITS序列同源性分析法对保藏于中国高校工业微生物资源与信息中心的623株酵母分离物进行了鉴定。实验结果显示:581株酵母分离物(93.3%)可通过ITS序列直接鉴定到种一级,40株分离物(6.4%)可鉴定至属一级,仅有2株酵母分离物无法通过ITS序列获得有效鉴定。上述结果表明,ITS序列在大多数酵母种属鉴定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作为第一分子标识用于大批量酵母分离物的分子鉴定。
  • 吴冬梅,何翠容,牛美灿,彭昱雯,郑佳,金扬,黄钧,周荣清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2, 38(04): 15-19.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2012.04.0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探索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研究窖泥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多样性,进行了纯培养微生物及窖泥微生物的FISH检测。以Escherichia coli、Bacillus subtilis、Lactobacillus planetarium、Acetobacter rancens、Clostridiumacetobytylicum 5株不同种属的细菌为对象,研究了影响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对其定量表征的因素,并将该技术应用于窖泥微生物群落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E.coli及L.planetarium的定量表征受到生长期的影响,在对数和稳定期的菌体检出率>82%,衰退期的L.planetarium则明显减少;死菌体比活菌体的检出信号显著减弱;经硫酸铝处理,除去腐植酸的窖泥样品明显地提高了可辨力,加入窖泥中的E.coli,FISH检出量为光学显微镜计数量的46.89%。采用FISH技术可视化定量表征了窖泥中细菌和古菌的特征,有益于从细胞水平研究其微生物群落的关系。
  • 徐泽江,孟镇,钟其顶,熊正河,盛清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2, 38(04): 20-24.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2012.04.0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磷脂脂肪酸分析方法(PLFA)研究了芝麻香型白酒堆积过程微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整个堆积过程,PLFA的种类和数量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可以反应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堆积过程中的优势PLFA是直链饱和脂肪酸和偶数碳不饱和脂肪酸。堆积的时间和温度对生物量的含量影响显著。同时,细菌是整个堆积过程的优势微生物菌群,革兰氏阴性菌是细菌中的优势菌群。而厌氧菌和好氧菌在不同的样品中差异较大。
  • 陈晨,赵伟,杨瑞金,李春阳,顾艳洁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2, 38(04): 25-28.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2012.04.0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了高压脉冲电场(PEF)处理对大肠杆菌(E.coli)胞内蛋白的影响,并应用去卷积和曲线拟合等数学方法和圆二(CD)色谱进一步分析PEF处理前后蛋白二级结构中α-螺旋、β-转角、β-折叠和无规卷曲相对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PEF(30 kV/cm,400μs)处理后,在分离胶的顶端出现了蛋白质的聚集。蛋白二级结构中β-折叠相当含量从45.40%降至21.50%,β-转角相对含量从23.8%降至8.81%,而无规卷曲结构从0.13%升至36.95%,α-螺旋结构没有明显的变化。
  • 范文娅,吴正钧,季红,郭本恒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2, 38(04): 29-33.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2012.04.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14株干酪乳杆菌中筛选出11株具有凝乳作用的菌株,采用以麦芽糖酶为靶向酶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体外筛选模型,分析了不同干酪乳杆菌发酵脱脂乳上清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不同菌株发酵脱脂乳上清对麦芽糖酶的抑制活性具有明显的菌株特异性,且随着发酵时间延长,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干酪乳杆菌LC2W在37℃发酵10%(w/w)脱脂乳96 h后所得的上清液对麦芽糖酶抑制活性最高,达37.36%,明显高于其它被测试的干酪乳杆菌菌株,表明该菌株具有潜在的抗高血糖作用。
  • 张桂英,张成明,姜立,毛忠贵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2, 38(04): 34-38.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2012.04.0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木薯酒精发酵中,蒸馏废液回用比分别为30%(v/v),50%(v/v),70%(v/v)和90%(v/v)时对酒精发酵的影响,循环回用实验共进行11批。结果表明,循环回用比例为30%(v/v)时对酒精发酵略有影响;当循环回用比例≥50%(v/v)时,随着循环批次的增加,酒精产量下降。蒸馏废液中,酿酒酵母及污染杂菌产生的代谢副产物(如有机酸、甘油等)的累积是造成酒精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而蒸馏废液中氨氮的累积造成了发酵液颜色的加深。
  • 林燕,张伟,华鑫怡,李进军,刘妍,马海元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2, 38(04): 39-43.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2012.04.0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纤维素和秸秆为底物,对纤维素酶在不同条件下的水解效率进行了研究,考察的影响因子包括时间、温度、pH值,同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酶水解过程中两种底物的结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pH条件下,纤维素水解效率有显著差异,pH4.0~5.0为其最适范围;温度对水解效率的影响很大,40℃时纤维素和秸秆生成葡萄糖效率最高,分别为56.32%和35.80%;两种底物的水解在24 h内基本完成,48 h水解效率达到最高,纤维素酶水解进行的前6 h中,底物的结构变化最为明显。
  • 张洁,杨国龙,毕艳兰,孙尚德,刘伟,马传国,梁少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2, 38(04): 44-47.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2012.04.0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Tween系列表面活性剂在乙醇-水溶液体系中对猪胰脂酶进行修饰,以它们催化酯交换的交换量为指标评价修饰的效果,并且对修饰酶与未修饰酶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0℃下30 min即可完成Tweens对猪胰脂酶的修饰,但不同Tween的最佳条件并不相同。Tween 20修饰脂肪酶的最佳条件是无水乙醇与水的比例为1∶2(v/v),Tween 20用量为5%;Tween 40和Tween 65修饰猪胰脂酶的最佳条件是无水乙醇与水的比例为1∶2(v/v),用量均为15%;Tween 60修饰猪胰脂酶的最佳条件为无水乙醇与水的比例为1∶2(v/v),用量为20%;Tween 80修饰脂肪酶的最佳条件是无水乙醇与水的比例为1∶3(v/v),用量为5%;Tween 85修饰脂肪酶的最佳条件是无水乙醇与水的比例为1∶3(v/v),用量为15%。修饰后酶的热稳定性实验研究表明,在40~80℃间,修饰酶的催化反活性都高于未修饰酶。Tweens修饰猪胰脂酶能有效提高酶的活性及其热稳定性。
  • 江守坤,顾斌涛,夏黎明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2, 38(04): 48-52.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2012.04.0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6个重组毕氏酵母转化子的产酶试验,筛选出一个优良转化子。在摇瓶条件下对该重组毕氏酵母的发酵过程进行了研究,得到适宜的培养条件为:250 mL三角瓶装液量30 mL,培养基起始pH4.8,此后不加控制,接种量10%,发酵过程中每隔24h补加1%的甲醇对产酶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中性纤维素酶活力可达1 144U/mL。研究结果表明:重组毕氏酵母中性纤维素酶的适宜催化条件为:50℃、pH 6.0;Zn2+和Mg2+对该酶有激活作用,Fe2+、Fe3+和Cu2+对该酶有抑制作用。牛仔服水洗试验结果显示:重组毕氏酵母中性纤维素酶可以明显降低靛蓝对牛仔服的反染作用,其工业应用前景良好。
  • 姜俊云,董惠钧,闫同顺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2, 38(04): 53-56.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2012.04.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在30 L发酵罐中雪白白僵菌发酵环孢菌素A的分批补料发酵过程进行了动力学研究。通过对环孢菌素A分批发酵数据进行分析,基于Logistic模型和Luedeking-Piret方程,建立了环孢菌素A发酵动力学模型,包括细胞生长、底物消耗和产物合成回归方程。应用Origin7.5软件对模型进行非线性拟合计算,建立的动力学模型与实验值拟合良好,能较准确反映环孢菌素A分批补料发酵动力学过程。
  • 刘雪,许杨,李燕萍,涂追,雷达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2, 38(04): 57-61.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2012.04.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2株米曲霉进行原生质体制备条件的研究,比较了制备材料、菌龄、渗透压稳定剂、复合酶配比、酶解时间以及酶解温度对米曲霉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2株米曲霉原生质体制备的最适宜条件稍有差异,其中米曲霉3.951菌株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适宜条件是:以菌丝为制备材料,菌龄为14 h,渗透压稳定剂为0.8 mol/L NaCl,复合酶配比为1.0%纤维素酶、1.0%裂解酶、0.l%蜗牛酶,酶解时间为3 h,酶解温度为35℃;米曲霉RIB40的适宜条件是:以菌丝制备材料,菌龄为12 h,渗透要稳定剂为0.8 mol/L NaCl,复合酶配比是为1.0%纤维素酶、1.0%裂解酶、0.l%蜗牛酶,酶解时间为3 h,酶解温度是35℃。在优化条件下米曲霉3.951菌株释放的原生质体达6.43×107个/g,再生率可达23.5%,米曲霉RIB40释放的原生质体可达4.24×107个/g,再生率达22.41%。
  • 贾春利,汤晓娟,黄卫宁,邹奇波,甘小红,Rayas-Duarte Patricia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2, 38(04): 62-66.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2012.04.0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中对冻藏时间(0、2、4、6周)、冻融循环次数(0、1、2、3次,数字代表冻融循环次数)、微波烘焙功率(40%和100%)和储藏时间(0、1、3、6和24h)对冷冻面糊微波烘焙蛋糕含水量、硬度、比容、水分损失及可溶性淀粉含量等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随冻藏时间延长,蛋糕含水量和比容显著降低,硬度显著增大,冻融循环过程明显加剧了这些影响;微波烘焙功率越大,蛋糕含水量显著降低,比容和硬度显著增大。在储藏过程中,蛋糕硬度和水分损失都显著增加,可溶性淀粉含量显著减少;微波烘焙功率较大时,硬度和水分损失增加的明显更快,可溶性淀粉含量降低的明显更迅速;储藏过程中蛋糕硬度变化与水分损失、可溶性淀粉含量均成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3和0.86。结果说明:(1)较小的微波烘焙功率(40%)比较高的微波烘焙功率(100%)会生产出更好的冷冻面糊蛋糕,且其老化速率相对较低,(2)冷冻面糊微波蛋糕的老化主要是由于水分损失和淀粉重结晶引起的。
  • 阎杰,丘泰球,杨日福,杨金兰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2, 38(04): 67-71.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2012.04.0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超声作用下声强、超声作用时间、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亚油酸共轭反应产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均匀设计,建立了各因素对产率影响的数学模型,并采用紫外光谱与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声强、超声作用时间、反应总时间、催化剂用量、温度等都对共轭反应产率有重要影响;均匀试验结果显示,在22.17~27.26 W/cm2内,与其他因素相比,声强的影响不显著;如试验温度高、时间长、催化剂用量大,则最终产率高。在实际生产中,可以运用回归模型,选择适宜的参数,以得到满足要求的产品。对比试验显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超声处理可以提高产率,而达同样的产率,超声处理则可以使反应的催化剂用量减少,反应时间缩短。光谱表征显示,亚油酸已发生共轭反应,且产物以顺反式构型为主。
  • 蒋清君,许喜林,任娇艳,阮征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2, 38(04): 72-76.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2012.04.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开发出新型无铝酶制剂膨松剂以取代传统含铝膨松剂,文中对葡萄糖氧化酶(GOD)、戊聚糖酶、脂肪酶和真菌α-淀粉酶4种酶制剂与小苏打共用在油条产品中的应用进行了正交试验优化。采用感官评分,计算体积膨胀率和质构分析的方法对油条的品质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通过正交试验分析,综合考虑感官评定及各因素在配方中的影响,得到优化配方为:NaHCO31.9%,GOD 80μg/g,戊聚糖酶80μg/g,脂肪酶20μg/g,真菌α-淀粉酶80μg/g。从油条产品的硬度和耐咀性来看,其最佳配方为NaHCO31.8%,GOD 80μg/g,戊聚糖酶80μg/g,脂肪酶30μg/g,真菌α-淀粉酶60μg/g。因此,综合感官评定和质构特性的正交试验研究结果,最终得到油条产品的最佳配方添加量为碳酸氢钠1.8%~1.9%,GOD 80μg/g,戊聚糖酶80μg/g,脂肪酶20~30μg/g,真菌α-淀粉酶60~80μg/g。
  • 李祥,文星,房媛,李进,兀浩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2, 38(04): 77-81.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2012.04.0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苦菜中提取的叶绿素为原料,经皂化、酸化、铁代、成盐制备叶绿素铁钠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其质量。单因素试验和响应曲面法结合优化工艺试验条件为:先在pH≈12的体系中,59℃下皂化90 min;再于pH≈2~3体系中,65℃下酸化60 min后,加入42 mL质量分数10%FeSO4溶液,铁代时间97 min;最后用10%NaOH-乙醇调节溶液pH≈12而成盐。
  • 朱秀清,王玲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2, 38(04): 82-88.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2012.04.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微生物发酵高温豆粕制备大豆肽具有生产成本低、水解度高的特点。该研究以酶活力为指标,通过紫外诱变和遗传稳定性试验选育出遗传性能稳定的蛋白酶高产菌株;以水解度为监测指标,采用该菌株发酵挤压膨化的高温豆粕,优化发酵工艺条件。紫外诱变条件为20 W紫外灯35 cm处辐照4 min;采用单因素和L9(34)正交试验设计进行培养基组成的优化:可溶性淀粉2.5%、MgSO40.04%、豆粕10%、吐温-80 0.5%;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确定的培养条件为:温度30℃、时间44 h、接种量4%、菌龄21 h、摇床速度200 r/min、装液量30 mL/250 mL、起始pH 7.5,此条件下高温豆粕的水解度可达到22.86%,比优化前提高了8.34%。
  • 李永霞,秦礼康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2, 38(04): 89-93.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2012.04.04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构建细菌总肽酶活力的测定方法,筛选出肽酶高产的益酵细菌,采用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以反应体系中游离氨基酸总量为肽酶活力指标,对细菌细胞破碎条件进行优化并测定供试菌株的总肽酶活力。结果表明,超声-酶解法破碎细菌细胞的最佳条件为:溶菌酶添加量200μL、超声功率400 W、时间4 min、时间间隔3 s。在此条件下测定153株革兰氏阳性杆菌的总肽酶活力,筛选出肽酶高产革兰氏阳性杆菌11株,分别是DF2-1、ZM1-1、ZM2-1、ZM3-1、DF3-1、DF3-2-1、ZMJ-5、ZMJ-2-6、ZMJ-1-1、DFM-4和WCF-2。
  • 包怡红,梁雪,秦蕾,李锐达,王文琼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2, 38(04): 94-98.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2012.04.0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乙醇沉淀法从东方伊萨酵母的发酵液中得到胞外多糖。去蛋白、透析后,通过DEAE-Cellulose 52离子交换层析得到胞外多糖纯品EPS-I,紫外扫描该纯品无蛋白、核酸杂质。红外光谱鉴定表明该胞外多糖纯品含有—OH、—CH、—C O等多糖的特征吸收峰且不是以蛋白多糖的形式存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东方伊萨酵母胞外多糖水解后的单糖组分为L-鼠李糖、D-木糖和D-甘露糖,各糖残基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62%、11.47%和84.91%。对EPS-I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以胞外多糖的总抗氧化能力(TAC)和对DPPH.、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的清除率4个方面来考察EPS-I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验证了EPS-I具有抗氧化活性,当EPS-I浓度为20 mg/mL时,对DPPH.和超氧阴离子的清除率均达到80%以上。
  • 侯雅坤,王晟,黄昆,王文江,李迪,王建中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2, 38(04): 99-103,107.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2012.04.0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以水解度为评价指标,研究了加酶量、pH值、酶解温度和料液比对酶解工艺的影响。确定了碱性蛋白酶水解核桃蛋白的酶解条件:酶解温度60℃,料液比1∶25,pH10.0,加酶量7%,酶解时间为2h。对在此条件下制备的酶解液的抗氧化性进行了研究。对于水解度分别为30%、20%、10%的水解液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个水解度水解液对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均有较好的清除能力,且还原性较强。
  • 赵丹,曾新安,徐中岳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2, 38(04): 104-107.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2012.04.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葡萄皮原花青素为原料,采用溶剂沉淀法根据聚合度进行分级处理。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不同聚合度葡萄皮原花青素对DPPH.自由基和亚硝酸钠的清除能力,并与VC、BHT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葡萄皮原花青素对DPPH.自由基和NaNO2清除率与其浓度成正相关,其最大清除率分别为94.61%,92.56%。随着聚合度的增加,其清除能力下降。
  • 刘志芳,汪文科,王治江,刘玉环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2, 38(04): 108-111.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2012.04.0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新鲜鸡腿菇分别采用热风、真空和真空冷冻干燥。通过测定干制品的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质、Vc含量、复水比以及感官等指标,比较了3种干燥方式对鸡腿菇干制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法所得制品的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质和Vc含量分别为31.39±1.17Aa、82.96±2.05Aa和0.81±0.12Aa,损失显著小于其他2种干燥方式,其复水比为7.15±0.12Aa,复水性最好。
  • 屠鹏,边红霞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2, 38(04): 112-115.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2012.04.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不同尺寸的电极板,在电极板间夹持不同数量的百合叶片测定其电特性参数。发现在不同尺寸、不同板间距情况下,加载频率与相对介电常数和复阻抗之间均呈负相关关系,与电导均呈正相关关系。在加载频率约为60 K时,损耗因子、相位角和品质因数均存在一个极值,相位角和品质因数为极大值,损耗因子为极小值。随极板面积的增加,相对介电常数和电导值呈递增趋势,而复阻抗值呈递减趋势。随极板之间所夹持百合叶片数量的增多,相对介电常数、损耗因子和电导参数呈递减趋势,而相位角、品质因数和复阻抗值呈递增趋势。
  • 成建国,董亮,付莹莹,张利,郭继强,赵长新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2, 38(04): 116-119.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2012.04.0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酿酒酵母为研究对象,比较了完整细胞提取法、稀碱缓冲液提取法及溶菌酶和β-葡聚糖酶复合酶法等三种酵母菌细胞壁蛋白提取方法,分析了不同菌龄酵母细胞壁差异性蛋白。结果表明:溶菌酶和β-葡聚糖酶复合酶液水解纯化好细胞壁提取蛋白的方法具有所得胞壁蛋白条带较多,且纯度较高的优点,确定了此方法为提取酵母细胞壁蛋白的最佳提取方法。同时,通过SDS-PAGE电泳分析发现,不同菌龄酵母细胞壁蛋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并确定了分子质量在36 ku、17 ku和12 ku为不同酵母代数细胞壁的3个主要差异性蛋白,其中36 ku、17 ku处条带蛋白随着菌龄的增加酵母细胞壁蛋白表达量逐渐减少,而12 ku处条带蛋白随着菌龄的增加酵母细胞壁蛋白表达量逐渐增加。
  • 吴冰冰,郝振华,胡云双,陈秀芳,金丽琴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2, 38(04): 120-122.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2012.04.0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中研究花色素苷功能饮料的稳定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不同条件处理后饮料中的花色素苷的含量。花色素苷对温度和光照非常敏感,金属离子K+、Na+、Ca2+、Mg2+、Zn2+和Cu2+对花色素苷的稳定性没有显著影响。不同灭菌方式对花色素苷的稳定性影响不同,其中超高温瞬时灭菌法对其影响最小。结果表明:花色素苷功能饮料适宜在室温避光条件下保存,同时饮料中可适当加入一些金属元素增加其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灭菌方式可采用超高温瞬时灭菌法,确保营养成分不流失。
  • 傅亮,陈思谦,易九龙,吴炳鸿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2, 38(04): 123-126.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2012.04.0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分离自广式米醋生产车间的木醋杆菌RF4(Gluconacetobacter xylinus)为菌种进行表面发酵。研究了发酵过程中细菌纤维素膜对总酸度的影响,纤维素膜内与发酵液中乙醇脱氢酶活性差异,讨论了3种不同接种培养方式对总酸度、黏度及浑浊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素膜完整性对发酵总酸度有重要影响,纤维素膜内乙醇脱氢酶活性是发酵液中的8倍,达2.26×10-2U/g。含木醋杆菌纤维素膜接种并中途取出的接种培养方式总酸度最高,发酵12天后可达4.86 g/100 mL,且黏度及浑浊度都较低。
  • 马磊,李红,杜金华,张五九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2, 38(04): 127-130.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2012.04.0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主发酵进行完毕后的嫩啤酒先离心除去酵母,再经加热处理,冷却后通入装有木片作为固定化酵母载体的固定床反应罐进行连续后酵。通过试验确定工艺条件,并将连续后酵与传统后酵工艺生产的啤酒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室温下,固定化16 h为宜,热处理温度为80℃,时间为10 min;设定后发酵温度为10℃,滞留时间为3.1 h,双乙酰还原速度大为提高,缩短了酒龄;经过风味测定和感官品评得出,采用连续后发酵工艺生产的啤酒,品质上无明显缺陷。
  • 耿伟涛,宋存江,解慧,冯俊,谢晨庚,王淑芳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2, 38(04): 131-136.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2012.04.0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国内外ε-聚赖氨酸的研究和生产状况,介绍了ε-聚赖氨酸合成机理。特别是对于ε-聚赖氨酸合成酶结构以及决定ε-聚赖氨酸聚合度大小的催化合成模型进行了综述。另外,作者结合自己的研究展望了ε-聚赖氨酸研究的发展趋势。
  • 于轩,李兆丰,顾正彪,李才明,刘文静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2, 38(04): 137-140.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2012.04.0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淀粉因其来源不同而在结构上表现出较大差异,这些结构上的差异对淀粉的酶解性能产生很大影响。文章从淀粉的分子结构与颗粒结构两方面,阐述了淀粉中直链淀粉、支链淀粉、直链淀粉-脂质复合结构、磷含量、淀粉颗粒大小和形状、颗粒结晶结构以及复合结构对淀粉酶解性能的影响,并提出存存的问题及研究方向。
  • 冉昇,崔桂友,吴婷婷,朱双良,颜云荞,蒋葭蒹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2, 38(04): 141-146.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2012.04.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8-羟基大豆苷元(8-Hydroxydaidzein,4’,7,8-Trihydroxyisoflavone),是一种在大豆苷元母体A环C8位置添加了一个羟基的大豆异黄酮衍生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文中综述了8-羟基大豆苷元的生物来源,包括其外源性来源和内源性来源。外源性来源多存在于大豆发酵制品及豆类中有效活性成分的微生物转化产物;内源性来源多来自于豆类膳食后的人体内环境代谢。在对具有特殊C8羟基化酶系的微生物转化菌株进行总结时发现,具有该特殊酶系的有效菌株多集中于Aspergillus spp.。
  • 孟良玉,黄晓杰,徐方旭,唐琳,冯叙桥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2, 38(04): 147-151.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2012.04.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小麦是世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也是8种主要的致敏食品之一,其所含过敏原可能危及人体健康。文中重点介绍了小麦致敏蛋白即醇溶蛋白、谷蛋白和可溶性蛋白的理化加工特性、结构特点、免疫学特征以及小麦脱敏等方面的研究情况。
  • 党万利,金利群,郑裕国,沈寅初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2, 38(04): 152-158.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2012.04.0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蛋氨酸广泛用于医药、食品、饲料和化妆品等领域,其中饲料添加剂的用量最大。该文论述了化学法和生物法合成蛋氨酸的工艺,重点介绍了世界上主要蛋氨酸生产厂家的生产工艺,并简要分析其特点,同时介绍了几种已报道的生物法生产蛋氨酸的工艺,展望了蛋氨酸的发展前景。
  • 聂庆庆,徐岩,范文来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2, 38(04): 159-164.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2012.04.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γ-内酯是食品中的一类重要风味化合物,存在于水果、葡萄酒及白酒等多种食品中。该研究通过液液萃取及固相萃取(SPE)方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别定性、定量了白酒中的8种γ-内酯。该定量方法快速,选择性强,对白酒中各内酯均有较好的线性(R2≥0.9908,γ-十二内酯),检出限范围为0.22(γ-癸内酯)~4.30μg/L(γ-壬内酯),低于各内酯的阈值,对不同香型成品酒及原酒的重现性均较好(RSD<15%),可用于白酒中微量成分γ-内酯的快速分析测定。
  • 刘键,王燕,张彦青,苏红霞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2, 38(04): 165-170.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2012.04.0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能够准确测定麦芽、麦汁和啤酒中的戊聚糖,通过比较地衣酚-盐酸法和间苯三酚法在测定不同样品时的精密度和回收率得出:间苯三酚测定麦芽中戊聚糖较为准确,通过测定几种麦芽,发现不同品种的麦芽之间戊聚糖存在较大的差异;麦汁不能直接采用两种方法测定,经过酵母发酵处理之后的麦汁采用地衣酚-盐酸法测定时结果较为准确;地衣酚-盐酸法测定啤酒的戊聚糖较为准确,通过测定几种啤酒,发现不同啤酒中戊聚糖存在明显差异。
  • 余晓琴,张丽平,阚建全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2, 38(04): 171-174.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2012.04.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HPLC法建立了花椒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色谱条件为色谱柱:迪马铂金C18(250 mm×4.6 mm,5μm),柱温:30℃,流动相:V(乙腈)∶V(水)=50∶50,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54 nm,进样量2μL,检测时间:40 min。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A版》(研究版)提取HPLC图谱共有模式,计算各批次样品的相似度,结果显示,红花椒特征指纹图谱中有11个共有峰,15批红花椒样品中,除一份样本外,其他14批样品相似度均大于0.97,表明不同产地红花椒内在品质相似;青花椒特征指纹图谱中有10个共有峰,18批青花椒样品相似度都很低,相似度为0.52~0.67,表明不同产地青花椒内在品质差异性很大。红花椒相比青花椒在保留时间约30 min处存在一个比较明显的色谱峰,并采用飞行时间质谱对该特征差异色谱峰进行鉴定,推断该物质为不饱和五烯酰胺,即羟基-γ-山椒素或2'-羟基-N-异丁基-2,4,8,10,12-十四烷五烯酰胺及其同分异构体。
  • 段彬伍,徐霞,孙成效,方长云,郭望模,朱智伟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2, 38(04): 175-179.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2012.04.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了充氮蒸馏-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比色法测定食用菌中亚硫酸盐的检测方法。探讨了蒸馏时间、充氮、及N2流量等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并与国家标准检验方法进行对比实验,及组织5家经过资质认证的实验室对本方法进行精密度试验。实验结果显示:本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20μg;称取2 g样品时,SO2的最小检出量为0.08 mg/kg;方法的精密度(RSD)为1.2%~7.8%;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3.1%~99.2%。适宜的蒸馏时间为25 min;蒸馏充氮可使检测结果提高9%~19%;N2流量宜为0.5~0.6 L/min。本方法与国标法的检测结果差异不显著。与国标法相比,本方法具有样品提取液无颜色干扰、灵敏度高及环境污染少的优点。
  • 陈悦娇,陈海光,白卫东,欧阳楚杰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2, 38(04): 180-183.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2012.04.0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求山茶油掺伪的鉴别指标,研究了山茶油的感官性状及脂肪酸组成。同时对可能掺混的几种植物油包括花生油、菜籽油、玉米油、葵花籽油的上述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并将这几种植物油以不同比例掺混入山茶油中,总结其感官性状及脂肪酸组成的变化规律。感官评价结果表明:纯山茶油色泽呈浅黄色稍带点绿,无异味微茶香,清亮不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表明,山茶油脂肪酸组成主要为油酸,含量高达80%以上,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和亚油酸)的含量在87.67%~89.02%,同时含有少量的棕榈酸和硬脂酸及微量的11-二十碳烯酸。山茶油中掺入不同比例的其他油类,其感官性状及脂肪酸组成呈现一定的变化规律。这个规律可实际应用于市售山茶油掺伪情况的鉴别。
  • 陈美凤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2, 38(04): 184-187.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2012.04.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循环伏安法(CV)制备了薄而稳定的银和甘氨酸聚合物膜修饰电极,研究了VC在此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循环伏安法测定食品中VC的新方法。银和甘氨酸复合膜修饰电极对VC的电化学氧化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在pH 5.0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氧化峰电流(ipa)与其浓度(c)在1.6×10-6~3.0×10-3mol/L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pa=-8.48×10-7+0.023 c(mol/L),相关系数为0.999 9;检出限为1.2×10-7mol/L。银掺杂甘氨酸膜电极可以消除食品中一些共存物质如VA、柠檬酸和苹果酸等的干扰,修饰电极具有良好的灵敏度、选择性和稳定性,试验中用于辣椒中VC的测定,结果满意。
  • 龙悦,黄先智,丁晓雯,罗金凤,任美燕,王健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2, 38(04): 188-191.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2012.04.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和气相色谱法(GC)分析木薯蚕蛹油中脂肪酸的组分及含量。通过GC-MS定性测定,木薯蚕蛹油中含有11种脂肪酸,通过面积归一法分析。各脂肪酸含量为α-亚麻酸43.41%,棕榈酸21.15%,油酸11.59%,亚油酸10.28%,硬脂酸8.08%,棕榈油酸1.88%,豆蔻酸0.93%,十五碳酸0.31%,反式6-油酸0.24%,月桂酸0.16%和9,10-甲基十九烷酸0.16%;通过GC定量测定,木薯蚕蛹油含α-亚麻酸57.63%,棕榈酸20.62%,油酸7.68%,亚油酸6.28%和硬脂酸3.38%。木薯蚕蛹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较多的α-亚麻酸。
  • 王桂瑛,殷红,曹锦轩,施忠芬,廖国周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2, 38(04): 192-195.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2012.04.0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用40条重量在9~11 kg的原料腿按照传统工艺加工宣威火腿,分别在腌制前(24 h)、腌制结束(18d)、风干结束(125 d)、成熟中期(250 d)与成熟结束(360 d)这5个加工阶段随机取出5条火腿,以股二头肌为中心取约100 g样品,以HPLC方法测定生物胺含量。结果表明,宣威火腿样品中共检测出7种生物胺,分别是色胺、苯乙胺、腐胺、酪胺、尸胺、亚精胺和精胺。在各个加工阶段,精胺的含量都是最高的,其次是酪胺与亚精胺。酪胺、亚精胺与精胺的含量在5个加工阶段都没有显著变化(P>0.05)。苯乙胺与腐胺含量显著增加(P<0.05),在成熟中期(250 d)时达最高值,随后含量有所降低(P>0.05)。生物胺总量随着加工过程的进行有所增加,在成熟中期(250 d)达最大值11.51mg/100 g,随后生物胺总量有降低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
  • 郭锐,彭意开,周光宏,徐幸莲,蒋兵,吴菊清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2, 38(04): 196-201.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2012.04.0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猪肉反复冻融会导致其制品食用品质的劣变。文中研究了κ-卡拉胶和复合磷酸盐对反复冻融猪肉制成的香肠劣变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冻融次数内,κ-卡拉胶和复合磷酸盐能改善反复冻融肉的食用品质。κ-卡拉胶可显著提高香肠的出品率,改善质构;复合磷酸盐可显著提高香肠的保水性,并对香肠内部水分分布也有改善作用。
  • 吴汶飞,余小林,胡卓炎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2, 38(04): 202-207.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2012.04.0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冰温贮藏条件下,乳酸链球菌素Nisin和溶菌酶2种生物保鲜剂对鲜切荔枝果肉冰温贮藏品质的影响。通过测定2种生物保鲜剂不同浓度及组合对鲜切荔枝果肉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数、褐变度及多酚氧化酶活性变化可知,与对照组相比,经0.05%乳酸链球菌素和溶菌酶浸泡预处理可显著降低鲜切荔枝果肉贮藏期间菌落总数及霉菌和酵母的增加幅度;乳酸链球菌素对细菌的抑制效果优于溶菌酶,而溶菌酶对霉菌和酵母菌的抑制效果优于乳酸链球菌素,且溶菌酶对果肉有一定的护色作用。2种生物保鲜剂复配处理的综合效果优于单独处理,其中0.025%nisin+0.025%溶菌酶复合处理的抑菌效果和保持鲜切荔枝果肉色泽的效果均优于其他处理。
  • 陈奕兆,王亦佳,刚成诚,李建龙,高建刚,钱伟东,王科峰,俞忠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2, 38(04): 208-211.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2012.04.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分别用1%、2%壳寡糖(COS)及1%壳聚糖(CTS)对"白花"水蜜桃(Prunus persica)进行涂膜,探索2种涂膜对冷藏[(3±1)℃)]水蜜桃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CTS涂膜对果实呼吸强度的抑制作用较为明显,贮藏过程中没有出现明显的呼吸高峰,且在贮藏10 d后呼吸强度均小于其他组;2%COS涂膜处理可有效保持果实的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且对抑制果实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的升高以及多酚氧化酶(PPO)也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 汪开拓,郑永华,尚海涛,张亮,唐文才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2, 38(04): 212-218.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2012.04.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巨峰"葡萄果实为试材,研究了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处理对采后葡萄果实在1℃贮藏期间落粒的影响。结果显示:10μmol/L MeJA处理可显著降低葡萄果实贮藏期间落粒率和腐烂率,并延缓果穗离区组织中脱落酸(ABA)含量和乙烯释放量的上升、赤霉素(GA3)含量的下降以及ABA/GA3比值的增长,并显著抑制离区果胶甲酯酶(Pectinesterase,PME)活性的下降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Golygalacturonase,PG)活性的上升。同时,经MeJA处理的果穗离区细胞壁中胶层中乙醇不溶物(AIR)和Na2CO3溶性果胶含量也明显高于对照水平,而水溶性和环己二胺四乙酸(CDTA)溶性果胶含量却低于对照水平。实验表明,MeJA处理可通过调控葡萄果穗离区组织中内源激素水平来平衡细胞壁水解酶PME和PG的活性,从而抑制离区细胞壁中胶层的水解,维持细胞壁结构的完整,最终降低采后葡萄果实的落粒率,起到改善果实贮藏品质的效果。
  • 解淑慧,王维琴,叶卫东,黄少波,邵兴锋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2, 38(04): 219-223.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2012.04.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砂糖橘为试验材料,从腐烂果实上分离并鉴定腐败菌,筛选合适的壳聚糖-纳米TiO2复合涂膜,研究该涂膜对砂糖橘采后贮期品质的影响及其体外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引起砂糖橘致病的主要真菌为指状青霉(Penicillium digitatum);当涂膜液中壳聚糖、纳米TiO2的质量分数皆为2%时,涂膜组保持较高的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VC含量;该复合涂膜还能有效的抑制P.digitatum的生长及其病斑的扩展。
  • 庞凌云,詹丽娟,李瑜,祝美云,陈耀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2, 38(04): 224-227.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2012.04.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将圣女果分别放在101.3 kPa(常压)、80、50、20 kPa下,每4 d测定相关指标,研究减压处理对圣女果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压处理可降低采后圣女果的失重率、呼吸强度,抑制V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原果胶含量的降低,减缓细胞质膜透性、花青苷含量的上升,从而保持了其贮藏期的品质,延缓其衰老速率,其中以50 kPa处理效果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