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第45卷, 第17期 刊出日期:2019-09-15
  

  • 全选
    |
    研究报告
  • KANEZA PASCAL, 杨林青, 孙付保, 肖志红, 刘汝宽, 孙海彦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 45(17): 1-6.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0209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纤维质水解产糖的成本高昂是目前纤维素乙醇生产工业化的瓶颈性问题,所以底物在低酶用量条件下浓醪水解糖化的研究值得探讨。该文尝试采用添加剂和辅助酶强化酶解过程,开展分批补料式浓醪底物水解糖化的研究。以碱催化常压甘油有机溶剂预处理甘蔗渣为底物,实验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添加剂浓度为:10 mg/g干基的BSA、25 mg/g干基的吐温20及10 mg/g干基茶皂素,确定木聚糖酶添加量0.6 mg/g干基。为达到总基质浓度350 g/L,实验确立初始基质浓度190 g/L,分别于7 h、10 h及13 h分别补料60、50及50 g/L。该酶解体系在6 FPU/g干基质条件下酶解48 h的可发酵性糖接近220 g/L,葡萄糖和木糖质量浓度分别高达160.7 g/L和58.7 g/L。分批补料策略依然是实现基质浓醪水解的理想方式,使用添加剂及辅助酶能显著促进纤维基质的浓醪酶解,这为后续纤维素乙醇浓醪发酵提供可能。
  • 王远山, 龚美华, 曹成浩, 薛亚平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 45(17): 7-13.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021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提高脱乙酰基酶的可溶性表达含量,对前期挖掘的脱乙酰基酶NAP-Das2.3基因进行异源表达及发酵优化。将脱乙酰基酶NAP-Das2.3基因克隆至枯草芽孢杆菌表达载体pP43NMK的nprB信号肽下游,转入B. subtilis WB800构建了重组工程菌B. subtilis WB800/pP43NMK/nap-das2.3,并对重组菌培养及发酵产酶条件进行了优化。重组菌最适培养和产酶条件分别为甘油6 g/L、牛肉膏30 g/L、NaCl 10 g/L;pH 7.5、培养温度37 ℃、装液量100 mL (500 mL摇瓶)、培养30 h。在优化的条件下,发酵液中脱乙酰基酶酶活达到106.42 U/L,较出发条件提高了424.68倍,在5 L发酵罐培养30 h后,脱乙酰基酶酶活达到116.13 U/L。研究实现了脱乙酰基酶的异源高效可溶性表达,为脱乙酰基酶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 徐达, 梅漫莉, 徐庆阳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 45(17): 14-19.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0209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究氯化胆碱在微生物菌体培养方面的作用,采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L-缬氨酸,以谷氨酸棒状杆菌XV0505(Leu-+Ile-+2-TAr+α-ABr+SGr)为供试菌株,探究了其在不同氯化胆碱添加量以及在底物添加与联合随糖流加2种添加方式下生长、耗糖、产酸的情况。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氯化胆碱的添加方式为底物添加联合随糖流加,底物中氯化胆碱最适添加浓度为0.5 g/L。此方式下,发酵周期内产酸量增加了18 g/L,较未添加氯化胆碱批次提升了26.4%。氯化胆碱的外源添加能够有效增强菌体的活力,加快菌体生长,提高菌体产酸速率,为L-缬氨酸的生产提供了参考。
  • 张敏, 薛正莲, 余飞, 刘艳, 王洲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 45(17): 20-25.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0210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进一步提高粪肠乳酸球菌合成γ-氨基丁酸(GABA)的产量,在250 mL摇瓶水平上考察了转速(0和100 r/min)对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的影响。通过分析不同转速下发酵曲线和动力学参数,提出两阶段转速调控策略,并对影响此调控策略的发酵条件(阶段时间、装液量及转速)进行正交优化。72 h、0 r/min产量最高,稳定期、100 r/min生物量最高。优化后发酵条件为装液量100 mL,在发酵前期(0~12 h)控制转速150 r/min,发酵后期(12~72 h)控制转速0 r/min;在此基础上,GABA产量达到(6.713±0.135) g/L,比优化前(0和100 r/min)分别提高了12.2%与60.1%。两阶段转速控制策略可以有效提高粪肠乳酸球菌合成GABA的能力,对GABA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 黄蓉, 周子文, 莫乔雅, 董明盛, 芮昕, 张秋勤, 陈晓红, 李伟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 45(17): 26-31.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0209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瑞士乳杆菌MB2-1(Lactobacillus helveticus MB2-1)和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MB5-1)的发酵特性,同时考察不同浓度的低聚半乳糖(galactooligosaccharides, GOS)和低聚果糖(fructo oligosaccharide, FOS)在L. helveticus MB2-1和S. thermophilus MB5-1离心和冻干条件下的保护作用,测定了2株菌发酵过程中pH值、残糖量等5个指标,以及GOS、FOS作为保护剂在L. helveticus MB2-1和S. thermophilus MB5-1离心冻干前后活菌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L. helveticus MB2-1和 S. thermophilus MB5-1均具有较好的底物利用能力和生长情况,可作为乳品等产品的菌种发酵剂来源;在对2种乳酸菌离心的保护作用中,FOS的保护效果均优于GOS,在质量浓度为300 g/L时,菌体存活率分别达到82.82%和68.03%;而在对菌体冻干的保护作用中, 质量浓度为200和300 g/L的GOS的保护效果优于FOS,且在相同低聚糖浓度下,对L. helveticus MB2-1的保护效果要优于S. thermophilus MB5-1。该研究表明低聚糖作为乳酸菌发酵剂的保护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张宁波, 夏鸿川, 张军翔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 45(17): 32-39.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0208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明稳定剂对红葡萄酒稳定性的影响,以80 mg/L的偏酒石酸(metatartaric acid, MTA)和空白为对照(CK),以2017年赤霞珠葡萄酒为酒样,选用聚天冬氨酸钾(potassium polyaspartate,KPA)、羧甲基纤维素钠(carboxylmethylcellulose,CMC)和阿拉伯树胶(gum arabic, GA)为稳定剂,以冷处理后电导率变化为判定酒石酸盐稳定的主要指标,研究3种稳定剂在不同质量浓度下的稳定效果。结果表明,KPA最佳质量浓度为150 mg/L,该处理电导率变化小,显著降低葡萄酒的浊度、改善色度(P<0.05),而80 mg/L MTA处理后电导率变化最小,但酒样浊度增加;高质量浓度CMC虽有一定稳定效果,但会显著增加浊度、降低色度,只有20 mg/L CMC处理后酒样稳定且浊度较低;GA最佳质量浓度为150 mg/L,该浓度可显著降低酒样电导率变化,对浊度、色度等的影响与CK差异不显著。总之,150 mg/L KPA在3种稳定剂中稳定效果最好。该研究结果为新型稳定剂KPA在葡萄酒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 唐洁, 陈申习, 林斌, 夏金阳, 杨强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 45(17): 40-47.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0208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揭示清香小曲白酒新工艺生产中影响酒体风味变化的因素,促进新工艺的改进和酒质的提升,对清香型小曲白酒新工艺不同发酵时期酒醅微生物、环境因子、酒体风味物质变化进行跟踪检测,采用分析软件对不同时期各参数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和相关性分析,研究各成分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时期、不同批次的酒醅环境因子、微生物动态变化和风味物质之间并没有显著的差异;蒙特卡洛检验结果显示,氨基酸态氮、还原糖、粗蛋白和水分是影响酒醅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变化重要因素;冗余分析结果显示,环境和微生物因素共同解释了酒醅风味物质38.44%的变化,其中水分、酵母总数、还原糖和淀粉是影响酒醅中风味物质的重要因素。该研究揭示了清香型小曲白酒新工艺固态发酵过程的微生物群落演变规律及其演替的环境推动力,为提高白酒固态发酵过程可控性提供依据。
  • 史红玲, 陈梦言, 刘飞, 唐存多, 刘钺, 姚伦广, 阚云超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 45(17): 48-53.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0203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筛选能够降解废弃生活油脂的微生物,实现丹江口库区生活污水中废弃油脂的生物降解,减少生活油脂对库区水体的污染。以大豆油为目标污染物,先进行菌种富集和驯化,然后进行中性红平板筛选及生理生化鉴定。筛选获得了一株高效降解丹江口库区生活废弃油脂土著微生物,且具有较好的环境适应性和应用潜力。经鉴定,该微生物与Proteus mirabilis最为接近,命名为Proteus mirabilis NY-201801。5%(体积分数)油脂初始浓度,接种量10%,pH值7.0,在35 ℃、150 r/min下培养36 h,Proteus mirabilis NY-201801对油脂的降解率可以达到92%。同时,在库区最高水温的条件下,对5%油脂的降解率也可以达到50%。为实现库区废弃生活油脂的生物降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刘晓昆, 陈文浩, 刘洋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 45(17): 54-59.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0210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旨在研究芝麻香型白酒高温大曲制曲过程中的产酶细菌。利用传统筛选方法、16S rRNA和DNA促旋酶A亚基基因(gyrA gene)序列分析鉴定及RAPD分子分型技术研究了本实验室提供的制曲3个过程的细菌资源。结果显示10株具有产淀粉酶、蛋白酶的细菌菌株,确定了其精确的分类地位,其中8株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2株为枯草芽孢杆菌枯草亚种(Bacillus subtilis subsp. subtilis);并发现其中1株贝莱斯芽孢杆菌能在制曲过程中纵向传递与积累。该研究为揭示大曲功能微生物及其作用、增强白酒风味、提高白酒产量具有一定的意义。
  • 徐柯, 成林林, 袁美, 乔聪聪, 曾凡坤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 45(17): 60-65.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0209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探究泡菜发酵过程中有机酸变化规律,以豇豆为原料自然发酵制作泡菜。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泡豇豆在发酵过程中蔬菜组织和发酵液中的有机酸种类及含量进行分析测定,并对各有机酸降解亚硝酸盐的能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蔬菜组织和发酵液中含有8种有机酸,分别为草酸、酒石酸、苹果酸、乳酸、乙酸、柠檬酸、富马酸和琥珀酸;各有机酸变化趋势有所不同,发酵7 d后,蔬菜组织中柠檬酸含量最高,为641.59 mg/(100 g),发酵液中苹果酸含量最高,为195.39 mg/(100 g);各有机酸降解亚硝酸盐能力大小顺序依次为草酸、酒石酸、苹果酸、柠檬酸、琥珀酸、乙酸、乳酸、富马酸。此研究为阐明泡菜中亚硝酸盐降解机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 郭志华, 张兴桃, 段腾飞, 钱佳佳, 叶静, 张梦婷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 45(17): 66-72.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021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降低泡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从泡菜中筛选出6株降解亚硝酸盐的乳酸菌。根据培养特征、菌体特征和16S rDNA同源比对分析,JYF1、JYF2、JYF5和JYF6鉴定为植物乳杆菌;JYF3和JYF4鉴定为发酵乳杆菌,选取JYF2和JYF3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JYF2和JYF3发酵的泡菜最终pH值为3,自然发酵的最终pH值为3.5;泡菜发酵至第8天,JYF2和JYF3发酵的泡菜亚硝酸盐含量分别为1.8和2 mg/kg,低于自然发酵组6.3 mg/kg;JYF2和JYF3在pH 3~4时,存活率>60%;胆盐质量浓度在0.01~0.03 g/L时,JYF2和JYF3的存活率在50%以上;JYF2和JYF3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抑制作用大于革兰氏阴性菌; JYF2和JYF3对不同抗生素有不同的敏感性。本研究筛选的JYF2和JYF3具有良好的生物学特性,可为生产低亚硝酸盐泡菜提供优良发酵菌株。
  • 董建辉, 田巧基, 段素芳, 刘义凤, 李海枝, 夏凯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 45(17): 73-78.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0219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评价燕窝及燕窝肽的抗氧化和促表皮细胞增殖活性,采用H2O2诱导人胚肺成纤维细胞(MRC-5)构建氧化应激损伤模型,通过测定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的活力,评价不同燕窝水提物及燕窝肽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燕窝水提物、燕窝肽和“95°鲜燕窝”水提物的SOD活力均显著增加(P<0.05),胞内ROS含量降低。除此之外,“95°鲜燕窝”水提物还能显著增加GSH-Px活力并降低MDA含量。同时,3种活性成分在100~200 μg/mL时能刺激人皮肤表皮角质形成细胞(Hacat)增殖,与传统燕窝相比,“95°鲜燕窝”水提物在200 μg/mL时细胞增值率达到对照组的112.57%,其增殖效果与燕窝肽类似。
  • 田缘, 李双红, 周韵, 叶发银, 赵国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 45(17): 79-84.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204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在不接触和破坏样品的情况下对淀粉糊流变行为进行表征,实现同一样品在不同老化时间的连续测定,该研究利用被动粒子示踪微流变(passive particle tracking microrheology, pptMR)连续表征淀粉糊在冷却及冷藏老化过程的流变及内部结构变化情况。研究发现,pptMR所给的弹性因子(elasticity index, EI)、流度因子(fluidity index, FI)和固液平衡值(solid-liquid balance, SLB)能很好地表征直链淀粉短期老化,相比之下,SLB区分度最好。宏观黏度因子(macroscopic viscosity index, MVI)能同时表征直链淀粉短期老化与支链淀粉长期老化。pptMR能通过弹性模量(G′)、损耗模量(G″)和损耗角正切(tanδ)反映淀粉糊冷却过程黏弹特性连续变化及凝胶转变点,也可对其长期老化进行表征。pptMR是一种潜在的淀粉老化行为连续表征方法,具有机械流变学无法比拟的优势,但需深入研究。
  • 金文刚, 郭思琪 , 肖苗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 45(17): 85-90.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0210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大鲵皮明胶和茶多酚为原料制备复合膜液,研究不同质量分数茶多酚的引入对复合膜液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茶多酚后造成了大鲵皮明胶复合膜液L*值和pH值下降,而a*值和b*值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含0.4%茶多酚复合膜液凝胶强度明显提高(P<0.05),但是茶多酚质量分数超过0.8%时,会造成复合膜液凝胶强度下降(P<0.05)。剪切流变分析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组复合膜液表观黏度和最终剪切应力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引入不同质量分数茶多酚,大鲵皮明胶复合膜液酰胺A、I、II、III带吸收峰发生了不同程度偏移。此外,引入茶多酚后,各组复合膜液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得到显著提升(P<0.05)。综合考虑,含0.4%茶多酚的明胶复合膜液具有较好的理化和功能性质,今后可进行食品复合保鲜液及可食膜性能的深入研究。
  • 郭泽航, 余子香, 迪珂君, 陈厚荣, 张甫生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 45(17): 91-97.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0206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不同均质压力、均质次数、淀粉乳浓度对板栗淀粉糊化、流变、质构及偏光特性的影响。经20~100 MPa处理后,峰值、谷值和终值黏度较原淀粉减小2.36%~8.58%、4.33%~12.73%和2.88%~8.92%;增加均质次数,崩解值和糊化温度分别降低3.03%~15.54%和3.90%~7.42%;经高压均质处理后,质量分数为1%~10%淀粉乳的峰值、谷值和终值黏度下降4.59%~8.58%、11.24%~12.73%和7.35%~8.22%。同时,高压均质处理后淀粉糊稠度系数减小,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显著降低,硬度、黏性、弹性等凝胶特性显著改变,且淀粉偏光十字模糊,结晶区被破坏。高压、少次、高浓度条件下的均质改性效果最佳,所得的淀粉黏度低、黏弹性减小、抗剪切稀化且凝胶强度低,可显著改善板栗乳饮料、板栗营养粉等产品的稳定性、口感与消化性。
  • 李柯呈, 徐宝才, 姚忠, 李聪, 朱新生, 孙芸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 45(17): 98-104.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0207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干腌食盐用量对南京盐水鸭特征风味的影响,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SPME-CG-MS)测定挥发性风味物质,以市售盐水鸭为对照,结合气味活度值(OAV)确定南京盐水鸭特征风味成分,采用PCA法分析干腌盐量(4%、6%、8%,W/W)与盐水鸭特征风味物质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南京盐水鸭的特征风味物质为戊醛、1-己醇、己醛、甲酸乙酯、2-庚酮、庚醛、1-辛烯-3-醇、2,3-辛二酮、1-辛醇、辛醛、壬醛、2-辛烯醛、2,4-壬二烯醛、2,4-癸二烯醛、2-戊基呋喃共15种。随着干腌盐量的提高,盐水鸭特征风味物质的含量有显著增加。4%盐量不利于盐水鸭特征风味的形成,与6%盐量盐水鸭相关性较高的特征风味物质有甲酸乙酯、庚醛、2,4-壬二烯醛,与8%盐量盐水鸭相关性较高的特征风味物质有1-辛醇、壬醛。该结果可为传统盐水鸭制品的低盐化及风味稳定化提供依据和参考。
  • 刘登勇, 屈文娜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 45(17): 105-110.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0205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宰后成熟不同时间对扒鸡胴体指标的变化规律以及对扒鸡嫩度和保水性的影响,以4 ℃下成熟0~24 h的鸡胴体以及扒鸡为研究对象,测定其pH值、出品率、蒸煮损失率、加压失水率、水分含量、剪切力值、质构特性的变化规律。鸡胴体的pH值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蒸煮损失率和剪切力值、加压失水率则是先上升后下降,pH值与加压失水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扒鸡经过宰后成熟,出品率得到提高;不同宰后成熟时间,扒鸡的pH值和加压失水率数值变化范围不大,水分含量在2~6 h比较大。鸡胴体经过宰后成熟,可以提高扒鸡出品率,改善鸡肉的嫩度和保水性。综合各项指标结果及工厂的经济效益考虑,确定扒鸡最适成熟程度为4 ℃下成熟2 h。
  • 生产与科研应用
  • 秦慧彬, 黄志伟, 张志强, 张茜茜, 李东航, 乔治军, 杨洪江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 45(17): 111-1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从酸粥中分离的戊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pentosus)h8-c作为发酵菌株,进行了酸粥的发酵工艺研究。使用不同的接种量和原料处理方式对糜米进行发酵,并以乳酸、自由氨基酸含量和感官评价作为酸粥的评价指标。结果显示,以1%接菌量生米发酵48 h,酸粥风味最佳,酸度适口、自由氨基酸含量较高,达到177.23 μg/mL。以相同工艺使用不同谷物为原料进行发酵,不同谷物的酸粥自由氨基酸含量存在明显区别,依次为小米>大米>糜米。与混合菌株发酵产品相比,以戊糖乳杆菌h8-c作为初始菌株发酵的酸粥,乳酸含量无明显差别,自由氨基酸含量是混菌发酵的2倍,且单一乳酸菌发酵的酸粥口味更加纯正,没有异味。该研究确定了酸粥发酵的基本工艺,相关数据为酸粥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依据。
  • 帖余, 李丽, 刘军, 附俊杰, 王景峰, 王国强, 赵琦锴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 45(17): 117-122.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0209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该研究主要通过黑曲霉发酵和酶解两步法处理菜粕,利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多种酶进一步降解菜粕中抗营养因子及提高小肽含量。实验结果表明,菜粕经黑曲霉固态发酵后,硫苷含量从31.38 μmol/g降低至16.93 μmol/g,植酸含量从34.45 mg/g降低至19.38 mg/g;再经酶解后,硫苷和植酸含量分别降低至11.31 μmol/g和1 mg/g以下。与单步发酵法相比较,硫苷和植酸含量分别降低了33.20%和96.18%。经发酵酶解条件优化后,小肽含量(质量分数)达到21.19%,相比于空白对照提高了673.36%。以上结果表明,经菌酶协同处理菜粕后,相比单步发酵,菜粕中抗营养因子被进一步降解,营养物质得到有效的提高,对提高菜粕应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 颜琳, 姜双双, 闫欣, 姚艳艳, 常丽荣, 李长青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 45(17): 123-128.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0205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皱纹盘鲍腹足为原料制备抗氧化肽。采用酶解技术,以皱纹盘鲍腹足为原材料,多肽得率、水解度、还原力、二苯代苦味脐基自由基(DPPH·)清除率为主要影响指标,筛选出最优蛋白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应用响应面分析法,对pH值、酶解温度、酶解时间进行优化,确定制备工艺。结果表明,中性蛋白酶酶解皱纹盘鲍腹足制备抗氧化肽酶解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 7.10,酶解温度50.25 ℃,酶解时间4.65 h,此时皱纹盘鲍腹足抗氧化肽酶解液的DPPH·清除率可达到96.12%,与预测理论值相比,其相对误差为0.12%,且平均多肽含量可达到80.56%。说明该工艺条件适于制备皱纹盘鲍腹足抗氧化肽,可达到促进皱纹盘鲍的产业化。
  • 石慧, 杨少玲, 吴燕燕, 林婉玲, 杨贤庆, 黄卉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 45(17): 129-135.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0207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丰富大宗养殖卵形鲳鲹的加工方式和技术,该文研究卵形鲳鲹鱼片的热风干燥技术,以感官评价、水分含量和复水率作为综合品质评分标准,分别对第一阶段干燥时间、温度,第二阶段干燥时间、温度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的热风干燥工艺条件,并分析最佳干燥条件下产品的品质特性。结果表明,最优的工艺条件为第一阶段干燥时间、温度为4 h、80 ℃,第二阶段干燥时间、温度为2 h、70 ℃。在此条件下干燥得到的卵形鲳鲹鱼片表面干燥,咀嚼性、硬度有所上升,色泽金黄,风味优良,综合评分为(62.54±2.62)。其水分含量为33.69 g/100 g,粗蛋白含量为38.52 g/100 g,粗脂肪含量为24.12 g/100g。并发现其饱和脂肪酸降低了3.48%,单不饱和脂肪酸上升了9.35%,多不饱和脂肪酸下降了6.45%。该文创新地将两段式变温干燥应用到卵形鲳鲹加工上,并对干燥条件进行优化,为卵形鲳鲹等大宗养殖海水鱼类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 李冉冉, 李洪军, 贺稚非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 45(17): 136-143.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0207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丹磺酰氯同8种生物胺反应的衍生温度、衍生时间和衍生剂用量,研究不同衍生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以期为生物胺衍生条件的优化提供更为科学、直观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用10 mg/mL的丹磺酰氯衍生20 μg/mL的8种生物胺混标(工作)溶液,在衍生温度40.06 ℃,衍生时间34.70 min,衍生剂添加量3 mL时,生物胺的衍生产率最高,由模型得到生物胺总面积的预测值与验证试验的吻合率达到100.05%,说明该模型能较好地预测丹磺酰氯衍生生物胺的衍生效果,具有较高参考价值。同时,通过响应面交互作用分析表明,在以8种生物胺总面积为研究对象时,衍生温度与衍生时间、衍生剂用量并没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衍生时间与衍生剂用量之间存在显著(P<0.05)的交互作用。
  • 余偲, 赵育, 张晶, 陈悦, 白莉圆, 杨泽堃, 张宝善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 45(17): 144-150.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0211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该研究利用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 LB)发酵红枣汁,生产具有功能性成分的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作为膳食补充剂。通过分析发酵过程中红枣汁的营养成分和抑菌性能动态变化,探究发酵对红枣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添加质量浓度5 g/L的L-谷氨酸、接种8%的短乳杆菌、发酵时间为60 h时产生的GABA量最大,为288.04 μg/mL;在发酵72 h过程中总酚含量、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总酸含量和发酵液的抑菌性能呈现上升趋势;红枣汁经短乳杆菌发酵后不仅可以提供益生菌,还可以提供许多有益健康的营养物质,因此经短乳杆菌发酵后红枣汁的品质明显优于发酵前。该实验的研究结果可为开发富含GABA的功能性红枣汁饮料提供理论依据。
  • 刘江, 雷激, 张俊, 苏菲烟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 45(17): 151-157.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0208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更好地解决酸性乳饮料易出现的絮状、分层、沉淀等质量不稳定问题,本研究以脱脂奶粉为原料,分别辅以不同稳定剂包括柠檬果胶、羧甲基纤维素钠(carboxymethyl cellulose,CMC)、藻酸丙二醇酯(propylene glycol alginate,PGA)制备调配型酸性乳饮料,以沉淀率为指标,确定不同稳定剂的最佳添加量;研究最佳添加量下不同稳定剂对酸性乳饮料的感官、粒径、Zeta电位、水分子流动性以及流变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果胶、CMC、PGA的最适质量分数分别为0.30%、0.40%、0.30%;几种稳定剂对酸性乳饮料都具有很好的稳定作用,就整体效果而言,果胶产品的粒径、Zeta电位、水分子流动性和流变性均最好,果胶稳定作用最好,CMC其次。果胶作为酸性乳饮料稳定剂稳定效果好,对酸乳饮料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吴芳彤, 曹倩荣, 吴广枫, 郑翔, 秦艳梅, 马清河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 45(17): 158-165.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0193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提高紫薯莜麦酒的品质,研究了4种原料不同配比对紫薯莜麦酒感官指标的影响。运用模糊数学原理,实现了紫薯莜麦酒感官评价从抽象化到量化的转变。以量化后的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总分为指标,通过D-optimal混料试验设计,获得最优紫薯莜麦酒原料配方。优化得到紫薯莜麦酒原料配方为:紫薯32.8%、莜麦32.6%、玉米9.6%和糯米25%。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经最优配方酿造的紫薯莜麦酒氨基酸含量更高,口感更佳。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扩大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 谢盛莉, 夏文银, 马良, 戴宏杰, 周鸿媛, 郭婷, 余永, 张宇昊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 45(17): 173-180.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021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究不同盐浓度(质量分数1.5%~3.5%)下磷脂含量(质量分数0.2%~0.6%)对猪肉糜凝胶特性的影响。以猪里脊肉为原料,在不同盐浓度下研究不同磷脂含量对肉糜的蒸煮得率、保水性、质构、色差、体外消化率的影响。在同等盐浓度下0.4%磷脂含量肉糜凝胶有最高的蒸煮得率、保水性和弹性以及较低的硬度和咀嚼性,且有最高的体外消化率;相对于0.2%磷脂含量组,0.4%~0.6%磷脂含量组肉糜在高盐浓度(3.5%)下,蒸煮得率、保水性、硬度、弹性以及G′值等指标并未出现明显下降;(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BARS)和蛋白质氧化分析结果显示,磷脂的添加可以抑制肌原纤维蛋白氧化,但体系中脂肪氧化程度增加。0.4%的磷脂含量肉糜凝胶特性最优;磷脂与蛋白质结合后抑制了蛋白质的氧化。实验结果可为不同磷脂含量的肉类加工适性提供理论参考。
  • 周希, 邵雪飞, 熊国远, 高雪琴, 贾敬敏, 陶宏斌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 45(17): 181-188.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0209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充分利用安徽省地方特色鸡品种的加工特性,以白羽肉鸡为对照,选取金寨黑鸡和淮北麻鸡的胸肉,采用煮、炸、烤3种低温加工和斩拌工艺后,测定质构、出品率和鸡肉糜的动态流变特性等指标。结果表明,在鲜肉中,金寨鸡脂肪含量最高,蛋白质含量最低(P<0.05)。煮制后,淮北麻鸡出品率最高,蒸煮损失最小,硬度、胶黏性、咀嚼性较高(P<0.05)。白羽肉鸡烤制后硬度、胶黏性、咀嚼性均显著高于另外2种鸡(P<0.05),出品率最高,弹性最好。金寨鸡炸制后出品率最高,弹性最好。3种鸡肉糜经煮制后出品率呈显著性差异(P<0.05),淮北麻鸡肉丸弹性、凝聚性、胶黏性和咀嚼性均为最高(P<0.05)。斩拌后肉糜中,金寨鸡储能模量G′值和损耗模量G″值均为最大。结合感官评定可知,淮北麻鸡适宜煮制和斩拌,金寨鸡适宜炸制。结果可为淮北麻鸡和金寨黑鸡的深加工利用提供参考价值和理论指导。
  • 任曼妮, 高增明, 王存堂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 45(17): 189-193.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0206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有效利用废弃的洋葱外皮,以丙酮、甲醇、乙醇和水为溶剂,提取不同品种洋葱皮中的总酚和总黄酮物质,了解他们的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差异。选用体积分数为70%的丙酮、70%甲醇、70%乙醇和水分别提取红、白、黄3种颜色的洋葱皮,测其表皮中总酚、总黄酮含量。通过测定1,1-二苯基-2-苦肼基(2,2-diphenyl-1-1picr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三价铁还原能力(ferric reducing abilbity of plasma,FRAP)、2,2′-联氨-二-3-基-苯并噻唑-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phonate,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评价其体外抗氧化能力差异。结果显示,紫洋葱皮中抗氧化物质含量和抗氧化能力均显著高于黄、白洋葱皮。70%丙酮提取液中,总酚、总黄酮含量最高,体外抗氧化能力最高,且洋葱皮中总酚对抗氧化能力的贡献高于总黄酮。
  • 余子香, 迪珂君, 刘冠汶, 陈厚荣, 张甫生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 45(17): 194-200.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02068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讨不同浓度及时间酸处理对芭蕉芋淀粉功能特性的影响,对酸处理后芭蕉芋淀粉的透明度、凝沉性、冻融稳定性、质构特性、糊化特性及颗粒形貌进行测定。经质量分数为4.0%~5.0%酸处理的透明度提升最大且凝沉性、冻融稳定性及糊化特征黏度降低最多,峰值黏度甚至较原淀粉下降97.24%~97.40%,而质构特性在3.0%~5.0%浓度下下降较多;时间在0.25~1.0 h变化明显,透明度较原淀粉增大20.61%~45.04%,其他指标均减小。此外,扫描电镜结果显示,酸水解对淀粉颗粒形貌的破坏作用不明显,说明酸优先水解淀粉颗粒内部结构,显著改变其功能特性,其几乎不破坏外围的空间结构维持了淀粉颗粒外在形貌。酸处理可显著改变芭蕉芋淀粉功能特性,拓宽其在粉丝、胶质糖等食品中的应用。
  • 贮运与保鲜
  • 张鹏, 韩双双, 李春媛, 李江阔, 薛友林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 45(17): 201-208.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0205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究常温下涩柿保鲜的最佳处理,以磨盘柿为试材,研究气调(MA)、气调结合1-MCP(MA+1-MCP)、气调结合干冰(MA+干冰)、气调结合1-MCP和干冰(MA+1-MCP+干冰)4种处理方式对柿果的可溶性单宁、品质指标、生理指标、硬度、色泽的影响。经干冰脱涩处理的柿果实,可溶性单宁在货架第7天时已经降到涩味阈值之下;通过OPLS-DA分析得出VC、呼吸强度、乙烯生成速率为处理间的差异性指标。从果实品质和生理角度来看,MA+1-MCP处理可在较长时间下较好地保证果实Vc含量,抑制果实呼吸速率的升高,减缓硬度的下降;从食用角度来看,MA+1-MCP+干冰处理可以有效去除果实的涩味,且可以延缓果实软化。MA+1-MCP+干冰处理是涩柿采后的最佳处理方式,实验结果可以在涩柿商品化销售中应用。
  • 吴振, 李红, 王勇德, 谭红军, 杨勇, 詹永, 王福强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 45(17): 209-215.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0205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讨不同热处理温度对蓝莓果汁在冷藏中多酚和黄酮含量的影响,测定了蓝莓果汁(热杀菌60~90 ℃,30 min)在冷藏(4 ℃)过程中的总多酚、总黄酮、花色苷和原花青素的含量。结果表明,经不同温度杀菌的蓝莓果汁冷藏16周后,其总多酚、总黄酮、花色苷、原花青素保留率分别为68.43%~73.62%、65.78%~69.67%、52.20%~57.43%和62.98%~65.51%,杀菌温度越高,蓝莓果汁活性成分损失越多。“零级和一级”结合模型的校正决定系数均大于0.97,说明其能较好反映各功效成分在冷藏中的动态变化。“60 ℃杀菌”有利于蓝莓果汁功效成分的保留,“零级和一级”结合模型可作为热杀菌蓝莓果汁在冷藏中各成分降解的预判方式;“60 ℃杀菌+4 ℃冷藏”可作为蓝莓果汁生产的指导方法。该研究为蓝莓果汁的加工、贮藏和产品研发提供了技术指导。
  • 分析与检测
  • 宋鹏, 程磊, 田康明, 王正祥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 45(17): 216-220.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0211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蛋白水解酶是一类重要的工业酶制剂,快速检测蛋白水解酶活力对新蛋白酶的发现、生产与应用极为重要。基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原理,用氟硼荧荧光素标记大豆分离蛋白,以此为底物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蛋白水解酶活力的新方法。运用此方法检测5种工业蛋白酶,酶活在0.025~0.4 U/mL与荧光值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范围为1.1×10-4~1.4×10-4 U/mL,定量限范围为3.7×10-4~4.5×10-4 U/mL,相比国标福林法灵敏度提高20 000倍以上。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在蛋白水解酶快速、微量检测及新型蛋白水解酶开发中具有应用潜力。
  • 杨亮, 陈双, 徐岩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 45(17): 221-226.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0209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液液萃取和顶空固相微萃取两种前处理方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及保留指数法,首次分析了酱香型盐菜味缺陷酒的风味物质组成。采用多级鉴定策略,在酱香型盐菜味缺陷酒中检测出76种化合物,其中醇类物质9种、醛酮类物质7种、酸类物质10种、酯类物质31种、酚类物质3种、内酯类物质3种、呋喃类物质5种、含氮化合物4种、含硫化合物1种、烃类及其他类物质3种,并检测出未在白酒中报道过的2,4-二叔丁基苯酚和2,2-亚甲基双呋喃。液液萃取和顶空固相微萃取两种方法的萃取物质具有一定倾向性,配合使用有更宽的检测范围。酱香型白酒表现出盐菜味缺陷,很有可能是由多种化合物相互作用引起。缺陷酒中化合物的分析检测,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 周琦, 谈安群, 易鑫, 李贵节, 程玉娇, 谭祥, ROUSEFF RUSSELL LEE , 吴厚玖, 翟雨淋, 廖洪波, 王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 45(17): 227-233.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0206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榨取甜橙和宽皮柑橘各20多个品种的果汁,离心后所得上清液和果肉沉淀分别采用C18固相萃取和乙腈提取其中的多甲氧基黄酮(polymethoxyflavoned,PMFs),合并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荧光检测串联法(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iode array detection-fluorescence detection, HPLC-DAD-FLD)做定性和定量分析。以8种PMFs为变量,通过主成分分析,建立了两类果汁的鉴别模型,开发了一种经济便利的鉴别甜橙汁中是否过量掺入宽皮柑橘汁的方法。该模型对橙汁(长叶香橙汁)中掺入的宽皮柑橘汁(椪柑汁)的最低检出体积分数为10%。该方法达到国际通行标准中对橙汁中其他柑橘果汁最大添加量的检出要求,对鉴别甜橙汁纯度具有良好的效果和实际应用价值。
  • 冯桂蓉, 王小容, 谢姣, 邓丽莉, 明建, 曾凯芳, 姚世响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 45(17): 234-239.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0198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探究塔罗科血橙花色苷在采后低温贮藏中的合成规律,利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有血和无血果肉的挥发性物质组分及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低温贮藏后,果实花色苷从果顶向果蒂合成,且含量升高至17.5倍。无血与有血血橙分别鉴定出12、13种挥发性物质,其中11种为共有组分,且2组样品均以单萜和倍半萜化合物为主。花色苷合成后,D-柠檬烯、β-律草烯、β-倍半水芹烯等9种挥发性物质含量升高,仅β-月桂烯、香叶基丙酮含量降低。其中变化较明显的挥发性物质如D-柠檬烯、β-律草烯,在无血果实中的含量为有血果实含量的78.0%、21.9%。血橙采后低温贮藏过程中花色苷的合成伴随挥发性物质含量的增加,研究结果为了解血橙果实香气品质变化的生物学机制提供理论支撑。
  • 陈善敏, 黄平, 王振帅, 信思悦, 盛怀宇, 蒋和体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 45(17): 240-246.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0204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评价5种甘薯醋的综合品质,对不同甘薯醋的pH、总可溶性固形物(total soluble solid,TSS)、总糖、总酸、总多酚、总酯、 L*值、a*值、b*值、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ORAC值11个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并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不同甘薯醋间pH、TSS、总酯和亮度值L*、红绿值a*、黄蓝值b*值存在显著性差异,渝紫7号与13-3-35的彩度值C*、总酚及抗氧化能力无显著性差异,而与其他醋差异显著。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1个品质指标简化为2个主成分,主要反映营养成分、颜色和抗氧化能力信息。5种甘薯醋综合品质得分从高到低为13-3-35 >渝紫7号>渝15 >渝19 >渝27。本文筛选出可用于判断甘薯醋品质的6个指标,包括总酸、总酯、a*值、b*值、DPPH和ORAC值,为甘薯醋品质简易判断提供了一种方法。
  • 刘红, 王林, 胡博, 李丽霞, 黄伟, 刘芸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 45(17): 247-251.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0204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ultra-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mass spectrometry, UPLC-MS/MS)快速筛查和确证饮料中茶碱、咖啡因2种生物碱和糖精钠、安赛蜜、阿斯巴甜、纽甜、爱德万甜、三氯蔗糖6种甜味剂的方法。样品经乙腈-水(20∶80,V/V) 超声提取,离心,过滤,经超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后,在电喷雾离子源的正负离子电离模式下,用多反应监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 MRM) 方式采集数据,根据保留时间和定性离子对进行定性筛查,根据峰面积和定量离子对进行定量分析。2种生物碱和6种甜味剂的方法检出限(limit of detection, LOD)为0.003~0.5 mg/kg (信噪比S/N≥3),定量限(limit of quantity, LOQ)为0.01~2 mg/kg(S/ N≥10),回收率为92.3%~110.4%,RSD为0.9%~10.8%。在0.001~14.088 μg/mL均有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5。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适用于饮料中2种生物碱和6种甜味剂的批量检测。
  • 综述与专题评论
  • 毛洪丽, 刘雨, 张建国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 45(17): 252-257.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0194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荧光蛋白是一系列在紫外光激发下产生荧光的发光蛋白,以其荧光稳定性好、灵敏度高、无毒害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目前成功开发的荧光蛋白有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蓝色荧光蛋白(blue fluorescent protein, BFP)、青色荧光蛋白(cyan fluoroscent protein, CFP)、黄色荧光蛋白(yellow fluorescent protein, YFP)、红色荧光蛋白(red fluorescent protein, RFP)。荧光蛋白在微生物工程中菌株筛选方面的应用逐渐成熟,菌株筛选是菌种工程中较为耗时、费力的步骤,荧光蛋白为菌株筛选提供了新突破口。本文从荧光蛋白的基础研究出发,综述了近年来荧光蛋白在微生物工程中菌株筛选方面的进展和基于荧光蛋白的新型微生物筛选技术,为荧光蛋白等其他发光蛋白在微生物菌种工程的应用提供参考。
  • 张彩文, 程坤, 张欣, 刘波, 都海渤, 姚粟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 45(17): 258-265.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0207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甲基营养型芽胞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解淀粉芽胞杆菌植物亚种(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subsp. plantarum)在农业、工业、食品加工、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增多。然而,有研究表明甲基营养型芽胞杆菌和解淀粉芽胞杆菌植物亚种是贝莱斯芽胞杆菌的同物异名,且当前科学命名为贝莱斯芽胞杆菌。为了明确贝莱斯芽胞杆菌的分类学地位,该文梳理了其与甲基营养型芽胞杆菌、解淀粉芽胞杆菌植物亚种之间的关系,并从功能研究方面介绍了贝莱斯芽胞杆菌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同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为贝莱斯芽胞杆菌的深入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 蓝蔚青, 周大鹏, 刘大勇, 孙晓红, 冯豪杰, 谢晶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 45(17): 266-271.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0210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利用物质对光的吸收、散射、反射与透射等特性来确定其成分含量的检测技术。该技术作为食品分析方法之一,在食品领域中应用广泛,从气体到液体,从匀浆到粉末,从固体材料到生物组织等样品均可进行快速精准地检测与定性定量分析,具有快速无损,安全高效,多组分同时测定等特点。该文在对中红外光谱技术的工作原理与常用食品品质检测方法的主要优缺点简要说明的基础上,综述了中红外光谱技术在食品产地溯源、真假掺伪、品种鉴别与品质检测等方面的应用实例与研究进展,提出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法,并对其发展前景予以展望。
  • 毕文慧, 桂伦, 姚健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 45(17): 272-277.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0207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微生物酯酶是一种在食品领域应用广泛的工业酶,开发和应用微生物酯酶资源对食品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借助分离纯化、宏基因组学、宏转录组学等技术手段开发具有化学试剂抗性、热稳定性或低温耐受性的高温酯酶和低温酯酶既丰富了酶学知识又扩展了潜在工业酯酶种类;将各类酯酶用于食品加工及食品农残检测,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该文综述了新型微生物酯酶的开发及其在食品加工、农残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酯酶的开发及其工业化应用提供参考。
  • 魏丽娜, 赵静, 罗仓学, 刘娟, 史长政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 45(17): 278-285.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02007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皮素是属于黄酮类中的二氢查尔酮类化合物,具有抑菌、抗氧化和抗酪氨酸酶等一系列生物活性,在食品、药品、化妆品等领域中均有巨大的应用前景。目前研究多集中在根皮素的制备、结构修饰、生物活性及机理研究方面,针对根皮素研究的综述较少。因此,该文在参考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根皮素的制备,包括从天然产物中提取分离、化学法半合成及全合成制备、生物合成;化学结构修饰,如酯化修饰、醚化修饰以及缩合反应等;生物活性,包括抗氧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免疫抑制及抗炎等及其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目前根皮素开发研究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未来根皮素的研究应用提供参考借鉴。
  • 邵婷, 覃小丽, 钟金锋, 向凤兰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 45(17): 286-293.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0210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辣木籽油未来的理论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更好地为辣木籽油的研究与产业开发提供理论支持。从辣木籽油的脂肪酸组成与理化性质、提取方法(压榨法、溶剂浸提法、水酶法、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和应用研究3个方面进行了探讨。近年来,国内外对辣木籽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取方法及其对辣木籽油提取率和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及辣木籽油在食品、化工领域的应用,但是研究深度与广度有待加强。辣木籽油因其具有与橄榄油近似的脂肪酸组成而在食品和化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佟毅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 45(17): 294-298. https://doi.org/10.13995/j.cnki.11-1802/ts.0215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淀粉和淀粉糖是一种重要的绿色基础性原料,除可直接应用外,还可以进一步深加工为变性淀粉、糖醇、氨基酸、有机酸、抗生素等多种商品,在食品、医药、化工、材料等诸多国民经济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国玉米淀粉和淀粉糖工业起步较晚,新中国成立后才逐步建立起现代化、机械化的生产能力,进入新时代以来,淀粉与淀粉糖行业面临着新机遇和新挑战,本文结合70年来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针对技术进步推动淀粉和淀粉糖行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进行系统总结和经验提炼,提出行业发展的五阶段论,并对潜在的未来技术进步和行业发展做展望,以期为促进行业快速、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