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汇款指南
订阅服务
广告投放
出版伦理声明
联系我们
English
期刊简介
主编介绍
投稿指南
投稿流程
投稿模版
论文展示
常见问题
期刊优势
刊例及报价
增值服务
企业风采
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前目次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各年总目录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文章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下载中心
电子样刊下载
投稿系统操作指南(作者版)
2023年《食品与发酵工业》订购单
隶属关系证明-《食品与发酵工业》与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
通知公告
更多»
喜报|《食品与发酵工业》成功入选《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1类
万方论文重合率自查
审稿费、版面费发票信息登记注意事项
2023年招聘启事
关于稿酬实物化发放的通知
稿酬实物专区
基本信息
主管: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主办: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
公司
全国食品与发酵工业信息中心
主编:程池
副主编:姚粟
责任编辑:林红华 要永杰 李碧鹰
李欣 李晔
编辑:陈雅薇 李蕊 王馨甜 孙国笑
郑越
英文编辑:陈雅薇 李晔 孙国笑
英文编委:王正祥 许菲
美术编辑:于雪涵
发行:刘芳
出版周期:半月刊
出版地:北京
ISSN 0253-990X
CN 11-1802/TS
邮发代号:2-331
注意事项
体例规范
“含量”、“浓度”、“分数”、“比”的规范用法
“摘要”和“结论”的区别
给作者投稿的一些建议
英文文题及摘要写作要求
正确使用表格中的空白—和0
常用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聚合酶外文字符的规范编排
有关微生物名称的一些说明
微信公众号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食品与发酵工业
《食品与发酵工业》是代表我国现代食品与发酵领域最高学术水平和面向食品发酵全行业的科技期刊。刊载内容包括:食品与发酵工业发展相关的原辅料、工艺、包装、机械、检测、安全、流通、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报告以及国内外食品与发酵科技发展动态和产业创新等方面的文章。读者对象为从事食品与发酵及相关行业的生产、科研、设计和管理的人员。主要栏目设置有研究报告,生产与科研应用,工程设计与应用,分析与检测,综述与专题评论等。
2016年, 第42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16-09-2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
合并摘要
导出引用
EndNote
Reference Manager
ProCite
BibTeX
RefWorks
显示图片
高山被孢霉中Δ6脱饱和酶关键位点及其对活性的影响
史海粟,陈海琴,顾震南,张灏,陈永泉,陈卫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6, (
9
): 1-.
摘要
(
115
)
PDF
(3162KB) (
98
)
高山被孢霉中Δ6脱饱和酶(MaFADS6)是决定ω3/ω6多不饱和脂肪酸代谢流的关键酶.利用定点突变技术研究MaFADS6-I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为高山被孢霉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提供了理论依据.利用非链取代式质粒扩增技术对已构建质粒pYES2/NT C-MaFADS6-I内的表达单元(即MaFADS6-I)中细胞色素b5区(HPGG)下游的位点进行定点突变,将所有突变体分别转化酿酒酵母进行诱导表达,进一步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Δ6脱饱和酶的底物来考察重组菌对各底物的催化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所有突变体催化α-亚麻酸(ALA)的活性没有改变;K61和D68两个位点对催化亚油酸(LA)起关键作用,其对应的4个突变体对LA的转化率分别为(6.2±0.5)%(K61T)、(0.3±0.0)% (K61F)、(8.2±0.7)% (D68N)和(6.6±0.8)%(D68L),相比原始转化率各降低50%以上;G63和T69两个位点对LA的催化无直接影响,但G63T突变体由于突变位点极性改变,其对LA的转化率为(8.5±0.9)%,比原始转化率降低了49.9%;而V66位点的突变体对LA的转化率分别为(22.3±2.6)% (V66T)和(20.7±2.5)% (V66A),比原始转化率分别降低了36.1%和37.8%.确定了MaFADS6-I氨基酸序列中K61和D68两个关键氨基酸位点经突变后均会使其酶活明显降低,这为研究MaFADS6-I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谷氨酸合成途径基因缺失对大肠杆菌发酵L-色氨酸的影响
赵春光,魏洪波,徐庆阳,张成林,陈宁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6, (
9
): 8-.
摘要
(
125
)
PDF
(1775KB) (
130
)
降低谷氨酸的积累可提高L-色氨酸产量及糖酸转化率.敲除Escherichia coli TRTH中的谷氨酸脱氢酶及谷氨酸合成酶编码基因gdhA、gltB,构建TRTHA(TRTH,ΔgdhA)、TRTHB(TRTH,△gltB),考察gdhA、gltB缺失对L-色氨酸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gdhA及gltB缺失能有效降低谷氨酸的积累,但会降低细胞生长及色氨酸合成;培养基中谷氨酸的添加可恢复TRTHA及TRTHB的生长及色氨酸合成能力.在含1 g/L谷氨酸培养基中,利用TRTHB发酵L-色氨酸,L-色氨酸产量(41.23 g/L)及糖酸转化率(15.45%)最高,较TRTH分别提高了10.92%和7.89%;谷氨酸生成量(5.72 g/L)及乙酸积累量(1.73 g/L)分别较TRTH降低了25.23%及提高了10.19%.TRTH和TRTHB代谢流分析结果表明,gltB缺失会降低谷氨酸合成代谢流并提高乙酸合成代谢流;TRTHB的色氨酸合成代谢流(11.4%)较TRTH提高了40.74%.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加强表达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对谷氨酸棒杆菌产L-丝氨酸的影响
郭雯,赖联贺,张晓梅,史劲松,许正??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6, (
9
): 15-.
摘要
(
106
)
PDF
(2212KB) (
106
)
在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中,由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催化的反应是糖酵解途径的限速步骤,该反应还直接影响了L-丝氨酸的前体3-磷酸甘油酸的合成.研究首先比较了产L-丝氨酸的野生型菌株C.glutamicum SYPS-062与模式菌株C.glutamicum ATCC14067的GAPDH酶活力,发现SYPS-062的GAPDH酶活力比ATCC14067高了55.8%.进一步采用在C.glutamicum33a△SS基因组上增加gapA拷贝数的方法加强表达GAPDH,构建了重组菌C glutamicum33a△SS-2gapA.重组菌GAPDH转录水平和酶活力分别提高119%和53%,最大比生长速率提高10.6%,总糖耗速率提高4.4%,L-丝氨酸产量提高17.4%,糖酸转化率提高12.2%,生产强度提高17.4%.结果表明,加强表达GAPDH能够提高重组菌的生长和糖耗速率,并能够提高L-丝氨酸的产量、糖酸转化率和生产强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解脂耶氏酵母脂肪酶Lip2与疏水蛋白SC3融合表达及催化性质
邱玉龙,邓冬梅,潘淑兰,孙宇飞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6, (
9
): 21-.
摘要
(
120
)
PDF
(1774KB) (
148
)
为研究疏水蛋白融合表达对脂肪酶的催化性质影响,分别构建分泌表达解脂耶氏酵母脂肪酶Lip2,带His标签Lip2及Lip2与疏水蛋白SC3融合蛋白的重组质粒PKL、PKHL和PKHLS并分别转化到毕赤酵母GS115菌株中,通过筛选,获得表达活性较高的工程菌株(KL、KHL、KHLS).对3株重组菌株的培养与重组蛋白催化性质研究表明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36 kDa、36 kDa、46 kDa,发酵液对底物对硝基苯酚辛酸酯(p-NPC)水解酶活分别达到5.35、4.69、2.4 U/mL.最适温度均是45℃,最适pH均是7.5,另外KHLS菌株的酶活力受表面活性剂的影响比KL和KHL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液态发酵条件对红曲菌菌体形态及产物Monacolin K的影响
叶昌亚,张薄博,许赣荣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6, (
9
): 27-.
摘要
(
111
)
PDF
(2292KB) (
75
)
红曲菌是一种重要的食药双用丝状真菌,红曲菌9901种子扩大培养及液态发酵过程中,发酵条件、菌体形态与代谢产物Monacolin K(MK)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研究发现,斜面菌种的种龄和孢子接种量对红曲菌种子液的菌球直径、菌球外菌丝长度和菌体量等有明显的影响;在30 L机械搅拌发酵罐培养过程中,搅拌转速对红曲菌菌体形态、生物量和代谢产物MK的产量有较明显的影响.当搅拌转速较低时(150~350 r/min),红曲菌菌球直径和菌球比例随着转速的加大而逐渐增加,当搅拌转速为350 r/min时,发酵液的中菌体为均匀的、较大的、表面光滑的菌丝球,其液态发酵合成MK产量较高;当搅拌转速为400 r/min,初始直径为1 500 μm的菌球减小至最终大小稳定为900μm的菌丝球,这些分散的、较小的、表面有较长菌丝的菌丝球,液态发酵合成MK产量较低.最后选择种子液初始菌球大小为1 500 μm,设搅拌转速为350 r/min时,30 L发酵罐分批发酵384 h时MK的产量为1 308 mg/L,进而为更大规模的发酵罐以至工业化生产的实现奠定基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线性减小比生长速率指数补料策略对酵母生产效率的改善
季萌,缪冶炼,陈介余,尤业兵,刘飞龙,许琳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6, (
9
): 34-.
摘要
(
142
)
PDF
(1767KB) (
114
)
酵母的生产效率和成本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培养模式.根据酵母的生长特性,提出了一种新的线性减小比生长速率指数补料(exponential-feeding based on linear reducing specific-growth-rate,LR-μ-EF)策略.首先,采用该策略进行抗冻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AFY-1的3L发酵罐培养试验,比较了培养过程中生物量的计算值和实验值.然后在此基础上,以最终生物量、收率和生产速度为酵母生产效率的评价指标,讨论了补料速度和累计补料体积对酵母生产效率的影响.当恒定比生长速率指数补料(eonstant-μ exponential-feeding,C-μ-EF)培养阶段的比生长速率(μ)为0.05 h-1、LR-μ-EF培养阶段的μ减小速度为0.000 8 h-2时,生物量的实验值与计算值基本一致.在累计补料体积560 mL的条件下,最终生物量和酵母收率随着μ减小速度的增大而逐渐上升,当μ减小速度为0.000 8 h-2时分别达到77.5g/L和38.0%.这与μ减小速度为0(即C-μ-EF策略)时相比,分别增加了26.7%和27.5%.此外,酵母生产速度基本与μ减小速度无关,保持在0.8~0.9g/(L·h)范围.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了LR-μ-EF策略改善酵母生产效率的能力,为酵母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有用信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Acetobacter sp.驯化选育及固定化生产3-羟基丙酸
李俊,宗红,诸葛斌,陆信曜,方慧英,宋健,董卓丽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6, (
9
): 40-.
摘要
(
101
)
PDF
(1691KB) (
91
)
3-羟基丙酸作为最有价值的平台化合物之一,其自身及诸多衍生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材料、纺织、食品工业及生物医药领域.利用Acetobacter sp.生物催化1,3-丙二醇(1,3-PDO)合成3-羟基丙酸(3-hydroxypropionic acid,3-HP)的性能,通过梯度增加培养基中1,3-PDO浓度驯化选育Acetobacter sp.,有效提高了该菌对底物的耐受性;同时利用固定化细胞的方法提高菌株对底物的耐受性和3-HP转化率,当包埋材料为30 g/L海藻酸钠和聚乙烯醇混合物、颗粒粒径2 mm,添加0.1 mmol/L Fe2+时,固定化细胞表现出最大的催化活性.10 g/L(CDW)固定化细胞可催化70 g/L 1,3-PDO为66.95 g/L 3-HP,催化水平是静息细胞的1.32倍,且固定化细胞经50 g/L底物循环利用5次后,3-HP摩尔转化率仍保持80.65%.固定化的醋酸菌类生物催化剂为工业上3-HP的实际生产提供了一种新可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梅兰春酒醅中生香酵母的分离鉴定及其发酵面包香气成分分析
王益姝,钱超,黄卫宁,徐岩,刘若诗,李宁,李志斌,傅贵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6, (
9
): 45-.
摘要
(
105
)
PDF
(1831KB) (
187
)
从梅兰春酒醅中分离筛选生香酵母菌,经26S rDNA D1/D2区域序列分析法鉴定其种属,通过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SPME-GC-MS)分析其发酵液的挥发性香气成分,应用生香酵母发酵面团制作面包,进行感官评定并利用SPME-GC-MS分析面包香气成分.结果表明:分离筛选得到2株产独特香气的酵母菌,两者的发酵液均具有强烈的酒香和酯香风味,分子鉴定结果为异常威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酯类和醇类是该生香酵母菌发酵液中主体香气成分,乙酸乙酯、乙酸异戊酯、异戊醇和乙醇是其中相对含量较高的四种风味物质,尤其乙酸乙酯相对含量高达50%以上.利用生香酵母发酵面团制作的面包,感官评定得分明显高于普通酵母面包,其面包芯具有淡淡的怡人清香和果香味.与普通酵母面包相比,生香酵母面包中的醇类、酯类等各类风味物质的含量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尤其是异戊醇、乙酸乙酯、乙酸异戊酯、苯乙醇、乙酸苯乙酯等增加幅度尤为明显.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技术分析啤酒发酵罐构型对温度和流动的影响
刘瑞赛,安家彦,董文勇,王越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6, (
9
): 52-.
摘要
(
106
)
PDF
(1745KB) (
140
)
为了考查啤酒发酵罐的几何构型对发酵液温度和流动状态的影响,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模拟技术对啤酒发酵罐进行了后发酵降温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了在不同几何构型的发酵罐中发酵液的温度分布和速度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啤酒发酵罐高径比在3∶1~4∶1,有效容积在500 m3左右时降温效果较好,并且除了高径比为2∶1的350 m3发酵罐内发酵液呈现一个整体的大环流外,其他罐内发酵液均以局部小环流状态存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浓缩乳蛋白的离子交换脱钙及其对酪蛋白胶束的影响
胡锦华,徐雨婷,刘大松,李珺珂,张捷,周鹏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6, (
9
): 58-.
摘要
(
88
)
PDF
(1742KB) (
62
)
研究了浓缩乳蛋白的离子脱钙技术,以及部分脱钙对截留液中酪蛋白存在形式及酪蛋白胶束水合率的影响.研究确定了离子交换树脂的平衡脱钙时间为2h,并通过改变树脂添加量得到了0、5%.5%、10.5%、19.6%、29.6%、38.7%、49.9%、63.8%和83.6%系列脱钙程度的截留液.随着脱钙程度的增加,截留液超离心上清中游离酪蛋白的含量逐渐增加,而超离心沉淀的胶束酪蛋白减少,说明酪蛋白逐渐从酪蛋白胶束中游离出来.当脱钙程度为0 ~ 29.6%时,酪蛋白胶束的水合率从2.6 g/g(干基)增加到4.1 g/g(干基),而脱钙程度从29.6%进一步增加到83.6%时,酪蛋白胶束水合率则变小至3.3 g/g(干基).浓缩乳蛋白的钙离子含量以及酪蛋白的存在状态决定了其在应用时的功能特性,研究对开发新型的浓缩乳蛋白配料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直链玉米淀粉配合体的抗消化特性与晶体结构
詹锦玲,王瑞,田耀旗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6, (
9
): 64-.
摘要
(
116
)
PDF
(1633KB) (
175
)
以高直链玉米淀粉(high amylose corn starch,HACS)作为反应主体原料,硬脂酸(stearic acid,SA)、单硬脂酸甘油酯(glycerol monostearate,GMS)、硬脂酰乳酸钙(calcium stearoyl lactylate,CSL)、油酸(oleic acid,OA)作为反应客体,采用经典HCl/KOH沉淀法制备Ⅴ-型高直链玉米淀粉配合体,研究其抗消化与晶体结构特征.结果显示:采用硬脂酸制备的高直链玉米淀粉配合体络合率最高,达到84.3%,与其对应的抗性淀粉含量达到37.2%.采用X-射线(XRD)对目标系列配合体进行晶体结构分析,表明高直链玉米淀粉-硬脂酸配合体显示较强的Ⅶ-型特征衍射峰,而单硬脂酸甘油酯配合体、油酸配合体、硬脂酰乳酸钙配合体为较弱的Ⅵ-型特征衍射峰;进一步对配合体进行红外光谱(FT-IR)扫描分析,发现高直链玉米淀粉-硬脂酸配合体中的硬脂酸客体在1 750 cm-1处C=O的特征峰仅部分消失,表明硬脂酸疏水性端穿插高直链玉米淀粉螺旋空腔,C=O羧基与淀粉链外壁羟基相互作用形成Ⅶ-型高直链淀粉配合体.采用硬脂酸制备的高直链玉米淀粉配合体显示Ⅶ-型结晶,抗性淀粉含量显著提高,可作为抗性淀粉制备的重要途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羊乳表皮生长因子(EGF)在人工模拟胃肠液中的稳定性
云丹,张富新,侯院林,于玲玲,雷飞艳,高佳媛,王银,徐连应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6, (
9
): 68-.
摘要
(
121
)
PDF
(1400KB) (
69
)
文中在研究羊乳EGF和EGF标品在人工胃液、人工肠液和人工胃肠液中消化稳定性的基础上,研究添加乳成分和食源性蛋白酶抑制剂的EGF标品在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羊乳中EGF浓度在人工胃液、人工肠液或人工胃肠液中消化1h内迅速下降,消化1h后基本稳定,但与纯EGF消化程度相比,羊乳中EGF消化速度明显降低;通过研究添加乳成分的EGF样品在人工胃肠液中的消化稳定性,发现在人工胃液中,乳清和乳清液对EGF的消化有保护作用,而酪蛋白和乳清蛋白对EGF的消化无保护作用,在人工肠液中,乳清、乳清液、酪蛋白和乳清蛋白均能对EGF的消化产生保护作用;通过研究添加食源性蛋白酶抑制剂和乳清液的EGF样品在人工胃肠液中的消化稳定性,发现在人工胃液中,乳清液(GMSF)对EGF的消化有保护作用,而大豆蛋白酶抑制剂(SBTI)、青豆蛋白酶抑制剂(LBTI)、蛋清蛋白酶抑制剂(EWPI)对EGF的消化无保护作用;在人工肠液中,大豆蛋白酶抑制剂(SBTI)、青豆蛋白酶抑制剂(LBTI)、蛋清蛋白酶抑制剂(EWPI)和乳清液(GMSF)对EGF的消化均产生保护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颜色糙米的酚类物质组成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叶玲旭,刘兴训,周素梅,钟葵,佟立涛,刘丽娅,周闲容,马晓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6, (
9
): 75-.
摘要
(
118
)
PDF
(845KB) (
246
)
以8种不同颜色的糙米为研究对象,分别提取糙米中游离型和结合型酚,并对提取物中的酚类物质(总酚、总黄酮、总花青素、总原花青素、总酚酸)的含量以及ABTS自由基(ABTS+)清除能力与铁离子还原能力进行了研究,比较了不同颜色间糙米的酚类物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差异以及两者与颜色参数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糙米的抗氧化活性与结合型、游离型的酚类物质含量呈正相关(P<0.05);结合型酚类物质的含量和抗氧化活性与糙米颜色均无显著相关(P>0.05);游离型酚类物质含量、组成以及抗氧化活性与糙米颜色有相关,糙米颜色越深酚含量越高、抗氧化活性越强,且原花青素主要存在于红色糙米或部分黑色糙米中.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鸢乌贼和杜氏枪乌贼蛋白分离及其性质初探
邱月,曾少葵,章超桦,郝记明,张静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6, (
9
): 81-.
摘要
(
176
)
PDF
(2214KB) (
81
)
以鸢乌贼(Symp lectoteuthis oualaniensis)和杜氏枪乌贼(Loligo duvauceli)头足、胴体为原料,分离各蛋白组分,并对其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鸢乌贼头足水溶性蛋白(WSP)、盐溶性蛋白(SSP)和不溶性蛋白(ISP)分别占总蛋白的19.01%、52.21%和13.23%,胴体中的分别为10.83%、58.68%和10.03%;杜氏枪乌贼头足三者的比例分别为37.62%、31.79%和18.08%,胴体中的分别为24.30%、54.23%和7.65%.2种乌贼头足、胴体均是WSP和SSP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0%左右.SDS-PAGE电泳分析显示,鸢乌贼头足和胴体中SSP的肌球蛋白重链(MHC)的分子质量大于200 kDa、副肌球蛋白(PM)的在100 kDa左右、肌动蛋白(Actin)接近44kDa;杜氏枪乌贼头足和胴体中SSP的MHC、PM、Actin蛋白条带颜色较浅,说明其蛋白含量较低.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结果表明,鸢乌贼头足WSP、SSP和ISP的变性温度分别为64.02℃、58.04℃和68.91℃;胴体中的分别为81.93℃、62.18℃和68.54℃;杜氏枪乌贼头足各蛋白组分的变性温度分别为81.36、83.24和78.18℃;胴体的分别为80.29、76.25和68.02℃,杜氏枪乌贼各蛋白组分的变性温度较鸢乌贼的高.鸢乌贼头足、胴体和杜氏枪乌贼头足WSP在pH 3溶解度最低,杜氏枪乌贼胴体的在pH 5最低,pH对SSP溶解度影响较大;在不同离子强度的溶液中,鸢乌贼头足SSP溶解性最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天然提取物对γ-氨基丁酸转运体功能的作用筛选
胡静,张劲松,樊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6, (
9
): 87-.
摘要
(
112
)
PDF
(1676KB) (
115
)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转运蛋白(GABA transporters,GATs)通过摄取释放的GABA有效控制其在突触间隙的浓度,从而成为控制GABA能的信号传导的关键因素.大量研究表明:灵芝、虎杖等传统中草药的提取成分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保护心血管系统等药理作用.该研究以稳定表达GABA转运蛋白(GAT1)的CHO细胞为模型,利用GABA摄取的定量分析测试来初步研究灵芝粗提物和虎杖主要有效成分白藜芦醇对GABA转运体功能的影响.白藜芦醇通过典型的非竞争性抑制的方式影响GAT1蛋白摄取GABA的功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抗性糊精对凝固型酸奶品质的影响
陈晓霞,陆利霞,林丽军,姚丽丽,熊晓辉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6, (
9
): 91-.
摘要
(
121
)
PDF
(2731KB) (
76
)
以奶粉为主要原料,蔗糖,乳糖,乳清蛋白为辅料,自制抗性糊精添加量为6%,10%,15%,20%,25%,30%的凝固型酸奶.以酸度、持水力、活菌总数、品质质构参数为评价指标,考察抗性糊精添加量对凝固型酸奶品质的影响,抗性糊精的添加量在6% ~ 20%时,可获得优良的感官评定且酸奶的酸度达到标准的要求,持水力达到100%,乳酸菌活菌总数最高也达到5.0×107 CFU/mL,硬度为0.230 ~0.415 N,最大黏附力0.072 ~0.115N,黏附性为0.261 ~0.414 mJ,内聚性为0.38~0.45,弹性为5.048 ~6.633 mm,胶黏性为0.102~0.145 N.添加了抗性糊精的酸奶比常规酸奶的变性温度低,变性峰展宽,反应总焓降低.综合各项指标确定抗性糊精添加量为6% ~ 20%,为开发高膳食纤维凝固型酸奶提供理论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柚皮微晶纤维素的制备及其结构特性研究
曾小峰,彭雪娇,谈安群,王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6, (
9
): 98-.
摘要
(
128
)
PDF
(1727KB) (
78
)
采用盐酸水解法制备柚皮微晶纤维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HCl浓度、酸解时间、酸解温度对柚皮微晶纤维素制备工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条件,并确定了柚皮微晶纤维素制备工艺的最佳条件:HCl体积分数为8%、酸解温度为60℃、酸解时间为80 min.利用红外光谱、X衍射、扫描电镜对柚皮微晶纤维素晶型结构、微观形态进行表征.柚皮微晶纤维素为纤维素Ⅰ型结构,相对结晶度为71.26%,表面形态粗糙,呈长杆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酶解处理对竹笋膳食纤维理化特性的影响
王佳,张颜笑,郑炯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6, (
9
): 104-.
摘要
(
94
)
PDF
(1246KB) (
116
)
用单一酶和复合酶在不同条件下对竹笋膳食纤维进行酶解处理,测定其膨胀力(swelling capacity,SWC)、持水力(water-holding capacity,WHC)、持油力(oil-binding capacity,OBC)等主要理化性质,并观察其微观结构的变化,从而探究酶解处理对竹笋膳食纤维理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 =5.0,酶解温度50℃,反应时间2h,同时添加180 U/g DF纤维素酶和90 U/g DF木聚糖酶时,竹笋膳食纤维达到最佳改性效果,其中SWC为9.29 mL/g,WHC为5.57 g/g,OBC为1.53 g/g,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为12.1%.扫描电镜观察到,竹笋膳食纤维原料表面平整;单一酶处理后的竹笋膳食纤维表面粗糙,有碎屑孔隙;复合酶处理后的膳食纤维表面蓬松,有大量孔隙.复合酶处理使其具有更优势的微观结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响应面法优化青稞醋发酵工艺条件
吴庆园,刘奕,吴琼,蒋和体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6, (
9
): 109-.
摘要
(
89
)
PDF
(2702KB) (
84
)
以青稞为原料,通过固态发酵,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响应面法优化青稞醋发酵工艺参数,并构建二次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初始酒精度7% (vol),稻壳麸皮比0.26,温度29.9℃,醋酸菌接入量10.64%,在此条件下进行3次验证试验,得出醋酸含量实际验证值为(5.497±0.082) g/100mL,与预测值相对误差低于5%,表明回归模型可靠,对青稞醋的开发生产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乳杆菌B002冻干工艺的条件优化
曹珂珂,张立丰,李妍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6, (
9
): 116-.
摘要
(
78
)
PDF
(278KB) (
98
)
以植物乳杆菌B002为目标,研究了该菌株在冻干过程中菌泥和保护剂平衡时间、预冷冻时间和冻干保护剂对菌粉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以质量浓度100g/L脱脂乳为基础保护剂的条件下,4℃,6 000 r/min离心15 min,菌泥和保护剂在室温下平衡40 min,厚度5 mm,-45℃预冷冻2h,复合保护剂为质量浓度100g/L的脱脂乳、80 g/L麦芽糊精、30 g/L谷氨酸钠和100 g/L海藻糖,在上述条件下真空冷冻干燥24 h,植物乳杆菌B002冻干存活率达到75.9%.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羊肚菌菌丝体富硒条件优化及其硒多糖抗氧化活性研究
江洁,麦海美,解彬,韩琳,冀春阳,曹蕾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6, (
9
): 120-.
摘要
(
86
)
PDF
(1314KB) (
81
)
对羊肚菌菌丝体液体深层发酵富硒条件进行优化,考察培养基中硒浓度、温度、装液量和pH值对富硒率的影响.采用Fenton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DPPH(1,1-二苯基-2-苦基肼)还原法对羊肚菌菌丝体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羊肚菌菌丝体富硒的适宜培养条件为: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为10 mg/L,温度25℃,装液量100 mL/250 mL,初始pH值7.在此条件下,富硒率最大达9.10%.羊肚菌菌丝体多糖和羊肚菌菌丝体硒多糖清除羟自由基(·OH)IC50分别为:0.62 mg/mL和0.42 mg/mL;清除超氧阴离子(02-·)IC50分别为:0.85mg/mL和0.59 mg/mL;清除DPPH自由基IC50分别为:0.66 mg/mL和0.49 mg/mL.羊肚菌菌丝体多糖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且随着多糖浓度的增大其抗氧化活性逐渐增强,羊肚菌菌丝体硒多糖抗氧化作用更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疆特色药食同源植物恰玛古内生细菌的分离与筛选
赵燃,迪丽达尔·库德热提,姚粟,苗蕾,梁寒峭,刘素辉,曹艳花,陈建国,刘洋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6, (
9
): 126-.
摘要
(
79
)
PDF
(684KB) (
95
)
通过传统微生物培养方法对我国新疆恰玛古内生细菌进行分离及筛选,共得到48株内生细菌,分为7个OTUs,经形态学观察、16S rDNA扩增及系统发育分析,将其归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中的芽胞杆菌属(Bacil-lus sp.)、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中的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 sp.)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中的噬脯氨酸菌属(Prolinoborus sp.).这是国内外首次对我国新疆特有的药用植物恰玛古内生细菌进行分离筛选的研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含氧气调包装对牦牛肉肉色稳定性的影响
马骋,梁琪,文鹏程,张炎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6, (
9
): 130-.
摘要
(
88
)
PDF
(1365KB) (
110
)
探究在不同含氧气调包装方式中影响牦牛肉肉色稳定性的因素.以牦牛背最长肌为试验材料,采用真空包装为对照组,以O2含量为40%、60%、80%,CO2含量为60%、40%、20%的三种不同含氧气调包装组为试验组,在0~4℃的贮藏条件下,每隔4天,对各包装组中牦牛肉的肉色、肌红蛋白百分含量、硫代巴比妥酸值(TBA值)、乳酸脱氢酶活性(LDH活性)、还原型辅酶Ⅰ(NADH)含量及高铁肌红蛋白还原酶活性(MRA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真空包装组相比,含氧气调包装组更利于良好肉色的形成.O2含量为60%的气调包装组中牦牛肉的肉色稳定性最好,且LDH活性和NADH含量较高.根据指标间相关性分析得出,LDH活性和NADH含量与a*值和OMb%呈显著正相关(P<0.05).因此,LDH活性和NADH含量是影响各包装组牦牛肉肉色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添加不同配比7S/11S大豆球蛋白对鸡肉丸品质的影响
张明成,周凤超,张春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6, (
9
): 137-.
摘要
(
91
)
PDF
(1737KB) (
95
)
从大豆蛋白中分离出7S、11S大豆球蛋白,根据7S与11S球蛋白不同的蛋白质功能性质,通过不同的比例配比,添加至鸡肉丸中,考察7S/11S(质量比)大豆球蛋白不同配比对鸡肉丸蒸煮损失、颜色、硬度、弹性、自旋-自旋弛豫时间(T2)时间变化以及感官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7S/11S比值的增大,鸡肉丸的蒸煮损失显著降低(P<0.05),亮度值显著增加(P<0.05)、硬度和弹性以及结合水的能力也显著增强(P<0.05).当7S/11S比值为4∶1时,蒸煮损失降低至最低2.13% (P <0.05),此时肉丸的亮度值达到最大值51.85,肉丸的硬度、弹性、咀嚼性、胶黏性和回复性显著增强(P<0.05),并具有良好的感官评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阿拉斯加狭鳕鱼解冻工艺
韩洋,张彧,管玉格,王思维,崔娜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6, (
9
): 143-.
摘要
(
147
)
PDF
(1284KB) (
110
)
通过对不同解冻温度(4,0,-3℃)下阿拉斯加狭鳕鱼的感官指标(感官评定,挥发性气味,色差)、TVB-N值和菌落总数进行分析,探究其品质变化规律,并根据不同加工条件确定适宜的解冻温度.结果表明:阿拉斯加狭鳕鱼的品质与解冻温度关系显著,4℃下1.50 h可解冻完毕,其品质在24 h内可满足加工要求;0℃下2.34 h可解冻完毕,其品质在48 h内可满足加工要求;-3℃下3.22 h可解冻完毕,其品质在96 h内可满足加工要求.对有条件实现-3℃解冻的企业,推荐采用-3℃作为解冻温度,这对于企业制定生产计划,合理安排调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耐二氧化硫乳酸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在泡野山椒中的应用
胡露,胡凯弟,王兴洁,雷承延,周康,陈安均,刘书亮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6, (
9
): 149-.
摘要
(
97
)
PDF
(1300KB) (
95
)
筛选出2株源于泡蒜的耐SO2乳酸菌,对其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试及16S rDNA序列测定,菌株2-2被鉴定为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菌株2-5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利用2株菌耐SO2特性,将其应用于野山椒泡制中,对含SO2的泡野山椒基础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2株菌均在含SO2150mg/L的MRS培养基中能正常生长;将2菌株按1∶1的比例混合,以2%(v/w)的接种量接种至含SO275 mg/L,盐含量4%,蔗糖含量2%的野山椒中,室温发酵,成熟的泡野山椒酸咸适宜,色泽金黄、味道鲜美,具有泡野山椒典型的香气,为其工业生产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板栗壳棕色素拟巧克力蛋糕的品质及抗氧化性
金黎明,李韵辞,侯熙彦,姜爱丽,刘程惠,胡文忠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6, (
9
): 155-.
摘要
(
97
)
PDF
(1228KB) (
93
)
将实验室自制的板栗壳棕色素分别以0.05%、0.15%、0.25%、0.35%、0.45%五个不同添加量水平加入蛋糕中,制作拟巧克力蛋糕.研究板栗壳棕色素对拟巧克力蛋糕的感官品质、质构参数(硬度、弹性、黏聚性、咀嚼性)、比容、水分含量、老化程度以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板栗壳棕色素添加量为0.35%时,蛋糕的感官评分最高.棕色素的添加对拟巧克力蛋糕的质构参数、比容、水分含量无显著影响,但可以延缓蛋糕老化的程度,对超氧阴离子和DPPH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且能够抑制蛋糕油脂的氧化酸败.试验结果表明板栗壳棕色素是一种不影响蛋糕品质和接受度,且具有抗氧化作用的较为理想的天然色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粒径对麸皮多酚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王小平,张广峰,雷激,刘刚,叶丹,孙曼兮,陈丽娟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6, (
9
): 160-.
摘要
(
89
)
PDF
(345KB) (
148
)
为比较不同粒径麸皮的多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该实验采用不同有机溶剂分别对麸皮的游离多酚和结合多酚进行提取,并测定最佳提取条件下不同粒径麸皮的多酚含量、抗氧化活性及阿魏酸含量.结果表明:游离多酚和结合多酚提取的最佳溶剂分别为体积分数80%丙酮和乙酸乙酯,其提取液的多酚含量及对DPPH·清除能力都是最高的.不同粒径麸皮其多酚含量和黄酮含量都有显著差异,结合多酚、结合黄酮、总多酚和总黄酮的含量都随粒径减小而显著降低,而游离多酚、游离黄酮含量显著增加(P<0.05),不同粒径麸皮的抗氧化活性强弱与相应的多酚含量变化一致;麸皮中的阿魏酸主要存在于结合多酚中,且随粒径的减小其含量呈极显著降低(P<0.01).综上可知,粒径对麸皮中的多酚及抗氧化活性有显著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秀珍菇子实体多糖PFP-m的膜法分离及其性质研究
孙玉军,周礼元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6, (
9
): 165-.
摘要
(
104
)
PDF
(1174KB) (
87
)
以秀珍菇子实体为原料,经闪式提取、Sevag法脱蛋白、不同孔径的滤膜分离,得到秀珍菇子实体多糖(PFP-m).采用光谱分析和比色等方法对其部分结构和性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PFP-m为均一组分,分子质量为3.27×104 Da;具有多糖的特征吸收峰;PMP衍生化结合HPLC法得出其单糖组成及摩尔比为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木糖∶阿拉伯糖=3.10∶1.00∶22.99∶6.85∶4.59.PFP-m具有多糖的一般理化性质,总糖含量为93.16%.与柱层析法相比,膜超滤法操作简单,效率高,适合秀珍菇子实体多糖PFP-m的分离纯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溶剂辅助风味蒸发法与顶空-固相微萃取法结合分析白酒酒醅中挥发性风味成分
宫俐莉,李安军,孙金沅,李贺贺,孙啸涛,黄明泉,郑福平,孙宝国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6, (
9
): 169-.
摘要
(
121
)
PDF
(1501KB) (
147
)
采用溶剂辅助风味蒸发法(solvent-assisted flavor evaporation,SAFE)与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两种萃取方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结合保留指数、标准品比对,对古井酒醅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析.共鉴定出120种挥发性化合物,包括酯类66种、醇类13种、醛酮类9种、缩醛类1种、脂肪酸类15种、醚酚类6种、含苯环类3种、烯烃类4种及其他类化合物3种.SAFE法和HS-SPME法萃取出的挥发性风味成分有一定差异,HS-SPME法对于酯类物质萃取效果较好,SAFE法对于醇类、脂肪酸类物质萃取效果更佳,两者互补分析获得了较全面的分析结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乳杆菌的DPO引物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
孙凯,魏霜,刘玉莉,许如苏,刘中勇,鄞杰平,袁俊杰,吴希阳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6, (
9
): 178-.
摘要
(
118
)
PDF
(1312KB) (
269
)
根据已报道的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的23S rRNA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用于检测植物乳杆菌的特异性DPO(dual priming oligonucleotide)引物,结合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PCR技术,建立植物乳杆菌的DPO引物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对其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了评价,并将建立的检测方法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中.结果显示,该方法对2株植物乳杆菌能得到阳性扩增,其余11株乳酸菌及阴性对照没有扩增曲线,灵敏度高达0.001 ng/μL,而且在退火温度为50 ~ 60℃范围内不影响其特异性,表明该方法对退火温度不敏感;用微生物菌制剂和酸奶共13种益生菌产品进行了验证,检出情况与产品标识一致.因此,该研究建立的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PCR能够快速、准确、高效地检测微生物菌制剂及其他益生菌产品中的植物乳杆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方法分析猪肉炖煮过程产生的风味物质
王蒙,侯莉,梁晶晶,赵健,赵梦瑶,谢建春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6, (
9
): 184-.
摘要
(
88
)
PDF
(938KB) (
98
)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提取炖煮猪肉过程产生的风味物质,弱极性、极性两根色谱柱进行气-质联机分析,通过谱库检索及保留指数核对,鉴定出94种化合物,包括含硫化合物、含氮杂环、含氧杂环、醛类、酮类、醇类、酸类、酯类、烃类等.进一步采用稀释法气相色谱-嗅闻分析,并结合保留指数、气味特征及标准品比对,鉴定出23种气味活性物质,稀释因子较高的(log2 FD≥6)有2-甲基-3-呋喃硫醇、3-(甲硫基)丙醛、γ-癸内酯、甲硫醇、糠硫醇、(E)-2-庚烯醛、壬醛、(E)-2-壬烯醛、(E)-2-癸烯醛、(E,E)-2,4-癸二烯醛、3-羟基-2-丁酮、1-辛烯-3-醇、2,4-双(1,1-二甲基乙基)-苯酚、己醛、2-乙酰基噻唑、2-乙基-3-甲基吡嗪、戊醛、苯乙醛,这些物质大部分来源于美拉德反应及脂肪氧化降解.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添加扩增内标的单增李斯特菌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张德福,赵禹宗,付绪磊,张明,仪淑敏,徐永霞,殷喆,李春,励建荣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6, (
9
): 192-.
摘要
(
88
)
PDF
(1237KB) (
116
)
以单增李斯特菌inlA基因为靶基因,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以16S rRNA为扩增内标对照,建立了一种含有扩增内标的单增李斯特菌PCR检测方法.优化了PCR反应体系,并对PCR检测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人工污染样品及食品样品检测效果进行了测试.对2株单增李斯特菌、1株英诺克李斯特菌以及19株非李斯特菌菌株进行PCR检测,结果显示,只有2株单增李斯特菌能被检出大小为826 bp的特异性片段,其余20株细菌只能检出1 500 bp的扩增内标片段.灵敏度实验结果显示,基因组DNA和纯培养物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1.80×102 fg/μL和1.21×102 CFU/mL.当人工污染牛乳样品中单增李斯特菌在最低接种量为0.48 CFU/mL时,经8h增菌培养后可被该方法检出.采用该研究建立的检测方法对36种食品样品进行检测,证实了该检测方法可以指示检测过程中出现的假阴性现象.综上所述,该研究建立的PCR检测方法能特异性的检测单增李斯特菌,并可有效排除检测过程中出现的假阴性现象,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四川白兔肌内脂肪酸的组成
汪踔,贺稚非,杨锐,李洪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6, (
9
): 197-.
摘要
(
79
)
PDF
(1359KB) (
78
)
以四川白兔的前腿肌(foreleg muscle,FL)、后腿肌(rear leg muscle,LL)、背最长肌(longissimus dorsi,LD)和腹部肌肉(abdominal muscles,AM)为实验原料,经三氯甲烷-甲醇浸提法提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不同性别、日龄和部位四川白兔肌内脂肪酸组成,为四川白兔肉的营养价值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四川白兔肌内的主要脂肪酸有12种,其中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的累积含量占总脂肪酸含量的80%左右.兔肉肌内脂肪中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尤以多不饱和脂肪酸居多,占40%左右,略高于饱和脂肪酸含量.性别对脂肪酸组成基本无影响,日龄对脂肪酸组成有一定的影响,各部位间的脂肪酸组成差异不显著(P>0.05).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电子鼻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冷藏期间刺参挥发性成分的变化
张鹏,肖水水,李江阔,农绍庄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6, (
9
): 204-.
摘要
(
87
)
PDF
(820KB) (
80
)
以鲜活刺参为原料,测定其水分含量、自溶酶和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指标在0℃冷藏过程中的变化,并采用电子鼻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研究刺参在0℃贮藏过程中的挥发性成分变化.结果表明:电子鼻中PCA和LDA算法能够较好的区分不同贮藏时间的刺参样品,且其分析结果与常规的品质指标变化相一致,即贮藏9d是刺参品质劣变的拐点.经GC-MS共检测出33中挥发性物质,以醇类物质种类最多,含量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另外还有少量的醛类,其在贮藏6~12d内含量较高;含氮类物质仅在贮藏9d和15d时有少量检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传统锦州虾酱中挥发性物质
李莹,吕欣然,马欢欢,缪璐欢,杜静芳,白凤翎,徐永霞,季广仁,励建荣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6, (
9
): 210-.
摘要
(
136
)
PDF
(1360KB) (
90
)
传统锦州虾酱是以白虾和乌虾为原料,在高盐条件下经长时间发酵形成海产风味食品.采用HP-SPME/GC-MS结合保留指数方法分析虾酱中的挥发性物质,并对萃取条件进行优化.从DVB/PDMS、CAR/PDMS和DVB/CAR/ PDMS筛选出最佳萃取头,同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SPME参数条件,确定适宜萃取条件为75 μm CAR/PDMS萃取头,样品质量为5.0g,萃取温度为70℃,萃取时间为50 min.对虾酱的风味物质分析得到44种挥发性物质,分别为醛类、酮类、酯类、酸类、酚类、烷烃类、吡嗪类和其他化合物.其中白虾虾酱主要呈香物质是醛类、吡嗪类和酚类等低阚值化合物,3-甲硫基丙醛、四甲基吡嗪和吲哚可能是白虾虾酱有别于乌虾虾酱的特有风味物质.乌虾虾酱主要呈香物质是醛类、酯类、酸类和酚类等低阈值化合物,酸类化合物是乌虾虾酱有别于白虾虾酱特有的风味物质,酯类化合物也可能是乌虾虾酱中风味物质的增味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测定茶叶中的草甘膦和氨甲基膦酸残留
肖泳,唐吉旺,袁列江,林源,吴海智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6, (
9
): 217-.
摘要
(
107
)
PDF
(1733KB) (
79
)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测定茶叶中的草甘膦(PMG)和氨甲基膦酸(AMPA)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样品采用超纯水提取、氯甲酸-9-芴基甲酯衍生,再经HLB柱净化后上机测定,并以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草甘膦和氨甲基膦酸在0.001~0.5 mg/L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9 9和0.999 8,平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78.2%~103.4%和2.1% ~6.2%,方法的定量下限分别为1.0μg/kg和7.5 μg/kg.该方法基质干扰小、灵敏度高、准确可靠,适用于茶叶中草甘膦及氨甲基膦酸残留量的定量检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蓝莓果渣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估
陈成花,张婧,刘炳杰,孟祥红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6, (
9
): 223-.
摘要
(
85
)
PDF
(1230KB) (
123
)
为提高蓝莓的综合利用,解决蓝莓加工中果渣资源的浪费,对蓝莓果渣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表明:与蓝莓鲜果相比蓝莓果渣中蛋白质、粗脂肪、灰分、总糖、总酸等常规营养成分含量丰富;矿物质元素K、Ca仍保持优势;花色苷含量为6.39 mg/g;含有21种香气成分,基本保留所有蓝莓香气成分;主要的6种有机酸皆可检出;单糖组成主要是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黄酮醇含量为1.19 mg/g、绿原酸含量为1.30 mg/g.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冷藏条件下缢蛏、文蛤ATP关联产物的变化及降解途径的探究
王丹妮,邱伟强,陈舜胜,宋雪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6, (
9
): 228-.
摘要
(
103
)
PDF
(1747KB) (
290
)
为了研究冷藏条件下,缢蛏、文蛤三磷酸腺苷(ATP)及关联产物的变化和降解途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贮藏在4℃下的缢蛏和文蛤的9种ATP关联物进行测定,分别为: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单磷酸腺苷(adenosine monophosphate,AMP),肌苷酸(inosinemonphosphate,IMP),腺嘌呤核苷(adenosine,AdR),次黄嘌呤核苷(inosine,HxR),次黄嘌呤(hypoxanthine,Hx),黄嘌呤(xanthine,Xt)和腺嘌呤(adenine,Ad).研究发现,在4℃下,从缢蛏和文蛤中检测到的产物都为ATP、ADP、AMP、IMP、AdR、HxR、Hx和Xt,未测到Ad.ATP的初始值分别为1.033和0.824 μmol/g,试验前4d下降较快,之后缓慢下降;ADP呈下降趋势;AMP、IMP、AdR和HxR含量先上升后下降;Xt呈上升趋势;缢蛏中Hx呈上升趋势,文蛤则先上升后下降.根据ATP关联物的变化,推测2种贝类的代谢途径为ATP→ADP→AMP→IMP→HxR→ Hx→Xt和ATP→ADP→ AMP→ AdR→ HxR→ Hx→Xt,因文蛤中IMP含量极少,所以推测文蛤以第2条途径为主.结合感官评价和TVB-N实验发现,2种贝类的Kax值与感官评分和TVB-N均存在显著相关性,Kax值可用于2种贝类的鲜度评价.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枫香叶正丁醇分离物对冬枣贮藏品质的影响
刘玉,刘亚敏,刘玉民,刘宏丁,尚艳双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6, (
9
): 234-.
摘要
(
92
)
PDF
(1805KB) (
81
)
为探究枫香叶次生代谢物对冬枣的采后贮藏效果,用不同质量浓度(10、30、50 mg/100mL)的枫香叶正丁醇分离物(枫香叶依次经醇提、正丁醇萃取、大孔树脂层析、体积分数50%乙醇冼脱后所得产物)对冬枣果实进行浸泡处理,低温贮藏(5~8 ℃)30 d,每5d测定1次冬枣果实的转红指数、腐烂指数、质量损失率、VC(ascor-bic acid)、可溶性固形物(total soluble solids,TSS)、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等品质或生理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处理组冬枣果实的贮藏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的枫香叶正丁醇分离物均可以抑制冬枣转红,减少冬枣果实腐烂率和质量损失,延缓果实TSS、Vc含量的降低,抑制相对电导率、MDA含量的上升,增强SOD的活性;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经不同质量浓度的枫香正丁醇分离物处理的果实能在18 ~20 d内保持较好的食用品质,且T 3(50 mg/100 mL)组综合效果优于T2与T1,能显著延长果实保鲜期10d左右,与试验结果一致.说明用枫香叶正丁醇分离物处理能有效提高冬枣的贮藏品质、延长其货架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甲基环丙烯、纳他霉素处理对富士苹果贮后货架品质和风味的影响
李鑫,张鹏,李江阔,孔繁东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6, (
9
): 241-.
摘要
(
83
)
PDF
(2458KB) (
69
)
以不同糖度富士苹果为实验材料,研究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1μL/L)、纳他霉素(800 mg/L)对贮后常温货架期果实的贮藏品质和生理变化的影响,并利用电子鼻、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对不同处理货架期间的苹果风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利用1-MCP处理后2种糖度富士苹果较好地减缓了果实失重率增加和硬度的下降、保持了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同时抑制呼吸强度和乙烯生成速率的增加,有效地延缓果实衰老,1-MCP处理低糖度富士苹果保鲜效果更明显.而纳他霉素处理除减少果实的失重率外,其他指标均逊于1-MCP处理,但优于对照.电子鼻结合HS-SPME/GC-MS分析显示:高、低糖度富士苹果在贮后货架期线性判别式分析法(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累计贡献率分别为91.19%、82.39%,低糖度富士苹果的3种处理在货架期内可以完全区分开,但高糖度苹果在货架20 d时纳他霉素处理与对照组有交叉,其中1-MCP处理与对照组椭圆距离最大;在整个货架期间1-MCP组中醛类物质中具有清香、果香味的反式-2-己烯醛相对含量最高,说明利用1-MCP保持了果实的品质以及风味.因此,不同处理对富士苹果保鲜效果比较,1-甲基环丙烯>纳他霉素>对照,且不同处理对低糖度的作用效果优于高糖度苹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发酵法生产柠檬酸的研究进展
王宝石,陈坚,孙福新,庞海强,李由然,张梁,丁重阳,顾正华,石贵阳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6, (
9
): 251-.
摘要
(
116
)
PDF
(894KB) (
459
)
柠檬酸是一种具有多功能的重要有机酸,是当前世界上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食用有机酸,伴随着在新兴产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其需求量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发酵法生产柠檬酸起步较早,但工艺鲜有创新;文中首先介绍了柠檬酸生产工艺国内外研究现状,并以产业化的视角,纵观柠檬酸生产全过程分析限制柠檬酸快速增长的瓶颈,着重提出了实现柠檬酸高效生产与清洁生产相统一的主要策略,为实现柠檬酸高效绿色制造奠定基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食源性沙门氏菌耐药机制及药敏性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李少博,贺稚非,李洪军,任灿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6, (
9
): 257-.
摘要
(
92
)
PDF
(412KB) (
140
)
沙门氏菌作为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沙门氏菌的耐药性逐渐增强,这更加深了沙门氏菌对人类的危害.文章概述了食源性沙门氏菌的耐药机制,分析了目前较为有效的药敏性检测方法,期望对食源性沙门氏菌耐药性的控制、评价抗生素的使用现状以及研究抗性基因在种属之间的转移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ε-聚赖氨酸产生菌及其应用研究概述
石慧,李婵娟,张俊红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6, (
9
): 263-.
摘要
(
98
)
PDF
(532KB) (
119
)
ε-聚赖氨酸是由微生物分泌的、具广谱抗微生物活性的多肽类物质,易被生物降解,对人体无害.主要由白色链霉菌属、北里孢菌属和麦角真菌分泌,近年来也有报道灰橙链霉菌、稠李链霉菌、芽孢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等也能分泌ε-聚赖氨酸.筛选方法多在NISHIKAWA和OGAWA方法的基础上改进.研究者通过诱变育种和分子改良提高菌株的产量.最常用的诱变剂为DES和UV或两者协同诱变.分子改良常用技术为原生质体融合,基因组重排及染色体步移.摇瓶发酵ε-聚赖氨酸产量最高的菌株为日本的S.aureofaciern菌株,达到了4.5 g/L,我国摇瓶发酵产量最高的菌株为Streptomyces sp.达到了3.11 g/L.ε-聚赖氨酸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食品添加剂上已经投入使用,特别是食品防腐剂,在医药及生物材料上也具有较强的应用潜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啤酒蛋白及其理化特性研究进展
韩宇鹏,王金晶,田金凤,李崎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6, (
9
): 270-.
摘要
(
84
)
PDF
(516KB) (
94
)
啤酒蛋白是啤酒中的一类重要组成物质,能够对啤酒生产和品质以及消费者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目前,对于国内外啤酒蛋白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蛋白种类的鉴定以及蛋白含量的测定,但是关于它对啤酒质量以及啤酒特性的影响,并没有较为系统的研究.文中阐述了对于啤酒蛋白的部分研究方法和思路,同时对啤酒蛋白的未来研究方向做出了描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植物油脂氧化过程及机理、检测技术以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李春焕,王晓琴,曾秋梅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6, (
9
): 277-.
摘要
(
182
)
PDF
(553KB) (
356
)
植物油是食用油的主要来源,植物油氧化对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有重要影响.因受到环境及其组成因素的影响,植物油脂氧化过程有别于脂肪酸简单氧化过程,全面了解其氧化过程及机理对于开展抗氧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归纳了植物油氧化过程以及宏观氧化机理,并对各阶段氧化产物检测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最后系统综述了植物油脂氧化的影响因素,以期为相关工作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绿茶“三绿”特征成分的研究进展
郭丽,赖凌凌,屈艳勤,林智,郭雅玲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6, (
9
): 285-.
摘要
(
136
)
PDF
(436KB) (
303
)
绿茶色素是“三绿”特征呈现的物质基础,但呈色组分在于茶、茶汤和叶底中的表征能力存在明显差异.文中介绍了脂溶性色素和水溶性色素的构成、含量以及各组分在加工中的变化规律,明确指出杀青和干燥是绿茶护绿的关键工序;阐述了分光光度计法、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不同分析方法在测定绿茶呈色物质中的优缺点,指出超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析效果较佳;分析了传统感官审评法在色泽评价的不足,综述了现代感官评价法在茶叶色泽判定中的应用现状.综上所述,绿茶呈色物质的发掘必需采用先进的科学仪器,建立高效的、分离度高的分析方法,以期尽早鉴定出未知呈色成分,查明呈色成分的互作效应,完善绿茶色泽品质的化学评价体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版权所有 © 《食品与发酵工业》编辑部
地址:北京朝阳区酒仙桥中路24号院6号楼111室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