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指南
汇款指南
订阅服务
广告投放
出版伦理声明
联系我们
English
期刊简介
主编介绍
投稿指南
投稿流程
投稿模版
论文展示
常见问题
期刊优势
刊例及报价
增值服务
企业风采
在线办公系统
作者投稿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前目次
过刊浏览
文章检索
各年总目录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文章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下载中心
电子样刊下载
投稿系统操作指南(作者版)
2023年《食品与发酵工业》订购单
隶属关系证明-《食品与发酵工业》与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
通知公告
更多»
2023年德国科隆世界食品博览会(Anuga)中国发酵食品主题展团参展邀请函
喜报|《食品与发酵工业》成功入选《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1类
审稿费、版面费发票信息登记注意事项
2023年招聘启事
关于稿酬实物化发放的通知
稿酬实物专区
基本信息
主管: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主办: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有限
公司
全国食品与发酵工业信息中心
主编:程池
副主编:姚粟
责任编辑:林红华 要永杰 李欣 李晔
陈雅薇 李蕊
编辑:王馨甜 孙国笑 郑越
英文编辑:陈雅薇 孙国笑
发行:刘芳
出版周期:半月刊
出版地:北京
ISSN 0253-990X
CN 11-1802/TS
邮发代号:2-331
注意事项
体例规范
“含量”、“浓度”、“分数”、“比”的规范用法
“摘要”和“结论”的区别
给作者投稿的一些建议
英文文题及摘要写作要求
正确使用表格中的空白—和0
常用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聚合酶外文字符的规范编排
有关微生物名称的一些说明
微信公众号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食品与发酵工业
《食品与发酵工业》是代表我国现代食品与发酵领域最高学术水平和面向食品发酵全行业的科技期刊。刊载内容包括:食品与发酵工业发展相关的原辅料、工艺、包装、机械、检测、安全、流通、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报告以及国内外食品与发酵科技发展动态和产业创新等方面的文章。读者对象为从事食品与发酵及相关行业的生产、科研、设计和管理的人员。主要栏目设置有研究报告,生产与科研应用,工程设计与应用,分析与检测,综述与专题评论等。
2020年, 第46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0-03-25
上一期
下一期
全选:
合并摘要
导出引用
EndNote
Reference Manager
ProCite
BibTeX
RefWorks
显示图片
研究报告
基于转录组学的酿酒酵母耐酸机制解析
田甜甜, 孙军勇, 蔡国林, 杨华, 吴殿辉, 陆健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 (
6
): 1-7.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023125
摘要
(
517
)
HTML
PDF
(1696KB) (
240
)
酿酒酵母的耐酸特性在果酒生产中至关重要,但目前其应对酸胁迫的生物学机制仍不清楚。该研究以2株酿酒酵母(ET008-c54和ET008)为研究对象,分别提取总RNA后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并考察不同pH条件下2菌株的细胞活力及利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对ET008-c54发酵性能参数(菌体浓度、葡萄糖含量、生物量、乙酸含量、乙醇含量、甘油含量、麦角甾醇含量和H
+
-ATPase活性)进行测定。转录组学结果表明,688个差异表达基因中,其中364个基因转录水平上调,324个基因转录水平下调。差异表达基因的GO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表明,这些基因主要涉及细胞膜的组成及生理功能、麦角甾醇合成、亚铁吸收等多条代谢途径。通过对差异表达基因的进一步分析,最终确定了8个与耐酸性有关的重要基因。另外,ET008-c54在细胞活力、生长速率和代谢产物等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发酵性能。ET008-c54具有很强的耐酸性,为高酸度水果酒的酿造提供了广阔的前景。这些发现为酿酒酵母的的遗传改良提供了方向,同时为果酒的高效发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K
+
对促进甲基对硫磷水解酶催化活性的影响
石诚, 刘松, 堵国成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 (
6
): 8-12.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022552
摘要
(
276
)
HTML
PDF
(970KB) (
68
)
甲基对硫磷水解酶(methyl parathion hydrolase,MPH)能催化甲基对硫磷等有机磷化合物中P-O、P-F、P-CN及P-S键的水解。该研究考查了K
+
对MPH催化活性的影响,并分析了K
+
调控酶蛋白活性的作用位点。酶活分析显示,
Pseudomonas
sp. WBC-3 MPH催化活性随K
+
浓度增加而迅速提高,MPH 在3 mol/L K
+
溶液中的催化活性较无K
+
条件下提高13.39倍。基于MPH进行分子动力学分析,建立了MPH氨基酸残基临近区域K
+
分布概率的预测方法。预测结果表明,1 mol/L K
+
溶液中K
+
倾向分布于MPH的Asp、Glu、Gln及Asn残基附近,并降低了A85-T95与V323-N329区域的柔性。将A85-T95与V323-N329柔性变化最大的E94与N329分别突变为Ala,使MPH相对活性(1 mol/L K
+
溶液/0 mol/LK
+
溶液)分别较野生酶降低26%与33%;两者同时突变为Ala,其催化活性降低53%。上述结果表明,K
+
通过与E94、N329相互作用来调控MPH催化,为其催化活性的分子改造提供了靶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黑曲霉
Aspergillus niger
全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改良与比较
蔡程山, 王雨, 白飞荣, 翟磊, 张天赐, 胡海蓉, 姚粟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 (
6
): 13-18.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022988
摘要
(
384
)
HTML
PDF
(3554KB) (
119
)
该文筛选一种适用于黑曲霉全基因组测序的DNA提取方法。通过对黑曲霉菌体培养条件、细胞壁破裂方法和常见DNA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测定DNA纯度、条带完整性,获得一套黑曲霉全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结果表明,菌丝体经液氮充分研磨,采用CTAB法进行基因组DNA提取,并结合试剂盒纯化法,适用于黑曲霉全基因组测序的DNA提取方法。该方法提取不同分离源的35株黑曲霉基因组DNA,检测结果蛋白质和RNA含量低,均有主条带,浓度为52.24~212.37 ng/μL,满足全基因组测序要求。该研究筛选的黑曲霉全基因组DNA提取法可以满足分析要求,具有在实验室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不同小麦品种大曲发酵动态品质评价
刘淼, 丁丽, 赵梦梦, 叶映彤, 熊燕飞, 韩保林, 陈国跃, 李伟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 (
6
): 19-24.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022982
摘要
(
283
)
HTML
PDF
(1476KB) (
140
)
为了解小麦品质与大曲质量间的关系,该文测定了5个小麦品种的11个品质性状和大曲发酵中5个阶段的12个质量指标并进行了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间在品质性状和大曲质量指标上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小麦籽粒容重、脂肪含量、吸水率、湿面筋含量、沉降值与大曲中蛋白增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籽粒蛋白质含量与液化力、酯化力呈极显著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大曲糖化力主要受原粮脂肪含量、沉降值和淀粉含量的影响,液化力受容重和淀粉含量的影响,发酵力受千粒重、容重和淀粉含量的影响,而酯化力受容重和淀粉含量的影响。前3个主成分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74.57%,采用主成分综合得分筛选出淀粉含量和容重较高的“昌麦34”和“蜀麦691”适宜大曲生产。该研究明确了影响大曲的主要原粮品质性状并建立了新的综合得分评价原粮质量方法,为专用品种的选育和制曲工艺优化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体外模拟发酵探究KGM和KOS与不同胃肠段微环境的影响
张琪, 孙瑞, 贾晓倩, 张阳, 钟耕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 (
6
): 25-32.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022510
摘要
(
242
)
HTML
PDF
(915KB) (
73
)
不同胃肠段微环境对机体健康的影响及其与膳食纤维的相互作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该文为探究魔芋葡甘聚糖(konjacglucomannan,KGM)和魔芋葡甘低聚糖(konjac oligosaccharides,KOS)与不同胃肠段微环境的影响,分别以KGM和KOS为碳源,采用YCFA培养基培养不同胃肠段微生物,同时做葡萄糖(glucose)和不加碳源的空白对照,测定不同发酵液pH值、黏度、菌落总数、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datty acids,SCFAs)、总糖及还原糖含量。与对照相比,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添加KGM和KOS的发酵液pH降低,SCFAs含量增加,菌落总数增加;KGM显著增加胃及小肠发酵液黏度,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略有降低,大肠发酵液中还原糖含量先增加后减少。KGM和KOS可调节不同胃肠段发酵液环境,增加微生物数量及代谢产物含量,从而更有利于机体健康,为KGM和KOS的应用提供新思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麦粉洗面筋后的不同粒度组分复配对酿皮品质的影响
夏锐, 吴思佳, 袁甜甜, 刘嘉, 叶发银, 赵国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 (
6
): 33-40.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022337
摘要
(
299
)
HTML
PDF
(6281KB) (
84
)
酿皮是我国的一种传统美食,通常采用小麦粉洗面筋后的剩余物制作而成。为研究不同组分对酿皮品质形成的影响,该研究将小麦粉洗面筋后的剩余物经离心得到上、下层2个沉淀组分,按照上下层不同比例复配后制作酿皮,对沉淀物组成、理化性质及酿皮品质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表明,上下层沉淀物在粒度分布、组成成分、相对结晶度、膨胀势及糊化特性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表观直链淀粉含量上层为19.41 g/100g,下层为32.11 g/100g;下层组分糊化过程的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和冷糊黏度均高于上层组分。直接将上下层混匀可制作品质良好的酿皮,当上层组分占比增加时,酿皮的硬度和内聚性降低,感官品质变差,单独使用上层组分无法制作成酿皮。该研究可为揭示酿皮品质形成机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虎奶菇菌丝体细胞壁成分分析及多糖结构表征
葛梦蝶, 代安然, 杨崇婧, 刘京京, CHEUNG Chi Keung Peter, 陈磊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 (
6
): 41-48.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022836
摘要
(
155
)
HTML
PDF
(2074KB) (
72
)
该文以液态发酵的虎奶菇(
Pleurotus tuber-regium
, PTR)菌丝体为原料,对PTR菌丝体细胞壁(PTR-MCW)的组分进行分析,并阐明细胞壁骨架结构。采用不同提取强度的溶剂分离MCW的可溶性成分,对各组分进行含量测定、化学成分分析及基本结构表征。结果表明, PTR-MCW主要由4部分组成:热水提多糖和蛋白质复合物的外层,常温碱提的杂多糖部分,热碱提的高度支化杂多糖部分和碱不溶性多糖-几丁质复合物部分,这4种组分在PTR-MCW中的比例为2.06:22.06:46.97:18.95。占主要组分的热碱提多糖经纯化后得到纯多糖MHA-I,单糖组成和甲基化分析表明其糖苷键类型包括T-木糖、T-鼠李糖、T-葡萄糖、1,3-葡萄糖、1,6-葡萄糖、1,4-葡萄糖、1,3,6-葡萄糖、1,4,6-葡萄糖、1,3,6-甘露糖,摩尔比为2.01:1.00:27.64:8.19:38.22:20.88:14.38:6.98:3.22,该多糖的分支度(degree of branching,DB)为0.45,FT-IR分析鉴定MHA-I中主要为β-糖苷键。SEC-MALLS分析表明,超支化杂多糖MHA-I的分子量为4.502×10
4
g/mol,回转半径为33.2 nm。电镜结果显示,MHA-I为具有超支化结构的多糖,在干燥的粉末状态下呈现准球形结构。该研究成果为虎奶菇多糖的开发及活性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胞内羧甲基茯苓多糖的发酵动力学
张佩, 陈默, 胡国元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 (
6
): 49-53.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022616
摘要
(
269
)
HTML
PDF
(808KB) (
98
)
为了进一步研究胞内羧甲基茯苓多糖发酵过程中发酵动力学的变化情况,针对发酵过程中茯苓生长、胞内羧甲基茯苓多糖生成及还原糖消耗情况,应用Logistic模型、Sigmoid模型、SGompertz模型以及DoseResp模型进行非线性拟合,并采用均方误差、准确因子和偏差因子对拟合模型进行可靠性评价。结果表明,在茯苓菌生长动力学模型中,采用SGompertz模型最佳,其相关系数和准确因子更接近于1,均方误差更小;在胞内羧甲基茯苓多糖生成动力学模型中,采用Logistic模型最佳,其准确因子和偏差因子更接近于1,均方误差更小;在底物(还原糖)消耗动力学模型中,Sigmoid模型和DoseResp模型均可用于定量描述发酵过程中还原糖的消耗情况。所选模型拟合发酵过程是可行的,为羧甲基茯苓多糖进一步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受热对小麦粉品质及其面团特性的影响
林江涛, 黄美琳, 苏东民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 (
6
): 54-59.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022369
摘要
(
337
)
HTML
PDF
(1004KB) (
100
)
小麦粉在加工过程中会受到热的影响,导致小麦粉品质发生变化。该文研究不同受热条件下小麦粉品质及其面团特性的变化,以稳定或提高小麦粉品质。采用干热处理方式,在60~90 ℃分别对小麦粉加热10~50 s,测定小麦粉的水分含量、干面筋含量、面筋指数、蛋白质组分含量等理化特性,以及游离巯基含量、二硫键含量、面筋蛋白二级结构等结构组成和面团质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受热后小麦粉水分含量显著降低,在较长时间和较高温度时,随着温度升高和时间的延长,干面筋含量总体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温度较高时,面筋指数均低于原粉,且随时间的延长先升高后降低;随着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清蛋白和球蛋白含量降低,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含量先升高后降低;游离巯基和二硫键含量有显著变化,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受温度影响显著,时间仅对β-转角含量有影响;面团质构特性在起始醒发时差异不大,但在醒发45 min后差异极显著,在温度高时,面团坚实度和黏弹性的值较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藏不同产区曲拉细菌群落结构的比较分析
刘振东, 毕娜, 李哲, 李梁, 罗章, 薛蓓, 汪雯翰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 (
6
): 60-66.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022500
摘要
(
176
)
HTML
PDF
(2412KB) (
67
)
为探究西藏不同产区传统发酵乳制品曲拉中细菌多样性及其微生物安全性,该研究通过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对西藏拉萨(LS)、日喀则(RKZ)、山南(SN)、昌都(CD)、林芝(LZ)、那曲(NQ)和阿里(AL)共7个地区的曲拉样品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曲拉具有高度的细菌多样性,并且不同地区的样品存在一定的共性和差异。在门的水平上,7个地区的优势菌均集中在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其相对丰度分别在(12.82±5.63)%~(96.54±1.39)%和(3.46±1.39)%~(75.09±9.37)%。相比门的种类,拉萨(LS)最多,为24个门,阿里(AL)最少,为2个门。在属的水平上,拉萨地区(LS)曲拉样品中的优势菌属为雷尔氏菌属(
Ralstonia
)、假单胞菌属(
Pseudomonas
)和苍白杆菌属(
Ochrobactrum
),其相对丰度分别为(17.25±7.05)%、(16.05±3.22)% 和(9.52±3.19)%;其他6个产地的曲拉样品中优势菌属主要为乳球菌属(
Lactococcus
)和乳杆菌属(
Lactobacillus
),其相对丰度分别为(85.13±2.99)%~(25.82±1.42)%和(4.15±1.38)%~(57.21±3.11)%;而在属的种类上,LS最多,为409个属,AL最少,为15个属。聚类分析显示,不同曲拉样本的菌群与地理位置存在一定关系,同一个采样区的样本具有一定的聚类趋势,同时发现LZ、RKZ和CD可聚为一类,而其他4个地区的样品较为离散,且各自独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酵母菌株及陈酿时间对桑葚酒主要理化指标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孔燕, 杨蕊羽, 张明慧, 付云云, 廖丽, 姜林君, 陈安均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 (
6
): 67-72.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022205
摘要
(
339
)
HTML
PDF
(996KB) (
108
)
采用RC212、D254、71B、F15和KD五株商业酿酒酵母发酵桑葚酒,考察了5株酵母菌株发酵的桑葚酒在陈酿过程中酒精度、总糖和总酸的变化,通过测定总酚、总花色苷、FRAP、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分析了5种桑葚酒在陈酿过程中抗氧化能力的变化。研究表明,陈酿2、3、6个月以后,桑葚酒的酒精度、总糖和总酸呈现轻微的波动;而酒中的总花色苷含量、FRAP、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与总酚含量的变化趋势相似,由相关性分析可得,5个指标的相关性极显著(
P
<0.01)。由实验结果可知,71B和F15菌株发酵的桑葚酒抗氧化能力相对较强;陈酿时间越长,桑葚酒抗氧化能力越弱。该研究旨在通过酵母菌株的优选和研究陈酿时间对桑葚酒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规律,为桑葚酒的工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贮藏温度对暗纹东方鲀水分迁移、质构和色泽的影响及其货架期预测
汪经邦, 李沛韵, 谢晶, 刘大勇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 (
6
): 73-81.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022518
摘要
(
292
)
HTML
PDF
(2406KB) (
123
)
以暗纹东方鲀为研究对象,实验研究了微冻(-3 ℃)、冰温(-1 ℃)、冷藏(4 ℃)、10 ℃和15 ℃条件下鱼肌肉中水分迁移、质构(texture profile analysis,TPA)和色泽的变化规律,以及水分迁移对鱼肉质构和色泽的影响,同时,构建了货架期预测模型。研究结果显示,不同贮藏温度下鱼肉的结合水、不易流动水和自由水的相对含量(pT
21
,pT
22
,pT
23
)随贮藏时间分别呈上升、上升后下降和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鱼肌肉中结合水和自由水的弛豫时间(
T
21
,T
23
)波动上升,
T
22
对应的不易流动水先上升后下降。总体上,不同温度贮藏组的不易流动水随着贮藏时间向自由水的迁移均较明显。不同温度组pT
21
和
T
21
对应的结合水对鱼肉的弹性、硬度和白度有较大影响。相关性拟合结果显示菌落总数(total viable count,TVC)、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e nitrogen,TVB-N)与感官评分的相关性最高(|
r
|> 0.95,
R
2
> 0.90),并以此建立了货架期预测模型;验证结果表明,结合
Arrhenius
方程构建的TVC和TVB-N的时间-温度-品质的动力学模型能较准确地预测-3~15 ℃贮藏暗纹东方鲀的货架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微波辅助糖基化对大豆分离蛋白乳化性的影响
宋旸, 刘影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 (
6
): 82-88.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022304
摘要
(
227
)
HTML
PDF
(1515KB) (
92
)
该文采用微波辅助糖基化改性大豆分离蛋白以提高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的乳化性。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微波时间、大豆分离蛋白与葫芦巴胶质量比、糖基化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改性大豆分离蛋白乳化性的影响,并运用响应面法优化微波辅助糖基化改性大豆分离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结果显示,在微波时间3 min、SPI与葫芦巴胶质量比1:3、反应时间41 min、反应温度58 ℃时,改性大豆分离蛋白乳化性达到最高,糖基化程度达到最佳的水平,与只进行微波改性的大豆分离蛋白相比,乳化活性提高了51.33%,乳化稳定性提高了294.14%;与未改性的大豆分离蛋白相比,乳化活性提高了88.67%,乳化稳定性提高了788.84%。利用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表征改性产物,结果表明大豆分离蛋白与葫芦巴胶发生了糖基化反应。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KHQH-1的鉴定及其抗菌活性初步研究
付志英, 陈晓波, 潘洁茹, 邓优锦, 赖腾强, 刘彩珍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 (
6
): 89-94.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022617
摘要
(
267
)
HTML
PDF
(4140KB) (
119
)
为了探寻新的具有防腐保鲜功能的微生物资源,前期从柑橘防腐保鲜研究过程中,分离纯化得到1株具有抗菌活性的细菌。该研究对该菌进行了形态、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等鉴定,确定该菌株属于芽孢杆菌属,命名为
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KHQH-1。通过NCBI平台BLAST 进行序列比对,结合Clustalw和Mega 7.0等软件进行序列分析和构建系统发育树,确立了该菌株在系统发育上的地位。采用点植法和滤纸片法研究了KHQH-1对几种食品中常见霉菌和细菌的拮抗效果,结果表明,KHQH-1对根霉(
Rhizopus
spp.)、米曲霉(
Aspergillus oryzae
)有一定抑制效果,对食品中常见霉菌黄曲霉(
Aspergillus flavus
)、青霉(
Penicillium
spp
.
)、绿色木霉(
Trichoderma viride
)具有较强抑制效果,其抑菌圈大小分别为13.70、9.30和10.87 mm;KHQH-1对食品中常见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
)和大肠杆菌(
Escherichia coli
)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其抑菌圈分别为3.20和8.20 mm。这为更进一步探索天然产物防腐保鲜技术和微生物制剂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与技术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生态环境对羊肚菌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谢丽源, 许瀛引, 彭卫红, 甘炳成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 (
6
): 95-100.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022330
摘要
(
186
)
HTML
PDF
(889KB) (
62
)
分析不同生态环境下羊肚菌挥发性物质,探讨其生态环境的影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对不同生态环境的羊肚菌挥发性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通过统计分析进行聚类。结果表明,不同生态环境羊肚菌样共鉴定出33种挥发性物质,包括了7类物质,其中醛类化合物比例最高,酯、醇、烃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含量其次,酮、呋喃含量最低;不同生态环境样品在挥发性物质种类、含量及主体挥发性香气成分存在一定差异,某些挥发性香气成分具有一定生境特异性;通过主成分和聚类分析将样品分为3个类群,相同生境驯化栽培样品聚为一类。该研究结果可为羊肚菌驯化栽培和后期生产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山药蛋白肽对免疫能力低下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
樊乃境, 王冬梅, 高悦, 郭亚男, 程天赋, 房庆喜, 范志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 (
6
): 101-107.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021716
摘要
(
259
)
HTML
PDF
(1046KB) (
92
)
该文研究山药蛋白肽对免疫能力低下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试验采用环磷酰胺(cyclophospamide,CY)皮下注射构建免疫功能低下小鼠模型,通过口腔灌胃低、中、高不同剂量的山药蛋白肽,并与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相比较,通过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三方面探讨山药蛋白肽对免疫能力低下小鼠的免疫调控作用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山药蛋白肽含有极其丰富的疏水性氨基酸和碱性氨基酸;在小鼠免疫器官方面,CY构建免疫能力低下小鼠模型的免疫器官指数指标显著降低,脾脏发生明显的病理学变化,山药蛋白肽能促进免疫器官指数的提高,并且对脾脏病理学变化有显著改善作用;在小鼠免疫细胞方面, CY阴性对照组的乳酸脱氧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和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CPase)活性、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显著下降,山药蛋白肽能显著提高LDH、ACPase酶活性和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在小鼠免疫活性物质方面,CY阴性对照组的细胞因子(IL-1α、IL-6、IFN-γ)和免疫球蛋白(IgG、IgM)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组,山药蛋白肽能显著提升IL-1α、IL-6、IFN-γ水平和IgG、IgM水平,这表明山药蛋白肽能通过激活和保护免疫系统中的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发挥免疫调节作用,进而增强机体的免疫防御能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含
L
-精氨酸和抗氧化物质组方的毒理学安全性研究
赵燕, 赵保路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 (
6
): 108-113.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023437
摘要
(
222
)
HTML
PDF
(760KB) (
93
)
为探究含
L
-精氨酸和抗氧化物质组方的毒理学安全性,该文按照《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年版)重点开展了含
L
-精氨酸、山楂提取物、知母提取物和虾青素组方的毒理学评价。毒理实验显示,该组方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中最大耐受剂量值(maximum tolerance dose, MTD)>20.0 g/(kg·BW),Ames试验、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均未见该组方样品有致突变作用。大鼠30 d喂养试验各项指标也均未见明显毒性反应。该组方属于无毒级、无遗传毒性,不会引起突变,为其临床应用及保健食品研发提供毒理学方面的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产与科研应用
预处理结合气调包装对混合鲜切果蔬品质的影响
濮艳清, 卢立新, 潘嘹, 王清, 卢莉璟, 张大海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 (
6
): 114-120.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022729
摘要
(
285
)
HTML
PDF
(1502KB) (
87
)
针对混合型鲜切果蔬自身呼吸会相互影响,易褐变变质、会缩短产品货架期的问题,筛选出适合混合鲜切果蔬的气调包装气体成分比例。以鲜切苹果、胡萝卜、橙子混合为研究对象,通过涂覆可食性膜预处理方式结合不同气调包装放于4 ℃下贮藏,采用感官评分、色差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total soluble solid,TSS)、Vc含量、失重率、菌落总数等指标评价混合型鲜切果蔬的品质,利用主成分分析确定适合的气调包装气体成分比例。结果表明,气调包装能有效改善混合型鲜切果蔬在贮藏过程中的褐变、病菌交叉感染的问题。5%O
2
+5%CO
2
+90%N
2
气体成分比例的气调包装综合保鲜效果最显著,能抑制混合型鲜切果蔬呼吸作用的相互影响,延缓鲜切苹果果肉褐变程度,减少胡萝卜白化木质化现象,减缓 3种混合型鲜切果蔬TSS含量、Vc含量的下降速率,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为混合鲜切果蔬最佳保鲜方式,高品质货架期可达8 d。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沙棘果浆微囊喷雾干燥制备工艺及其理化性质研究
徐思宁, 刘红波, 唐志书, 宋忠兴, 孙静, 崔春利, 蔡兴航, 于金高, 刘世军, 孙晓春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 (
6
): 121-126.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023079
摘要
(
266
)
HTML
PDF
(2517KB) (
72
)
以阿拉伯胶、麦芽糊精为囊材,以进风温度、阿拉伯胶占总囊材质量百分比、壁芯比、固形物含量等为主要考察因素,以微囊维生素C(V
C
)包封率与收率为评价指标,优化沙棘果浆微囊喷雾干燥制备工艺;并检测微囊的水分含量、水分活度、微观结构、粒径分布、吸湿性、稳定性等理化性质。优化的工艺条件为:进风温度为160 ℃,阿拉伯胶占总囊材质量百分比为80%,壁芯比为2:1,固形物含量为20%。优化工艺下制备的沙棘果浆微囊具有较好的溶解性、稳定性,微囊V
C
包封率为95.48%,收率为57.14%。该研究可为沙棘果浆微囊及相关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保鲜处理对玫瑰香葡萄贮藏品质及保鲜效果的影响
纪海鹏, 李超, 高聪聪, 董成虎, 陈存坤, 朱志强, 关军峰, 张娜, 于晋泽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 (
6
): 127-132.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022295
摘要
(
267
)
HTML
PDF
(1127KB) (
75
)
为探究新型绿色保鲜方式对玫瑰香品质的影响,以期筛选出玫瑰香最佳的新型安全保鲜技术,该研究将玫瑰香葡萄置于(-0.5±0.5)℃下贮藏,采用CT化学保鲜剂(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供)和其他新型保鲜方式(1-MCP,O
3
、ClO
2
)结合的方式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在整个贮藏过程中,随贮藏时间的延长,CT+O
3
、CT+ClO
2
和CT+1-MCP三种处理的保鲜效果整体优于CT处理。且CT+ClO
2
处理玫瑰香葡萄的呼吸强度明显弱于其他3种,硬度、耐拉力等指标能较好地维持在一定范围,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趋势减缓;抑制了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oxidase,PPO)活性的增加及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APX) 活性的降低。综合分析,CT+ClO
2
处理的玫瑰香葡萄保鲜效果最佳。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超声波协同作用对真空冻干杏脱水及其品质的影响
靳力为, 任广跃, 段续, 张迎敏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 (
6
): 133-139.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022668
摘要
(
279
)
HTML
PDF
(6154KB) (
95
)
该文以杏为原料,为缩短干燥时间、提升干燥质量、降低干燥能耗,采取单因素试验与响应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超声条件协同真空冻干对杏脱水量以及品质影响,综合确定最佳超声条件。经响应面分析发现超声功率357.26 W、处理温度35 ℃、处理时间15.46 min为最佳处理条件,在此条件下杏干的脱水量为61.83%,根据试验可操作性将处理参数调整为:超声功率350 W,处理温度35 ℃,处理时间15 min,该条件下杏干脱水量为(61.47±0.28)%,其品质测试结果显示经超声预处理后的杏片,其干制品V
C
保留量增加3.44%,干制品内部孔道和海绵状结构明显,表面孔隙量较高,硬度适中,组织结构疏松,整体能耗降低7.17%,综合判定其为最佳的超声预处理条件。该研究为超声波协同真空冷冻干燥应用天空冻干杏脱水提供了部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喷雾干燥工艺对胶束态酪蛋白结构及抗氧化性的影响
曾秋兵, 杨敏, 王裕成, 秦娟娟, 杨继涛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 (
6
): 140-147.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022555
摘要
(
286
)
HTML
PDF
(3044KB) (
93
)
以脱脂牛乳为原料,采用超滤技术获得胶束态酪蛋白,研究进口温度130 ℃和150 ℃、雾化压力0.05 MPa和0.1 MPa喷雾干燥工艺下胶束态酪蛋白粉末的水分含量、粒径、堆积密度、表面形貌、溶解性、内源荧光特性以及抗氧化活性(还原力、Fe
2+
螯合力、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活力),并以冷冻干燥样品为对照。结果显示,随着喷雾干燥温度和雾化压力的升高,胶束态酪蛋白粉末的水分含量显著降低(
P<0.05
),堆积密度显著增大(
P<0.05
),粒径在150 ℃-0.1 MPa条件下最大,为(2.16±0.29) μm;冻干胶束酪蛋白的粒径最小,为(1.31±0.02) μm,堆积密度最大,为(416.47±3.94) mg/mL,水分含量与130 ℃-0.1 MPa和150 ℃-0.05 MPa下喷干样品差异不显著(
P>0.05
)。随着喷干温度和压力的升高,胶束态酪蛋白的溶解性和内源荧光强度呈现下降趋势,但最大发射波长和表面形貌不变。冻干样品的溶解性在pH 7时为(87.63±0.35)%,与130 ℃-0.05 MPa下的喷干样品差异不显著(
P>0.05
)。就抗氧化活性而言,130 ℃喷干时胶束态酪蛋白具有较好的还原力和ABTS自由基清除活力,150 ℃喷干时胶束态酪蛋白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较好。进口温度150 ℃和雾化压力 0.05 MPa工艺下胶束态酪蛋白的Fe
2+
螯合能力最强。研究结论可为胶束态酪蛋白产业化开发及干燥工艺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复配冰衣保鲜剂对鱿鱼冻藏期间品质的影响
谭明堂, 王金锋, 余文晖, 周鹏程, 谢晶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 (
6
): 148-154.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022800
摘要
(
263
)
HTML
PDF
(1018KB) (
63
)
为挑选复配冰衣保鲜剂的最佳配比,以聚丙烯酸钠、迷迭香酸和异抗坏血酸钠进行3因素3水平复配正交试验,以持水力、总巯基含量和内源荧光强度为评定指标,并结合色差、质构和游离氨基酸,对复配保鲜剂的保鲜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异抗坏血酸钠是影响冰衣保鲜效果最大的因素,其次是聚丙烯酸钠和迷迭香酸。均值分析复配保鲜剂的最佳配比(质量分数)是聚丙烯酸钠0.10%,迷迭香酸0.15%,异抗坏血酸钠0.5%(
A
1
B
3
C
2
),而综合评分复配保鲜剂的最佳配比(质量分数)是聚丙烯酸钠0.10%,迷迭香酸0.10%,异抗坏血酸钠0.5%(
A
1
B
2
C
2
)。在验证实验中,与水冰衣组相比,这2种复配保鲜剂都能较好地维持鱿鱼的品质,尤其是
A
1
B
3
C
2
在抑制蛋白质氧化降解上表现最佳,能够延长鱿鱼在冻藏期间的货架期。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双歧杆菌微胶囊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能
李作美, 许晓云, 刘琦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 (
6
): 155-162.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022390
摘要
(
264
)
HTML
PDF
(1194KB) (
92
)
为了更好地发挥双歧杆菌的对人体健康的保健作用,以双歧杆菌和低聚果糖的混合溶液为芯材,海藻酸钠与乳清蛋白为壁材,采用内源乳化法制备双歧杆菌微胶囊。将湿胶囊的包埋率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确定双歧杆菌微胶囊制备的最优条件。结果表明,当海藻酸钠质量分数为2%,乳清蛋白和海藻酸钠质量比为2:1,碳酸钙和海藻酸钠质量比为1:2,水相与油相体积比为2:5,冰醋酸为400 μL时,双歧杆菌湿润微胶囊包埋率可达到81.15%;将最佳工艺条件下得到的湿胶囊冷冻干燥制成干胶囊,进行耐胃酸、胆盐、肠道释放性和消化道体系实验,以游离菌作为对照组,结果发现干胶囊在经过模拟消化液实验后,每毫升活菌数均高于游离菌,同时具有良好的肠道释放性。由此表明,经过优化工艺条件制备的双歧杆菌微胶囊理化性能要优于游离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西式火腿关键加工环节对肌原纤维蛋白结构及风味吸附能力的影响
胡可, 常瑞, 朱秋劲, 汤鹏宇, 刘春丽, 宋丽, 邓力, 胡萍, 何腊平, 曾雪峰, 叶春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 (
6
): 163-169.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022756
摘要
(
255
)
HTML
PDF
(1117KB) (
80
)
为探究西式火腿关键加工环节对肌原纤维蛋白结构和风味吸附能力的影响,提取各关键加工环节的肌原纤维蛋白,结合红外、紫外和荧光光谱信息,分析肌原纤维蛋白巯基总量、表面疏水性及其二级结构的变化,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combined with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SPME-GC-MS)技术探究肌原纤维蛋白对风味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以原料肉为对照,肌原纤维蛋白巯基总量呈现下降趋势,斩拌环节含量最低(
P
<0.05), 表面疏水性显著升高,真空滚揉环节最高(
P
<0.05),相比原料肉升高了61%;酰胺A带、酰胺B带、酰胺Ⅲ带在不同环节均发生位移,荧光峰和紫外最大吸收峰在腌制、真空滚揉和斩拌环节均发生红移,表明蛋白质结构发生变化,氨基酸所处微环境向有利于风味吸附的极性环境转变;不同关键加工环节肌原纤维蛋白对4-乙基愈创木酚的吸附作用不同,真空滚揉环节蛋白吸附能力最强,达到30.21%。研究结果对于烟熏液在西式火腿生产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肉品生产与风味形成机理的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混料设计优化牦牛“曲拉”凝乳酶干酪素的工艺及产品的性质分析
何林枫, 李燕涛, 李诚, 曾珍, 李姗姗, 刘韫滔, 胡滨, 刘爱平, 王彩霞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 (
6
): 170-177.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022461
摘要
(
205
)
HTML
PDF
(1147KB) (
65
)
为提高牦牛产业的附加值,以牦牛乳提取酥油后进行凝固沉淀,再经自然发酵、风干而成的蛋白质含量丰富的产品 “曲拉”为原料,采用胃蛋白酶、木瓜凝乳酶和酵母凝乳酶复配成混合凝乳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混料设计对凝乳干酪素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并对干酪素的理化性质、红外光谱特性、热力学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混合酶质量分数1%(其中胃蛋白酶:木瓜凝乳酶:酵母凝乳酶的质量比为0.60:0.18:0.22),在pH 6.3、45 ℃、添加质量分数CaCl
2
1%条件下,凝乳30 min,出品率为80.35%。混合酶法制备干酪素的理化性质、红外光谱特性和热力学性质与小牛皱胃酶干酪素差异不显著,而且符合GB31638—2016要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外源脂肪酶改善腊鱼品质
桑胜旺, 简玉英, 李浠源, 何鑫, 钱邓帆, 王彩霞, 李诚, 李树红, 李美良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 (
6
): 178-183.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022540
摘要
(
317
)
HTML
PDF
(1525KB) (
73
)
该研究以鲢鱼为主要原料,植物乳杆菌、木糖葡萄球菌和酿酒酵母为混合发酵剂,发酵期间加入外源脂肪酶制作腊鱼产品。通过分析腊鱼的游离脂肪酸、pH值、白度、质构,以及结合感官评价结果探究发酵温度、脂肪酶添加量和添加时间对腊鱼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脂肪酶可有效改善腊鱼的品质。具体方法为:鲢鱼块接入发酵剂在20 ℃下发酵27 h后,加入0.04%(以鱼肉计)的外源脂肪酶(22 000 U),继续在20 ℃下发酵45 h,然后经冲洗、烘干(30 ℃,3 h)、成熟(15 ℃,5 d)得到最终产品。与未加酶产品相比,加酶后发酵腊鱼的游离脂肪酸、pH发生较大改变,产品的色、香、味均有明显改善,说明外源脂肪酶可通过影响腊鱼在发酵过程中的脂肪代谢达到提升产品品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酿酒酵母与产香酵母混合发酵鸭梨酒工艺条件优化
袁晓龙, 边名鸿, 刘茗铭, 邹玉锋, 许强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 (
6
): 184-190.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021776
摘要
(
286
)
HTML
PDF
(2724KB) (
126
)
产香酵母通过不同的代谢途径产生多种挥发性香气成分,增加了酒体的香气。该文利用产香酵母与酿酒酵母协同发酵酿造鸭梨果酒,以期改善单一酿酒酵母发酵酒体的风味与口感,更大程度地开发水果的酿酒潜力。从6株产香酵母中优选1株产香酵母B(异常毕赤酵母(
Pichia anomala
))与安琪SY果酒酵母进行共酵,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发酵时间、接种量和接种时间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确定最佳工艺为,发酵初始接种2%的产香酵母B, 24 h后接种3%的果酒酵母SY,24 ℃发酵8 d,所得鸭梨酒酒精度达11.6%vol,可溶性固形物为5 Brix。通过理化及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发现,酯类物质是构成酒体香气的主要成分,混菌发酵酒体的总酯含量为3.21 g/L,是单菌发酵酒体的2.6倍,混菌发酵酒体中辛酸乙酯、己酸乙酯、乙酸乙酯、癸酸乙酯相对含量都比单菌发酵高。所得酒体呈亮黄色,澄清透亮,果香清雅,香味协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米酸汤发酵工艺优化及贮存稳定性预测模型
王容, 赵良忠, 莫鑫, 庾坤, 车丽娜, 刘婷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 (
6
): 191-198.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022907
摘要
(
265
)
HTML
PDF
(1632KB) (
73
)
该文研究米酸汤最优发酵工艺及米酸汤稳定性动力学和热力学模型, 以取代传统米酸汤自然发酵工艺并延长产品的保质期。以发酵时间、菌种接种量、发酵温度以及初始pH值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实验,再以总酸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得到米酸汤最佳发酵工艺条件。研究不同温度(25、35、45 ℃)对米酸汤品质的影响,通过分析离心沉淀率、粒径、色差值、黏度、pH值和感官评分等指标,建立动力学及热力学模型。优化后工艺条件参数为发酵时间104 h、接种量为5 %、发酵温度为36 ℃、初始pH 6.6,在此条件下,
R
2
=0.97,总酸(9.48±0.08) g/L,与模型预测值9.43 g/L基本一致。在贮存期间离心沉淀率、色差值与感官评分的相关性最高,
R
2
均>0.98。该文建立离心沉淀率、色差值与感官评分、温度之间的动力学及热力学模型,计算出离心沉淀率和色差值预测模型误差CV平均值分别为13.46%、6.07%,均<15%。响应面法优化米酸汤配方切实可行,能缩短发酵周期,提高产品质量,对于米酸汤生产具有良好的实践参考价值。该模型可以用于米酸汤贮存稳定性预测,为米酸汤提供一种贮存稳定性快速预测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Rhodopseudomonas capsulate
诱变利用木糖与酚转化秸秆制饲料
李国强, 罗平, 康佳炜, 胡瑞舟, 张健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 (
6
): 199-204.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022047
摘要
(
265
)
HTML
PDF
(874KB) (
75
)
为提高荚膜红假单胞菌(
Rhodopseudomonas capsulate
)对玉米秸秆降解产物的利用和降毒能力并将秸秆转化为饲料。以甲基磺酸乙酯和紫外线作为诱变剂对荚膜红假单胞菌进行诱变,测定诱变菌株对木糖和苯酚的利用能力,并发酵转化预处理后的玉米秸秆。结果表明,诱变菌株(命名为FJM)经连续传代10次后,该菌株接种72 h对苯酚和木糖利用率分别为97.73%和94.44%。利用该菌株发酵转化预处理后的玉米秸秆,在糟层厚度4.5 cm、接种量为2.4×10
8
个/mL,秸秆与蒸馏水的料水比1:10(g:g)、摇床转速120 r/min、发酵温度31 ℃、发酵时间6 d,发酵后的秸秆真蛋白从4.12%提高至23.87%,粗纤维从37.53%降低至14.37%,粗脂肪从4.43%提高至6.51%,粗灰分从4.0%降低至3.51%,发酵干糟含水率为9.97%。因此,FJM能提升秸秆的饲用价值,在将秸秆转化为高蛋白饲料研究中具有潜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淡竹、毛竹竹沥化学成分鉴定及制备方法比较
朱睿, 陈波, 张清峰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 (
6
): 205-211.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022777
摘要
(
331
)
HTML
PDF
(1026KB) (
96
)
以淡竹和毛竹竹茎为原料,通过干馏法和水提法制备竹沥,并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飞行时间质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iode array detector-quadrupole time of flight-mass spectrometry, UPLC-DAD-QTOF-MS)鉴定及比较其化学成分差异。结果表明,毛竹和淡竹竹沥化学成分非常相似,且制备方法不影响竹沥成分。对香豆酸是2种竹沥主要的酚酸成分,但淡竹中含量高于毛竹;而毛竹沥中木质素糖苷lyoniresinol-glucopyranoside含量高于淡竹。毛竹沥中还含有对香豆酰奎宁酸、咖啡酰奎宁酸、阿魏酰奎宁酸和二咖啡酰奎宁酸等多个绿原酸类化合物,含量及种类比淡竹沥丰富。此外,2种竹沥都含有苹果酸、柠檬酸等有机酸及一些酚酸糖苷和黄酮苷等15个共有成分。比较了干馏法和水提法制备的毛竹和淡竹竹沥得率、总黄酮、总多酚、总游离氨基酸及对香豆酸含量差异。结果表明水提法获得的竹沥得率远高于干馏法,并且对香豆酸、总黄酮、总多酚和总游离氨基酸含量也更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超高压处理对鲜毛肚的杀菌效果及品质的影响
王晓琼, 毕秀芳, 刘欢, 邢亚阁, 车振明, 李明元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 (
6
): 212-216.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022646
摘要
(
232
)
HTML
PDF
(838KB) (
67
)
以鲜毛肚为原料,研究不同超高压处理压力和时间对鲜毛肚杀菌效果及品质的影响。实验采用超高压处理条件为200~600 MPa、0~14 min。当处理压力为400 MPa,处理时间为12 min的条件下,鲜毛肚中的菌落总数显著减少,剪切力最低;
L
*
、
a
*
值与未处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05),表明超高压处理对颜色影响较小。经过400 MPa-12 min处理后,鲜毛肚在4 ℃的条件下贮藏12 d后,菌落总数未超过1×10
4
CFU/g,符合鲜肉的一般建议标准。在贮藏期间,剪切力与颜色无显著性变化(
P
>0.05)。因此,超高压杀菌技术是一种可行的延长鲜毛肚保质期的杀菌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静电对果蔬热风干燥特性的影响
王烽先, 刘寅, 孟照峰, 于彰彧, 王航, 闫俊海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 (
6
): 217-223.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022389
摘要
(
208
)
HTML
PDF
(2436KB) (
87
)
采用单因素实验法,选取样品切片5 mm,55 ℃的干燥条件下研究静电装置对胡萝卜、香蕉的热风干燥特性。实验对样品的干湿基含水率、干燥速率、脱水率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进行热风干燥的同时添加静电装置提高果蔬前期干燥速率与脱水率,最多可缩短干燥时间16.67%,降低能耗17%,复水率提升14%。物料初始含水率越高,静电装置的作用越明显。对数据进行了数学拟合,决定系数R
2
、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990 8~0.998 3、0.011 28~0.022 82,证实了Weibull分布函数模型适合静电装置联合热风干燥。静电装置具有抑制微生物生长、提升干燥品质的作用,且静电装置耗能低,辅助干燥效果明显,在食品干燥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冠突散囊菌发酵苦丁茶工艺研究
陈敏, 谢发, 游玲, 王涛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 (
6
): 224-228.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022491
摘要
(
310
)
HTML
PDF
(825KB) (
99
)
为开发苦丁茶新产品,将冠突散囊菌(
Eurotium cristatum
)接种至小叶苦丁茶(
Ligustrum robustum
)上,以菌丝生长量、菌丝球大小、孢子量为评价指标,优化了冠突散囊菌液体菌种制备参数(10%的接种量,CZG培养基,转速140 r/min,装液量250 mL/L);以菌丝覆盖度为主要指标,优化了发酵参数(苦丁茶含水质量分数30%,培养4 d的液体菌种,28~30 ℃,发酵10 d)。所制得的发酵产品表面遍布金黄色培养物,茶汤色黄亮,滋味醇和,苦味消失;挥发性物质变化显著,涉及多种物质的出现、消失及含量上的变动,尤其是甲基庚烯酮大幅度减少,柠檬醛、香叶醛在发酵至第10天时显著增加,持续发酵2 d后又大幅下降;桉叶油醇、芳樟醇在发酵至第12天时大量增加,同时4-羟基丁酸乙酰酯、水杨酸甲酯等酯类与桧烯等不饱和烃增多。该研究为苦丁茶新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析与检测
食品中羊肉源性成分微滴数字PCR定量方法的建立
陈传君, 金鹭, 林华, 胡滨, 韩国全, 陈世界, 张婧, 安微, 杨苗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 (
6
): 229-237.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022599
摘要
(
201
)
HTML
PDF
(2194KB) (
75
)
为了对肉制品中羊肉源性成分进行准确定量,该研究采用微滴数字PCR(ddPCR)技术对羊肉的单拷贝基因进行定量检测,根据基因拷贝数建立肉制品中羊肉源性成分ddPCR的定量检测方法。结果表明,通过向样品中添加牛肉作为内标,建立了基于DNA拷贝数与样品质量间线性关系对羊肉源性成分进行ddPCR内标定量的方法,实现了从靶基因拷贝数到样品质量间的一步转化。该方法在检测出0.01%的羊肉源性成分时,检测结果达0.12 copies/μL,能够对含量5%以上的羊肉源性成分进行准确定量。通过对已知成分的混合样品和市售样品进行检测,显示该方法能够准确检出不同样品中羊肉源性成分含量。因此,该方法在肉及肉制品中羊肉源性成分检测和掺假鉴别方面具有较大应用潜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电子鼻和气质联用技术分析不同品牌道口烧鸡的香气差异性
孙灵霞, 李苗云, 靳春杰, 朱永乐, 柳艳霞, 刘欢欢, 赵改名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 (
6
): 238-243.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022005
摘要
(
264
)
HTML
PDF
(828KB) (
119
)
为比较不同品牌道口烧鸡的香气差异,利用电子鼻和气质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 GC-MS)对其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电子鼻结合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LDA)可实现对不同品牌道口烧鸡香气的快速区分;采用气质联用技术共检出道口烧鸡中的51种挥发性物质,其在各品牌样品中的组成和比例不同,分别形成了各品牌烧鸡的独特风味;采用相对气味活度值法(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 ROAV)分析得到13种关键香气化合物,包括2种醇类物质、6种醛类物质、4种萜烯类物质和2-戊基呋喃,它们是样品香气差异的主要物质。通过对关键香气化合物的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这13种关键香气化合物可以区分不同品牌道口烧鸡样品。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疆不同玉米品种氨基酸营养价值评价
徐鑫, 毛红艳, 韩登旭, 赵海燕, 于明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 (
6
): 244-249.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021450
摘要
(
271
)
HTML
PDF
(657KB) (
86
)
研究新疆不同玉米品种氨基酸含量的差异,评价玉米基于氨基酸构成的综合品质。利用氨基酸分析仪对22份玉米的氨基酸含量及组成进行测定,采用氨基酸评分、化学评分、必需氨基酸指数、生物价、必需氨基酸相对比值、氨基酸比值系数评分、营养指数等多种方法对玉米蛋白质进行营养评价。结果表明,22种玉米中均含有16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为65.32~79.50 g/100g,必需氨基酸含量为24.79~30.18 g/100g,比值系数评分为59.76~66.20。M753号的必需氨基酸指数、生物价和营养指数均最高,登海8883的EAARR值最高,新玉77号的SRCAA值最高。新疆不同品种玉米氨基酸营养价值的评价为玉米新品种的选育、玉米产品的开发及综合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GC-IMS技术分析糙米储藏过程中风味物质变化
王熠瑶, 张烝彦, 孙俊, 常亚飞, 吕飞, 丁玉庭, 周绪霞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 (
6
): 250-255.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022672
摘要
(
377
)
HTML
PDF
(11670KB) (
83
)
通过分析糙米在储藏过程中风味物质变化规律,建立一种新的快速判断糙米储藏期和新鲜度的方法。研究通过气相离子迁移谱技术(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 GC-IMS)采集糙米储藏过程中特征挥发性有机物组成及含量的变化,采用动态主成分分析对不同储藏时间糙米的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数据降维处理并利用
K
均值聚类分析建立判别模型。研究表明,GC-IMS联用技术可有效分离不同储藏时间和不同包装方式的8组糙米样品中VOCs的单倍体和二倍体,快速筛选出59种离子峰强度变化明显的VOCs,通过二维数据可视化方式可直观区分不同糙米样品中VOCs的差异性。经数据降维处理后所构建的聚类判别模型,可将糙米样品根据储藏时间的不同归类到对应的时间簇,为糙米储藏期和新鲜度的快速鉴定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赤霞珠干红葡萄酒在不同子产区香气特征的差异
李媛媛, 李德美, 张亚东, 王燕, 王宗义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 (
6
): 256-262.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022313
摘要
(
316
)
HTML
PDF
(1085KB) (
102
)
以宁夏贺兰山东麓5个不同子产区石嘴山市、银川市贺兰县、西夏区、永宁县和吴忠市红寺堡区的17款赤霞珠干红葡萄酒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ead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and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分析酒样的香气物质以及气味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确定具有感官贡献的香气物质,结合主成分分析研究5个子产区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酒样香气物质在组成上具有一致性,主要是醇类和酯类物质。此外,大马士酮香气贡献最为突出,使得宁夏贺兰山东麓赤霞珠干红葡萄酒香气主要具有花香和果香特征。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植物香指数和脂香指数可区分不同子产区的香气特征,辛酸甲酯、乙酸苯乙酯、月桂酸乙酯;2,4-二叔丁基苯酚;苯乙醇;大马士酮和癸酸乙酯;乙酸异戊酯分别对石嘴山市、银川市贺兰县、西夏区、永宁县和吴忠市红寺堡区葡萄酒香气有重要贡献。聚类结果表明,石嘴山市和银川市西夏区葡萄酒香气更为接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正交线性判别分析和电子鼻技术的食醋分类
武斌, 王大智, 嵇港, 黄大鹏, 武小红, 陈开兵, 贾红雯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 (
6
): 263-268.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022212
摘要
(
238
)
HTML
PDF
(986KB) (
97
)
为了实现食醋品种的准确分类,探索应用电子鼻技术和两种特征提取方法进行食醋的检测和分类。先用自制电子鼻系统检测5个品种食醋的电子鼻信号,接着用标准正态变量变换进行数据预处理,然后分别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LDA)和正交线性判别分析(orthogonal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OLDA)对食醋电子鼻信号进行降维与特征提取,最后用最近邻分类器进行分类。实验表明,PCA+LDA的分类准确率最高达到90.32%,而OLDA的分类准确率最高达到91.52%。另外,PCA+LDA需要2次特征提取而OLDA只要1次。因此,OLDA在特征提取方面要优于PCA+LDA,基于OLDA和电子鼻技术的食醋品种分类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PCR-DGGE技术分析宣威火腿中真菌群落结构
邹颖玲, 刘姝韵, 王桂瑛, 普岳红, 葛长荣, 廖国周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 (
6
): 269-274.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022394
摘要
(
277
)
HTML
PDF
(1832KB) (
82
)
该研究以不同加工年份(1、2和3年)的宣威火腿为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PCR-DGGE)技术,通过PCR扩增、优势条带切胶、克隆测序等分析不同加工年份宣威火腿表面及内部的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为进一步探讨宣威火腿品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
Aspergillus pseudoglaucus
(假灰绿曲霉)、
Phialosimplex caninus
、
Aspergillus penicillioides
(帚状曲霉)、
Yamadazyma triangularis
、
Wallemia sebi
、
Candida glucosophila
等是宣威火腿中的主要真菌,其中假灰绿曲霉是宣威火腿表面和内部的优势菌种。多样性分析表明,加工3年的宣威火腿表面真菌群落多样性最高,加工2年火腿表面真菌群落多样性最低。加工2年火腿内部真菌群落多样性最高,加工3年火腿内部真菌群落多样性最低。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一种蛋白质游离氨基含量测定方法—三硝基苯磺酸法的探究
褚千千, 韩秋煜, 陈必文, 包斌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 (
6
): 275-279.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021275
摘要
(
866
)
HTML
PDF
(757KB) (
280
)
三硝基苯磺酸(trinitrobrnzen sulfonic acid,TNBS)法是测定蛋白质中游离氨基含量的方法。该文比较了该方法的2种终止反应条件及分析方法,探究了该方法对不同蛋白质(牛血清蛋白、胰蛋白酶、溶菌酶)的适用性。结果表明,碱性条件下的响应值显著高于酸性(
P
<0.0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酶标仪2种测定方法对蛋白质游离氨基含量的测定结果在一定范围内没有显著差异(
P
>0.0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结果精确度较高,对浓度变化的响应更灵敏。蛋白质种类不仅影响到该方法的取样浓度,而且蛋白质中的巯基含量会干扰该方法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自动蒸馏-电位滴定法测定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
周小清, 樊发年, 林静宜, 汪静静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 (
6
): 280-284.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022191
摘要
(
309
)
HTML
PDF
(847KB) (
115
)
将全自动智能蒸馏仪与自动电位滴定仪相结合,建立了全自动蒸馏-电位滴定快速测定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方法。考察了蒸馏过程中馏出液体积、蒸馏功率、滴定过程中搅拌速率对二氧化硫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采用该方法对橘子罐头、开心果、枸杞、葡萄酒、蜜饯凉果和果干等6种样品中的二氧化硫残留量进行检测分析,并采用F-test和t-test分析法对测定结果与国标法进行比对。结果表明,2种方法对橘子罐头、开心果和枸杞(二氧化硫含量<20 mg/kg)的测定结果差异在可接受范围内(
t
0.05,10
<
t<t
0.01,10
),对葡萄酒、蜜饯凉果和果干(二氧化硫含量≥20 mg/kg)的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
t<t
0.05,10
)。另外考察了该方法对橘子罐头、开心果、葡萄酒和蜜饯凉果等4种样品加标回收试验,回收率为83.2%~99.1%,RSD(
n
=3)为5.7%~9.3%。该方法测定结果准确可靠,与国标相比具有批量操作、抗基质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与专题评论
脂肪替代品在烘焙行业中的研究进展
姚舒婷, 智慧, 沈欣怡, 刘东红, 叶兴乾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 (
6
): 285-291.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022858
摘要
(
335
)
HTML
PDF
(1556KB) (
164
)
用脂肪替代品替代烘焙产品中的脂肪,可维持食物本身的美味且减少脂肪含量,有利于消费者的健康,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为了给脂肪替代品在烘焙行业中的应用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该文讨论了脂肪的形式及其在烘焙产品质构和感官品质方面的作用,并从脂肪替代物(olestra和salatrim)、脂肪模拟物(淀粉、改性淀粉、麦芽糖糊精、聚葡萄糖、胶体、纤维素和蛋白质)和复合型脂肪替代物3个方面对国内外低脂烘焙产品特点以及应用进行总结分析,最后对烘焙产品中脂肪替代品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枸杞多糖的提取方式、结构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叶兴乾, 周声怡, 姚舒婷, 吴文艳, 陈士国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 (
6
): 292-300.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022778
摘要
(
278
)
HTML
PDF
(1124KB) (
179
)
枸杞(
Lycium barbarum
)果实为传统的名贵滋补药材,在我国有2 000多年的历史。枸杞多糖(
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vides,LBP)是枸杞中最重要的活性成分之一。在过去的几年中,LBP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而备受关注。然而,多糖的生物活性与其化学结构密切相关,而化学结构又被提取方式所影响。该文对LBP的提取方法、化学结构和主要生物活性的对应关系进行总结,比较通过不同提取方式制备得到的枸杞多糖的不同之处,旨在提出枸杞多糖的构效关系,关注特定结构和活性的枸杞多糖的定向提取。大部分研究表明,采用热水提取法制备的枸杞多糖多为含有酸性糖组分的杂多糖,其中的中性糖组分多以阿拉伯糖、葡萄糖及半乳糖为主。此外,枸杞多糖通过不同的机制显示出良好的抗氧化、免疫调节、抗肿瘤及神经保护活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型热和非热加工对非浓缩还原苹果汁品质影响的研究现状
李根, 初乐, 马寅斐, 和法涛, 丁辰, 朱风涛, 赵岩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0, (
6
): 301-306. DOI: 10.13995/j.cnki.11-1802/ts.021632
摘要
(
285
)
HTML
PDF
(795KB) (
99
)
非浓缩还原(not from concentrate,NFC)苹果汁作为市面上新兴起的果汁,最大程度保留了苹果的风味和营养成分,但存在易褐变、分层等问题。热处理是最常用的加工技术,但它对果汁的营养和感官品质有不利影响,相反,非热处理技术是一种合适的加工保鲜技术,对产品质量的负面影响较小。然而,关于使用非热处理技术来加工NFC苹果汁的文献是有限的。因此,该文对新型热和非热加工NFC苹果汁技术进行了综述,系统介绍了其原理和应用,以期为NFC苹果汁生产加工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版权所有 © 《食品与发酵工业》编辑部
地址:北京朝阳区酒仙桥中路24号院6号楼111室
本系统由
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
support@magtech.com.cn