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汇款指南
订阅服务
广告投放
出版伦理声明
联系我们
English
期刊简介
主编介绍
投稿指南
投稿流程
投稿模版
论文展示
常见问题
期刊优势
刊例及报价
增值服务
企业风采
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前目次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各年总目录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文章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下载中心
电子样刊下载
投稿系统操作指南(作者版)
2023年《食品与发酵工业》订购单
隶属关系证明-《食品与发酵工业》与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
通知公告
更多»
万方论文重合率自查
2023年招聘启事
关于稿酬实物化发放的通知
稿酬实物专区
参考文献著录新要求
基本信息
主管: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主办: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
公司
全国食品与发酵工业信息中心
主编:程池
副主编:姚粟
责任编辑:林红华 要永杰 李碧鹰
李欣 李晔
编辑:陈雅薇 李蕊 王馨甜 孙国笑
郑越
英文编辑:陈雅薇 李晔 孙国笑
英文编委:王正祥 许菲
美术编辑:于雪涵
发行:刘芳
出版周期:半月刊
出版地:北京
ISSN 0253-990X
CN 11-1802/TS
邮发代号:2-331
注意事项
体例规范
“含量”、“浓度”、“分数”、“比”的规范用法
“摘要”和“结论”的区别
给作者投稿的一些建议
英文文题及摘要写作要求
正确使用表格中的空白—和0
常用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聚合酶外文字符的规范编排
有关微生物名称的一些说明
微信公众号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食品与发酵工业
《食品与发酵工业》是代表我国现代食品与发酵领域最高学术水平和面向食品发酵全行业的科技期刊。刊载内容包括:食品与发酵工业发展相关的原辅料、工艺、包装、机械、检测、安全、流通、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报告以及国内外食品与发酵科技发展动态和产业创新等方面的文章。读者对象为从事食品与发酵及相关行业的生产、科研、设计和管理的人员。主要栏目设置有研究报告,生产与科研应用,工程设计与应用,分析与检测,综述与专题评论等。
2008年, 第34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08-07-2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
合并摘要
导出引用
EndNote
Reference Manager
ProCite
BibTeX
RefWorks
显示图片
超嗜热古菌Thermococcus sp.HJ21产高温α-葡萄糖苷酶条件和酶学性质初步研究
杨磊,吕明生,王淑军,房耀维,刘姝,李华钟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8, (
7
): 1-.
摘要
(
80
)
PDF
(390KB) (
124
)
对1株分离自深海热液口的超嗜热古菌(Thermoccus sp.HJ21)菌株进行了产α-葡萄糖苷酶条件的优化和酶学性质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发酵时间为6h时,较适合产胞内α-葡萄糖苷酶,发酵时间为21 h时较适合产胞外α-葡萄糖苷酶.其最适产酶温度为85℃,pH为6.5,NaCl浓度为2.5%.可溶性淀粉、酵母粉和蛋白胨促进产酶.该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100℃,90℃半衰期(t1/2)为2h.最适酶作用pH值为7.0,在pH值5.0~8.0酶活力相对稳定.金属离子Cu2+、Al3+、Ni2+对该酶有较明显抑制作用,Hg2+几乎完全抑制该酶的活性,而EDTA、Fe3+和K+对该酶有激活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行业动态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8, (
7
): 6-.
摘要
(
55
)
PDF
(470KB) (
6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编码草菇中性内切葡聚糖酶Ⅰ的基因克隆与表达研究
王超凯,李剑芳,周晨妍,王瑾,孙军亭,邬敏辰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8, (
7
): 7-.
摘要
(
83
)
PDF
(801KB) (
63
)
采用RT-PCR法,以草菇Volvariella.volvacea V23总RNA为模板,克隆了包括自身信号肽在内的中性内切葡聚糖酶Ⅰ基因(eg Ⅰ)的cDNA序列.测序结果表明,它全长1167 bp,编码389个氨基酸,推测第1~23位氨基酸为信号肽,第24~389位氨基酸为成熟肽,属于糖苷水解酶第5家族.PCR扩增成熟肽编码基因并将其插入到分泌型表达载体pPIC9K中,重组载体经Sal Ⅰ线性化后电转化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GS115,筛选得到了1株高产中性内切葡聚糖酶Ⅰ的工程菌株P.pastoris-EG1.SDS-PAGE检测表明,重组中性内切葡聚糖酶Ⅰ分子质量约为42 ku.在甲醇诱导96 h时,酶活达到3 698 U/mL.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嗜热拟青霉木糖苷酶的性质及其与木聚糖酶的协同作用
江正强,杨绍青,朱会芳,王岚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8, (
7
): 12-.
摘要
(
146
)
PDF
(452KB) (
98
)
嗜热拟青霉(Paecilomyces theromophila)J18利用玉米芯能产胞外木糖苷酶,通过(NH,4),2SO,4沉淀、DEAE-52离子交换层析及Q琼脂糖凝胶-FF(QSFF)离子交换层析从上清液纯化得到了电泳纯的木糖苷酶,纯化倍数为31.9倍,回收率为2.27%.SDS-PAGE及Superdex-75凝胶过滤层析测定木糖苷酶的分子量分别为53.5 ku和51.8 ku.该酶最适温度及pH分别为55℃和pH 6.5.木糖苷酶能够水解木二耱和低聚木糖但不能水解木聚糖,水解低聚木糖的相对速率随聚合度增加而增加.该酶对木糖的抑制常数Ki值为139 mmol/L,具有很高的木糖耐受性.木糖苷酶与内源木聚糖酶一起水解木聚糖产生更多的还原耱,表现出协同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谷氨酸高产菌GDK-9的定向选育及其发酵过程研究
杜军,徐庆阳,谢希贤,刘淑云,陈宁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8, (
7
): 17-.
摘要
(
102
)
PDF
(205KB) (
124
)
以天津短杆菌GDK6为出发菌株,通过原生质体紫外诱变、紫外诱变和硫酸二乙酯(DES)诱变定向选育L-谷氨酸生产菌.经摇管初筛、摇瓶复筛、遗传标记验证、单菌落分离和连续传代,最终筛选出1株L-谷氨酸高产菌GDK-9.该菌株在未优化条件下摇瓶发酵42h产L-谷氨酸79.2g/L.另外,试验结果证实GDK-9菌株的遗传标记和产酸能力十分稳定.在优化条件下,通过7L罐发酵32h,谷氨酸产量达131.5g/L,糖酸转化率达到62.2%.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脱脂对鲢鱼肉蛋白酶解产物的品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董士远,曾名湧,汪东风,刘尊英,赵元晖,韩宏梅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8, (
7
): 20-.
摘要
(
80
)
PDF
(269KB) (
99
)
研究了脱脂对鲢鱼肉酶解产物的品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与未脱脂的水解产物相比,脱脂鲢鱼肉的酶解产物的水解度略有下降;胰蛋白酶酶解产物(简称DSH)的脂肪、灰分含量显著下降.鱼肉脱脂后,其蛋白水解产物的腥味大大下降.未脱脂鱼肉的胰蛋白酶水解产物(简称SH)的L*值下降,a*值、6*值增加;经过7个月保藏后发现,SH呈现黄褐色,而DSH基本保持乳黄色的外观.DSH具有较高的抑制脂肪酸氧化和清除羟基自由基活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橄榄果实单宁的抗氧化能力研究
张亮亮,林鹏,林益明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8, (
7
): 24-.
摘要
(
74
)
PDF
(365KB) (
188
)
对橄榄果实中的总酚含量与可溶缩合单宁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利用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DPPH)和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测定(FRAP)法,研究了橄榄果实中单宁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橄榄果实中总酚含量较高[(572.35±39.72)mg/g(干重)],用正丁醇-HCl法测得缩合单宁的含量为(1.47±0.02)mg/g(干重),用DPPH法和FRAP法研究其自由基清除能力及抗氧化活性表明,橄榄果实单宁具有较高的自由基清除能力(IC,60为48.45ug/mL),及较强的抗氧化能力(2.955 mmol AAE/g).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政策法规标准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8, (
7
): 27-.
摘要
(
50
)
PDF
(221KB) (
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温发酵酸乳的游离氨基酸、脂肪酸和感官特性的研究
陈洁,赵建新,陈卫,张灏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8, (
7
): 28-.
摘要
(
72
)
PDF
(361KB) (
61
)
采用正交设计试验研究了球杆菌比例、全脂乳浓度、发酵终点以及蔗糖添加量对中温发酵酸乳的风味和游离氨基酸、脂肪酸含量的影响.以9个不同的酸乳工艺配方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研究了不同样品的感官特征和游离氨基酸,脂肪酸含量.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PLSR)研究了感官结果和仪器测定结果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球杆菌比例和全脂乳浓度是影响奶香味酸味、游离氨基酸量,脂肪酸量的重要因素.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表明酸乳气味与脂肪酸相关性较强,而风味和余味与游离氨基酸相关性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感官评定在养殖大黄鱼烟熏加工研究中的应用
王宏海,戴志远,翁丽萍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8, (
7
): 34-.
摘要
(
67
)
PDF
(195KB) (
71
)
利用感官评定结果作为养殖大黄鱼烟熏加工研究中烟熏工艺技术参数确定的重要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养殖大黄鱼烟熏最佳工艺技术参数为:烟熏温度45℃、烟熏时间15 min、熏烟浓度50%、喷淋水全开.在此工艺条件下生产的烟熏养殖大黄鱼最适合大众的口味,可作为产业化生产的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即食方便米饭的老化机理及影响因素研究
马晓军,王睿,耿敏,姜培彦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8, (
7
): 37-.
摘要
(
83
)
PDF
(263KB) (
146
)
针对即食方便米饭在贮存过程中易老化的问题,以糊化度为实验指标,研究水分含量、贮存时间、淀粉外支链链长分布对其老化的影响.结果显示:水分含量对糊化度的影响是跳跃性的,水分含量63%~65%时,4℃保藏后糊化度会有明显变化,而这种变化在3w内已经基本完成;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糊化度不断降低;降低淀粉外支链链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淀粉的老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Pancreatin酶解马氏珍珠贝肉蛋白过程中产物性质研究
肖如武,崔春,陈文芬,赵谋明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8, (
7
): 41-.
摘要
(
83
)
PDF
(404KB) (
176
)
研究了Pancreatin酶解马氏珍珠贝肉蛋白过程中氨基酸、可溶性氮、肽的释放规律以及产物的风味评价.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氮含量在酶解过程中逐渐增加,但不同氨基酸以及同一氨基酸在不同水解时间段释放速率均不一致,控制酶解马氏珍珠贝肉蛋白可提高其营养价值.水解24 h后产物中分子质量大于10 000 u的肽段几乎完全被降解;水解6h后,Pancreatin降解分子质量10 000 u以下肽的能力较弱.酶解产物鲜味随酶解时间延长不断增强,苦味在开始酶解6 h内不断增加,随后下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信息窗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8, (
7
): 46-.
摘要
(
47
)
PDF
(280KB) (
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乙醇清除亚硝酸根及抑制N-亚硝基二乙胺形成的体外研究
郑群雄,姜慧萍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8, (
7
): 47-.
摘要
(
62
)
PDF
(240KB) (
75
)
在模拟人体胃液条件下,研究了乙醇清除亚硝酸根和抑制N-亚硝基二乙胺(NDEA)形成的能力.分别用盐酸萘乙二胺法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亚硝酸根和NDEA的量.结果显示:当pH为2.0~4.5时,乙醇既能清除亚硝酸根又能抑制NDEA的形成;pH为5.0时,乙醇对亚硝酸根有清除作用,对NDEA的形成却有促进作用.在pH为3.0,37℃条件下,乙醇的清除及抑制效果与反应时间及乙醇的浓度呈正相关.在模拟胃液条件下,乙醇对亚硝酸根的致癌活性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干酪乳杆菌胞外多糖LCP1的流变性研究
艾连中,吴艳,王荫榆,陈卫,张灏,郭本恒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8, (
7
): 51-.
摘要
(
77
)
PDF
(242KB) (
103
)
通过对干酪乳杆菌LC2W胞外多糖LCP1溶液流变性质研究发现,高浓度LCP1溶液呈剪切变稀,低浓度时,剪切速率对黏度没有影响,溶液黏度随温度升高下降明显,pH对LCP1溶液黏度影响很小,盐可以降低LCP1溶液黏度,但黏度降低与盐浓度有关,通过黏弹性研究发现LCP1水溶液不能形成胶体,乌氏黏度计测得LCP1水溶液固有黏度[η]为1.930 dL/g.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179C突变提高宇佐美曲霉木聚糖酶(XynII)热稳定性的研究
孙军亭,李文静,邬敏辰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8, (
7
): 55-.
摘要
(
97
)
PDF
(861KB) (
164
)
宇佐美曲霉木聚糖酶(XynII)是G/11族高比活木聚糖酶的一种,通过S179C定点突变,发现酶最适反应温度由原来的50℃提高到52℃;50℃热处理,半衰期由原酶的23 min延长到突变后酶的70 min,热稳定性提高到原来的3倍;最适反应pH无变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发酵过程对橙皮渣中农药残留的影响
毛雪飞,焦必宁,钱永忠,赵其阳,付陈梅,孙志高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8, (
7
): 59-.
摘要
(
71
)
PDF
(340KB) (
86
)
利用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1254和宇佐美曲霉(Aspergillus usamii)对甜橙皮渣进行发酵处理,研究发酵过程对皮渣中16种农药残留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酵母和曲霉发酵处理对甜橙皮渣中百菌清和敌敌畏残留的降解最显著,降解率达到了72.87%~100%;除氧化乐果外,其他有机磷农药残留的降解率为27.95%~62.28%,显著高于对照,也高于相应处理中的三氯杀螨醇、腐霉利和菊酯类农药残留的降解率.此外,酵母发酵处理对皮渣中农药残留降解的总体效果要好于曲霉处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响应面法优化少根根霉发酵合成富马酸
刘宁,张昆,何皓,李霜,嵇松扬,黄和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8, (
7
): 64-.
摘要
(
59
)
PDF
(269KB) (
136
)
利用少根根霉发酵生产富马酸,考察了不同浓度的初始葡萄糖以及有机氮源酵母膏和无机氮源(NH,4),2SO,4对富马酸的合成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运用响应曲面分析方法优化了富马酸产量以及转化率,葡萄糖和(NH,4),2SO,4的浓度为162.0g/L、3.08g/L时,富马酸的产量最大为75.15g/L;葡萄耱和(NH,4),2SO,4的浓度为121.2g/L、2.23g/L时,富马酸的转化率最大为55.16%,在原来基础上产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优化效果较好,通过验证实验值与预测值基本相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疆黑加仑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李莉,马龙,赵效国,杨卫星,马旭东,顾亚静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8, (
7
): 68-.
摘要
(
121
)
PDF
(191KB) (
76
)
采用总还原能力测定、DPPH(1,1一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清除率实验和·OH(羟自由基)清除率实验3种体外抗氧化模型,以Vc作为阳性对照,筛选分析黑加仑几种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强弱.结果显示:黑加仑乙酸乙酯、正丁醇、乙醇、水4种提取物中抗氧化能力较强的是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对这2种提取物进一步提取得乙酸乙酯酸性部位抗氧化能力最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响应面法优化萝卜红色素酯化修饰条件的研究
卢晓蕊,武彦文,欧阳杰,马国刚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8, (
7
): 71-.
摘要
(
68
)
PDF
(329KB) (
88
)
用丁二酸酐对萝卜红色素进行酯化修饰以提高其稳定性.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溶剂配比、pH值、丁二酸酐添加量和反应温度四因素较佳反应范围.用SAS软件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采用响应曲面(RSM)法,先建立教学模型,然后回归分析、模型评价,最后通过蛉脊分析得出萝卜红色素酯化修饰的最佳条件为:溶剂配比为V(甲醇):V(水)=1:2.5,pH 6.0,色素与丁二酸酐添加质量比1:0.74,于58℃反应3h.在此条件下修饰后色素的回收率及光稳定性最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米糠富集γ-氨基丁酸的培养液组分优化
张磊,白青云,曹晓虹,顾振新,韩永斌,陈志刚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8, (
7
): 77-.
摘要
(
73
)
PDF
(673KB) (
75
)
采用响应面法对米糠富集γ-氨基丁酸(GABA)的培养液组分谷氨酸钠(MSG)、CaCl,2和V,B6等进行优化,利用Design Expert软件对米糠富集GABA的二次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二次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R'2=0.959,方程能很好的预测GABA富集含量的变化.米糠富集GABA的最适培养液组分为MSG 59.2mmol/L、CaCl,2 1.44 mmol/L、V,B60.62 mmol/L,GABA富集最高量预测值为584.67 mg/100 g.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羟丙基马铃薯淀粉的羧甲基化影响因素研究
蔡华,刘松青,张祖民,杨婉身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8, (
7
): 82-.
摘要
(
67
)
PDF
(278KB) (
94
)
在环氧丙烷制备羟丙基马铃薯淀粉的基础上,再利用乙醇溶剂法对羟丙基马铃薯淀粉进行二次变性制得羟丙基羧甲基马铃薯淀粉.文中讨论氯乙酸用量、NaOH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羟丙基羧甲基马铃薯淀粉的取代度(DS)的影响,结果表明:羟丙基马铃薯淀粉羧甲基化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4 h,NaOH用量75%,氯乙酸用量65%.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无水有机醇介质中盐酸对小麦淀粉性质的影响
谢显华,罗志刚,杨连生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8, (
7
): 86-.
摘要
(
60
)
PDF
(1125KB) (
49
)
研究了小麦淀粉在有机醇溶液中酸变性前后的物化性质.采用无水甲醇、无水乙醇、异丙醇及正丁醇为溶剂,用盐酸对小麦淀粉进行改性.结果表明:经酸处理的小麦淀粉与原淀粉相比,随有机醇介质(从甲醇到正丁醇)碳原子数量的增加,颗粒表面出现的形变逐渐明显、冻溶稳定性依次减弱、透光率依次增强,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逐渐增加,膨胀度逐渐降低,但改性后淀粉的黏度很小,几乎检测不出.说明酸在不同有机醇介质中对淀粉的作用程度不同,从甲醇到丁醇依次增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晶颗粒态玉米淀粉制备羧甲基淀粉
张向阳,张本山,赵永青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8, (
7
): 90-.
摘要
(
51
)
PDF
(190KB) (
85
)
以非晶颗粒态玉米淀粉、氯乙酸为主要原料,用乙醇溶剂法制备羧甲基淀粉.研究了反应温度、时间、氯乙酸、淀粉乳浓度、水分含量对样品取代度(DS)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淀粉乳浓度2O%,n(氯乙酸);n(淀粉)=1:4,n(NaOH):n(淀粉)=1:2,乙醇溶剂含水3O%条件下,55℃反应4h得到较高取代度的羧甲基淀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鸡腿菇菌丝深层培养富硒的研究
余杰,崔鹏举,崔仕超,王静仁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8, (
7
): 93-.
摘要
(
88
)
PDF
(995KB) (
180
)
通过正交试验,从4株鸡腿菇菌株中筛选出1株具有较高生物量和较强富硒能力的鸡腿菇菌株CcⅢ,并探讨了其酎硒和富硒特性.结果表明,CcⅢ菌株具有一定的耐硒能力和很强的富硒能力,其固态培养最大耐硒浓度为10ug/mL,液态培养最大耐硒浓度为4 ug/mL.在硒浓度2 ug/mL时,菌丝体生物量为4.11 g/L,富硒量246.74ug/g,富硒率为50.57%,有机化程度高达92.95%.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富铁酵母培养条件的统计学优化
谢贞建,焦士蓉,刘晓东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8, (
7
): 98-.
摘要
(
54
)
PDF
(315KB) (
64
)
采用实验室筛选的高铁营养酵母菌为实验菌株,通过统计实验设计的方法对发酵过程进行了优化.首先,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实验,对影响富铁酵母发酵的氮源、磷源、铁离子浓度、pH、温度和转速等因素进行考察.通过实验,发现温度、振荡速度和Fe'2+浓度对富铁酵母的总铁含量的影响较大.利用Box-Behnken设计对此3个主要因素的最佳水平进行了进一步研究,通过二次多项回归方程求解得知在培养温度、振荡速度和Fe'2+浓度分别为30.16℃、198.50 r/min和1440.69 mg/L时,总铁含量的最大预测值为594.92 mg/L.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心复合法优化Blakeslea trispora产番茄红素的发酵条件
万红贵,王金华,徐传学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8, (
7
): 103-.
摘要
(
64
)
PDF
(420KB) (
95
)
用中心复合法对Blakeslea trispora霉菌发酵产番茄红素条件进行了优化.首先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试验,对影响番茄红素产量的8个相关因素进行了评估并筛选出具有显著效应的2个因素:装液量和接种量.再采用中心复合法确定出最佳装液量和最佳接种量,分别为53.99 mL和9.279%.优化后,发酵培养基中番茄红素含量达到0.762 3 g/L,比初始番茄红素产量提高了30.31%.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胞外酶与桑黄子实体形成关系的研究
秦俊哲,帅斌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8, (
7
): 107-.
摘要
(
133
)
PDF
(785KB) (
126
)
对桑黄子实体形成过程中3种主要胞外酶活性分别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纤维素酶活力是桑黄菌丝长势的标志,纤维素酶活力越高,菌丝长势越好;蛋白酶活力与子实体形成有密切关系,当蛋白酶活力达到峰值时产生子实体;漆酶活力在桑黄发育过程中表现的非常弱(OD值小于0.1),说明桑黄对木质素的代谢能力较弱.同时通过对还原糖的测定得到还原糖浓度和菌丝生长量及生长速度有直接关系,且还原糖浓度高低与纤维素酶的活性成正比,说明桑黄菌利用纤维素作为主要碳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豆渣酱制曲工艺条件优化
刘晓庆,殷丽君,鲁绯,王夫杰,张建,许了一,李里特,程永强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8, (
7
): 111-.
摘要
(
56
)
PDF
(240KB) (
101
)
在制酱工艺中,利用豆渣代替黄豆和豆粕生产酱产品,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优化的制曲条件:湿豆渣和干面粉质量比7:4,高压蒸煮30 min,接种酱油曲精0.05%,制曲室中培养36 h.按照此条件制得的豆渣酱与传统豆酱风味和口感相差不大.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豆酱工艺生产豆渣酱为豆渣的有效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PME-GC-MS对不同牛奶香精和稀奶油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比较
王蓓,许时婴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8, (
7
): 115-.
摘要
(
97
)
PDF
(344KB) (
268
)
利用SPME-GC-MS分析方法,分析比较了稀奶油与不同牛奶香精中挥发性风味组分.稀奶油中共鉴定得到58种挥发性化合物,复配香精A、天然香精B和自制酶解香精C中分别鉴定得到67种、41种和30种挥发性化合物.通过对不同奶油香精与稀奶油风味中挥发性化合物的比较,得到稀奶油中的主要挥发性物质为甲基酮类、醛类化合物,复配香精A中的主要挥发性物质为酯类化合物;天然香精B与自制酶解香精C中的主要挥发性风味组分相似,均为中、短碳链的脂肪酸.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种检测变形杆菌PCR方法的比较研究
毕水莲,唐书泽,陈守义,吴希阳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8, (
7
): 122-.
摘要
(
68
)
PDF
(1655KB) (
115
)
选取atpD基因作为靶序列设计了2对引物,分别采用不同的PCR扩增条件,对3株变形杆菌属标准菌株、67株样品分离株及13株非变形杆菌属菌株进行扩增实验,结果2种PCR方法对3株标准菌株和66株样品分离株分别扩增出348 bp和596 bp的特异性片断,实验结果呈阴性的1株分离株经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鉴定为阴沟肠杆菌.13株非变形杆菌属菌株均未有特异性条带产生.2种PCR方法检测变形杆菌,均具有快速、准确、灵敏、特异的优点.建立的引物2的PCR方法在检测时间、特异性、灵敏度方面比引物1的PCR方法更具优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HPLC-DAD-ESI-MS技术分离鉴定啤酒中异α-酸顺/反异构体
宗明平,陶冠军,李崎,顾国贤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8, (
7
): 127-.
摘要
(
62
)
PDF
(261KB) (
102
)
建立了1种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啤酒中异α-酸顺/反异构体的方法.样品通过异辛烷液液萃取获得,然后使用Purospher STAR RP,18(4.6mm×250 mm,5um)色谱柱,在甲醇-乙酸铵缓冲液作为流动相条件下等梯度分离,分离在50 min内完成.依据ESI-MS的选择性,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营阵列检测器-电喷雾质谱联用(HPLC-DAI)-ESI-MS)操作区分各化合物.根据保留时间、UV和MS图谱鉴定各目的蜂.该方法准确可靠.最低检测限0.21 mg/L.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高温热加工食品中的丙烯酰胺
葛宇,赵旭丽,巢强国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8, (
7
): 132-.
摘要
(
69
)
PDF
(313KB) (
94
)
建立了一种热加工食品中丙烯酰胺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前处理包括正已烷脱脂、NaCl溶液提取、乙酸乙酯萃取以及Oasis HLB固相萃取柱净化等.样品的分离使用的是ACQUITY UPLCHSs T,3柱(1.8 um,150 mm×2.1 mm),以质量分数0.1%甲酸和甲醇(体积比90:10)为流动相,经精密度、重复性和加标回收率等的验证,证明该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能满足痕量分析的要求.方法建立后,对市售的121种高温热加工食品进行污染分布情况的调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发酵液中乙醇含量的近红外光谱NIRS定量分析与验证
李燕萍,许宏贤,钱莹,段钢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8, (
7
): 136-.
摘要
(
73
)
PDF
(315KB) (
126
)
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发酵液中乙醇含量定量分析预测模型,并比较发酵液原液和发酵液上清液NIRS预测模型对预测乙醇含量的效果差异.结果表明,发酵液原液所建立的乙醇含量和发酵上清液所建立的乙醇含量预测模型校正误差(SEC)、交叉检验标准误差(SECV)、校正相关系数(RSQ)、交叉验证相关系数(1-VR)皆有很好的关联性.由此可见,通过内部交叉检验和外部验证,用近红外光谱法测定发酵液中的乙醇含量具有很高的准确度,为近红外光谱法快速监测乙醇发酵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食品中多环芳烃残留分析前处理方法的研究
薛鸣,张虹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8, (
7
): 141-.
摘要
(
73
)
PDF
(326KB) (
75
)
文中设计并比较了水解-液液萃取法、水解-微波辅助萃取法、微波辅助萃取一水解法和水解-超声波萃取法4种食品中多环芳烃(PAHs)残留分析的提取方法;同时进行了净化实验.结果表明,水解-液液萃取法和水解-微波辅助萃取法的提取效果理想;采用中性氧化铝固相萃取回收率高,除杂效果明显.将水解-微波辅助萃取-中性氧化铝固相萃取净化法应用于多种食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食品中PAHs残留分析.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腐竹生产过程中豆浆游离氨基酸的HPLC法测定
陈悦娇,白卫东,黄桂颖,马应丹,张海燕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8, (
7
): 146-.
摘要
(
74
)
PDF
(261KB) (
149
)
建立一种测定豆浆中游离氨基酸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优化条件为:Eclipse XDB-C,18反相柱(150mm×4.6mm,5um);流动相:甲醇和0.05mol/L醋酸钠的体积比线性梯度,B%)=0,0%;20,20%; 50,9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38nm.在此条件下得到各游离氨基酸的直线回归方程,相关系数都在0.990 0以上.豆浆煮制过程中游离氨基酸含量逐步增加,回收率在90.86%~106.05%之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油炸小食品中酚类抗氧剂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申世刚,徐瑞锋,董文静,周建科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8, (
7
): 150-.
摘要
(
73
)
PDF
(193KB) (
65
)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油炸小食品中BHA、4HR、BHT、2,2-2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2246)的含量.采用V(甲醇): V(二氯甲烷)=9:1作提取剂,ODS-2HYPERSIL(250mm×4.6mm,5um)色谱柱,体积分数80%的甲醇作流动相进行分离.结果表明:浓度在2.0~40ug/mL,4种物质均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 3~0.999 1,标准偏差为1.14%~5.9O%,平均回收率均在80%以上,检出限2ug/g.因此,该方法可用于油炸食品中酚类抗氧剂的测定.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物传感器法测定玉米中赖氨酸的研究
冯东,刘仲汇,李大海,卢连华,刑金川,田长清,王炳莲,孟庆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8, (
7
): 153-.
摘要
(
82
)
PDF
(197KB) (
77
)
应用生物传感器技术,建立了玉米中赖氨酸测定的方法.赖氨酸生物传感分析仪只对赖氨酸有响应.文中测定系统选用pH7.0的缓冲液,回收率在99.2%~100.8%.应用赖氨酸生物传摩分析仪测定了4批玉米样品的赖氨酸含量,结果为0.326~0.349g/100 g.分别用赖氨酸生物传感分析仪与传统的全自动生化分析榱对比检测,对2组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回归方程为:y=0.798+0.948x,R=0.991.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仙人掌SOD提取条件及提取过程活性稳定性研究
王中凤,肖厚荣,杨红,段靓林,经宏启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8, (
7
): 156-.
摘要
(
146
)
PDF
(182KB) (
74
)
搐 要 以新鲜仙人掌为材料,采取直接打浆浸提的方式,提取仙人掌SOD.中性偏碱的缓冲液在30~35℃浸提效果较好.仙人掌SOD在60℃以下稳定性较强,可以采用55~60℃加热10~15min处理去除部分杂蛋白.V(二氯甲烷):V(乙醇)=2:1的比例处理SOD粗提液,也有利于去除杂蛋白,提高SOD比活性.仙人掌SOD在酸性条件下对紫外光敏感,碱性条件下对日光敏感,在pH 6~8对日光和紫外光都较稳定.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超声辅助提取琯溪蜜柚皮中酚酸的研究
马亚琴,陈健初,江萍,叶兴乾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8, (
7
): 159-.
摘要
(
62
)
PDF
(709KB) (
145
)
利用20kHz的超声波辅助提取瑁溪蜜柚皮中的酚酸,主要研究了超声参数(超声时间、温度、超声功率)对琯瑁溪蜜柚皮中的7种酚酸(咖啡酸、对香豆酸、阿魏酸、芥子酸、原儿茶酸、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和黄酮糖苷(柚皮苷)的影响.结果表明:柚皮苷和酚酸的含量都随着超声时间和温度的增加而增加.超声功率对柚皮苷含量的影响较小,但对7种酚酸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确定了超声提取琯溪蜜柚皮中柚皮苷和酚酸的最佳提取条件:柚皮苷,超声30 min、超声温度40℃、超声功率8 W;酚酸,超声30 min、超声温度30℃、超声功率30 w.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壳聚糖固定化果胶酶在枇杷果汁澄清中的应用
林建城,朱丽华,苏渊红,黄志明,曾志红,梁杰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8, (
7
): 164-.
摘要
(
59
)
PDF
(266KB) (
82
)
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壳聚糖为载体固定化果胶酶,对其在枇杷果汁澄清中的应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果胶酶澄清枇杷果汁的工艺条件为:固定化酶浓度为50 g/L(果汁),果汁pH值为3.8,果汁体积分数为60%,酶解温度和时间分别是50℃和2 h.固定化果胶酶比游离酶处理枇杷果汁的澄清效果好,固定化酶酶解后果汁的糖度没有变化,酸度略有下降,渣汁分层速度加快,果汁色泽由褐色转变为黄色,冷热稳定性也提高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冷却猪肉贮藏过程中腐败品质指标的关系研究
李苗云,张秋会,高晓平,朱应举,赵改名,柳艳霞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8, (
7
): 168-.
摘要
(
86
)
PDF
(286KB) (
121
)
把不同来源的冷却猪肉分别托盘包装,4℃贮藏1、3、5、7、9、11天,研究各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品质变化的各指标中,微生物数量与pH、挥发性氨基氮(TVBN)值、尸胺、酪胺和亚精胺显著相关,其中与尸胺的相关性最强,相关系数为0.996;尸胺与微生物数量、pH值和TVBN值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在第7天都有明显的增加.因此,冷却猪肉腐败变质的指标中除了常用的微生物数量、pH值和TVBN值之外,尸胺也是判断冷却猪肉腐败品质变化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指标之一,可以由尸胺的数量推知微生物的数量来判断冷却猪肉的腐败程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版权所有 © 《食品与发酵工业》编辑部
地址:北京朝阳区酒仙桥中路24号院6号楼111室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